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官為什麼要帶假發
假發、法袍這樣的服飾營造的氣氛是凸顯了法官這種角色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職位的極端重要性。法官戴的假發屬於官職式假發,表示自己的官職,它要營造的氣氛是生怕你看不出來這是假發。
所以這種假發戴上去以後給人一種特別"非人化"的感覺,也就是說,戴上假發的人看上去就不是個人了,它體現了要把法官當作非人非神的、半人半神的思想。
起源於18世紀的馬尾假發和長袍服飾,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
歷史記載,律師的黑袍最早可以追溯到1685年,當時是悼念查理二世駕崩所穿的喪服。
假發的使用始於18世紀初,那時戴假發是歐洲社會的時髦裝束,只有達官顯貴、王公貴族和法官律師等有身份的上流人物才能戴假發,從此逐漸形成了風氣。
(1)成果假發擴展閱讀:
司法假發是指律師、法官佩戴的假發。在某種程度上,司法假發是法律的象徵。在十七世紀以前,英國的律師是不用戴假發的。司法假發發展至21世紀已有300多年歷史。
英國規定:2008年10月2日起,除了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的法官之外,全國大多數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可以不再佩戴假發。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假發在英國、中國香港還是保留這一習慣。因為假發象徵著權威。
21世紀,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
而英國法律界還有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假發
⑵ 誰能給我列舉一下中國歷史上各行業著名的成果啊謝謝
理發
據《辭海》載:「呂洞賓,唐末道士,號純陽子,兩舉進士不第,浪遊江湖,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道教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又傳為道教八仙之一。」相傳呂洞賓曾理過發,舊時民間理發店多供奉呂洞賓為祖師爺。
行業祖師崇拜是民間文化的一個分支,過去各行業都很重視,視其為本行業的保護神。民間有〃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的說法。祖師爺們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間接地開創、扶持過本行業。有些人成為祖師爺純屬偶然,有的是後人強行安上去的,有的幾個行業共用一個祖師爺,像典當業、算命業、香燭業、蠶業、絲織業、糕點業都是拿關羽作為祖師爺。有的則是一個行業有好幾個祖師爺,像鹽業就有管仲、蚩尤、張飛、炎帝、魯班等。
老北京的老行當里有幾個有意思的祖師爺。
酸梅湯業祖師爺———朱元璋
上任理由:發明者
在老北京,販賣酸梅湯的都供奉朱元璋為祖師爺,其理由就是:酸梅湯是朱元璋發明的。
元末,湖北荊襄一帶鬧瘟疫。當時朱元璋以賣烏梅為生,當他賣到襄陽時,正趕上瘟疫流行,朱元璋自己也被傳染,病倒在了旅店裡。朱元璋去旅店庫房取烏梅,聞到了烏梅的酸氣,馬上就精神了起來。然後朱元璋又煮了些烏梅汁來喝,病竟然好了。朱元璋知道烏梅汁可以治病後便廣為銷售,迅速富裕起來,為日後起兵反元奠定了基礎。
在民國時期,在很多專門賣酸梅湯的小店裡還能看到朱元璋的畫像,定期都要上供祭拜。
建築業祖師爺———魯班
上任理由:業務專家
北京是帝都,大大小小的各種工程每天都有,在京城從事建築行業的人員也很多。建築行業的祖師爺便是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春秋時期魯國人。相傳他曾經發明了雲梯、斧子、鏟、刨等。磚匠、瓦匠、木匠、石匠、油匠們都把魯班供為祖師爺。相傳故宮的角樓、頤和園的長廊等很多著名建築都是魯班先師下凡點化工匠們修成的。
在老北京有很多紀念魯班的建築,像廣渠門內有魯班庵,北京精忠廟、東岳廟內有魯班殿。正陽門外還建有公輸子祠,又稱魯班館,專門供奉魯班,是京城建築行業的祖師廟。
絛帶業祖師爺———哪吒
上任理由:抽過龍筋
絛帶業的製品主要是服裝和器具上使用的絲編的帶子或繩子,是當時京師官宦士紳或商賈的必需品,所以此行業一直興旺發達,各種大小店號在京城到處都是。此行業的祖師爺就是著名的神話人物———哪吒。因為《封神榜》講,龍王三太子前來捉拿哪吒,後被哪吒擒住,將其筋抽去,做了一條龍筋絛給自己的父親束甲。絛帶業的人就把龍筋絛附會為絛帶,於是便把哪吒作為本行業祖師爺。
