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庭讀書成果怎麼寫
讀書使孩子抄們成了主動學習的人,他們會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解決問題;讀書,使孩子們成了生活的主人,他們的獨立精神、自我意識在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日益彰顯;讀書,使孩子們成了善交流、會合作的人,他們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在逐步形成;讀書,使孩子們成了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讀書,更使孩子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對不起,我可能跑題了.
Ⅱ 縣級規劃成果包括文本和規劃說明
那兩項是必出的,圖紙,基層資料匯編還有
Ⅲ 文本挖掘如何向人展示成果直接給人代碼
先看看這個吧!
如何挖掘人的潛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這是每個管理者苦苦思索與追求的。在實行這一目標時,人們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激勵手段。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人們採取較為普遍的方式與手段是根據績效,給員工以相應的獎金、高工資、晉升、培訓深造、福利等,以此來喚起人們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的確,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厚的福利,對於有足夠經濟實力、並且能有效操作這一機制的機構與企業來說,是一副有效激發員工奮發向上的興奮劑。但如果在企業發展的初期、或一些不具備經濟實力的單位,又如何進行激勵呢?還有在執行高工資、高獎金、晉升、培訓、福利機制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導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所引起的消極怠工等副作用時,又如何評價這些手段和處理這些關系呢?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厚的福利是激勵的唯一手段嗎?是否還有別的激勵途徑與手段更完美呢?有,那就是包容與信任!其實,最簡單、最持久、最「廉價」、最深刻的激勵就來自於包容與信任。
激勵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和建立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吸引並留下優秀的人才。但作為包容與信任這么一個並不深刻的激勵手段,為什麼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呢?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對人性的曲解,美其名曰人是貪婪的、自私的。因此,更多的人往往不願往更深處去開采、去挖掘。只有靠物質與利益的誘惑來獲取彼此利益的平衡與共享。其實,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厚的福利等手法只是滿足人性最初期,最原始的本性。能喚起人最光輝、最有價值、最寶貴的忠誠與創新還是包容與信任,這是不能被冷落更不能放棄的最好的綠色激勵。
人的激勵機制粗淺的可分為三個層次:物資激勵、榮譽激勵、個人價值激勵。
物資激勵,也就是較為直觀的工資、獎金、福利,它講究的是價值的對等。低級動物都是如此,馬戲團的老虎成功表演一個節目,就當場能得到指揮者一塊鮮肉作美食,其他動物只能看著咽口水。馬戲演員靠這種小施捨來取得動物的配合,也就是激勵。還有小鳥(或小雞)擇字。當小鳥把「算命先生」根據擇字人的外貌判斷,選擇好的相應字版反扣在一疊牌中准確的啄出來時,同樣有一粒米的獎賞,不然,這些動物就不幹或乾的不痛快。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姑且不講,人這個復雜的東西,並沒有一般動物那麼容易賜候,而因此激勵不擔會所帶來的副作用)。
榮譽的激勵包括授予稱號、發證書、獎狀等。這當然是激發人鼓舞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畢竟是一種被動的你先付出,然後才能承認,而且比例受到限制,太多太濫不行,亂點鴛鴦譜更不行。客觀的講,榜樣的力量並非是「無窮」的。至於有多少人的付出是因為沖著稱號、發證書、獎狀的誘惑而進行的,暫不加評論。因此,榮譽的激勵最理想的是用在宏觀輿論的導向與宣傳上,最見效的還是孩提時代的諸如戴上一朵大紅花、發一張獎狀較為管用,而在小團體組織或企業就大打折扣了。
個人價值的激勵則是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最成熟的境界。這種激勵就是信任。信任,通俗的講,就是是否把人當人看。包容即是體諒、理解和喚醒人內心良知的工具及過程。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對多次與己為敵並設法殺害自己的王佐的包容,最後喚起王佐的良知,以致王佐砍斷臂膀、施苦肉計、深入虎穴這個流傳千古的美談,就是最好的例證。
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麼,而是你把他當作什麼。你給他信任多少,他就會給你回報多少。關鍵是你對他的導向。你的溝通、你的行為、你的認識、你的習慣而形成你固有的用人文化。一個對他人總不放心的人,最終是孤獨、孤立而失望的。
Ⅳ 什麼是讀書成果摘要
讀書成果摘要,即讀書摘要。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內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容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讀書摘要屬於一種閱讀方法,能夠有效的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內容,加強對文本的記憶。
讀書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是2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於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論文正文之前。
(4)文本成果擴展閱讀
摘要的要求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內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瞭然。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容不能遺漏。
Ⅳ 文本成果的檢驗
農用地分等成果報告檢驗主要是檢查分等成果報告的內容是否全面,論專述是否清楚,處理是否得當屬,是否與圖件和數據成果一致。文字報告的邏輯性檢驗包括:一是表達邏輯性,文字成果表述是否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前後一致;二是排版邏輯性,文字成果的排版是否合理。
