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新文化運動成果

新文化運動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2 14:11:47

⑴ 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觀點以及成就

觀點:
(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民主與科學並重。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由於舊道德是歷代統治者用來束縛人們思想的枷鎖,因此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文學革命)
成就:
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等小說,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範。

⑵ 什麼的發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應看對以後歷史發展的影響。新文化運動在運動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主義,後來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⑶ 新文化運動的最重要成果

確切的說,新文化運動的最重要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還說不上社會主義

⑷ 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是

D 本題為最佳選擇題。「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應看對以後歷史發展的影響。新文化運動在運動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主義,後來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⑸ 新文化運動的結果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
b、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目的是: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由一部分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力爭實現名符其實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結果大家都知道,目的沒有達到,所以說這場運動是失敗了的。但是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註:評價某個改革或運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要看它的目的是否達到了。就像「辛亥革命」,雖然他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最終的目的沒有達到(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還是算失敗的

⑹ 新文化運動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進步性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它有偉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李大釗
大的功勞,也有嚴重的缺點。
(1)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於優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他們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工農運動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裡。
(2) 他們還迴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
(3) 以當時的文學革命而論,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於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味批判以及對西學的全盤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終導致了西方文學不徹底,東方文學被否定,是中華古典文化走向沒落的開端。
(4)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於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並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5)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壞就是絕對的壞,好就是絕對的好。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後來的發展。

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3] ,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在「五四」以後,全國各地的進步報刊和進步社團,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五四」以前,倡導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評論》和《新潮》等少數幾種。「五四」後的一年裡,全國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餘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評論》、《建設》、《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北京的《少年中國》、《曙光》、《新社會》;天津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覺悟》;湖南的《湘江評論》;成都的《星期日》;武漢的《武漢星期評論》;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進步社團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國民雜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湖南的「新民學會」;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後一年中出現的進步社團,約有三四百個,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讀互助團」;湖南的「文化書社」、「俄羅斯研究會」;湖北的「利群書社」、「共存社」;廣東的「新學生社」;天津的「覺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些報刊和社團的活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作用
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但因為對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和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全面否定,也導致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沒落。

西方文化在中華大地得意發展,而中國固有文化也從此走向沒落,被整個民族的國民所逐漸拋棄和遺忘

⑺ 中國人民對新文化運動思想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新文化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常識歷史篇。

⑻ 新文化運動前期的重要成果

從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內教訓的認真思考容,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要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是新文化運動前期最重要的成果.
故選A.

⑼ 新文化運動的結果

這一運動的深入發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學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下,為迎接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作好了思想准備。

這次運動的主要缺點是其領導人沒有把運動普及到群眾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識分子圈子裡,他們除了一般的政治口號外,沒有提出實現民主政治的具體辦法。

同時他們形式主義地看問題,不能正確地對待中國文化遺產。但這個運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了封建主義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後,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當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列主義的時候,新文化運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資產階級文化革命運動轉變為一個廣泛宣傳馬列主義的運動,《新青年》也逐漸變成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

(9)新文化運動成果擴展閱讀: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

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

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盪,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准備。

⑽ 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等小說,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範。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10)新文化運動成果擴展閱讀: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近代以來,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中國的知識分子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更使人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苦悶和彷徨之中。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後更名為《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一些中國知識分子認為,以往少數先覺者的救國斗爭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為中國國民對之「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容心」。中國國民的性質與行為的墮落,乃是「亡國滅種之病根」。因此,「欲圖根本之救亡」,必須改造國民性。

他們決心發動一場新的啟蒙運動,以期廓清蒙昧、啟發理智,使中國大眾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即蒙昧狀態中解放出來。

閱讀全文

與新文化運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