① 這對羚羊角不知能賣多少錢。
羚羊角 看您要的是 帶羚羊骨的 還是 去骨的 帶骨的一克11、12元左右 去中心骨的 一克20元左右,
② 這個羚羊角有沒有收藏價值,多少錢啊
沒有,一百塊錢,買回來只能當一個擺設品。
③ 逍遙游原文,翻譯,注音
《逍遙游》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běi míng yǒu yú ,qí míng wéi kūn 。kūn zhī dà ,bú zhī qí jǐ qiān lǐ yě 。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huà ér wéi niǎo ,qí míng wéi péng 。péng zhī bèi ,bú zhī qí jǐ qiān lǐ yě ,nù ér fēi ,qí yì ruò chuí tiān zhī yún 。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shì niǎo yě ,hǎi yùn zé jiāng xǐ yú nán míng 。nán míng zhě ,tiān chí yě 。
《齊諧》者,志怪者也。
《qí xié 》zhě ,zhì guài zhě yě 。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xié 》zhī yán yuē :「péng zhī xǐ yú nán míng yě ,shuǐ jī sān qiān lǐ ,tuán fú yáo ér shàng zhě jiǔ wàn lǐ ,qù yǐ liù yuè xī zhě yě 。」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yě mǎ yě ,chén āi yě ,shēng wù zhī yǐ xī xiàng chuī yě 。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tiān zhī cāng cāng ,qí zhèng sè xié ?qí yuǎn ér wú suǒ zhì jí xié ?qí shì xià yě ,yì ruò shì zé yǐ yǐ 。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qiě fū shuǐ zhī jī yě bú hòu ,zé qí fù dà zhōu yě wú lì 。fù bēi shuǐ yú ào táng zhī shàng ,zé jiè wéi zhī zhōu ;zhì bēi yān zé jiāo ,shuǐ qiǎn ér zhōu dà yě 。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fēng zhī jī yě bú hòu ,zé qí fù dà yì yě wú lì 。gù jiǔ wàn lǐ ,zé fēng sī zài xià yǐ ,ér hòu nǎi jīn péi fēng ;bèi fù qīng tiān ér mò zhī yāo è zhě ,ér hòu nǎi jīn jiāng tú nán 。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tiáo yǔ xué jiū xiào zhī yuē :「wǒ jué qǐ ér fēi ,qiǎng yú fāng ér zhǐ ,shí zé bú zhì ,ér kòng yú dì ér yǐ yǐ ,xī yǐ zhī jiǔ wàn lǐ ér nán wéi ?」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shì mǎng cāng zhě ,sān cān ér fǎn ,fù yóu guǒ rán ;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shì qiān lǐ zhě ,sān yuè jù liáng 。zhī èr chóng yòu hé zhī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xiǎo zhī bú jí dà zhī ,xiǎo nián bú jí dà nián 。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xī yǐ zhī qí rán yě ?cháo jun1 bú zhī huì shuò ,huì gū bú zhī chūn qiū ,cǐ xiǎo nián yě 。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chǔ zhī nán yǒu míng líng zhě ,yǐ wǔ bǎi suì wéi chūn ,wǔ bǎi suì wéi qiū 。shàng gǔ yǒu dà chūn zhě ,yǐ bā qiān suì wéi chūn ,bā qiān suì wéi qiū 。cǐ dà nián yě 。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ér péng zǔ nǎi jīn yǐ jiǔ tè wén ,zhòng rén pǐ zhī 。bú yì bēi hū !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
tāng zhī wèn jí yě shì yǐ :「qióng fā zhī běi yǒu míng hǎi zhě ,tiān chí yě 。yǒu yú yān ,qí guǎng shù qiān lǐ ,wèi yǒu zhī qí xiū zhě ,qí míng wéi kūn 。yǒu niǎo yān ,qí míng wéi péng 。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bèi ruò tài shān ,yì ruò chuí tiān zhī yún 。tuán fú yáo yáng jiǎo ér shàng zhě jiǔ wàn lǐ ,jué yún qì ,fù qīng tiān ,rán hòu tú nán ,qiě shì nán míng yě 。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chì ān xiào zhī yuē :『bǐ qiě xī shì yě ?wǒ téng yuè ér shàng ,bú guò shù rèn ér xià ,áo xiáng péng hāo zhī jiān ,cǐ yì fēi zhī zhì yě 。ér bǐ qiě xī shì yě ?』」
此小大之辯也。
cǐ xiǎo dà zhī biàn yě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gù fū zhī xiào yī guān ,háng bǐ yī xiāng ,dé hé yī jun1 ,ér zhēng yī guó zhě ,qí zì shì yě yì ruò cǐ yǐ 。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ér sòng róng zǐ yóu rán xiào zhī 。qiě jǔ shì ér yù zhī ér bú jiā quàn ,jǔ shì ér fēi zhī ér bú jiā jǔ ,dìng hū nèi wài zhī fèn ,biàn hū róng rǔ zhī jìng ,sī yǐ yǐ 。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bǐ qí yú shì ,wèi shù shù rán yě 。
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suī rán ,yóu yǒu wèi shù yě 。fū liè zǐ yù fēng ér háng ,líng rán shàn yě 。xún yǒu wǔ rì ér hòu fǎn 。bǐ yú zhì fú zhě ,wèi shù shù rán yě 。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cǐ suī miǎn hū háng ,yóu yǒu suǒ dài zhě yě 。ruò fū chéng tiān dì zhī zhèng ,ér yù liù qì zhī biàn ,yǐ yóu wú qióng zhě ,bǐ qiě è hū dài zāi ?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gù yuē :zhì rén wú jǐ ,shén rén wú gōng ,shèng rén wú míng 。
譯文對照:
北方的海里有一條大魚,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長;變化為鳥,名字叫鵬。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時,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鵬鳥奮起而飛,旋轉扶搖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此一飛在六個月後方才停歇下來。」像野馬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彷彿是由生物氣息吹拂。我們所見湛藍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無邊無際的嗎?
