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黃鱔養殖證書

黃鱔養殖證書

發布時間:2022-01-04 03:01:13

A. 黃鱔的人工養殖技術

黃鱔具有性逆轉性,即前半生為雌性,後半生為雄性,其中間轉變階段叫雌雄間體。體長20厘米以下的均為雌性,產後到35厘米左右,出現性逆轉,雌雄個體各佔一半,體長達53厘米以上的,均為雄性。因此,捕捉上市時,堅持捕大留小的原則,保持池中有一定數量的親鱔,這樣就可以不斷進行繁殖,以達到1次投苗後不再引種的效果。

B. 黃鱔養殖條件

說真的
黃鱔養殖比一般水產都簡單,現在影響我國黃鱔的養殖的最最最大的原因就是黃鱔魚種苗來源問題,好多魚類都有專業的繁殖種苗的廠家,而黃鱔的種苗繁殖是個空缺,一般飼養的黃鱔種苗都是靠人工捕撈的,數量有限
而且質量不佳,只要能解決黃鱔種苗問題,就可以飼養黃鱔了

C. 氣瘋,曾雙明黃鱔養殖是騙子!!!

黃鱔養殖目前已經進入瓶頸階段,受苗種和氣候的影響非常大,從目前的幾個苗種養殖集中地來看,大家的養殖水平差距都不是很大,對於什麼網上一些中農七號、瑞豐八號、大眾等廣告做的很好,其實太。。。。可能也包括你說的這個地方。
對與鱔魚技術方面的研究本人也是搞了3年多了,大部分還是比較了解,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常聯系!
祝君好運!

D. 養殖黃鱔怎麼

黃鱔會大吃小嗎?
最佳答案
人們習慣認為黃鱔有嚴重的自相殘殺習性,但據我們實驗,在黃鱔喜食的飼料中摻入絞碎的黃鱔肉,則黃鱔就會出現拒食現象,這充分說明黃鱔的自相殘殺只有在極度飢餓狀態下才會發生。而且,據我們觀察,其大小差距一般要在5倍以上,比如同池飼養的大鱔達50克以上,而小的不足10克。我們曾在一個養有100克以上黃鱔達50公斤的鱔池內投入50條,條重40-50克的黃鱔,正常投料飼養一個多月,排乾池水清理,發現較小的50條黃鱔一條不少,這充分應證了前面論斷的正確性。

