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南通發展成果

南通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4 04:53:06

⑴ 江蘇南通發展超越常州、為什麼江南的常州會以為江北的南通不如自己呢面對現實吧!

排第一和你有什麼關系?給你加工資嗎?

⑵ 近幾年南通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們有個偉大的政府偉大的黨,去南通看看 南通的行政中心就知道了!還是經濟發展起步晚,必然落後於其它城市。不過,近代南通輕工業發展還是比較領先的

⑶ 南通發展如何

這個問題不是問得很具體,這樣回答吧,
一,南通本身的發展還是不錯的,特別是近年來,你可以感覺到,城市變大了,路變多了,高架起來了,長江南北通達了,過江鐵路什麼的,南通的GDP也得升不少,高樓也很多,沿海沿江開發成果初現,各種開發區科技園也落實,其發展速度在江蘇是較快的,只是其底子不厚,所以總量還落後於蘇,錫,南京。
二、如要人說南通對你個人的發展,從大家的認知上看,南通對個人的發展不如蘇州,上海。但每個人在選擇時要權重很多因素,上海也有很多窮人不如南通的人;南通也有很多人比上海人有錢,有地位,有能力。個人發展,看機遇,看個人能力,看人個選擇。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⑷ 南通的文博事業給南通帶來了哪些發展成果,及文博事業帶來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南通文博事業蓬勃發展,不僅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同時也受到國內外和各類媒體的密切關注。2002年起,南通加大以南通博物苑為龍頭的環濠河文博館群建設力度。繼2004年中國體育博物館南通館、中國南通珠算博物館開館後,2005年以來又有南通城市博物館、南通風箏博物館、南通板鷂風箏藝術博物館、南通實物股票收藏館等建立,還有部分企事業正在籌建相關博物館。目前南通市共有各類博物館25家,市區每5萬市民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這一指數在國內地級市中處於領先地位。在各級政府、各行業部門和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以展現南通地域文化為主要內容,從不同角度展示南通文化,特色鮮明,門類齊全,人文魅力與自然風光相得益彰的環濠河文博館群已經形成,並以其整體面貌和形象為南通「文博之鄉」作了最好的詮釋,成為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歷史文化和沿海開放城市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重要標志。海內外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領略到了南通博物館事業的建設成就,「南通——文博之鄉」的風采蜚聲海內外。海內外人士通過博物館這扇文化窗口,進一步了解並鍾情南通,南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顯著成果和城市文化、人文品牌強有力的競爭力、拓展力也得到充分展現。
南通從地理位置上可以更簡單地說,也就是靠江、靠海、靠上海。南通從城市的性質上來講,是江蘇省一個省轄市,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從南通特點來講,第一,南通是紡織之鄉,南通紡織起源於1895年張謇創建的工廠;第二,南通是建築之鄉,南通的鐵軍在全國都是第一,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第三,南通是教育之鄉;第四,南通是體育之鄉,涌現了一批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在地級市裡是非常少有的;第五,南通是長壽之鄉,百歲以上老人佔有比例超過了江蘇省的一半;第六,南通也是文博之鄉,南通有中國最早的博物苑。南通這幾年在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上態勢非常好,連續幾年邁了幾大步。2003年我們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實現了「雙超」,2004年經濟增長的速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和2006年繼續大幅向前發展,2006年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750多億,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兩年在江蘇省保持第一。大家非常關注節能和減排問題,南通在污染物的減排上做了很多貢獻。2006年南通被評為國家環境保護示範城市,在污染物的減排方面,主要水污染物實現總量削減3%,而全國水平是增加了1.2%,南通對空氣二氧化硫減排了6%。它標志著南通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在協調、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經濟和社會一種協調的發展。

⑸ 江蘇南通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個人感覺南通苗木發展前景不錯.
現在城市都對綠化投入很大,每年都有大量需求.
南通離長三角核心區上海很近,便於銷售.
另外隨著南通鐵路等交通的建設,國內市場也可以有一席之地/