Ⅵ 省級成果匯總
根據農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和技術方法,按照《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國土資源大調查專用)的規定,農用地分等先進行等別劃分和確認,然後進行匯總,形成全省農用地分等成果。分等成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文字部分,包括《農用地分等工作報告》、《農用地分等技術報告》、《標准樣地設置報告》;二是圖件部分,包括各級農用地經濟等別圖、利用等別圖、自然質量等別圖、標准樣地分布圖;三是數據部分,包括農用地分等指數計算數據、面積統計數據、標准樣地屬性數據等。
(一)鄉(鎮)級農用地等別匯總
根據計算得出鄉(鎮)級(農場、林業局)農用地各分等單元的等別指數,按照已確定的分等間距分值及黑龍江省農用地等別劃分表(表 3-10)中所列出的農用地等別間距指數,將屬於同一間距值的分等單元歸為一類,再對照有關農用地等別指數所對應的農用地等別,最終確定該分等單元的農用地等別,並將其匯總。
按照上述方法,根據各分等單元的農用地等別指數,逐一確定每個分等單元的等別,然後將同一等別內的單元合並,形成農用地分等成果圖。
(二)縣(市)級農用地等別匯總
在鄉(鎮)級(農場、林業局)農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礎上,將縣(農墾分局、森工管局)行政區內的各鄉(鎮)級(農場、林業局)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形成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要求如下。
1. 縣(市)級農用地等別確定
根據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要求,確定全縣(農墾分局、森工管局)范圍內農用地的等別,即在全縣(農墾分局、森工管局)范圍內將農用地劃分成幾個等別。
2. 縣(市)級農用地分等面積統計
按各鄉(鎮)級(農場、林業局)農用地各等別的面積,匯總全縣(農墾分局、森工管局)農用地各等別的面積。農用地分類的面積應和全縣(農墾分局、森工管局)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中涉及的農用地分等的地類面積一致。如農用地分類中地類為耕地,則通過農用地分等所劃分的各等別的耕地面積總數應和全縣耕地面積總數一致。
3. 縣(市)級農用地分等圖
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圖包括自然質量等別圖、利用等別圖、經濟等別圖。
(三)省級農用地等別匯總
在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的基礎上,形成省級農用地等別匯總成果,其中,市級農用地等別匯總可以作為省級農用地等別匯總的中間成果。
1. 省級農用地分等成果確定
根據縣(市)級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全省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形成全省農用地分等成果。經過省級成果匯總,黑龍江省農用地經濟等別劃分為 2 10 等共 9 個等別。
2. 省級農用地分等面積統計
省級農用地分等面積統計主要是根據全省各縣(市)及各農墾分局、森工管局農用地分等的面積,逐級統計匯總情況。在統計全省農用地分等面積時,應採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變更的數據,以便使全省農用地分等面積和全省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變更的有關數據一致。
3. 省級農用地分等圖
在縣(市)級農用地分等圖的基礎上編繪全省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圖、利用等別圖和經濟等別圖,其中,農用地經濟等別圖是全省農用地分等的主要圖件。
(四)農用地分等成果資料庫
1. 建立電子表格資料庫
為了使農用地分等的各項數據得以完善保存和應用,按照《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國土資源大調查專用)統一的要求和格式,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了電子表格資料庫,內容包括分等單元原始屬性數據表、分等基本參數、「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記分規則表、分等的基本參數表、土地利用系數表、土地經濟系數表、樣點產量-投入調查表、指定作物分等計算結果表、分等面積統計表、標准樣地屬性數據表等。並將以上各種數據統一存入軟盤,以便保存和應用查找。黑龍江省在農用地分等中,已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電子表格資料庫,表格統一採用 Excel 格式。
1)資料庫的內容
(1)農用地分等基本參數表,包括國家下達的農用地分等指定作物光溫(氣候)生產潛力指數、省統一計算的產量比系數、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等。
(2)農用地分等指標區因素體系及權重值表。
(3)各指標區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質量分」關系表。
(4)省級農用地分等結果和省、市、縣三級農用地分等面積匯總表。
(5)農用地分等結果地類面積匯總表。
(6)省級標准樣地屬性數據表。
2)表格格式要求
為了建立統一的農用地分等資料庫,便於查找和應用,全省按統一的格式填寫表格,輸入計算機進行保存。
(1)匯總單元編號採用「省級行政代碼(2 位)+地級市行政代碼(2 位)+縣級行政代碼(2位)+單元流水編號(4位)」。行政代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代碼》(GB/T 2260-2002)執行。
(2)面積。農用地分等面積一律以公頃為單位,小數點後保留 2 位。
(3)提交的格式。電子表格除要求提供 Excel 格式的表格外,其他表格一律採用 DBF 格式。
2. 省級農用地分等資料庫
1)資料庫內容
資料庫內容必須與表格數據一致。資料庫成果包括圖形資料庫、表格資料庫和數據軟體系統,對通用軟體和國家要求格式的資料庫,僅要求提供數據內容。對於圖形資料庫,其內容應包含提交的所有成果圖件的數據;對於表格資料庫或屬性資料庫,應與圖形數據相關聯;對於不需要圖形對應的表格,可以僅提交電子表格。
(1)分等單元電子圖的屬性必須包括單元編號、地類代碼、指標區名稱、面積屬性等。
(2)自然質量等別圖屬性必須包括單元編號、地類代碼、各單元光溫(氣候)生產潛力指數、產量比系數、自然質量分、自然質量等指數。
(3)利用等別圖屬性必須包括利用等單元編號、實際產量調查、二級區最高產量、土地利用系數和利用等指數等。
(4)經濟等別圖屬性必須包括單元編號、投入、產量、土地經濟系數和經濟等指數等。
(5)農用地標准樣地分布圖與樣地屬性表相對應。
(6)綜合數據應包括單元圖形庫和與單元相連接的綜合數據表。
2)資料庫要求
(1)分等單元、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注記、主要道路等不同信息應分別保存。