E. 黃鱔養殖技術

黃鱔的養殖技術

主要內容
概述:養殖黃鱔需注意的環境;建造養鱔池。
人工養殖黃鱔的技術措施:放養鱔種及鱔魚的選擇和投放,投餌和管理,防逃。
黃鱔養殖的管理:投給適口餌料,經常加註新水,創造適宜環境,注意防治鱔病,黃鱔的越冬。
黃鱔病害技術及防治,黃鱔幾種常見病。
一.概述
黃鱔又稱鱔魚,長魚等。生長速度快,一般一個月可增長10厘米,9 個月體長可達300克,即達商品魚規格.黃鱔尤其適應農村人工養殖, 是農民致富的好門路。
1.養殖鱔魚需注意的環境
應選擇水源充足,四季朝陽的地方,在水質上,是養殖黃鱔的關鍵技術,定要勤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春秋季3-5天換水一次,夏天1-2天換水一次,其水深不低10厘米,注入水溫不能超過5℃,以免因溫度驟降引起死亡。
2.建造養鱔池
建造鱔池,要選地勢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以小型為主 ,面積5-20平方米,或者30-6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池形應按東西走向, 為了防逃可另做池沿,四周高出地面30-50厘米,在土質較硬的地方建池可不用磚石,若在軟土質處建池則要用磚石鋪底砌壁水泥勾縫。池底墊上經過曝曬松硬適度的泥土30-60厘米,便於黃鱔打洞潛伏,在接近水源處挖一進水口,在相對一側下端平行水底處留一排水口,排進水口均要有攔魚網布,防止逃鱔.池面1/3的水面可適度種植茭白,水花生,蒿草等水生植物,供鱔魚蔽,遮蔭改善魚池環境。
二.人工養殖黃鱔的技術措施
1.放養鱔種及鱔魚的選擇和投放
應選擇體質健壯,體表光滑,活動力強,大小一致的黃鱔. 一般要求每尾重量20克為宜,若投放每尾30-50克的大規格鱔魚,則成活率高,增重快,產量高.苗種有來源於籠捕的野生幼鱔,也可從市場收購,但受傷破皮, 斷尾的鱔要除去,還可以是人工繁殖的苗種。放養早春為好. 一周內放齊。放養量一般每平主米1.5-3千克,條件好的可放到5-6千克。總之, 放養規格大,密度就小,反之,則相應增大,且放養前應注意魚體消毒,水溫差不宜過大。
2.投餌和管理
黃鱔以肉食為主,人工投飼可用蚯蚓、小魚蝦、螺蚌肉等, 也可搭配投喂一些米糠、豆餅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飼料,腐敗變質的飼料不可投喂.投飼應在傍晚進行,日投量占鱔魚體總重的3-5%,6-8 月投飼量為總重量的6-7%;投飼量隨鱔體增而加大,在生長適溫時應多投勤投,15℃以下,10℃以下停止投喂,要求將飼料投入食台,便於掌握食量和清除殘餌。
3.防逃
雷雨悶熱天氣,氣壓低,水體缺氧,可見黃鱔出穴,豎直身體前部,將頭伸出水面,此時要注意灌注新水.雨天還要注意溢水口是否暢通,攔魚網是否牢固,以防黃鱔外逃.池邊不能有草繩、木棒延伸池外,因雨天黃鱔最易順水逃逸。
三.黃鱔養殖的夏天管理
1.投給適口餌料
黃鱔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特別喜歡鮮活餌料,或蛋白質含量高的混合飼料,如各種昆蟲的幼蟲、小魚蝦、螺蜆、蚌肉、蠶蛹、蚯蚓、蠅蛆、禽畜的下腳料等,這些都是黃鱔的理想餌料。
黃鱔喜歡晝伏夜活動,因而投飼時間為下午4-6時為好.黃鱔貪食且耐飢餓,飽飢不易覺察,故投飼要注意定時定量,一般每平方米鱔池每天投飼料400-500克,約占黃鱔體重的5-8%.投飼要有固定的投喂地點,多設食台,防搶食或飢飽不勻。
2.經常加註新水
黃鱔池的水深要適當,一般以15-20厘米為宜,要經常換水, 堅持每天或隔天換一次,保證水質清新。天氣悶熱,雷雨前夕,水中會缺氧, 凡在這種天氣前夕,要及時加註新水。雨天要注意排水暢通,切忌雨水漫池,防外逃。
3.創造適宜環境
黃鱔的適宜生溫是1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黃鱔攝食和生長,故在夏秋高溫季節,要注意為黃鱔創造適應環境。可在養殖池內1/3 的面積放養水葫蘆、浮萍或者種養慈菇、菱白等水生植物,也可在池邊種些南瓜、扁豆等,並在池上搭架遮蔭,以利黃鱔生長。
4.注意防治鱔病
鱔種放養前,用4%食鹽水或10ppm漂白粉浸浴10-20分鍾, 可有效地預防鱔病,黃鱔受傷後會生水霉病,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細心操作,以免鱔體受傷。黃鱔生此病時,可用萬分之四的小蘇打和食鹽合劑全池潑灑, 也可用3-5%的食鹽水浸洗鱔體5-8分鍾。
5.黃鱔的越冬
(1).干也越冬:冬季時將池水排干,泥土要保持濕潤,上層覆蓋18厘米稻草,以防土層結冰,注意鼠和貓進入池內損傷鱔體。
