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首先,你需要一個國家級學院的畢業證書。
其次,你需要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
再者,在多個權威雜志上發表過論文。
需要注意的是:中科院要的不是理論,而是實際。
在這之後,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特別優秀,不,應該是非常優秀,你才有機會去申請加入中科院。
② 獲得院士畢業證書是學業上的最高學歷嗎
這個應該是榮譽把。
③ 成為中科院院士需要具備的條件
評選院士只需要具有中國國籍、具有教授或者研究員相當職稱,在資格上是很容易滿足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評選院士並不像網上誤傳的那樣,需要博士學歷,需要留學背景才能評選院士,就我所知,核物理學領域的詹文龍院士就是本科學歷,但是並不能影響詹院士的科學成就。
2019年新入選中科院院士合影
入選院士的流程是什麼樣的
我國科學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候選人實行推薦制,不接受個人申請,由當選的院士提名候選人,一般至少由3名院士共同提名才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近幾年為了年輕化,對於年齡偏大的科學家推薦方面做了更加嚴苛的規定,以下是我從《2019年院士增選公告》中找到的。
院士年輕化是趨勢
公告中提到1954年以前出生的科學家需要6名以上院士提名,其中至少有4名在同一個學部,也就是說年齡越大,獲選院士的難度越大。
相比之下,諾貝爾獎在年齡方面並沒有限制,只注重研究成果,因此無論青年科學家還是年齡偏大的科學家,獲得提名的概率是相差不大的。
學術也有圈兒,獲得推薦僅僅是第一步,這也是很多剛剛歸國優秀科學家沒能入選院士的原因之一。
評選年份當年元旦發增選公告開始接受推薦人選,8月份公布初步候選人名單和材料。初選名單根據推薦上來的人進行初步篩選,產生400人左右的初步候選人名單,11月份前根據提交的材料,依據評選規則,選出60人左右的最終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評選規則中不僅提到了研究內容的創新性,還提到了系統性和個人的實際貢獻。
2015年入選中科院院士合影
院士評選細則和諾貝爾獎的評選細則有很大差異
諾貝爾獎的每年評選一次,是世界范圍內選出最多3個人分享獎項,獲得的概率比入選院士更低,評選細則和我國院士的評選標准也是不同的,在諾貝爾獎頒獎時經常會提到,為表彰某人在某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決定授予某人諾別爾獎,也就是說諾獎是側重於某一項具體研究,注重深度,注重這一項發明或者研究帶給人類的貢獻。
我國院士《院士增選條例》里寫明了評選院士提交的材料,主要是代表性的學術論文,著作、學術會議邀請報告,論著、獲獎證書,而且提到了研究內容的「系統性」,也就是說我國院士更注重是在一個領域多年研究成果的積累,更注重廣度。
2017年入選中科院院士合影
愛因斯坦如果來了我國,能夠評上院士嗎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宇宙學、量子力學、統一場論等方向均
④ 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證書對小升初有用嗎
小升初的時候,有證書是比較有優勢的,但是也是建立在成績比較優秀的基礎上,如果成績不好的話,很難憑借證書進入好學校或者好的班級。
⑤ 院士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院士(Academician)源於Academy,Academy是古希臘傳說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難而犧牲的英雄。希臘人為了紀念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個以Academy命名的幽靜園林。在建園後的916年的時間內,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動的學者,紛紛在園內講學,進行自發的學術活動,因此,其後的許多學術團體都自稱為「Academy」。1666年,法國成立了皇家科學院,到科學院工作的著名科學家首次被稱為院士「Academy」。此後,英國皇家學會、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彼得堡皇家科學院紛紛使用「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一稱謂來命名自己國家最傑出的科學家。「院士」成為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
中科院院士路甬祥
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就是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2]。院士評選需要提名,提名資格一般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需要經過大概三輪評選才能成為院士。
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包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著名學者,此次院士選舉,比較充分展示了學術成就而非政治主張的推選理念,如異議人士郭沫若先生因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獲得胡適舉薦並獲選。這次選舉中,除了中央研究機構以外,獲選人數最多的四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
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233人,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學家進入新中國第一批院士(學部委員)的行列。1955年學部委員(後稱院士)包括了自然科學領域的數學物理學部30人、化學部22人、生物學部60人、地學部24人、技術科學部36人,以及人文社會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部61人。
1957年增選了自然科學學部委員18人。
1980年,恢復學部委員增選,並取消了哲學社會科學學部。1994年,中國工程院開始選聘工程院士。截至2008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1100餘人,健在6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兩院院士資格。
院士為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根據院士章程,為維護老年院士的身體健康,在院士中實行資深院士制度,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資深院士享有資深院士津貼,但不擔任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成員和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成員等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和選舉工作,自由參加院士會議。
兩院院士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資深院士津貼標准每人每年為10000元人民幣,資深院士津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⑥ 怎樣才能成為科學院院士
