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浙大新規是改革先鋒還是學術雞湯
近日,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根據該《辦法》,浙大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網文將可認定為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
打個也許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說學術評價體系是個蘋果,蘋果開始腐爛了,但「農夫」卻沒有從蘋果的內部去尋找腐爛的原因,而是又丟進來一顆棗,棗有可能像蘋果一樣腐爛,也有可能長得不錯。但這對蘋果來說畢竟是個巨大的「刺激」,蘋果可能會因為感覺到了「競爭壓力」而有所努力吧。
另外,點擊量高的網文不一定就是好文章,此之為常識,而浙大此番將點擊量作為評判之標准,確實可能如有些網友所擔心的,會「拉低」學校的學術價值。無論大學的現狀有多糟糕,我們依然希望它是這個社會精神的引領者,依然希望它站在知識和精神金字塔的塔尖,而不是只能為社會端出一鍋鍋點擊量超高的「學術雞湯」。而且我還很擔心,在現有高校體制之下,列出了媒體名單和點擊量的這一標准,會不會在原有的高校論文利益鏈之外,再催生出另一條高校網文利益鏈。
嚴格把好每一關吧。
Ⅱ 「網文10萬 可算學術論文」,浙大學術新規會毀了學術嗎
日前,浙江大學日前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浙大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網文將可認定為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該《辦法》推出後,引發廣大師生和網友熱議。
根據該《辦法》,優秀網路文化成果包括在報刊、電視、互聯網上刊發或播報的,具有廣泛網路傳播的優秀原創文章、影音、動漫等作品,其中原創文章字數不少於1000字。
《辦法》規定,包括新浪、搜狐、網易在內的重要商業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上刊發轉載並產生較大影響、形成較大網路傳播的作品,也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核心期刊刊發。
「重大網路傳播」指作品被不少於20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以及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較大網路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於10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其中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萬;今日頭條——頭條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40萬。
該《辦法》一經推出,引發廣大師生和網友熱議。
「虎眼」認為,浙大這樣的規定,的確有非凡的勇氣和「海納百川」的氣度,要不,它就不是浙大!作出這樣的舉措,也是面對了現實的尷尬不得已而為之。「虎眼」千年不變的態度是:無論什麼樣的作品,什麼性質的作品,優秀的作品一定有市場,沒有市場的東西不但不優秀,連及格都不一定算上。當然,有市場的東西不一定是好東西,我想大家都能鑒定。
一直以來,好多優秀的學術論文,由於種種原因,比如領導的喜好,關系的原因等等,為了在圈子內看似比較權威,實則很僵化的期刊,要發表十分艱難,既使能發表,也被改得面目全非,基本上就屬於「自己寫來自己看,自己寫了為了迎合領導看」,得不到推廣。拿「虎眼」看來,就是典型的「自慰」型寫作。
作為作者,誰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得到應有的傳播呢?作為高校的作者,他肯定不屑於市場媒體給的那點稿費,他更看中的是領導的肯定和行業的認可,為自己的升遷晉級鋪路,但市場媒體的東西,往往讓自以為是的領導不屑。
殊不知,不管你認與不認,「輕舟已過萬重山「,網路終端有多強大?前幾天開會,有個領導就直言不諱地說:「現在的手機就三種功能,聊微信,看今日頭條,其次才是打電話!」所以,由於今日頭條的強大,浙大規定:閱讀量不少於40萬!
沒有下細的研究和深思熟慮,浙大不會作出這樣的規定!任何行業,任何實體,任何單位,不走向市場,不與網路終端接軌,那還叫宣傳?一篇文章就只佔據了內刊的位置,幾十上百人傳閱,那還叫宣傳?那叫坐在會議室開會、聊天!學術亦如此,學術不走向市場,不到群眾中去,把學術關在象牙塔內,那叫學術?那樣的學術,又有什麼用呢?