在老北京以前還有一座哪吒廟,位於南城的黑龍潭(今陶然亭公園)一帶。廟不大,廟內供奉有哪吒像一尊,持槍端坐,旁邊有兩個侍童。每年陰歷三月十五,絛帶業的商人都要到哪吒廟祭祀哪吒。
「娼妓」業祖師爺———呂洞賓
上任理由:為妓女治病
娼妓業是舊社會最黑暗的行業,老北京前門外的八大胡同就是北京娼妓業最為集中的地方。
娼妓業也有自己的行業祖師爺,各地供奉的祖師爺都不一樣。像南京、開封等地就供奉白眉神為祖師爺,有的地方供奉管仲。而北京八大胡同的娼妓業一般是供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為祖師爺。妓女以呂洞賓為祖師爺,據說是源於呂洞賓點化娼妓、為妓女治療惡疾。
在老北京宣武門附近有一座呂祖廟,因為離前門八大胡同較近,便成了青樓女子們上香的大好地方,香火最盛。每年農歷四月十四呂祖誕辰這天,前門附近的青樓女子都要到這座呂祖廟上香,祈求呂洞賓保佑平安,還要在廟里買一朵「神仙花」帶回去,為的就是圖個吉利。
理發業祖師爺———羅公
上任理由:拯救行業危機
理發業以前稱剃頭業、整容業。在清朝以前漢人是不剃頭的,一直到了清朝入關逼漢人剃頭才出現了剃頭業。民國以後剪去頭發才通稱理發,但仍然有人叫剃頭。
理發業祖師爺姓羅,江西人(也有人說是湖南人)。名字已經不可考,是一個窮道士。據說當年雍正皇帝患頭瘡很嚴重,太監每次為雍正請發(剃頭)及打辮子(梳發辮)總是感到棘手,常常挨揍,甚至還要殺頭。後來雍正又從民間找了很多梳頭匠進宮伺候,但也都一樣被處死或發配。京城很多剃頭業、整容業的人都很害怕,有的出逃,有的甚至改行了。
這件事情被羅公知道了,就主動報名進宮給雍正皇帝梳頭。羅公梳頭,雍正感覺不疼不癢很舒服,頭瘡逐漸痊癒,這樣羅公就救了京城的剃頭業。後來羅公羽化在白雲觀,被敕封為「恰淡守真人」,就葬於白雲觀。剃頭業便把羅公供奉為祖師爺,定期要到白雲觀祭拜羅公。
民國時期,張勛復辟,京城一度假發盛行。因為假發業跟理發業很相似,所以假發業也把羅公供奉為祖師爺。
現在白雲觀東院內有一座石塔,就是羅公的墳冢,當年定期祭拜羅公也在這里。
民間行業祖師
農業——神農氏
蠶業——馬頭娘、嫘祖
織業——黃道婆、織女
漁業——伏羲、海龍王、姜子牙
商業——財神爺(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武財神關羽;五路財神何五路)
紙業——蔡倫
筆業——蒙恬
陶業——范蠡
鑄業——李老君
鹽業——葛洪
酒業——杜康
醋業——帝子
水業——水母娘娘
屠業——張飛、樊噲
廚業——詹王、易牙、灶君
葯業——孫思邈
醫業——華陀
染業——梅葛二仙
車行——馬王爺
牛行——牛王爺、龔遂
自行車行——哪吒
典當業、算命業、香燭業、蠶業、絲織 業、糕點業都是拿關羽作祖師爺
⑶ 假發品牌哪個比較好價格高嗎
假發價格不算太貴,通常在100元到200元之間。假發品牌比較好的有:黑米假發、黛妮雅假發、艾瑞美假發、瑞貝卡假發、愛德蘭絲假發。具體介紹如下:
3、艾瑞美假發:
假發:在解決脫發、稀發、斑禿、全禿、頭部傷疤、燙疤上有豐富操作經驗。黑米以技術為本,從心出發,認真服務每一位顧客,以帶動中國紋發行業良性發展為目標,用誠心、耐心、初心力求為每一位脫發患者完美解決脫發問題。
4、瑞貝卡假發:
瑞貝卡假發堅持科技投入,不斷促進技術進步,相繼組建了發製品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承擔了自主創新示範項目,起草編寫了國家發製品行業標准,完成了多項科研成果和技術專利,有效促進了公司的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5、愛德蘭絲假發:
愛德蘭絲假發核心消費群體為時尚、獨立的都市女性。經過多年的發展,Rebecca目前已在全國設立近200家門店,全面覆蓋全國一、二線城市,牢牢占據國內高端假發市場,成為中國時尚假發較為領先的品牌。
愛德蘭絲假發牌工藝發、女裝假發、化纖發、教習頭、男裝發塊等六大系列數千種產品,暢銷北美、西歐、亞洲、非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地區,較受國內外消費者所青睞。
⑷ 《青2》劉雨昕戴假發迎合觀眾,為何跟當初蜜蜂少女隊的套路如出一轍呢
大家在看了青春有你這一檔節目,劉雨昕的實力也是十分的兇猛,而且配合著她的中性作風,打破了種種阻攔做到了第一的位置,畢竟選秀節目也是靠實力說話的,她可以具有如今的一切,都是靠本人的努力和實力得來的,也是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好在她也是以第一名的好成果勝利出道。