(2)要求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相關聯,滿足圖屬互查的要求。
(3)成果圖件的電子圖顏色、注記、圖例、圖廓等必須設置完整。
(4)應建立電子文本文件,對電子圖作出必要的說明。
(5)不同的地理信息顏色不同,可根據有關參考色標進行調整。
3)數據格式
基礎資料庫的點、線、面及注記層編碼的規則,對照《縣(市)級土地利用資料庫標准》(國土資源部)、《農用地分等資料庫標准》(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05 年 6 月)、《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國土資源大調查專用)執行。
Ⅶ 陸道夫的主要成果:
在《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南京社會科學》、《河南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學術論壇》、《世界電影》等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譯文30多篇,翻譯出版教材、教輔和學術著作達15部。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的《外國文學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上海圖書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或轉載。主持的課題項目主要有:《英國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參與的課題項目有: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記憶,身份,敘事,倫理——美國當代自傳文學研究》(唐偉勝教授主持,陸道夫為第二主持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美國女小說家歐茨作品中的女性生態主義研究》(主持人為楊建玫,陸道夫為第三負責人)。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走向一種媒介文化理論:約翰.菲斯克文本、受眾、體驗思想研究」,項目編號為: 09YJA751043),主持2010年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當代英美亞文化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運用」(項目批准號為10WYXM047)
***代表論文和譯文:
1. 英美兩國文化研究論爭焦點評析,外國文學研究, 2001年第2期
2. 梁實秋、魯迅人性階級性論爭溯源,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3.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大眾文化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4.狂歡理論與約翰.菲斯克的大眾文化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5.《文心雕龍》「氣」之范疇疏解,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6. 菲斯克大眾文化理論研究述評,學術研究,2003年第1期
7. 新托福考試與英語聽力教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8.德瑞克.德柯科夫媒介文化觀述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9.作為一種生命力的「氣」,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10.英國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特質論,學術論壇,2003年第6期
11.多倫多傳播學派媒介文化理論初探,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
12.互文性的電視和主體性的觀眾,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2期
13.兩種經濟的電視理論——約翰.菲斯克電視文化研究之一,河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14. 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研究探微,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5.淺談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學術論壇,2006年第3期
16.抵抗.風格.收編---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文化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17.看與被看:後現代媒介文化中受眾的身份認同空間,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
18.粉都的文化經濟,世界電影,2008年第12期
19.文本、受眾、體驗: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20.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論的反思,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21.弗洛伊德、福克納、卡魯斯:創傷與文學形式的政治,《敘事》中國版(第二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22.犬說犬語,《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一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3.當下景觀:圖書收藏家的黃金時代,《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二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24.我與宇宙同心,世界就在腳下----加里.施特恩加訪談錄,《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24. 拉丁美洲也有蘋果電腦------阿爾貝托﹒弗戈特的紀實作品,《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四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
25.佛洛伊德、福克納、卡魯斯:創傷與文學形式的政治,《敘事》中國版,第一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 ,......
