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怎麼轉讓
土地轉讓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一、集體土地在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是不能轉讓的,如農村居民宅基地、承包耕地等集體土地。
二、國有土地 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在出讓的基礎上方可進行轉讓;如果是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要經過出讓後才能轉讓。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在具體辦理轉讓手續中,要提交如下材料和資料:雙方的轉讓協議、轉讓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建設用地批准書、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憑證、規劃部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轉讓雙方的身份證明、向當地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土地轉讓的申請等,在以上材料具備的基礎上,報當地國土資源局批准後,按照規定辦理相關該土地的轉讓手續;對方取得土地權屬變更登記證明後,即從承讓方的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受讓方,受讓方取得了該塊土地的使用權後,即該塊土地轉讓手續辦理完畢。
『貳』 轉讓土地 需要什麼手續
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
審批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權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辦事程序:
用地單位審報材料齊備後,由具體承辦人報部門負責人審批後由轉讓雙方簽定轉讓合同。
需報材料:
一、轉讓方提供
1.原土地證或土地證明函原、復印件;
2.原土地出讓合同復印件;
3.上交稅務局土地增值稅證明復印件;
4.提供土地評估報告;
5.規劃辦審定的航測地形圖的紅線圖原件。
二、受讓方提供
1.項目批復原、復印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法人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3.上交財政局契稅證明復印件。
三、轉讓雙方提供
1.土地轉讓申請書原件;
2.經公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原件(4份)。
(以上資料規格為B5紙,一式2份。)
收費標准:土地轉讓金總額的4%
『叄』 太康縣國土資源局
太康縣地處豫東平原,隸屬周口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3°54′~34°17′,東經114°32′~115°08′。太康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5000多年,夏王太康曾遷都於此。太康故稱「陽夏」,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陽夏縣,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縣南北長44.25公里,東西寬55.25公里,東鄰商丘市柘城縣、睢縣,北連開封市通許、杞縣,西與扶溝縣、西華縣毗鄰,南與淮陽縣接壤。全縣轄23個鄉(鎮)、768個行政村,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29萬人(其中農業常住人口100.1萬人)。
成富才 周口市國土資源局助理調研員
程慎重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陳忠祥 副局長
張存功 副局長
李康民 紀檢組組長
徐國民 監察隊長
張志明 主任科員
劉保恩 主任科員
王明強 副主任科員
侯欽迎 副主任科員
成富才簡介:河南濟源人,1962年5月出生。1982年12月~1982年12月,淮陽縣安嶺鄉鍛煉;1982年12月~1985年6月,任淮陽團縣委副書記;1985年6月~1986年7月,任周口團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86年7月~1987年11月,任周口地委組織部幹事;1987年11月~1991年3月,任中共周口地委副科級組織員;1991年3月~1993年1月,任周口地委組織部黨管科副科長(正科級),下派搬口鄉任副書記;1993年1月~1997年2月,任淮陽縣劉振屯鄉黨委書記;1997年2月~1999年1月,任淮陽縣黃淮海開發辦公室主任;1999年1月~2001年6月,任淮陽縣委組織部正科級組織員;2001年6月~2002年4月,任淮陽縣土地管理局工作組組長,主持全面工作;2002年4月~2007年4月,任淮陽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2007年4月,任周口市國土資源局助理調研員;2010年10月至今,任太康縣國土資源局負責人,主持全面工作。
【機構設置】局內設辦公室、人事股、規劃耕地保護股、財務股、用地審批管理股、地籍測繪股、礦產與地質管理股等7個股(室);下設評估所、地產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執法監察大隊、測繪隊、國有土地管理所等6個二級機構;轄城關、城郊、毛庄、獨塘、高朗、楊廟、馬頭、轉樓、王集、龍曲、高賢、芝麻窪、常營、清集、板橋、遜母口、大許寨、五里口、老冢、符草樓、張集、朱口、馬廠等23個國土資源所。現有幹部職工334人。
【土地資源】太康縣土地總面積1754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29935公頃,園地1412公頃,林地5310公頃,建設及工礦用地24900公頃,交通、水利用地857公頃,未利用地190公頃。
【礦產資源】經勘探,太康縣具有一定的煤炭、煤層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太康縣東部,勘測煤層厚度較大的為4.7米,面積312平方公里,預測煤炭儲量約9.06億噸,煤級為無煙煤;煤層氣蘊藏在地下1000~2000米煤層中,總資源量達161億立方米,建築用沙、地熱水資源較為豐富。