往常青春有你二這一檔節目,她也是採用了之前的辦法和之前的套路都是一樣的,她經過戴假發突破觀眾的疑慮,證明本人能夠駕馭各種作風,很多網友也會猜想出道後的她還會迎合觀眾的審美嗎,假如劉雨昕的外型影響到了自家的選手的開展,估量很多粉絲也是欲哭無淚了,那還是希望出道後的她可以為了團隊的開展做出改動。
⑸ 董思成曬出自己剪劉海的成果圖,你有沒有對自己的發型動過手呢
近期董思成曬出了自己剪劉海成果圖,他頭型非常可愛,整個人都很帥氣。我和他一樣曾經自己剪過頭發,改造自己造型。
一、我自己剪頭發經歷
在疫情期間,很多理發店都關閉了,我頭發長了,都擋住了眼睛,我就自己剪頭發。我首先從網上購買了剪子,然後又買了梳理頭發發夾子,還買了染色焗油,就開始了我的百變造型。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動腦在動手,把問題想清楚了,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手上沒啥准,就買個假發試試,通過深入細致學習,就會把頭發剪好。
這就是我自己剪頭發經歷,您有什麼經歷嗎?不放分享一下。
⑹ 什麼牌子的假發套好
好的假發套品牌有瑞貝卡、恆源、即發、龍正、瑞美。
1、瑞貝卡
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十大假發品牌,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名牌產品,河南省出口名牌,河南省著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對外經濟合作先進企業,集研製、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發製品專業企業。
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崛起於中原腹地,坐落於許昌瑞貝卡大道,
2003年7月10日瑞貝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發製品行業第一股。
2、恆源
許昌恆源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假發十大品牌,河南省知名品牌,河南省優質產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秀民營科技企業,河南省百高企業,發製品科研項目基地,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時尚發製品股份制企業。
自成立以來,先後被政府評為「出口創匯先進單位」、「優秀民營科技企業」,「河南省最佳(先進)企業」,「河南產品質量管理卓越百強企業」,「河南省百強民營企業」,同時也是行業內為數不多被海關總署授予的「AA」類企業,2009年12月又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⑺ 在節目中沈騰把假發笑掉了,現場當時是什麼情況
在一個節目中沈騰把假發笑掉了,現場有一個環節,哪一對輸了的話就要發微博更改自我介紹,沈騰還對范丞丞說:“希望你早日成為那個人,破折號,沈騰” ,此話贏得觀眾們哈哈大笑,而沈騰真是在內涵范丞丞的同時給自己增加榮譽啊,他自己也哈哈大笑,但是沒想到笑得太過猛烈,直接把自己的假發片給笑掉了,沈騰也是被這個驚喜給嚇到了,哈哈還真的是“禿不及防” ,這一期的笑點成果的被沈騰的假發片給承包了,太搞笑了。
有沈騰的地方感覺就真的是笑料百出啊,玩笑開得也讓人舒適,恰到好處,安排。
⑻ 香港大律師進入高院要戴大律師假發,請問這蘊涵什麼意思
延續英式做法
因為香港50年不變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
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卷。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最後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假發所用的原材料馬鬃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中方出口商品中除茶葉外的一項重要交易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易進行紡織而且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漂白和清洗,也只有中國馬所產的鬃毛能經歷過種種考驗。