鵬鳥所見,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吧。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窪處,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擱個杯子當船就會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風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便無法托負巨大的翅膀。
所以,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後方能憑借風力飛行,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寒蟬與小灰雀對此覺得很奇怪,它說:「我猛地起飛,力圖到達榆樹和檀樹的樹枝,有時飛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為什麼要到九萬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飛呢?」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還沒餓,不需要干糧;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備第二天的干糧;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准備糧食。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當然不懂得這些道理,小不點理解不了大塊頭,壽命短的理解不了壽命長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蟬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這是活的短的。楚國南邊有一種叫冥靈的大龜,五百年為春,五百年為秋;上古有一種叫大椿的樹,八千年為春,八千年為秋,這就是長壽。八百歲的彭祖是一直以來所傳聞的壽星,人們若是和他比壽命,豈不可悲嗎?
商湯和棘也有過前面所講的談話。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裡有一種魚,寬有好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名字叫鯤。有一隻鳥,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那展開的雙翅就像雲垂天邊。
借著旋風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雲層,背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去往南方的大海。小澤里的麻雀譏笑鵬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我奮力起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盤旋於蓬蒿叢中,這也是我飛翔的極限了。它打算飛到哪兒去?」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同樣地,那些才智勝任一個官職、能力在一鄉中優秀出眾、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時,其實也像斥鴳的見識,所以宋榮子就譏笑他們。宋榮子是那種世上的人們都贊譽他也不會讓他感到鼓舞,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清楚地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辨明榮辱的界限,至此而已。
這種人世上,不多吧。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列子能駕風行走,輕盈美好,十五天後方才回到地面上,有他這樣福氣的人不多吧。但他雖然可免於行走的勞苦,卻還是要有所依賴。
人如果能夠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等宇宙萬物的規律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卻還是要有所依賴。因此說:道德修養最高的人能順應客觀,忘掉自己,「神人」沒有功績心,「聖人」沒有名望心。
(3)轉讓羚羊角擴展閱讀
《逍遙游》賞析:
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以養天年。他對於世間的大小、貴賤、壽夭、是非、得失、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性的,對後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
他厭惡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種妄想逃避現實,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這種思想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是—種消極的、不可能實現的絕對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作者簡介: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漢族,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蒙牆寺村)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後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
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④ 莊子《逍遙游》全文
北冥有魚
【作者】莊周【朝代】先秦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4)轉讓羚羊角擴展閱讀:
注釋
1.逍遙游:沒有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逍遙,閑適自得、無拘無束的樣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廣闊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鯤(kūn):本指魚卵,此處借用為表大魚之名。這符合莊子的《齊物論》本旨和莊子的獨特的奇詭文風。