⑹ 南通近年來的發展

南通位於江蘇省東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瀕黃海,面向上海與蘇州、無錫、常州,背依廣袤的蘇北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現轄四市、二縣、三區,轄區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萬。南通是長江流域進出物資的轉運樞紐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市區的五山(即:狼山、劍山、軍山、黃泥山,馬鞍山)為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江南古陸下沉後殘留於地面的高頂。全市地勢平坦,沿江、近海與中北部地區至里下河區略有起伏。境內溝河縱橫交錯,使江、海、河連成一片。南通屬亞熱帶和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這里土地肥沃,溝河縱橫,雨水充沛,是適宜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江海平原,全市擁有耕地707萬畝,耕地產出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這里以糧棉為主,盛產棉花和特種經濟作物,為全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自1984年開放以來,南通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被譽為"江海明珠,風水寶地"的南通日益向世人展示出獨特的魅力,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海洋經濟資源,獨特的港口優勢,扎實的工業基礎和發達的文化教育。經國家權威機構評估認定,南通進入了中國"綜合實力50強"和"投資環境40優"的城市行列。

⑺ 如何評價南通這座城市發展潛力如何

如果讓我形容南通,我覺得是精緻,低調。

經濟發達,民富相當可以,房價高。總的來說,南通的城市生活水平和品質還是相當不錯的,收入比我們那邊高一些,貌似人均GDP人均收入都不錯,各種城市綜合體都不少,購物什麼的都很便利,治安很好。

南通在未來的發展很有潛力,特別是在十三五規劃這五年中,南通很有可能成為繼南京、蘇州、無錫後第四個GDP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地級市。

同時南通將會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引領蘇北各市打破發展瓶頸,縮小與蘇南地區的經濟差距,成為江蘇經濟新的增長點。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這條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蘇通大橋通車後,時間縮短為一小時,吸引了蘇南的投資,南通也提出了融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的口號,領跑蘇中。也確實,這兩年發展速度很快,大型企業的進駐,大資本的投入。蘇通科技產業園,錫通科技產業園,滬通園區,規劃中的中創園區等等,但實際上還是當時政府的主動融入蘇南的政策。

總結如下:

其實早在改革開放時期,南通是第一批十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首批國家批准建設的開發區之一,但受制於長江天塹等各方面,一直被稱為南通難通。中國教育看南通,南通從來不缺人才,之前的答案提到了。

但老一輩人的思想就是南通小城市,還是要去上海南京北京等大城市闖盪。南通高等教育並不發達,只有一個南通大學,在江蘇是本一水平,以建築和醫學擅長,從發展的眼光看大學可以去外面上,但回來工作創業也是上佳的選擇。



⑻ 我想知道南通最新的經濟發展情況

初步核算,2007年南通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96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196.89億元,增長18.3%;第三產業增加值741.03億元,增長16.2%。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8.2%、56.7%和35.1%。
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通確定了跨越發展的目標定位和「依託江海、崛起蘇中、融入蘇南、接軌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總體工作思路。
今年,隨著蘇通大橋通車和洋口港的初步通航,南通結束了「有江無橋、有海無港」的歷史,使南通真正融入了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大大增強接受上海和蘇南輻射發展自我的能力。同時,南通港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通航,躋身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列,已成為國家樞紐港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組合港北翼的主要港口之一。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揭曉。南通六縣(市)全部入圍。

具體排名為:通州第28位,海門第41位,啟東第56位,如東第86位,海安第90位,如皋第92位。
http://www.gydcw.com/press/2008_11/20080723101532.html