主要著作譯著****
21..《亞文化:風格的意義》(譯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22.《文本、受眾、體驗: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專著),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3.《粉絲文化讀本》(參譯),陶東風、楊玲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24.《敘事》中國版(第一輯),(副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5..《敘事》中國版(第二輯),(副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6.《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一輯),參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7..《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二輯),參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28. 《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三輯),參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
29.《TEM8翻譯與人文知識考點精粹》,(主編),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7年6月
30.《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教程》, (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1.《英語國家人文常識》(獨著),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6年4月
32.《英語名家名篇誦讀與模仿》,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33.《英語名篇誦讀菁華》(第2版),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4.《大學英語人文通識讀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35.《西方文化英文經典選讀》,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36.《英美經典短篇小說閱讀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37.《西方名俗傳說辭典》(譯著),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6月
38.《人際交往的藝術》(主譯),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11月
39.《中高級英語登攀詞典》(副主編),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40.交際英語寫作精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41.新大綱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高分攻略,廣州:廣東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7年6月
42. 大學英語通用翻譯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43.《西方女性媒介文化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44.《英譯中國文化經典精讀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Ⅷ 電子文本的後期整理
(一)後期整理原則
1.多種文本信息一致原則
電子文本所載信息與紙質文本一致,電子文本之間信息一致的原則。電子文本以歸檔的原本紙質文本為准繩,將電子文本顯示的信息與紙質文本對照,進行整理與修改;電子文本不因其拷貝的載體差異,其所載信息應該是一致的。
2.信息與背景信息集成管理原則
就電子文件的生成、運行、保管等管理活動要素性元數據互聯與集合,形成信息內容與要素群體管理體系結構組合,從而提高文本的可靠性,提高管理效率。
集成管理思維源於地質資料數據流,伴生勘探開發業務流,是業務流的記錄,能確保地質資料信息從產生到管理和利用,需要完整、安全、准確和及時反饋,保證資料信息隨主流業務的產生、管理利用運轉流暢、嚴密高效。
地質資料信息產生與產生平台及背景信息的元數據系統組合,在後期整理中一氣呵成。
3.電子與數據信息動態管理原則
電子與數據信息動態管理,是指對電子文本、數據利用的全程進行監控,以動態適應性管理跟隨文本與數據的運轉和利用。力保永久真實,永久可讀。在載體、軟硬體環境不斷隨科技發展而不斷變化中,使電子信息在動態狀態下保持不變和可讀。
(二)電子文本後期整理的內容
1.電子文件的鑒定