提起英國的法官或律師,腦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現出那灰白的稍帶捲曲的假發。對於英聯邦的法制傳統之外的人,雖然假發已成為英聯邦法律人符號特徵,但這樣的裝扮並不會油然生出庄嚴肅穆的威風,相反,常常是一種怪怪的感覺,讓觀者不時的替他們捏著一把汗,擔心會不會隨著大律師頗有風度的鞠躬而滑脫下來,當庭出個洋相。美國第三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就曾說,「(英國法官)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窺視的老鼠」。這個儀表還嚇得一個出庭作證的孩子大哭不止,導致英國專門審理涉及青少年案件的特別法庭完全取消了假發。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榜樣之外,假發的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據壟斷英聯邦假發行業的埃德和拉芬斯克洛夫工廠(Ede & Ravenscroft)介紹,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的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發而以長長的假發替代。
早期的假發使用人的頭發製作,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甚至是死人的頭發。那時的法庭上,各種假發的氣味混合簡直令人窒息,使得法官們出庭有時不得不自帶一束鮮花來稍稍化解一下。這種狀況直到1822年漢弗萊·拉芬斯克洛夫(Humphrey Ravenscroft)發明了利用馬尾製作假發的工藝才結束。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數百年過去了,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而且假發不衛生、太熱、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然而要說改變也很難。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查理二世的時代雖然早已過去,但看起來當初的時尚--至少在假發這一點上--仍然從墳墓中伸出手來牢牢的束縛著當代的英聯邦法律人。澳大利亞在70年代為了順應家事法庭(Family Court)減少形式,增進和諧的潮流,取消了假發。但到1987年,據說是由於發生了多次針對司法人員的襲擊,於是又恢復了假發。筆者以為,澳大利亞的這一做法,更多的是傳統心理作怪,或者說是傳統論者為了保住頭上的假發,拿這些襲擊說事兒而已,絕對難說是對症下葯。因為在英國,1992年取消青少年特別法庭中司法人員佩戴假發的慣例後,似乎並沒有類似澳大利亞的惡果發生。2003年,英國又進行了一次是否取消假發的調查,發現多數資深法官和事務律師希望取消假發,而下級法官和出庭大律師則堅持傳統。更有68%的公眾希望法官---特別是在刑事案件中---佩戴假發,說明假發在英國民眾代表司法正義的符號作用仍然很強。
爭論歸爭論,假發看來不會很快地在英聯邦的法庭上消失。唐納德遜勛爵(Lord Donaldson)的一句話概括了這場爭論, 「既然假發至少過時一個世紀了,那也不用急著取消。」
正義需要通過儀式體現出來,正是通過這種鮮明而具體的符號意象和強烈的心理暗示,假發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正義的希冀。然而,建構現代司法文化乃至法律文化的沒有捷徑。以薩維尼為代表的德國歷史法學派認為人民自身在緩慢的促進法的成熟,法律除了認可這一歷史創造的成果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角色。歷史法學派不再是主流,但法律現象中少不了歷史的積淀。
⑼ 為什麼以前歐洲宮廷的人要帶白色的假發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是西方發型及美發工藝迅猛發展的時期, 多樣化的發型、艷麗的發飾、各種技法的應用、男子短發的興起、職業理發店的形成、假發的盛行等,成果顯著,這一階段可稱為西方發型的成熟期。達芬奇 名畫《蒙娜麗莎》中分頭路、側發彎曲自然垂下發型、蓬巴杜夫人的發型、迪巴里夫人的發型、瑪麗安特尼提的發型等都是當時非常流行的發型。由於燙發改變了頭發的形態,使發型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