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6年軍改成果

2016年軍改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2 11:15:53

❶ 中國改革開放後軍事的成就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研製出「長鷹」長航時無人機,它是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系統,成功使我國無人機實現了由近中程、短航時向遠程、長航時的歷史性跨越。

2、2015年,北理工參與「9·3」大閱兵的裝備研製工作,涉及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等多個領域。

3、2007年12月21日,歷經16年艱辛探索,ARJ21—700新支線飛機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總裝下線,實現了我國航線上國產噴氣客機零的突破。

4、2018年7月12日,C919大型客機102架機從上海起飛,順利完成首次空中遠距離轉場飛行。開啟多地同步試飛模式,意味著C919大型客機項目轉入了密集研發試飛的新階段。

5、2016年底,軍隊規模力量編成改革正式啟動,按照精簡高效原則,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充實作戰部隊,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改革部隊編成,原有18個集團軍調整重組為13個,使人民軍隊規模更精幹、編成更科學、布局更優化。

❷ 中國建國以來在軍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1、20世紀50年代,我軍的軍區體制由四級改為三級;60年代,將總部機關二級部以下由部——處——科體制改為部——處兩層;90年代末期,部分陸軍集團軍實行軍旅營體制。這些改革都為實現合成、高效、靈活作戰指揮創造了條件。

2、50年代初期,黨中央、中央軍委確定軍隊建設的重點是陸軍技術兵種部隊和空軍,使我軍新型作戰力量特別是空軍力量得到飛速發展。從1950年10月至1954年初,空軍共組建了28個航空兵師70個航空兵團,擁有各型飛機3000餘架;

3、50年代中期,黨中央、中央軍委高瞻遠矚地作出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並從60年代中期開始實現歷史性突破,組建第二炮兵,使我軍擁有了一定的戰略核反擊能力和戰略威懾能力;

4、七八十年代,在國防費不足和軍事技術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我軍組建擴建陸軍航空兵等新型作戰力量;90年代以後,我軍大力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大幅提高了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進行了以精簡整編、調整體制編制為主要內容的13次改革,其中20世紀50年代4次,60年代2次,70年代1次,80年代3次,90年代2次,21世紀初1次。

❸ 中國國防軍隊建設改革體現在那些方面

一是圍饒和貫穿著改革開放這條主線。全書分為15章,"確立新時期軍事戰略指導思想",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和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人解放軍編制體制的改革調整和部隊的精簡整編;"開創教育訓練新局面",闡述了部隊訓練和院校教育方面的改革;"舉行重大軍事演習",反映和檢閱了部隊訓練改革的成果;"加強軍官隊伍建設",闡述了軍隊幹部制度的改革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新時期軍隊後勤改革",闡述了軍隊後勤保障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自主創新的武器裝備建設",闡述了我軍武器裝備的創新和改革;"新時期軍服的發展變化",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軍隊軍服的改革和變化。書中還闡述了人民解放軍的對內和對外開放:"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闡述了軍隊開放部分軍事設施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進駐港澳的文明之師",闡述了駐香港、澳門部隊開放軍營歡迎市民參觀、在軍營組織舉辦香港青少年夏令營等;"開展中外聯合軍事演習"、"中外海軍軍艦互訪"、"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等內容,闡述了人民解放軍開放軍營,走向世界,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國軍隊的交流與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改革開放30年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這一主題。其中有質量建軍、精兵合成方面的成就,也有教育訓練方面的成就,還有檢閱教育訓練方面成就的演習、閱兵;有軍官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的成就,也有後勤建設方面的成就;有武器裝備建設方面的成就,也有國防科技方面的成就;有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也有搶險救災方面的成就和貢獻;有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方面的成就,也有為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三是注意反映新成就、新信息。如在"舉行重大軍事演習"反映了剛剛舉行的"礪兵-2008"軍事演習;"加強軍官隊伍建設"中介紹了部隊剛開始實行的文職人員制度;"新時期軍服的發展變化",重點介紹了2007式新軍服;在"進駐港澳的文明之師"中介紹了駐香港部隊2008年7月剛舉辦的第四期青少年夏令營;"神舟、嫦娥巡天攬月"中介紹了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和慶祝大會;"搶險救災的生力軍和突擊隊"重點介紹了人民解放軍2008年初春參加抗冰雪斗爭和2008年夏參加四川汶川地區抗震救災斗爭;在"中外海軍軍艦互訪"中介紹了中國海軍軍艦2008年10月先後訪問韓國和俄羅斯;在"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中一直介紹到2008年10月聯合國向中國駐蘇丹維和部隊授勛。對有些事件未來的發展,書中還作了分析和展望。

四是多視角、多側面反映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本書不力求全面反映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而是選擇了若干個專題或一些精彩的篇章,從不角度、不同側面,闡述和介紹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