4.不知其幾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大。一說「幾」本義為極微小,引申為「極為接近」,此處當解釋為「盡」;因為《莊子》一書中表數量的詞都用「數」,如「數仞」「數金」。
5.鵬:古「鳳」字,此處借用為表大鳥之名。
6.怒:通「努」,奮力飛舉。
7.垂天:天邊。一說遮天。垂,通「陲」,邊際。
8.海運:海水運動,此處指洶涌的海濤。徙:遷移。
9.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0.《齊諧》:志怪小說集。《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著錄,七卷,題宋散騎侍郎東陽無疑撰。《舊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說家類。亡於趙宋,遺文散見於《藝文類聚》《法苑珠林》《初學記》《白孔六帖》等類書中,其中《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徵引最多。
11.志怪:記述怪異的故事。志,記載。
12.水擊:「擊水」一詞的倒裝,形容大鵬起飛時翅膀拍擊水面的壯觀景象。
13.摶(tuán):盤旋上升。扶搖:旋風。
14.去:離開。息:氣息,指風。
15.野馬:雲霧之氣變化騰涌成野馬的樣子。
16.塵埃:空中游塵。
17.以息相吹也:以氣息相互吹拂所致。
18.蒼蒼:深藍色。
19.其:或許。正色:真正的顏色。
20.邪(yé):通「耶」,疑問詞。
21.其視下也:它(指鵬)向下俯視。
22.且夫:助詞,無實義,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3.負:承載。
24.覆:倒。坳(ào)堂:屋前地上的窪坑。
25.芥:小草。
26.置:放。焉:兼詞,於此,在這里。膠:動詞,粘住地面動不了。
27.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就沒有力量托起鵬巨大的翅膀。
28.則風斯在下矣:風就在大鵬的下面(說明風有九萬里深厚)。
29.而後乃今:「今而後乃」的倒裝。相當於「這時……然後才」。培風:乘風。培,憑。
30.夭(yāo):挫折。閼(è):阻礙。
31.圖南:圖謀飛往南方。
32.蜩(tiáo):蟬。學鳩(jiū):斑鳩一類的小鳥。
33.決起:迅速躍起。決,同「赽」,迅疾。
34.搶:撞到,碰到。一作「槍」。榆枋(fāng):泛指樹木。榆,榆樹。枋,檀木。
35.時則:時或。
36.控:投下,落下來。
37.奚(xī)以:何必,哪裡用得著。之:往。為:句末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呢」。
38.適:去,往。莽(mǎng)蒼:草色蒼莽的郊野。
39.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40.猶:還是。果然:飽足的樣子。
41.宿:隔夜,頭一夜。舂(chōng)糧:把穀物的殼搗掉,指准備糧食。
42.三月聚糧:准備三個月的糧食。
43.之:指示代詞,這。二蟲:指蜩和學鳩。蟲,古代對動物的統稱,如大蟲指老虎,老蟲指老鼠,長蟲指蛇。又何知:又怎麼會知曉呢。
44.小知(zhì):小聰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45.小年:短命。大年:長壽。
46.朝菌: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晦(huì)朔(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47.蟪(huì)蛄(gū):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春秋:一整年。
48.冥靈:大樹名,一說大龜名。
49.大椿(chūn):樹名。
50.彭祖:傳說中壽達八百歲的人物。乃今:而今,現在。久:長壽。
51.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52.悲:可悲。
53.湯: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傳是商湯時的大夫。是已:就是這樣,表示肯定。
54.窮發:草木不生的地方。發,草木。
55.修:長。
56.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風。
57.絕雲氣:穿越雲氣。絕,超越。
58.斥鷃(yàn):小池澤中的一種小雀。
59.仞:古代長度單位。周代以八尺為一仞,漢代以七尺為一仞。
60.翱翔蓬蒿(hāo)之間: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間。
61.至:極致。
62.辯:通「辨」,區別。
63.效:功效,此處引申為勝任。
64.行:品行。比:團結。
65.而:通「能」,能力。
66.其:指上述四種人。自視:看待自己。
67.此:指斥鷃。
68.宋榮子:戰國中期的思想家。猶然:譏笑的樣子。
69.舉:全。譽:贊美。勸:勉勵,奮發。
70.非:非難,指責。沮:沮喪。
71.內:主觀。外:客觀。分:分際。
72.辯:通「辨」,辨明。境:界限。
73.斯:這樣,如此。已:而已。指宋榮子的智德僅此而已。
74.數(shuò)數然:急切追求的樣子。
75.雖然:即便如此。雖,即使。
76.樹:樹立,建樹。
77.列子:鄭國人,名禦寇,戰國時代思想家。傳說能御風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風飛行,表明有待的道理。御:駕馭。
78.泠(líng)然:輕妙的樣子。善:美妙。
79.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80.致福:得福。
81.有所待:有所憑借。待,依靠。莊子的「有待」與「無待」是哲學范疇,指的是事物有否條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風飛行,也仍然不得不憑借他物。
82.若夫:至於。乘:順。天地之正:天地萬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83.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辯:通「變」,變化。與「正」相對。「正」為本根,「辯」為派生。
84.以游無窮:行游於絕對自由的境界。無窮,絕對自由的境界。
85.惡(wū)乎待哉:還用什麼憑借呢?惡,什麼。反問句式加強了「無所待」的意義。
86.至人:極致的人,莊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聖人,三者名異實同。無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執,揚棄小我,摒絕功名束縛的本我,追求絕對自由、通達,物我相忘的境界。
87.無功:順應大道不示功名。
88.無名:不求名望。「至人無己」是莊子體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無功」是莊子無治主義政治觀的表達;「聖人無名」是莊子揚棄功名、去除外物束縛的人生追求。
