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陳甬軍科研成果

陳甬軍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3 08:21:21

⑴ 請問重慶工商大學的歷史大事件詳細資料,越細越好

校園網上應有盡有,www.ctbu.e.cn

⑵ 周末的人物簡介

專業:實證產業組織理論、政府管制與反壟斷教育背景: 2009-2012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博士研究生 2009-201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 訪問學者、聯合培養 2007-2009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碩士研究生 2003-2007 南京大學商學院國家經濟學基地班 本科工作經歷: 2012至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學院 講師教育科研研究領域: 實證產業組織理論、政府經濟管制與反壟斷、微觀計量經濟學主要研究項目: 1.銀興經濟學研究基金項目(2011-2012)主持人 「市場勢力測度與福利損失估算」 (榮獲2012年度銀興經濟學基金優秀成果獎)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9-)主要參與者 「中國自然壟斷產業管制模式的優化研究——基於福利損失測度的視角」 NO.70940012 -負責開發運用新實證產業組織理論對中國壟斷產業福利損失進行測度的基本方法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6-2009)參與者 「中國產業市場勢力的測度及其福利損失的估計」 NO.70673106 -負責開發新產業組織實證框架下市場勢力直接測度的方法 。
主要研究成果: 1. 周末,陳甬軍:《中國工業企業的壟斷程度與福利損失》,匿名審稿中 2. 周末,陳甬軍:《政府經濟管制與反壟斷的理論基礎:新實證產業組織理論研究述評》,即出 3. 周末,王璐:《產品異質條件下市場勢力估計與壟斷損失測度》,中國工業經濟[J],2012.06 4. 陳甬軍, 周末:《市場勢力與規模效應的直接測度》,中國工業經濟[J], 2009.11(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碩士論文) 5. 周末,王良舉,陳甬軍:《鋼鐵企業規模過小了嗎?:基於NEIO和SFA方法的分析》,產業經濟評論[J],2012.01 6. 周末:《轉型時期中國電影院線產業分析》,產業經濟研究[J],2008.3 7. 周末, 李東:《文化產業與南京區域經濟發展》,南京社會科學[J], 2007.5 8. 周末1,楊德才2:《論國企產權改革的控制權核心》,江蘇社會科學[J],2007.4 9. 鄭適1, 周末2:《中國房地產檢測與分析報告2008》,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的師資隊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按照專任教師、校本部派出教師和聘任教師相結合的原則組建教師隊伍中,初步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學緣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為提高教學科研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據有關資料顯示,研究院教師隊伍中有陳甬軍、楊志、徐孟洲、於同申、陳滿華等教授8人,曹偉、周煒、李立眾、郭曉蕙、李秀英等副教授5人,徐陽光、何林、陶曲勇等講師5人,均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法學院、商學院、文學院等派出的中青年學者及學術帶頭人,在相關學科的教學研究中成果顯著。研究院還聘請國際一流學者、國內外實業界知名人士作為兼職教授、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進一步充實和優化研究院的教學科研隊伍。2008-2009學年,陳雨露、吳晶姝、任淮秀、張傑、朱青、郭慶旺、譚榮華、楊瑞龍、曾湘泉、胡乃武、林清泉、汪昌雲、王利明、徐二明、金正昆、楊志、關偉、吳曉求、孫健敏、岳樹民、孫久文、董克用、沈偉基、陳岳、庄毓敏、鄭功成、高培勇等27位國內外知名教授在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涉及金融學、財政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國際關系、社會保障、公共財政管理等多個學科。2010年,溫鐵軍、孔祥智、劉元春、韓大元、胡錦光等44位知名教授在研究院招收博士研究生。