正規的途徑是,你首先必須在一些科學研究部門或者大學中擔任科研工作,並且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獲得國家級以及國際科學獎項。然後才能夠申請科學院院士,通過評估,你就能夠拿到院士證書了。
據我所知大概就是這樣。樓主志高遠大,小弟佩服。
⑦ 成為院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標准條件:
1、在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國國籍,可按程序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選舉程序: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每次增選名額的分配,由院士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2、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評審必須堅持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各學部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
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本學部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當選,滿額為止。選舉結果分別由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檢查確認,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議批准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通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規定,院士加入外國國籍後,即為自動放棄院士稱號。
當院士的個人行為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或喪失科學道德,違背院士標准,有不少於5名院士書面提議,要求撤銷其院士稱號時,由其所在學部常務委員會受理並審議後,通過本學部全體院士投票表決,可做出撤銷其院士稱號的決定。
做出此項決定時,參加投票表決的院士人數,不得少於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贊同撤銷其院士稱號的票數不得少於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該項決定,需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查批准生效,並通報全體院士。
院士義務和權利: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遵守《中國工程院章程》;積極促進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努力創新,不斷作出成績;提倡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發揚優良學風,起表率作用;積極培養人才,推動工程科學技術隊伍建設;
2、參加工程院及學部的活動,承擔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咨詢、評議任務,促進工程科學技術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3、對國家工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決策有建議權;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有提名權;在院士會議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享受有關待遇。
4、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參加院士會議及咨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
5、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和中國工程院工作有建議權;可應邀出席中國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有關會議和學術活動,可獲得中國工程院贈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參加選舉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院士
網路-中國工程院院士
⑧ 要成為院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需要在國家重點扶植的重點攻關項目上有突出業績.要迎合國家的大形式. 2,在國際專上的知名學術期屬刊上有著作收錄並引起一定反響.國內著作和在一類期刊發表文章也不能少. 3,成果對生產生活具有指導意義,而不是僅僅的項目攻關,技術突破.估計能達到這個境界,從事本職工作起碼30年吧,不可以急功近利. 然而現在總所周知,搞應用型的很有錢,真正默默無聞鑽研某一尖端領域的人很少. 相關資料: 我國的院士評選是從1955年開始的,在正常情況下每兩年評選一次。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評選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稱兩院院士。 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必需具有以下資格,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含居住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澳門地區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從1994年開始出現外籍院士,也是每兩年評選一次。
記得採納啊
⑨ 大學有哪些最具含金量的證書
大學里如果說最具含金量的證書,個人覺得有這三個證書:
第一,畢業證最有含金量。
讀了大學進了大學的門,那我們最初的一個目的肯定是要拿到畢業證書的,因為你只有擁有了大學的畢業證書,以後出去找工作才比較好找,大學畢業證書就相當於敲門磚。
不管你大學考的好不好,直接都能從畢業證書上得到體現像有一些人學習比較好,考上了重點大學吶。進入重點大學之後他能順利畢業的話就會拿到重點大學的畢業證書。
一旦他拿到重點大學的畢業證書跟普通大學的畢業證書的學生站在一起找工作時很多單位會優先考慮重點大學畢業的畢業生。
第二,計算機等級證書。
計算機等級證書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代表著你計算機所具有的能力,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如果你不會使用計算機,不能對計算機精通的話,工作上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盡管計算機屬於基礎的操作性技能,不是一朝一夕馬上就能體現出來的,也只能是等你工作之後,在工作崗位上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但是很多單位初步認可你的計算機水平,就是看你的計算機資格證書,然後才有後面表現的機會。
第三,英語等級證書。
不管你從不從事英語類工作。對於很多上了大學的人來講英語的等級證書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像英語四級,你是必須要考過的,因為只有考過你才能拿到本科文憑,這個證書全國統考,也能證明你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