89.堯:傳說中的帝王。許由:古代堯時的隱士。此人還見於《徐無鬼》《外物》等篇,皆記述許由拒位之事。
90.爝(jué)火:火把、火炬。
91.浸灌:侵潤灌溉。
92.夫子:先生,指許由。治:太平。
93.屍:掌管,主持。
94.缺然:缺乏能力的樣子。
95.致:贈與,送給。
96.賓:派生物。
97.鷦(jiāo)鷯(liáo):一種小鳥。
98.偃鼠:即鼴鼠,善於鑽洞。
99.歸休乎君:「君歸休乎」的倒裝,君主您還是回去吧。
100.予無所用天下為:天下對我一點用也沒有。為,語氣助詞。
101.庖(páo)人:廚師。庖,烹飪一類的事。
102.屍祝:古代祠廟中掌管祭祀的司儀。樽(zūn):酒器。俎(zǔ):盛肉的器具。
103.肩吾、連叔:都為莊子筆下的虛構的體道之士。《莊子》一書,此類人物很多,即使是史上確有其人的,也是一副「道家」腔調、「道家」風格,甚至孔子有時也不例外。
104.接輿(yú):楚國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與孔子同時。此處莊子有自喻接輿的意思。
105.大而無當:宏達而不適當。無當,不切實際。
106.往而不反:一往無前而不回頭。
107.驚怖:驚恐。
108.河漢:天上的銀河。極:邊。
109.大有徑庭:比喻差別極大。徑,門外路徑。庭,庭院。
110.藐(miǎo):通「邈」,遙遠。姑射:傳說中的仙山名。
111.淖(nào)約:柔美的姿態。處子:處女。
112.凝:凝聚專一。
113.疵(cī)癘(lì):指疾病,災害。年穀:指莊稼。
114.狂:借用為「誑」,謊言。
115.瞽(gǔ):盲人。文章:紋理色彩。文,通「紋」。全句是指為紋理色彩對盲人毫無意義。觀:景象。
116.豈唯:難道只有。形骸:形體。
117.時:通「是」,這。女:通「汝」,你。
118.之:這樣。
119.旁礴萬物以為一:混同天地萬物為純一。旁礴,混同,無所不包容。旁,通「磅」。
120.世蘄(qí)乎亂:世人喜求紛紛擾擾。蘄,祈求。亂,紛擾,傾軋。
121.孰:誰,指神人。弊弊:勞神苦思的樣子。
122.大浸:大水,洪水。稽:至,到達。溺:淹。
123.塵垢(gòu)秕(bǐ)糠:塵土、污垢、秕谷、糠皮,指糟粕。陶鑄:原指燒制陶器、熔鑄金屬,這里指造就培育。
124.物:事,指世俗事務。
125.資章甫:販賣衣帽。資,買賣。章,冠、帽。甫,衣服。適諸越:到越國去。適,往。
126.斷發:剪發。文身:往身上刺花紋。
127.四子:舊注指王倪、嚙缺、被衣、許由四人,實為虛構的人物。
128.汾(fén)水之陽:汾河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129.窅(yǎo)然喪其天下焉:悵悵然忘卻了天下。窅然,悵然自失的樣子。
130.惠子:即惠施,莊子的朋友,先秦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
131.魏王:即魏惠王。由於魏國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國也稱為梁國,因此魏惠王即《孟子》中的梁惠王。貽:贈給。大瓠(hù)之種:大葫蘆的種子。瓠,葫蘆。
132.樹:培植。
133.實:容納。石(dàn):即「禾石」,古代重量單位,相當於一百二十斤。
134.落:平淺的樣子。無所容:無可容之物。
135.呺(xiāo)然:空空的樣子。
136.掊(pǒu):打破,砸爛。
137.為:配製。不龜手之葯:防止凍傷的葯。龜,通「皸」,皮膚凍裂,下同。
138.洴(píng)澼(pì):漂洗。絖(kuàng):通「纊」,絮衣服的絲綿。
139.聚族:召集同族的人。
140.鬻(yù)技:出賣、轉讓技術。
141.說(shuì):游說。
142.越有難:越國入侵吳國。難,發動軍事行動。
143.將:率領軍隊。
144.裂地:劃撥出一塊土地。封:封賞。
145.龜手:指手足皮膚受凍而開裂。
146.何不慮:為什麼不系縛。樽:腰舟。可以捆在腰間漂浮在水上。
147.蓬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達,見識膚淺。蓬,一種莖葉不直的草。
148.樗(chū):一種木質低劣的喬木。
149.大本:主幹。擁腫:肥粗不端正。擁,通「臃」。中:符合。繩墨:木匠畫直線的工具。
150.規矩:木匠用以畫圓、方的工具。
151.塗:通「途」,道路上。
152.狸:野貓。狌(shēng):黃鼠狼。
153.敖:通「遨」,遨遊。
154.跳梁:跳躍騰挪。梁,通「踉」,跳躍。
155.中:踩中,觸到。機辟:弩機陷阱,捕獵走獸的工具。
156.罔(wǎng):通「網」,羅網。罟(gǔ):網的總稱。
157.斄(lí)牛:即氂牛。
158.執:捉拿。
159.無何有之鄉:寬曠無人的地方。無何有,什麼都沒有。
160.廣莫:廣漠。莫,通「漠」。野:曠野。
161.彷(páng)徨(huáng):游逸自得。無為:隨意,悠然。
162.夭:折斷,砍伐。斤:大斧頭。
創作背景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並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
人世間既然如此污穢,「不可與庄語」,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
⑤ 同學群主轉讓發言
考慮抽動障礙的可能,主要是神經遞質分泌紊亂導致,跟腦結構和功能異常有關,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可能會誘發。建議盡量避免甜食及辛辣之品,同時注意盡量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同時家長不要給予太大的壓力,目前可以服用羚羊角滴丸改善症狀,必要時等寶寶滿6歲了可能需要硫必利控制抽動症狀。
⑥ 逍遙游的注釋譯文
1、逍遙游:閑適自得、無拘無束的樣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廣闊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鯤(kūn):本義魚子,小魚。在此被莊子借用為大魚之義,這符合莊子的《齊物論》本旨和莊子的獨特的奇詭文風。
4、幾:本義為極微小,引申為「極為接近」。《莊子》中此種用法不少,如《人間世》中「無傳其溢言,則幾乎全」;又引申為「盡」,《莊子》中此種用法更多,如「適得而幾矣」(《齊物論》),「無時無幾」(《則陽》)。此處當解釋為「盡」。舊說「不知其幾千里也」都解釋為「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大」,恐誤。因《莊子》一書中表數量的詞都用「數」,如「數仞」、「數金」釋為「幾仞」、「很多金子」;若要表達「幾千里大」之義,應為「不知其數千里也」(《逍遙游》後文有「其廣數千里」)。
5、千里也:應有千里之大。
6、鵬:傳說中的大鳥。
7、怒:通「努」,奮力飛舉。
8、垂天:天邊。垂,通「陲」,邊際。
9、海運:指海嘯。形容海動風起之時。
10、徙:遷徙。