【耕地保護】建立健全基本農田信息網路,每個行政村聘用信息員,明確職責。組織監察大隊、各基層國土資源所對轄區內基本農田定期開展巡查,落實基本農田「五不準」規定,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佔用耕地行為,依法嚴厲查處破壞、佔用耕地的違法案件,耕地保護取得了良好效果。全縣耕地穩定在12.9914萬公頃,劃定了基本農田保護片23個,保護塊4782個,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1.16萬公頃,保護率達85.4%。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太康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06~2020)已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爭取到規劃建設用地指標12.5平方公里,確定了中心城區規模25.99平方公里,實現了各業各類用地的統籌安排和科學布局。解決了太康縣城市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能源交通等各項建設用地的規劃及報批問題。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康縣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為1.275萬畝,紡織工業園區規劃面積為3000畝。進駐產業聚集區的共有33家企業,龍源紙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已建成投產。
【建設用地管理】充分發揮「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職能作用,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用足用活政策,在重點項目、產業集聚區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項目建設中,堅持提前介入、全程跟蹤、超前服務,利用6條路子著力破解土地報批「瓶頸」。2010年上報鄉鎮建設用地2個批次,面積17.55公頃;城市建設用地8個批次共計252.2613公頃;組織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報件3批2700畝。
【土地利用】2010年,共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15宗,面積1574.5985畝,收取土地出讓金2.9715億元,為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組織實施4個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總投資321.4173萬元,整治規模2201.76公頃。2010年第一批補充耕地項目凈增耕地66.19公頃。通過對項目區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141.94公頃。已實施完成了常營鎮前河村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52公頃;正在實施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兩個,分別是高朗三鄉鎮土地整理項目一、二期。預計新增耕地分別為30.31公頃、21.8公頃。
【地籍管理】2010年,嚴格規范土地登記程序,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134宗,土地抵押登記14宗,為企業融資1.2億元。成功調解土地權屬糾紛案件2起,參與應訴行政復議案件2件,行政訴訟案件1件,所作行政行為全部予以維持。
完成2010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變更土地面積4334畝,變更圖斑633個,全面查清了全縣各類土地變化情況,更新了縣級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保持了太康縣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現勢性,為土地參與宏觀調控、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正確依據,為國土資源「一張圖」建設和依法有效的土地監管提供了基礎支撐。利用航空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先進技術,全面完成太康縣第二次城鎮地籍更新調查。建立了資料庫及管理系統,形成太康縣城鎮地籍管理及應用信息系統網路,對於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制定有關政策,參與經濟宏觀調控,落實各項土地嚴管措施,強化集約用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磚瓦窯廠整治】2010年10月11日,開始對全縣22座磚瓦窯廠全部關停,拆除進入窯廠的高壓線路。嚴格按照新型牆材生產標准驗收,達到生產標准工藝,劃定取土區,經縣發改委、環保、質監、水務、安監、工商、住建、國土聯席辦8個單位「一把手」會審同意並簽字蓋章,由縣聯席辦通知電力部門供電。聯席辦成員單位按照分工加強日常生產監管,凡有違規生產、耕地取土等行為的,一律關停。22個窯廠晾坯場全部清理,復耕土地470畝。
【清理清查違法違規用地,規范用地秩序專項整治】2010年5月27日召開動員大會,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土地清理清查指揮部,下發了《太康縣清理清查違法違規用地規范用地秩序工作實施方案》、《違法違規用地處罰標准及完善用地手續的意見》等多個操作性強的文件。按照「查處一批,處理一批,拆除一批,完善一批手續」的要求,穩步、有序推進清查工作。下發通知書4163份,入戶調查製作詢問筆錄1821份,查實合法用地3847宗,違法佔地316宗(其中單位58宗),違法佔地面積481148平方米(合721.7畝),其中單位58宗,面積429548平方米(合644.3畝);個人258宗,面積51600平方米(合77.4畝);立案查處316件,拆除違法建築物62處236間,面積3850平方米,復耕110000平方米(合165畝),追繳罰款及出讓金5530多萬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12件。