❹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和發展的重大成果有哪些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稱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稱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四軍,從國共內戰時期起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緊密依靠基層民眾,進行了土地革命戰爭、參加了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歷經艱難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戰勝了國內外的強大敵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功勛,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與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抵禦外來侵略,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維護國家獨立與安全,參加和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在加強自身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鞏固國防、維護國家領土完整與安全的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湖北東部等地區的起義。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1937年7月7日爆發抗日戰爭,8月25日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活動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集中起來,10月2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1945年,同盟國中國戰區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並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軍」一詞。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中共領導下的關內各解放區部隊大批進入東北地區,10月31日和東北抗日聯軍等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中國爆發國共內戰,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經過數年的國共內戰,推翻了國民政府的統治,後又進軍西藏,統一了中國大陸。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
從建國初至建國五十周年為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進行過共13次閱兵式。

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軍事有哪些成就

1、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發展創新,這是我軍始終保持蓬勃朝氣、不斷發展壯大的活力源泉,更是新形勢下我軍由大向強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我軍取得的一切勝利和成就,都是在黨的軍事理論指導下取得的。

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改革開放初期,人民解放軍員額達到602.4萬人。軍隊臃腫龐大成為制約現代化建設的一大障礙,只有實行精兵政策,才能提高質量,省出錢來改善裝備。我軍積極順應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實行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向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大步前進。改革開放以來,軍隊規模一減再減,每一次精簡整編都是脫胎換骨。

3、樹立戰鬥力標准,聚集備戰打仗。

20世紀80年代,軍委強調和平時期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提出以戰鬥力作為衡量全軍各項工作的根本標准,全面提高官兵的軍事素質和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縮短訓練與實戰的距離。

20世紀90年代,全軍開展科技練兵,大力加強聯合訓練,推動軍事訓練向更高層次發展。進入21世紀,我軍軍事訓練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整體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聚焦。



4、遂行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解放軍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緊緊扭住能打仗、打勝仗,推進軍事斗爭准備,遂行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5、軍隊建設發展戰略明確而堅定。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軍隊走過的路清晰而堅定。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明確提出,要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規定了軍隊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作出了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即從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准備狀態轉到和平時期建設軌道上來,在軍隊建設上著重抓了合成軍隊的建設和諸軍兵種合同訓練。

90年代以後,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跨世紀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隨後又對「三步走」發展戰略做了充實完善:在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後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

❻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一、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

這輪改革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

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

二、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

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根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更加精幹高效。

三、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全部實行派駐審計;組建新的軍委政法委,調整軍事司法體制,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6)2016年軍改成果擴展閱讀:

軍隊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總體目標。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以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為重點,協調推進規模結構、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

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按照總體目標要求,2015年,重點組織實施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2016年,組織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院校、武警部隊改革,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二)領導管理體制。著眼加強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機關的戰略謀劃、戰略指揮、戰略管理職能,優化軍委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軍種和新型作戰力量領導管理體制,形成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體系。

從職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職能、整合相近職能、加強監督職能、充實協調職能的思路,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軍委機關下放代行的軍種建設職能,剝離具體管理職能,調整歸並同類相近職能,減少領導層級,精簡編制員額和直屬單位,使指揮、建設、管理、監督四條鏈路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合理。

健全軍種領導管理體制,優化軍種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發揮軍種在建設管理和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調整改革後勤保障領導管理體制,以現行聯勤保障體制為基礎,調整優化保障力量配置和領導指揮關系,構建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統分結合、通專兩線的後勤保障體制。

改革裝備發展領導管理體制,構建由軍委裝備部門集中統管、軍種具體建管、戰區聯合運用的體制架構,裝備發展建設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體制,裝備管理保障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部隊保障部門體制。加強國防動員系統的統一領導。

(三)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要求,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劃設戰區。

按照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要求,調整規范軍委聯指、各軍種、戰區聯指和戰區軍種的作戰指揮職能。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完善聯合訓練體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軍視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❼ 2016年全國兩會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推進領導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軍委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優化軍隊規模結構,落實裁減軍隊員額30萬;改革部隊編成,推動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構建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重點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和後勤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優化武裝警察部隊力量結構和指揮管理體制等。同時,構建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

❽ 2016年5月以來中國在國防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大成就是對解放軍整體管理體制進行的改革,劃分了兵種,劃分了戰區,裁汰了冗餘機構和人員。整個軍隊權責清晰,隊伍更加精幹,開始走上精兵之路。

❾ 中國軍隊最近幾年有什麼成果

就已經公開出來的都列舉不過來了。國產航母、055、運20、直20、疑似轟20、11式OICW、外骨骼回、機器狗、高超音答速導彈、095確認在研製、暗劍。這些就是能說得出來的。那些還不能公開的不知道有多少呢

❿ 2016年的七大軍區改五大軍區有何意義(從組織機構、作戰部署、戰爭能力等三個

摘要 您好 戰區擔負著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對維護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使命是要應對本戰略方向的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對維護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

閱讀全文

與2016年軍改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