11、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2、《齊諧》:志怪小說集。《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著錄,七卷,題宋散騎侍郎東陽無疑撰。《舊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說家類。作者事跡不詳,今人多以為晉末宋初人。成書亦在宋初。該書亡於趙宋,遺文散見於《藝文類聚》、《法苑珠林》、《初學記》、 《白孔六帖》等類書中,其中《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徵引最多。常見的輯佚本有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本和魯迅《古小說鉤沉》本,均為十五條。
13、志怪:記述怪異的故事。志,記述。
14、水擊:「擊水」一詞的倒裝,形容大鵬起飛時翅膀拍擊水面的壯觀景象。
15、摶(tuán):盤旋上升。
16、扶搖:旋風。
17、息:氣息,指風。
18、野馬:雲霧之氣變化騰涌成野馬的樣子。
19、塵埃:空中游塵。
20、以息相吹也:以氣息相互吹而飄得。
21、蒼蒼:深藍色。
22、其:或許。
23、正色:真正的顏色。
24、邪(yé):通「耶」,疑問詞。
25、其視下也:它(指大鵬)向下俯視。
26、且夫:助詞,無實義,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7、負:承載。
28、覆:倒。
29、坳(ào)堂:屋前地上的窪坑。
30、芥:小草。
31、置:放。
32、焉:兼詞,於此,在這里。
33、膠:動詞,粘住地面動不了。
34、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就沒有力量托起鵬巨大的翅膀。
35、則風斯在下矣:風就在大鵬的下面(說明風有九萬里深厚)。
36、而後乃今:「今而後乃」的倒裝,這時……然後才……。
37、培風:乘風。培,憑。
38、夭(yāo):挫折。
39、閼(è):阻礙。
40、圖南:圖謀飛往南方。
41、蜩(tiáo):蟬。
42、學鳩(jiū):斑鳩一類的小鳥。
43、決起:迅速躍起。
44、槍:撞到,碰到。
45、榆枋(yú fāng):泛指樹木。榆,榆樹。枋,檀木。
46、時則:時或。
47、控:投降。
48、奚(xī)以:何必,哪裡用得著。
49、之:往。
50、為:疑問助詞,相當於「呢」。
51、適:去往。
52、莽(mǎng)蒼:草色蒼莽的郊野。
53、三餐:指一天。
54、反:通「返」,返回,下同。
55、猶:還是。
56、果然:飽足的樣子。
57、宿:隔夜,頭一夜。
58、舂(chōng)糧:把穀物的殼搗掉,指准備糧食。
59、三月聚糧:准備三個月的糧食。
60、之:指示代詞,這。
61、二蟲:指蜩和學鳩。蟲,古代對動物的統稱,如大蟲指老虎,老蟲指老鼠,長蟲指蛇。
62、又何知:又怎麼會知曉呢。
63、小知:小聰明。知,通「智」,下同。
64、大知:大智慧。
65、小年:短命。
66、大年:長壽。
67、朝菌: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
68、晦朔(huì 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69、蟪蛄(huì gū):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70、春秋:一整年。
71、冥靈:大樹名,一說大龜名。
72、大椿(chūn):樹名。
73、彭祖:傳說中壽達八百歲的人物。
74、乃今:而今,現在。
75、久:長壽。
76、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77、悲:可悲。
78、湯:商朝的建立者。
79、棘:人名,相傳是商湯時的大夫。
80、是已:就是這樣,表示肯定。
81、窮發:草木不生的地方。發,草木。
82、修:長。
83、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風。
84、絕雲氣:穿越雲氣。絕,超越。
85、斥鷃(yàn):小池澤中的一種小雀。
86、仞:古代丈量單位。周代以八尺為一仞,漢代以七尺為一仞。
87、翱翔蓬蒿(péng hāo)之間: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間。
88、至:極致。
89、辯:通「辨」,區別。
90、效:功效,此處引申為勝任。
91、行:品行。
92、比:團結。
93、而:通「能」,能力。
94、其:指上述四種人。
95、自視:看待自己。
96、此:指斥鷃。
97、宋榮子:戰國中期的思想家。
98、猶然:譏笑的樣子。
99、舉:全。譽
100、譽:贊美。
101、勸:勉勵,奮發。
102、非:非難,指責。
103、沮:沮喪。
104、內:主觀。
105、外:客觀。
106、分:分際。
107、辯:通「辨」,辨明。
108、境:界限。
109、斯:這樣,如此。
110、已:而已。指宋榮子的智德僅此而已。
111、數數(shuò shuò)然:急切追求的樣子。
112、雖然:即便如此。雖,即使。
113、樹:樹立、建樹。
114、列子:鄭國人,名禦寇,傳說能御風而行,戰國時代思想家。著有《列子》八篇。今人多異口同聲稱《列子》一書為後人(尤指晉代張湛)偽托而作。但列子其人其事多次互見於《莊子》,如《應帝王》篇。文段借列子乘風飛行,表明有待的道理。至少可證明:(一)列子有其人,先於莊子或與莊子同時代;(二)《列子》一書中內容多為後人所記述,但應存在有原文原句。這一論斷還有待於地下考古證實。
115、御:駕馭。
116、泠然:輕妙的樣子。
117、善:美妙。
118、旬有(xún 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119、致福:得福。
120、有所待:有所憑借。待,依靠。莊子的「有待」與「無待」是哲學范疇,指的是事物有否條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風飛行,也仍然不得不憑借他物。
121、若夫:至於。
122、乘:順。
123、天地之正:天地萬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124、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
125、辯:通「變」,變化。與「正」相對。「正」為本根,「辯」為派生。
126、以游無窮:行游於絕對自由的境界。無窮,絕對自由的境界。
127、惡乎待哉:還用什麼憑借呢?惡,什麼。反問句式加強了「無所待」的意義。
128、至人:極致的人,莊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聖人,三者名異實同。
129、無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執,揚棄小我,摒絕功名束縛的本我,追求絕對自由、通達,物我相忘的境界。
130、無功:順應大道不示功名。
131、無名:不求名望。「至人無己」是莊子體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無功」是莊子無治主義政治觀的表達;「聖人無名」是莊子揚棄功名、去除外物束縛的人生追求。
132、堯:傳說中的帝王。