⑼ 江蘇南通的發展怎麼樣

江蘇南通近年的發展很迅速,經濟活力較好,潛力很大,江蘇的省會如果要變的話,是一個強力的競爭城市,生活成本不高,收入也相對客觀,適合創業、定居

⑽ 南通的歷史發展經過

南通歷史由來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區還是茫茫海域。從漢代以後到公元11世紀,南通地區形成過程中,先後有扶海洲、胡逗洲、東布洲等沙洲與大陸連接,18~20世紀初,又有一批沙洲連上了大陸。四次大規模的沙洲並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漢代,在今如東一帶有一塊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時沙洲與揚州東部沙咀的並接是南通成陸史中的第一次沙洲連陸大並接。這次大並接使揚泰砂咀(舊稱蓼角嘴),向東延伸了50多公里,可達今如東縣長沙以東。當年這里是海陵縣(今泰州市)東境。
南北朝時,南通市區一帶有一塊沙洲,稱壺豆洲,後又稱之為胡逗洲。胡逗洲的東邊還有南布洲、長沙、東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後與這些沙洲並接,不斷擴大自己的范圍。公元10世紀初,胡逗洲與其西北邊的如皋大陸並連,這是南通成陸史中沙洲連陸的第二次大並接,長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帶。10世紀中期,後周在這里設立通州。
11世紀中期,東布洲的連陸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並接。唐初到五代,長江口有東沙、西沙、東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稱顧俊沙。東洲與布洲是五代初長江口的兩個較大的沙洲。東洲和布洲並接後稱東布洲,東布洲與顧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稱海門島。東布洲與大陸連接後,長江北岸砂咀擴展到現在的啟東市的東部一帶,古稱宋蓼角嘴,現在南通市的東部范圍大體形成。
元末到清初,通州東部江岸發生大規模坍塌。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從通州余西到余東一線以南的長江中,一個個沙洲紛紛出水。18世紀中期建立海門直隸廳,此後,海門廳及其以東、以南的沙洲,逐步與通州大陸連接,這是南通成陸史上的第四次大並接。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南通的行政建制

隨著南通古代漁、鹽業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南通的古代經濟逐步繁榮,居民聚落隨之出現,南通歷史上的縣級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區以縣為最高地方行政單位,五代以後曾設有路、州、直隸廳、軍、監、縣幾種地方行政單位。如靜海軍、通州路、利豐監等。軍,是一種帶有軍事性質的行政設置,體現了當年南通一帶的軍事地位。監,是生產性的行政設置,南通的"監"主要管理鹽業生產。明清時的"州"有散州與直隸州之分。明代通州為散州,亦稱屬州,是府的下屬單位,其地位略高於縣。清代雍正以來通州為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其地位與府相當。直隸廳與直隸州地位相同。
東晉安帝統治時期,南通范圍內曾有寧海、臨江、蒲濤、如皋等縣,後又增設海安縣,到周、隋時期這些縣多被撤並。
唐代,胡逗洲得到開發。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鎮遏使的職位。後來,五代吳國曾設豐樂鎮、大安鎮、崇明鎮及狼山鎮。五代時直接統治靜海與東洲一帶的是姚氏家族。姚彥洪建築城池官廨,號稱"靜海都鎮",統轄狼山、豐樂、大安、崇明四個大鎮。
後周顯德三年(956),周軍壓境,姚氏政權控制東洲、靜海約半個世紀的局面結束。顯德五年(958)初,後周設立靜海軍,不久升靜海軍為通州(今南通市),並設靜海、海門兩縣歸通州管轄,州治駐靜海。通州,按其位置來看,由海路北上可達齊燕遼東,南下可抵閩越,沿江南可至三吳,西可到楚蜀。四方通達,因以為名。通州宋代屬淮南東路,天聖元年(1023)通州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稱靜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復為州,屬揚州路。崇明縣曾短時間歸屬通州,後又劃屬蘇州。明初,靜海縣廢,此後,通州只管轄海門一個縣。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廢,通州無屬縣,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為直隸州,劃如皋、泰興二縣歸通州管轄,這種隸屬關系一直維持到清統治結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海門直隸廳,直屬江蘇省管轄。

1912年,民國政府廢州廳設縣,江蘇通州改稱南通縣,海門廳改稱海門縣;1928年,設啟東縣。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建立蘇中根據地,今南通范圍內曾為蘇中四行政區轄地,民主政府建立縣級政權。1941年初,設立如西縣,1943年在海泰地區設紫石縣。抗戰勝利後,南通范圍內曾為蘇皖第九行政區及一行政區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為如皋縣,改如皋為如東縣。1948年改紫石縣為海安縣。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縣設市,駐南通城,南通市曾為蘇北行署轄市,後又為江蘇省轄市。南通設市後,於金沙鎮另設南通縣。南通范圍內的六縣屬南通專員公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市管轄六縣二區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後,啟東、南通、如皋、海門四縣分別撤縣建(縣級)市,其中,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六縣(市)仍屬南通市管轄。

閱讀全文

與南通發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