【執法監察】嚴格土地執法監察,從預防、查處、監管和部門聯動四個方面入手,構建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執法監察網路,落實土地動態巡查制度,把全縣23個鄉鎮劃分為七個管理區,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做到有舉報必查、有傳聞必查、有建房必查、有新動地必查;建立了部門聯動制度,形成執法合力。縣國土資源局發現違法佔地後,及時函告縣發改委、住建、工商、電力等職能部門,採取相應措施,共同制止違法佔地;落實了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用地多發的鄉鎮和大宗違法佔地,向分管的中隊長、國土資源所所長下發《督辦通知》,對制止不力、形成新的違法佔地的嚴肅追究管理人員的責任。2010年,全縣共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50件,涉案面積35公頃,其中耕地15公頃,立案50件,結案48件,恢復耕作土地12.87公頃,拆除構(建)築物950平方米,收取罰沒款50餘萬元。
【全國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對全縣涉及衛片圖斑,特別是工業集聚區道路用地進行認真核查,梳理分類,積極整改。全縣涉及用地34宗,實地核查面積為2219.06畝。其中,實地偽變化9宗,面積597.71畝;合法用地為21宗,面積1461.22畝;違法用地4宗,面積為160.13畝,違法用地佔全年新增建設用地的比率為9.87%。在衛片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法用地,對人對事處理到位後,符合規劃的補辦用地手續。
【信訪工作】狠抓「三個環節」即遏制違法用地,杜絕信訪源頭;強化信訪責任,完善領導信訪接待和包案下訪制度,實行「一崗雙責」;突出工作重點,控減越級上訪。實行「一案一策」,落實工作責任。對疑難復雜的土地信訪問題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一律上門解決問題;對歷史遺留問題做好穩控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對重點鄉鎮重點問題,尋求重點突破,做到問題不解決、班子不解散、人員不息訪、穩控不放鬆。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78起,立案40起,結案38起,結案率達到95%。
(楊承鑫 封艷華)
『肆』 土地轉讓中介怎麼
你好,我也是八年的經紀人了。關於你這個問題,我也是最近才有答案。你需專要的客戶群體很特屬殊,發網路不一定有效果,需要主動出擊,難度也大(做一單吃一年,難度大也正常)。我告訴你兩個途徑,你自己試試。一個是企查查網戰(怕違規),可以查企業老闆號碼,至於要查什麼企業,你自己多去工業區或者企業轉轉。一個教繞IP,這個咳咳,就是你到網上招聘的地方找到人家人事部的號碼,然後打電話去問他們要老闆號碼。這個有難度,一時說不清楚,有需要就加我,私啊聊。有號碼了就做推銷,這個應該你是高手。
『伍』 一般土地轉讓需要什麼手續
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需具備以下條件:
(1)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證;(2)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應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房屋已經建成的,應當取得房屋所有權證;
(3)轉讓方如為國有企業的,需經企業主管部門批准同意;如為公司制企業的,需經董事會決議同意;如為共有產轉讓的,需經共有人達成一致意見;
(4)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如權屬有爭議、土地使用權被查封等;(5)沒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
(6)政府對擬轉讓地塊無收購儲備計劃。在符合上述前提下,按規定辦理出讓土地轉讓及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土地轉讓手續:
1、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築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託書、身份證明等資料。
2、審查
接到申請後,辦人應對資料及宗地情況進行詳細審查了解,凡未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抵押、查封、出租而未通知承租人知道的,權屬不清、四鄰有糾紛的等不予辦理轉讓手續,並在15日內通知轉讓當事人。如改變土地用途須有規劃部門意見。轉讓時需分割建築物的應有房產主管部門意見。
3、現場勘察
現場勘察應與有關資料對照核實。如需分割轉讓,應考慮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項權利等因素,並制圖確定四鄰、面積,必要時需經四鄰簽章認可。
4、地價評估,並提供報告書
審核評估報告與轉讓協議,轉讓價明顯低於市價的,建議市府優先購買;價格過高的,可建議採取必要調控措施。
5、填寫轉讓審批表
認真核對原批准文件、評估報告、規劃意見等資料,用途、價額、年期等內容填寫要完整、准確、字跡工整。
6、審批
審批內容包括費用表及轉讓審批表。費用表須經所長簽字後,經辦人攜完整轉讓檔案與轉讓審批表等報中心及局領導審查批准。
7、交納有關稅費
8、登記編號
審批後,也可在審批前到產權科對補簽出讓合同及審批表編號。轉讓檔案、留產權科統一保存,按年度繳檔案室。
9、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陸』 我家的土地轉讓給外村的人了,我現在想要回來,看下這份土地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打官司可以嗎
該土地轉讓協議沒有法律效力!第一,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第二,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僅能轉讓給本集體成員,即本村的村民。由於信息有限,僅能作此答復,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