133、古代堯時的隱士。此人還見於《徐無鬼》《外物》等篇,皆記述許由拒位之事。
134、爝(jué)火:火把、火炬。
135、浸灌:侵潤灌溉。
136、夫子:先生,指許由。
137、治:太平。
138、屍:掌管,主持。
139、缺然:缺乏能力的樣子。
140、致:送與,送給。
141、賓:派生物。
142、鷦鷯(jiāo liáo):一種小鳥。
143、偃鼠:即鼴鼠,善於鑽洞。
144、歸休乎君:「君歸休乎」的倒裝,君主您還是回去吧。
145、予無所用天下為:天下對我一點用也沒有。為,語氣助詞。
146、庖人:廚師。庖,烹飪一類的事。
147、屍祝:古代祠廟中掌管祭祀的司儀。
148、樽(zūn):酒器。
149、俎(zǔ):盛肉的器具。全句為成語「越俎代庖」的出處。本意為廚師即使不下廚了,也不能由掌管祭祀的人將酒器肉器拿來烹飪。這是說「盡管有人不管事了,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職責范圍代行其事」。
150、肩吾、連叔:都為莊子筆下的虛構的體道之士。《莊子》一書,此類人物很多,即使是史上確有其人的,也是一副「道家」腔調、「道家」風格,甚至孔子有時也不例外。
151、接輿(yú):楚國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與孔子同時。此處莊子有自喻接輿的意思。
152、大而無當:宏達而不適當。無當,不切實際。
153、往而不反:一往無前而沒有反復可循。
154、驚怖:驚恐。
155、河漢:天上的銀河。
156、極:邊。
157、大有逕庭:成語「大相徑庭」的出處。比喻差別極大。徑,門外路徑。庭,庭院。
158、藐(miǎo):通「邈」,遙遠。
159、姑射:傳說中的仙山名。
160、淖(nào)約:柔美的姿態。
161、處子:處女。
162、凝:凝聚專一。
163、疵癘(cī lì):指疾病,災害。
164、年穀:指莊稼。
165、狂:借用為「誑」,謊言。
166、瞽(gǔ):盲人。
167、文章:紋理色彩。文,通「紋」。全句是指為紋理色彩對盲人毫無意義。
168、觀:景象。
169、豈唯:難道只有。
170、形骸:形體。
171、時:通「是」,這。
172、女:通「汝」,你。
173、之:這樣。
174、旁礴萬物以為一:混同天地萬物為純一。旁礴,通「磅礴」,混同,無所不包容。
175、世蘄(qí)乎亂:世人喜求紛紛擾擾。蘄,祈求。亂,紛擾,傾軋。
176、孰:誰,指神人。
177、弊弊:勞神苦思的樣子。
178、大浸:大水,洪水。
179、稽:至,到達。
180、溺:淹。
181、塵垢秕糠(chén gòu bǐ kāng):塵土、污垢、秕谷、糠皮,指糟粕。
182、陶鑄:原指燒制陶器、熔鑄金屬,這里指造就培育。
183、物:事,指世俗事務。
184、資章甫:販賣衣帽。資,買賣。章,冠、帽。甫,衣服。
185、適諸越:到越國去。適,往。諸,於。
186、斷發:剪發。
187、文身:紋身,往身上刺花紋。
188、四子:舊注指王倪、嚙缺、被衣、許由四人,實為虛構的人物。
189、汾(fén)水之陽:汾河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190、窅(yǎo)然喪其天下焉:悵悵然忘卻了天下。窅然,悵然自失的樣子。
191、惠子:即惠施,莊子的朋友,先秦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
192、魏王:即魏惠王。由於魏國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國也稱為梁國,因此魏惠王即《孟子》中的梁惠王。
193、貽:贈給。
194、大瓠(hù)之種:大葫蘆的種子。瓠,葫蘆。
195、樹:培植。
196、實:容納。
197、石(dàn):即「禾石」,古代重量單位,相當於一百二十斤(擔)。
198、落:平淺的樣子。
199、無所容:無可容之物。
200、呺(xiāo)然:空空的樣子。
201、掊:打破,砸爛。
202、為:配製。
203、不龜手之葯:防止凍傷的葯。龜,通「皸」,皮膚凍裂,下同。
204、洴澼(píng pì):漂洗。
205、絖(kuàng):通「纊」,絮衣服的絲綿。
206、聚族:召集同族的人。
207、鬻(yù)技:出賣、轉讓技術。
208、說(shuì):游說
209、越有難:越國入侵吳國。難,發動軍事行動。
210、將:率領軍隊。
211、裂地:劃撥出一塊土地。
212、封:封賞。
213、龜手:指手足皮膚受凍而開裂。
214、何不慮:為什麼不系縛。
215、樽:腰舟。可以捆在腰間漂浮在水上。
216、蓬(péng)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達,見識膚淺。蓬,一種莖葉不直的草。
217、樗(chū):一種木質低劣的喬木。
218、大本:主幹。
219、擁腫:肥粗不端正。擁,通「臃」。
220、中:符合。
221、繩墨:木匠畫直線的工具。
222、規矩:木匠用以畫圓、方的工具。
223、塗:通「途」,道路上。
224、狸:野貓。
225、狌(shēng):黃鼠狼。
226、敖:通「遨」,遨遊。
227、跳梁:跳躍騰挪。成語「跳樑小丑」的出處。梁,通「踉」,跳躍。
228、中:踩中,觸到。
229、機辟:弩機陷阱,捕獵走獸的工具。
230、罔(wǎng):通「網」,羅網。
231、罟(gǔ):網的總稱。
232、斄(lí)牛:即氂牛。
233、執:捉拿。
234、無何有之鄉:寬曠無人的地方。無何有,什麼都沒有。
235、廣莫:廣漠。莫,通「漠」。
236、野:曠野。
237、彷徨(páng huáng):游逸自得。
238、無為:隨意,悠然。
239、夭:折斷,砍伐。
240、斤:大斧頭。 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情的書。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像野馬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活動著的生物都因為風吹而運動。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麼它就沒有負載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窪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當作是一艘船,放一個杯子在上面就會被粘住,這是水淺而船卻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風不夠強大的話,那麼負載一個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了。因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飛行,風就在它的身下了,憑借著風力,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後才開始朝南飛。
