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的區別
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經營成果是生產單位、生產部門、地區或整個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價值。綜合反映一定范圍內的生產總規模的指標。它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價值,即轉移到產品中去的物質資料消耗的價值和新創造的價值。
而財務狀況指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和。會計學中,銷售總額等於按銷售價格計算的初始銷售收入或流入資產的價值。一般是主營業務收入。
2、包括的范圍不同
經營成果:一般指工業企業,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
而財務狀況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企業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
經營成果成本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財務狀況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4、核算基礎單位不同
核算基礎不同,經營成果是以產業活動單位為基本核算單位,而財務狀況是以獨立核算單位作為基本核算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營成果
網路-財務狀況
② 財務成果是指什麼
財務成果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
財務成果是企業一定生產期間經營活動的最終財務成果,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所實現的各種收入(收益)大於相關費用(支出等)以後的差額。如果收入小於費用,其差額為企業的虧損。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從事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它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是考核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綜合指標。
工業企業的財務成果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①商品銷售利潤(或虧損)。即企業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和工業性作業等商品產品的銷售利潤(或虧損),是企業實現利潤(或發生虧損)的主要因素。②其他銷售利潤(或虧損)。如企業銷售材料、提供運輸勞務、出租包裝物等所發生的利潤(或虧損)。③營業外收入。④營業外支出。與其他單位聯營的企業,還需加上從聯營單位分得的利潤,減去分給聯營單位的利潤。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收益超過全部支出的差額為利潤;反之,為虧損。
財務成果主要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在財務上所取得的結果,具體表現為盈利或虧損。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等
③ 財務成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區別是什麼
資產,負債,所有制權益,是反映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利潤是反映經營成果的
,也就是財務成果是看你公司有沒有錢,而經營成果是看你一段時間有沒有賺到錢。
④ 反映企業全部財務成果的指標是什麼
反映企業全部財務成果的指標: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利潤表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⑤ 財務成果和經營成果的區別有誰知道
會計書有啊,資產,負債,所有制權益,是反映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利潤是反映經營成果的
,說白了財務成果就是看你公司有沒有錢,而經營成果是看你一段時間有沒有賺到錢
⑥ 財務專業人士最新的努力成果是什麼_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過三年半的專業學習後,在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本人於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絲印器材供銷公司財務部進行了為期六周的專業實習,以下是此次實習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包括了解賬戶的內容和基本結構,了解借貸賬戶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戶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判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使我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並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
我將來步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本次實習的目的!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扎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准沒錯,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真的是無從下手。這次實習,我是做會計,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才做了兩天,就感覺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變得煩躁了,而會計最大的忌諱就是心煩氣燥,所以剛開始做的幾天,那真是錯誤百出啊!!幸好有老會計楊姐的指導和教誨才是我逐步進入狀態。
幾天過後我在速度和准確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對於各個會計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並且對於我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了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兩周的實習更加有意義。此次的實習為我們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會中生存所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
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從而意識到我以後還應該多學些什麼,加劇了緊迫感,為真正跨入社會施展我們的才華,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
⑦ 財務成果,經營成果的區別是什麼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區別
資產,負債,所有制權益,是反映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利潤是反映經營成果的 ,也就是財務成果是看你公司有沒有錢,而經營成果是看你一段時間有沒有賺到錢。
⑧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包括哪些內容
利潤的計算 ,期末結轉各項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類科目的賬務處理
所得稅專費用的計算,應交屬納所得稅的計算,所得稅的財務處理
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的賬務處理,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賬務處理
所得稅費用的繳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