(2).帶水越冬:冬季加深水位培肥水質,提高水溫,水面結冰要及時打破,謹防黃鱔缺氧窒息死亡。
四.黃鱔病害及防治技術
生長期間,尤其是剛放鱔苗和黃鱔繁殖季節, 絕對不能夠放鴨子直池捕食。為防止貓、鼠、鳥類等動物入池捕食黃鱔,最好用舊網片蓋住池子,或是採取其它保護措施。
夏天,有時因氣溫太高,黃鱔會出現中暑昏迷現象 ,此時應換清涼水,或遮陰降溫,再喂新鮮的蚪肉。
黃鱔在飼養初期,如果鱔種表皮受傷就易引起水霉病。病鱉體生白毛,食慾不振,最後病弱而死.防治方法是選擇體表無傷、體質強壯的幼鱔,在放養前用石灰消毒鱔池,發現患有水霉病的黃鱔要及時用5%的碘酒抹患部或3-4%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分鍾,就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黃鱔梅花斑狀病是在黃鱔的背部出現黃豆粒大的黃色圓形病斑。
防治方法是在鱔池中放養一些蟾蜍,由於它們身上的蟾酥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若已發病,可用剝去皮的蟾蜍頭部,用繩子系好後在池內拖幾次, 1-2天即可除病。
黃鱔毛線蟲病是由於毛線蟲侵入黃鱔腸道引起的疾病,毛線蟲大量寄生引起黃鱔死亡。防治方法是在放養鱔苗之前用生石灰清池,可殺死蟲卵預防此病。發現病鱔後,可按每50公斤黃鱔用5克敵百蟲晶體(90%), 摻入豆餅粉3公斤,做成葯餌投喂治療。
五.黃鱔幾種常見病的防治
在養殖黃鱔過程中應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見病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腐皮病:
病鱔行動無力,整天將頭伸出水面,體表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形紅斑,以腹部兩側為多,有的還會腹部出現蠶豆大小紫斑, 嚴重的表皮腐爛成漏斗狀的小洞,若剝去腐皮肉,往往可見腐皮和內臟。
防治方法:
(1) 經常更換池水,保持良好水質,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換新水的同時,全池潑灑漂白粉1ppm,連續3天,有較好療效。
(3) 每立方米水體,用紅黴素2.5萬單位噻唑拌餌料投喂,每天一次,連續3-6天
2.膚霉病:
此病是由於放養密度過大或餌料不足而引起黃鱔互相咬傷,傷口感染黴菌而致,傷口處長出棉絮狀"白毛",病鱔食慾不振,最後消瘦死亡。
防治辦法:
(1) 用5%食鹽水浸洗鱔種後放養。
(2) 已發病的可用0.04%的食鹽和0.04%的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
(3) 爛尾病:此病在高密度養殖的黃鱔池或運輸途中容易發生, 病鱔尾部發炎充血,繼而肌肉腐爛壞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爛掉,尾椎骨外露,病鱔的頭伸出水面,反映遲鈍,行動無力。
防治方法:(1)注意鱔池水面的環境衛生,可減少此病的發生和危害。(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潑灑。(3)用每毫升0.25 單位的金黴素液浸洗消毒魚體,效果很好。
3.毛細線蟲病:
此病系毛細線蟲侵入黃鱔腸道所致,造成黃鱔消瘦,而後死亡。
防治方法:(1)放養前黃鱔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預防此病。(2)每50 公斤黃鱔用9%晶體敵百蟲5-7.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連喂6天。(3)用貫眾、荊、蘇梗、苦楝樹根皮等中草葯合劑,按每50公斤黃鱔用葯總量290克(比例按順序為16:5:3:5),加入相當於總葯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 倒出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並兩次葯汁拌入飼料投喂,連喂6天。
4.由棘頭蟲寄生腸道引起,腸道發炎充血,阻塞腸管,嚴重時造成腸穿孔,引起黃鱔死亡。
防治方法:(1)養鱔池放養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預防此病。(2)每50公斤黃鱔用90%晶體敵百蟲40-50克混合於飼料中拌喂,連喂6天。