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天吃的三餐糧食,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准備干糧;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斑鳩這兩只小蟲、鳥又知道什麼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做靈龜,它把五百年當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作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可是活了七百來歲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
商湯問棘,談的也是這件事。湯問棘說:「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草木不生的極遠的北方,有個大海,就是天池。裡面有條魚,它的身子有幾千里寬,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隻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雲;借著旋風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雲層,背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將要飛到南海去。小澤里的麻雀譏笑鵬說:『它要飛到哪裡去呢?我一跳就飛起來,不過數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這也是極好的飛行了。而它還要飛到哪裡去呢?』」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的職守,行為能夠庇護一鄉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說的那隻小鳥一樣。而宋榮子對這種人加以嘲笑。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贊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他對待人世間的一切,都沒有拚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還是有未達到的境界。
列子乘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後返回;他對於求福的事,沒有拚命去追求。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倘若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邀游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借什麼呢?所以說: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月亮出來了,而小火把還不熄滅,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難了嗎!及時雨降下了,還要灌溉田地,對於滋潤禾苗,不是徒勞嗎!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還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慚愧極了,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豈不是為名而來嗎?名,是依附於實的客體,我難道要做有名無實的客體嗎?鷦鷯在深林中築巢,只要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水,只要肚子喝飽。請你回去吧,天下對於我沒有什麼用!廚子雖然不下廚,主祭的人卻不應該超越許可權而代行廚子的職事。」
肩吾向連叔求教:「我從接輿那裡聽到談話,大話連篇沒有邊際,一說下去就回不到原來的話題上。我十分驚恐他的言談,就好像天上的銀河沒有邊際,跟一般人的言談差異甚遠,確實是太不近情理了。」連叔問:「他說的是些什麼呢?」肩吾轉述道:「『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皮膚潤白像冰雪,體態柔美如處女,不食五穀,吸清風飲甘露,乘雲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麼專注,使得世間萬物不受病害,年年五穀豐登。』我認為這全是虛妄之言,一點也不可信。」連叔聽後說:「是呀!對於瞎子沒法同他們欣賞花紋和色彩,對於聾子沒法同他們聆聽鍾鼓的樂聲。難道只是形骸上有聾與瞎嗎?思想上也有聾和瞎啊!這話似乎就是說你肩吾的呀。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與萬事萬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個天下的治理,誰還會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當成回事!那樣的人哪,外物沒有什麼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他所留下的塵埃以及癟谷糠麩之類的廢物,也可造就出堯舜那樣的聖賢仁君來,他怎麼會把忙著管理萬物當作己任呢!北方的宋國有人販賣帽子到南方的越國,越國人不蓄頭發滿身刺著花紋,沒什麼地方用得著帽子。堯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內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見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悵然若失,忘記了自己居於治理天下的地位。」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後結出的葫蘆大得可以容納五石。用它來盛水,它卻因質地太脆無法提舉。切開它當瓠,又大而平淺無法容納東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為它無用,我把它砸了。」莊子說:「你真不善於使用大的物件。宋國有個人善於製作防止手凍裂的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職業。有個客人聽說了,請求用一百金來買他的葯方。這個宋國人召集全家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靠這種葯從事漂洗絲絮,一年所得不過數金;現在一旦賣掉這個葯方馬上可得百金,請大家答應我賣掉它。』這個客人買到葯方,就去游說吳王。那時正逢越國有難,吳王就命他為將,在冬天跟越國人展開水戰,大敗越人,吳王就割地封侯來獎賞他。同樣是一帖防止手凍裂的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賞,有人卻只會用於漂洗絲絮,這是因為使用方法不同啊。現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呢?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可見你的心地過於淺陋狹隘了!」
