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鄉村全科醫師證書是通用的嗎
你好
全科醫師考試報名條件:凡符合衛生部、人事部印發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和《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中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和專業類別的考試。
具體的報名條件還需要看你報名的級別。
『貳』 全科醫師證書怎麼考
要想取得全科醫師證書需要報名參加全科醫師資格考試。報名參加全科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同時具備下列相應條件:
1、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2、取得相應專業專科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6年;
3、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4年;
4、取得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2年;
5、取得相應專業博士學位。
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院校畢業的學歷或學位;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計算的截止日期為上年12月31日。
中醫全科醫師資格考試:
參加中醫全科醫學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報名時提交相應專業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因工作崗位變動,需報考現崗位專業類別的人員,其從事現崗位專業工作時間須滿兩年。
按照《關於加強城市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國人部發[2006]69號)有關規定,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醫師,可提前一年參加全國衛生技術中級資格的中醫全科醫學專業類別的考試。
『叄』 執業醫師證和全科醫師證有什麼區別
執業醫師證和全科醫師證都是醫生執業的證書,但是在證件的級別和獲得方式方面有所區別,它們的區別為:
1、證件級別。執業醫師證是醫生執業的必須證件,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而全科醫師證是屬於中級職稱,想成為全科醫師必須先有執業醫師證。
2、考試要求方面。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考取執業醫師證;而要得到全科醫生資格證書,應該先通過國家規定的醫師資格考試,然後才能參加全科醫生資格考試。
3、證書的注冊要求。執業醫師證的注冊國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而注冊全科醫師必須經過3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取得合格證書,並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醫師資格;具有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合格後,符合國家學位要求的授予臨床醫學(全科方向)相應專業學位。
『肆』 全科醫師和執業醫師區別
1、定義不一樣:執業醫師是具有醫師執業證及其「級別」為「執業醫師」且實際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全科醫師是經過全科醫學專門訓練、學習,取得了全科醫師執業資格證書,工作在基層的臨床醫生。
2、服務不一樣:全科醫師對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的、一體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其服務對象涵蓋不同性別、年齡的人。執業醫師相對來說要更為嚴謹一些,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
3、類別不一樣:執業醫師類別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和公共衛生。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維醫、傣醫、朝醫、壯醫。全科醫師分類就沒那麼細了,比較籠統,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其專業性也沒有執業醫師那麼強。
(4)全科醫師證書擴展閱讀:
1、全科醫師培養年限和方式:
規范化培養年限為3年(實際培訓時間不少於33個月)。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完成培訓任務者,允許申請延長培養年限。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以提高臨床和公共衛生實踐能力為主,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在國家認定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的各相關臨床科室和基層實踐基地進行輪轉培訓。
2、執業醫師資格證注冊時間
(一)法定期限:30個工作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三條)
(二)承諾期限:30個工作日。
『伍』 全科醫師證與執業醫師證作用相同嗎
全科醫師證與執業醫師證的作用不相同。
1、全科醫師證的作用:全科醫師證時全科醫生的從業資格證。全科醫生執行全科醫療的衛生服務,又稱家庭醫師或者家庭醫生,是健康管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全科醫生具有獨特的態度、技能和知識,使其具有資格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持和預防服務。
全科醫生一般是以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社區全科醫生工作的另一個特點是上門服務,全科醫生常以家訪的形式上門處理家庭的病人,根據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況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醫療檔案。
2、執業醫師證的作用:執業醫師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綠色封面的證書)。
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證考試獲取。該證書也是判定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重要標准,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證的所謂「醫師」屬於「非法行醫」行為。
醫生的素養
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忠於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處處關心病人的疾苦,把維護人民的生命,增進人民的健康,同疾病作斗爭,作為自己崇高的職責。認真鑽研醫務技術,對技術精益求精,勇於攻克疑難病症,積極進行革新創造,不斷開拓醫學新領域。
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病人極端熱情,一視同仁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安危,養成嚴謹細致的醫療作風,平等待人不收禮,不「走後門」,服務細致,謹慎周到,一絲不苟,診斷准確無誤,勇敢果斷,敢於負責,保守病人病情「秘密」,舉止文雅,端莊可親,不利用工作之便,侵害病人權利。
識賢任能、敢於負責,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作風深入,密切聯系群眾,文明禮貌,以誠待人,不弄虛作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醫療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切臨床醫務人員必須時刻自覺地以高尚的醫德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