到市場中去,那是檢閱你的學術論文有沒有用,有多大的用的標准。我們大可不必擔心走向市場的學術論文沒有嚴肅性,會一味地為迎合市場而走向市場,因為這個市場中,不是人人都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更為重要的是,網路是個照妖鏡,你的學術論文是原創的還是抄襲的,沒准分分鍾就能見分曉,浙大的新規從源頭上杜絕了學術腐敗(不需要給錢發表學術論文)和學術論文造假。再說了,浙大的規則是:網路終端發表的學術論文+閱讀量10萬+(或頭條號40萬+)=一級學術期刊論文,而不是你隨便寫個什麼做到10萬+,或40萬+就作數。其次,浙大還有最終的評判標准。
Ⅲ 如何評價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
辦法很簡單
Ⅳ 網紅能不能當教授
昨天(9月16日)浙大頒布了《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該辦法頒布後引起了軒然大波,眾說紛紜。
那麼怎麼評價浙大這一做法?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說明學術的性質,然後說明這種性質如何決定了學術評價的自主性,以及學術市場的競爭性。
學術市場的競爭性
自由競爭下才能產生好的作品,真正好的作品是市場競爭出來的,這也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而且,只有當辦學者有充分的自主權時,才能出現競爭性的學術市場。相反,當辦學者聽從上面的旨意,服從上面給定的學術評價標准時,他就不再是辦學者,而只是官僚了。在這種官僚化的學術體系下,怎麼可能產生好的作品,怎麼不敗壞道德?辦學者應該有充分的自主權去決定某個學者是不是我所需要的,這與企業家根據自己的需求配置生產要素,俱樂部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球員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辦學者本質上應該是企業家。
在自主辦學條件下,辦學者當然擁有請某人(比如網紅)為教授的權利,這時他要把自己的聲譽押下去,為此行為責任,他必然會審慎,這就和企業家投資一樣。相反,在學術行政壟斷的情況下,高校領導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因為他們根據上面的「文件」辦事,文件為他們承擔責任。
學術市場和任何市場一樣,沒有競爭就不是市場,而競爭的本質上是評價(判斷)的競爭。浙大頒布的辦法沒有充分體現出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拔人才,比如他們仍然以官媒為主導,把點擊量、轉發和期刊級別掛鉤,相當於用既有的行政化科研管理辦法來套互聯網上的作品。
互聯網為辦學者發現人才提供了便利,從網路作品中發現人才沒什麼不可以。互聯網為思想的自由創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有創造力的人也根本不會在乎自己有沒有教授職稱。很多網紅的水平在筆者看來是遠遠高於高校教授的,網紅畢竟是市場競爭出來的,要不斷地創作才能維持網紅地位,而高校教授混日子的太多。某種程度上,互聯網才是真正的大學,高校要適應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要適應高校。
行文至此,讀者可以發現,網紅該不該當教授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思想的生產有沒有「自主性」與「競爭性」。
浙大的這一辦法出台之後,不少人調侃說周某某也可以在浙大當教授了。實際上,周某某成為網紅,正是長期來思想市場缺乏「自主性」與「競爭性」,使得民智不開的產物。當思想市場被壟斷時,計劃者自己也不能獲得正確的信號,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Ⅳ 浙大是如何回應網紅論文考核的呢
日前,浙江大學出台《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簡稱《辦法》),其中涉及到的如10萬+閱讀量、重大網路傳播等考核標准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此舉是在打造「網紅論文」,但這些考核標准不切實際。昨天,浙江大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稱,10萬+僅是基礎性指標之一。
此《辦法》公布後,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影響和關注。發布最新說明的原因是有網友單拎出來一些字眼去歪曲、誤解這個規定,比如10萬+的閱讀量、要求主流媒體轉發等,其實閱讀量只是考核的基礎性指標之一,選擇媒體的標准也主要是看影響力。在初步討論階段,我們曾經拿之前的一些學術成果去套用這個標准,其實有滿足條件的文化成果很少。
優秀網路文化成果在每年6月由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認定,師生集中提交時間應該在明年6月份。目前還沒有詳細的考核標准,也沒有確定具體的考核人員。
Ⅵ 閱讀量超過10萬或40萬的網路文章都可以被認定嗎
《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文件提出的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的認定方法,不是對已有評價方法的排斥、否定、替代,而僅僅是一種補充。閱讀量超過10萬或40萬的網路文章不是都可以被認定。
Ⅶ 被認定為優秀網路文化成果就可以直接晉升職稱嗎
日前,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此文件提出的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的認定方法,不是對已有評價方法的排斥、否定、替代,而僅僅是一種補充。
Ⅷ 如何評價《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高校網路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網路文化育人功能,探索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校科研成果統計、各類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范圍,2017年9月,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最高可認定為權威學術期刊文章。
Ⅸ 浙江學校出台《辦法》的目的是什麼
日前,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針對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原創作品,最高可認定為國內權威學術期刊論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熱議。浙江大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學校出台《辦法》的目的是什麼?
答: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大眾文化教育及其傳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途徑。
我們制定《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其目的是為了順應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對藉助互聯網進行文化教育所產生的作品及成果進行評價的新的嘗試。
Ⅹ 浙大網路文化成果新規引熱議校方如何回應的
9月19日前,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針對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原創作品,根據其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將可被認定為優秀網路文化成果,可等同於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
對此,浙江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日來,出台的這個辦法在網路上形成了熱議,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關注。網路文化成果是優秀的網路文化原創作品,大學要鼓勵和引導師生產出高水平的成果。我校希望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並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對於滿足辦法中基本條件的成果申報,根據本辦法規定,要由專家委員會以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秉承嚴肅的學術傳統、學術規范和學術標准進行嚴格評審,來看是否能評定為相應的學術成果。」
嚴格把好每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