⑷ 商業經濟學的專業介紹

1、專業概況
商業經濟學是我校傳統的優勢學科。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積淀與傳承,學科在師資隊伍、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淀深厚。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全國研究生專業目錄調整中,中國人民大學商業經濟學專業同工業經濟學專業一同並入新設立的產業經濟學專業,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4年,我校自主設立流通經濟學專業,2012年更名為商業經濟學專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校商業經濟學科涌現了一批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以曾洪業、林文益教授孫冶方、薛暮橋為代表的優秀學者。當前,以紀寶成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商業經濟學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基礎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將商業經濟學建設成為具有穩定的學科優勢,使其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推動商業經濟學的若干研究方向產生國際影響,是我校未來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
經過多年努力,商業經濟學專業在教學科研、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國內產業經濟學和流通經濟學界形成了如下優勢和特色:
(1)教學科研。本學科有著長期的教學科研基礎與積淀。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學科點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8項,共獲得社科基金13項(其中,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自然科學基金6項,其中涌現了一批有學科特色、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優秀理論科研成果。本學科點構架在中國人民大學基礎雄厚的經濟學科研平台之上,研究方向跨越多個應用經濟學科,涉及產業經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流通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商品學理論等諸多分支,在跨學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流通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始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2)師資隊伍。學科設立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商業經濟學科涌現了一批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學者。本學科具有一支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專業技術結構的師資隊伍,其中8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國外學習與研究背景。各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均在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和商業政策制定方面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3)人才培養。本學科點為全國多所院校貿易經濟學科建設的師資培養、商業經濟高層次人才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從上世紀50年代起,國內許多院校為了盡快適應高等學校的正規化建設,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與業務水平,選送多批教師到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進修,中國人民大學為全國多所院校貿易經濟學科建設與師資力量的培養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學科點以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為重點,本科生培養為核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內貿流通領域輸送了大批多層次的商業經濟專門人才。
從2012學年起,本博士點專業接受商業經濟學專業和產業經濟學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
2、主要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1)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以紀寶成、王曉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體制發展」研究傳統,融入了新的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學術理念,以宏觀市場的重構、規范、規劃、運行和發展為對象,研究重點涉及決定市場運行規律與因素、新型市場宏觀調控體系、市場秩序規制、市場供求調節、市場運行模式轉換與機制矯正以及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等。
(2)產業發展與戰略產業
以徐佳賓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融合了原有的「企業發展與產業選擇」和「產業調整與產業融合」兩大研究方向,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引入管理學的思想,以產業並購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強調「在產業融合和調整中實現產業發展,在產業選擇中確立戰略產業」的戰略思維。
(3)產業組織與市場競爭政策
以陳甬軍、蔡榮生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對市場進行形成全新的交叉研究,運用產業組織研究視角和方法探討解決市場與產業結構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經濟時代產業組織基本矛盾的轉化以及各國市場競爭政策的變化進行研究,系統剖析了我國市場壟斷的發展歷程及反壟斷政策的重點。
(4)市場監測與流通創新
以馬龍龍、劉向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將原有的「商業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進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為具體也更具戰略價值的消費品市場和流通產業層面,通過對消費品市場的監控、分析和預測以及對流通產業運行的深度探討,發現了流通產業在活躍消費品市場、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實現自我優化升級的演進規律。
3、專業培養目標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產業分析人員、政府公務員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據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人員上,要求畢業生能夠掌握產業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曉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的基本理論,並對產業政策和市場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中國人民大學致力培養既精通微觀管理技術和技巧,又具備中宏觀產業眼光和市場意識的人才,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證券公司行業分析機構以及政府部門輸送融合宏微觀分析視角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為在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理論基礎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強化其理論修養和學術眼光,並在導師輔助下找到理論突破點,形成理論特長。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博士應當成為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的制定者、行業協會或經濟組織的行業分析專家或國家產業和市場政策制定的決策人員。他們就學期間所作的研究和畢業後作從事的工作,都會從產業的層次上對某一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體系有所影響。
4、本專業師資力量
兩專業現有學術梯隊共19名教師,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55歲以下中青年骨幹教師(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其中85%具有國外留學背景;本學科點學術帶頭人紀寶成教授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暨學科評議組成員(應用經濟學科組召集人);領銜五大研究方向的其他學術帶頭人也均在學術背景、社會影響、學界聲譽等方面處於國內優勢地位。
5、對外學術交流
兩專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近五年中參加了相關領域8次國際理論研討會,組織了2次國內大型的理論研討會,資助了「WTO、中國和亞洲經濟體」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與商務部、科技部、統計局、糧食局等其他市場監測單位實現了橫向交流和合作。
6、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
流通經濟學科為研究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分析方法」等基礎理論課程,充分利用我校在國內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的綜合優勢,為優秀研究生的培養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理論基礎;開設「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學科基礎課,為研究生開展本學科領域的專項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證平台;開設「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 「商品流通體制研究」、「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等專業課程,完善流通經濟研究的知識結構;開設「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經濟社會政策」等政策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政策分析視角,重點打造「流通產業經濟學」交叉學科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理論綜合運用能力。
(1)流通經濟學
(2)產業經濟學
(3)國際經濟學
(4)商品流通體制研究
(5)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
(6)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
(7)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
(8)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
(9)經濟社會政策

⑸ 蘇州怎麼會有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不是在北京的么那麼蘇州那邊的那所中國人民大學是什麼性質的

蘇州那邊是研究生院,專門招收研究生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正式成立於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舉行首屆全日制學生開學典禮。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親自兼任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首任院長,現任院長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教授兼任,院領導班子成員包括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陳甬軍教授、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楊志教授、副院長王小虎、副院長陳滿華教授。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層次、國際化教學研究機構,致力於建設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在華東地區的教學科研基地、國際合作平台、高端培訓中心、創新研發園區。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招收金融學、財政學、知識產權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會計碩士、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2010年9月,研究生人數將達到千人規模。研究院設有公共基礎課教研組、外語課教研組、財政學與金融學教研組、法學教研組、漢語國際教育教研組、會計碩士教研組等教學機構。研究院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與法國馬賽商學院、法國巴黎第四大學、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等國外一流大學交往密切,並辦有以中法財務金融碩士項目、中法本碩聯合培養項目為代表的各類國際合作項目。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設有全球化研究中心,在該中心平台上,建立了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蘇州國際金融研究院、東亞音樂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研究院其他科研、培訓、出版機構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華東分社、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華東分社、法官研修中心、聯合國與其它國際組織研究和培訓中心(蘇州)、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獨墅湖培訓基地等。以文化創意產業為特色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蘇州分園)也已進入實質性運作。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聯合辦公室榮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特別獎,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榮獲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度先進集體、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度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研究院學生代表隊榮獲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十一屆田徑運動會男子團體第五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等榮譽稱號。研究院2009年來先後舉辦的紀念郭小川誕辰90周年詩歌朗誦會、新年晚會和新年舞會、「五四」歌詠比賽等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研究院主辦的院報《人大江南報》由紀寶成校長親自題寫報名,已面向院內外廣泛發行。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將立足蘇州,面向長三角和華東地區,緊密聯系區域發展實際,堅持貫徹「高水平、有特色、國際性」的發展定位,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為中國人民大學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作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陳甬軍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