哪些電子文件需要保存?哪些電子文件能夠保存?其涉及兩個問題,一是電子文件的內容是否值得保存,保存是否有價值,二是其保存的價值是否可以實現。內容很好可惜因種種原因打不開同樣無保存價值。電子文件的鑒定,以其信息內容為核心,以價值實現為保障。在日常地質資料的管理崗位設置上,一般設置「效率高、技術專」的專職崗位。多名專司電子文本鑒定與驗收,逐步過渡到接收地質資料的員工都能熟練掌握電子文本與其他文本同時鑒定與驗收,促使電子文本鑒定驗收工作跟隨時代發展而進步。
原本地質資料的電子文本,其載體上信息的保管期限,隨紙質文本,使用的載體目前通常採用保險系數略高的光碟和硬碟。若載體(如光碟)到了保質期,需及時遷移信息至新的載體之上。
2.分類
電子文本分類,有按邏輯體系分類,也有按物理體系分類。
按邏輯體系分類是對電子文本信息內容進行的分類,一般隨紙質文本的分類,目的是便於內容歸類管理與應用檢索。
按物理體系分類是按電子文本的載體進行的分類,目的是營造一個適宜載體保護的空間,提高載體保存壽命。
有資料室將載體為光碟的電子文本隨紙質文本排列保存的,在卷內目錄中顯示為該檔資料中的一件,這是按邏輯體系分類;當它與紙質文本分開保存時,如光碟存放在光碟櫃,磁碟存放於磁碟櫃,這是按物理體系分類,它們與紙質文本有互見號。當多檔電子文件存於一個移動硬碟之上時,它們有電子文本序列號、文件標題等相關欄目,一般稱「三級」根目錄。
電子文本有時是「在線歸檔」的,與紙質文本不在同一時間入庫,這需要鑒定與歸檔檢查人員逐一參照檢查,防止出現兩種文本信息不一致情況發生。出現不一致時,以原始定稿紙質文本的「藍本」為依據,要求提交單位整理電子文本,直到電子文本顯示的信息與紙質文本一致,並配有完整的背景信息,方可通過驗收歸檔入庫。
成果地質資料的電子文件,國家主管部門有固定的匯交格式要求,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中,將成果地質資料的電子文件分為正文類、審批類、附圖類、附表類、附件類和其他類。
電子文本的這種分類與紙質文本按信息內容的分類標准不是一個概念,這是出於方便電子文本管理和閱讀而設置的。前者是館藏資料分類,每一類中包含若干檔,後者是在一檔的電子文件中的區分與歸類。
將一檔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本分成這樣的類,是規定這些文件的電子文件格式和其在保存介質中的組織方式,從而便於電子文件有序組合、便於有序打開,充分發揮電子文件的作用。打開一檔電子文件,首先出現的是正文、審批、附圖、附表、附件和其他六類讓你選擇性打開。
正文類,指這一檔成果地質資料的全部正文,包括正文中的插圖照片和插表。以正文的「正」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Z」為類別代碼。
審批類,指對這項成果由法定單位或技術權威組織對成果報告進行的評審驗收、評審認定時形成的文件。以審批的「審」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S」為類別代碼。
附圖類,指這檔成果地質資料除正文以外的各種圖件。用附圖的「圖」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T」為類別代碼。
附表類,指這檔成果地質資料除正文中的插表以外的各種表格文件。以附表的「表」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B」為類別代碼。
附件類,指這檔成果地質資料所附的技術性或說明性文字材料。以附件的「件」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J」為類別代碼。
其他類,指以上五類以外的電子文件。以其他的「其」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Q」為類別代碼。
電子文件在電子清單中的文件名,也有專門規定。通常由11個字元組成,這11個字元又分為四個部分:類別位、冊序位、文件序號位和後綴位。
它們依次為類別位一個字元;冊序位兩個字元; 間隔位(「」下劃線)一個字元;文件序號位四個字元;「點」文件後綴三個字元。
地質資料的利用與管理
3.病毒審查
對電子文件進行病毒掃描並殺毒,注意殺毒軟體版本升級和使用正版購買的殺毒軟體。
4.形成目錄清單
全國地質資料成果資料上交要求:
電子文件有三級目錄:盤目錄、類目錄和文件目錄。
盤目錄,以光碟為例。一張光碟打開後,首先出現的目錄稱根目錄為一級目錄,又稱盤目錄,一張光碟只有一個盤目錄,純文本文件格式,文件名規定為 「main dir.ml」。
類目錄,是二級目錄。也是純文本文件格式,文件名規定為 「sub dir.ml」。這個「類」指的是區分成果資料中的正文、審批、附圖、附表、附件和其他五類。這是一檔成果地質資料中的電子文件分類。
文件目錄,是三級目錄。也是純文本文件格式,文件目錄文件名與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名相同。類目錄文件與文件目錄文件放在存放該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的子目錄中。
盤目錄格式
地質資料的利用與管理
地質資料的利用與管理
紙質文本與電子文本對照
電子文件登記表
成果資料光碟標簽
光碟標簽不是貼在光碟之上的,而是存放於光碟盒內的紙標簽,光碟之上沒有粘貼標簽的位置;光碟冊內,同一頁的兩個插袋,其中一個袋插放光碟,一個袋插放該光碟的紙標簽。光碟背面用專用筆標注盤號,以顯示該光碟是此光碟而非彼光碟。
光碟外標簽與電子文件背景信息的元數據不同,通過光碟標簽可讀出該光碟所存信息要素:該電子文件編號和形成時間、電子文件題名、電子文件密級、電子文件形成單位信保管單位等。通過電子文件標簽,可以查到電子文件登記表,電子文件登記表中顯示的欄目是為打開電子文件而准備的背景信息。
在地質資料館一般設有電子閱覽室,配備專用電腦供技術人員閱讀電子文件。
Ⅸ 論文預期成果怎麼寫
可以是申請專利或公開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