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大樹,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樹幹上有許多贅瘤,不合繩墨,它那枝權彎彎曲曲,不合規矩。它長在路邊,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現在你說的那段話,大而沒有用,大家都不相信。」莊子說:「你難道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屈身伏在那裡,等待捕捉來來往往的小動物;它捉小動物時東跳西躍,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獸的機關陷阱,就死在網中。再看那氂牛,它大如天邊的雲;這可以說夠大的了,但是卻不能捕鼠。現在你有一棵大樹,擔憂它沒有用處,為什麼不把它種在虛無之鄉,廣闊無邊的原野,隨意地徘徊在它的旁邊,逍遙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這樣大樹就不會遭到斧頭的砍伐,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傷害它。它沒有什麼用處,又哪裡會有什麼困苦呢?」
⑦ 最近看電視,對對子裡面有個叫,羊角對的`請問這個怎麼對的如何學習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這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羊角
鍾在始創期間,曾有不少異名,各說各的好,莫衷一是。1885年,吳縣俞廷瑛在《百衲琴·跋》中為了強調他朋友所起的名稱,就說:"至於其名,或謂之為詩鍾,或謂之為羊角對,要皆不知其所取義,又豈若百衲琴之稱為典而確哉"。吹捧了一陣,但結果並不理想,百衲琴這個名稱並沒有流行開來。
"羊角對"這個名稱,到也不是不好理解的。向義在《文碑龕貴山聯語·論聯雜綴·詩鍾》中曰:"(詩鍾)又名羊角對,因求比偶相得,銖兩悉稱也。"另外,"角""各"同音,此名稱也表示有著各對各的特色。至於為什麼是羊角而非牛角或鹿角,這真的是"不知其取義"了。
羊角對這個名稱在詩鍾中不但沒有流行,後來又轉讓或擴大給了對聯。雷瑨在《文苑滑稽聯話·釋羊角對》中記有:"以絕不相干之事,湊集成聯,或謂之'羊角對'。近有仿此聯者雲:'岑春萱拜陸鳳石,川冬菜炒山雞絲'。上聯系同時之人,下聯則飯館確有此菜,尤為巧不可階。"《文苑滑稽聯話》末有自序書明於民國三年,而岑春萱和陸鳳石都是清末大官,前者曾任總督等職,後者則是一位狀元公。由此可見,聯語中的羊角對應是始於清末民初,而稱詩鍾為羊角對則是1985年以前的事,說羊角對這個名稱是由詩鍾轉到對聯中去應該是有根據的。
《文苑滑稽聯話》中還有"邇來文人頗喜作羊角對,其佳者殊滑稽可喜"之語,並列舉有"名物羊角對"、"俗諺名物羊角對"及"成語羊角對"。所謂"成語羊角對"就是以對聯的形式,一句用成語、詩句或俗諺,另一句則對之以人名、國名、物名、病名等的組合,也可以是俗諺或流行語;表面上看兩句風牛馬不相及,而仔細一分析,則上下比字字相對,應是絕佳的對聯。據《文苑滑稽聯話》中所載,當時有名的成語羊角對有:
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
是古詩句與國名相對;
樹已千尋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
是時人詩句與俗諺相對;
欲慰蒼生須作雨,相思黃疸急驚風
是古詩句與病名相對;
雞肚不知鴨肚事,雛鳳清於老鳳聲
是俗諺與古詩句相對
打狗要看主人面,顧鰲蔣作賓孫眉
是俗諺與時人名相對
當時流傳最廣的羊角對要算是罵李鴻章的
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⑧ 以前家裡收藏的羚羊角,現在賣了犯法嗎
您的問題,以前家裡收藏的羚羊角,現在賣了犯法;不賣就不違反國家法律!
⑨ 陶笛的歷史
陶笛類樂器有很長的歷史,在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許多支孔數不等的禽骨。這些禽骨經碳十四檢測,已有七千年歷史,經專家們鑒定,認定為先民用以誘捕飛禽的狩獵工具。部分骨哨,至今仍可以吹出簡單的音調,與鳥鳴相象。此外,中國最古老的塤也是在這里出土的,不過只有一個吹孔,無音孔,只能發一音。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製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當時人們對粘土的製作水平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這些器具被證實並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經過發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製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
陶笛的名稱ocarina的來歷,有一種說法為義大利北部的小村b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麵包師,經常用烤箱燒制低溫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義大利方言就為「小鵝」的意思。
(9)轉讓羚羊角擴展閱讀:
中國陶笛(實用新型)哨口類氣鳴土樂,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借鑒中外歷代陶土樂器基本特點改革研發,指法指序科學便捷,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製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膠、木材等。由於陶笛的製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屬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燒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燒制的陶笛聲音清脆悅耳。紫砂的陶笛的聲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於熏燒陶笛和瓷質陶笛之間。
⑩ 羊角能做成什麼禮物
可根據其形狀、材質進行設計,對你的美術設計、美感、藝術眼光等有些要求。可做的工藝品很多,像梳子、項鏈、美容刮痧片、戒指、佛珠、風鈴、杯子等等,只要你能想到,沒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