F. 養殖鱔魚要具備哪些條件啊

一、建池:在向陽、有一定水源和土質較堅實的地方建養殖池,養殖池有泥土池、水泥池和泥結構四周砌磚等三種類型,以水泥池為最佳。宜按面積10-15平方米、深0.8-l米的標准建池,池壁設置小洞穴,池底鋪塘泥30厘米,以利鱔魚鑽洞棲息;池內蓄水10-15厘米,水面處設置進出水口,用聚乙烯細網防逃:池面用l/2面積種植慈菇或養殖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作為鱔魚遮蔭潛伏棲息防暑之用。

二、放養:選用良種,以黃色為好,青色次之,最好與養鱔戶聯系,購買大小均勻、體強無病、無傷的種鱔,也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到野外捕捉,鱔種每斤15-25條左右為好。每年4-8月是鱔魚產卵季節,5-6月是產卵盛期。幼苗期間需投喂雞蛋黃、碎肉、餅粉等。當年或翌年長至尾重20克,即可投入大池中養殖成魚。鱔魚投放的時期,早春為宜,養到10月份,大鱔可超過150克,小的亦在100克左右。鱔魚放養時的大小規格,一般以每公斤30-40條為好,大小分開飼養,切忌大小鱔魚混養,避免相互殘食,放養密度每平方米放養l-2.5公斤。鱔魚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一般第一次放養後不必再投放魚苗,但必須加強魚苗的保護和管理。

三、喂料:黃鱔喜歡吃活食,並且非常貪吃。人工飼養鱔魚,蚯蚓、蚌肉、螺螄肉、小雜魚、蠶蛹、蝌蚪、小昆蟲、動物內臟及麥面、菜類等均是好飼料。可用燈光誘飛蟲入池,或用豬血招引蒼蠅產卵生蛆作飼料。投料喂養鱔魚以蚯蚓最好,每7-8條蚯蚓可增加鱔重l克。黃鱔對飼料的選擇性很嚴格,如果長期飼喂一種食料後,很難在短期改變其食性,改用某種飼料時,須在前2-3天內不投餌,此後即可投喂新的餌料。黃鱔習慣晝伏夜出,因此,初放養時給餌的時間,宜在每日的下午4-5時,或傍晚天黑以後,然後逐日提早餵食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餌,即可每日上午9時或下午2時給餌,亦可採用隔日投餌法,以增加其攝食量。餌料可投在木框和聚乙烯網布做成的餌料台上,投餌的地點要固定,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7%。投餌後的第二天,應調換新鮮水,保持池內水質新鮮、溶氧量高。

四、管理:黃鱔生長適宜的水溫是15℃-28℃,水溫低於15℃時影響黃鱔攝食,低於10℃以下鱔魚完全停止攝食,進入冬眠狀態,水溫超過28℃,黃鱔的攝食量也會下降,高溫期間應採取措施降低水溫。黃鱔從春後到入冬前,是生長的旺季,要加強管理,喂足喂好,定時定量,使鱔魚能加速生長。對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秋肥冬壯的黃鱔是第二年春發的條件和保證,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飼料,一旦入冬,必須將養殖池的水放干,並用稻草覆蓋,厚度以不使黃鱔窒息死亡和不致於低溫而凍死為度,春後再適時復水。

五、黃鱔常見有發燒病、感冒病、膚毒病和毛細線蟲病,要注意預防,及時治療。
黃鱔是一種名優魚類,經濟價值頗高,但在長期的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苗種、飼料、疾病及規模養殖技術等問題。

G. 養殖黃鱔需要辦什麼證

你養殖黃鱔不用辦什麼證哈。如果自己在開店賣的話要體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H. 黃鱔養殖需要辦理哪些手續要哪些證書怎麼辦理急急急!!請大家幫忙解答下

中國岱山湖黃鱔(鱔魚)養殖基地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古城鎮,基地已注冊成立3年專業研究黃鱔養殖技術,現實踐出一套適合農村城鎮養殖技術,本基地現養黃鱔網箱6000餘口(含本地學員)。現基地專業黃鱔養殖技術員8人,專業輔導培訓學員!為讓更多人走上養鱔致富道路,現基地對外接納學員!歡迎廣大學員前來學習指導!

I. 王忠華黃鱔養殖大棚是個大騙局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回收之類的,都是騙人的,他們只是利用中國人多來賺錢,他們也不管你能不能養好,到最後苗全部都死了他們會隨便找個理由說你沒按照他們的操作把責任全部推到你頭上。尤其是孝感三叉那邊的合作養殖千萬不要相信,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閱讀全文

與黃鱔養殖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