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

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2 04:12:35

㈠ 古巴比倫的文明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泥板書。

2、法律:《漢謨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統完備的成文法典。

3、建築奇跡:空中花園,巴別通天塔

4、歷法:太陰歷,在這部歷法中,蘇美爾人利用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把一年定為365天,劃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並第一次使用了閏月,而且設立7天為一周。

5、數學:掌握了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方法,還知道如何解出一元二次方程。當然還有兩項最重要的發明不能不提及,一項是十進位法及六十進位法的發明,另一項就是計算出了π 的值近似3。

(1)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距今約5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聖經》稱為「伊甸園」,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這平原上發展了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城市,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葯典、農人歷書等,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之一。有空中花園,但都成廢墟。

古巴比倫王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三大古國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於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現代文明的起源地。古巴比倫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等重要組成部分。

㈡ 談談你印象最深的中國古代社會的文明成果並思考它的作用和影響

狹義:社會文明是指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並列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的「五個文明」之一。社會領域的進步程度和社會建設的積極成果,包括社會主體文明、社會關系文明、社會觀念文明、社會制度文明、社會行為文明等方面的總和。我們日常談到的社會文明指的是狹義的社會文明。[1]
詳解


具體解析「五個文明」中的狹義社會文明:包括社會主體文明(個人發展、家庭幸福、鄰里和諧、社會和諧)、社會關系文明(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鄰里關系、社團關系、群體關系)、社會觀念文明(社會理論、社會心理、社會風尚、社會道德)、社會制度文明(社會制度、社會體制、社會政策、社會法律)、社會行為文明(社會活動、社會工作、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總和。我們日常談到的社會文明指的是狹義概念。而「五個文明」共同構成文明系統整體,協調發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是一個完整而全面的文明體系。生態文明是「五個文明」系統中的前提,物質文明是「五個文明」系統中的基礎,政治文明是「五個文明」系統中的保障,精神文明是「五個文明」系統中的靈魂,社會文明是「五個文明」系統中的目的。強調「五個文明」共同發展、協調發展,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正確回應,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再一次升華,必將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㈢ 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文明成果

一、古巴比倫:

1、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兩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萬年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8000年~1萬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煉實踐——兩河流域城邦金銀礦石冶煉實驗(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銅冶煉技術——兩河流域城邦青銅冶煉術(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鐵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歷法——蘇美爾人太陰(月)歷(具體時間不詳,早於埃及太陽歷;有說法認為其有5000年歷史)。

8、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猶太教(4000年前,與印度教並列)。

(3)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一、定義:

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於中國國內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國際上對此尚有爭議。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臨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

二、定義來源:

梁啟超在其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認為「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三、國際認可:

《世界文明史》(美國威廉·麥克高希)稱「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

《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里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里,中東文明即包括了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

日本NHK電視台的大型紀錄片《世界四大文明》也認為中國、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為世界四大古文明。

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大型記錄片《文明的軌跡》里,將黃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稱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㈣ 你還了解哪些古代文明成果呢

一、古印度文明成果

1、音樂舞蹈

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

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而加爾各答則每天都有關於文化的新聞,多元化的音樂、舞蹈、舞劇和笑劇都令遊人眼花繚亂,樂而忘返。

2、青銅雕像

古代印度是神話之邦,宗教、哲學異常發達。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銅造像往往是神話的象徵、宗教的偶像和哲學的隱喻,融鑄著諸神之靈。印度青銅造像的傳統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時代的青銅小雕像《舞女》。

公元前9——6世紀相繼興起的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為古代印度藝術包括青銅造像提供了永恆的主題。印度中世紀(公元7——13世紀),印度青銅造像達到鼎盛時期。

3、數學成就

自哈拉巴文化時期起,古印度人用的就是十進位制,但是早期還沒有位值法。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以後,古印度才有了位值法記數,不過開始時還沒有「0」的符號,只用空一格來表示。公元9世紀後半葉有了零的符號,寫作「.」。

二、古巴比倫文明成就

建築成就

古巴比倫城垣雄偉、宮殿壯麗,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築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對巴比倫城進行入大規模建設,使巴比倫城成為當時世上最繁華的城市,也是中東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巴比倫城以兩道圍牆圍繞.外牆以外,還有一道注滿了水的壕溝及一道土堤,城內的主幹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鋪成,另城有八個城門,其中的北門就是著名的伊絲達爾門,表面用青色琉璃磚裝飾,磚上有許多公牛和神話中的怪物等浮雕。

巴比倫城被建設得宏偉壯麗,直到100多年後,希臘歷史學家,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來到巴比倫城時,仍稱它為世界上最壯麗的城市。

三、古埃及

文明成就

概述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了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歷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四、古中國

中國是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中國有著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科技傳統。古代中國為世界貢獻了諸多發明創造,而且在天文、數學、醫葯、機械、冶金、陶瓷、紡織、建築等眾多方面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先進成果。

一些由中國先於其他國家發明的包括: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地震儀、算盤、傘(現今所用,能張開收回的傘)、牙刷、馬鐙、絲綢、舵、瓷器、石油井、紙幣、火柴、漆器、風箏、熱氣球、釣竿、扇子、弩、船塢、投石機等等。

(4)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參考資料

網路——古中國

網路——古巴比倫

古網路——埃及

㈤ 古代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

2、獅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築物,是法老的墓穴。由於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兩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區興建。

3、天文學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Sopdet」,是動詞「使尖銳」的陰性名詞形式)的運行制定歷法,即科普特歷。

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歷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歷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4、古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5、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

(5)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

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

㈥ 下列屬於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的是( )

下列屬於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的是( C )

①種姓制度——不是中東地區文明,而是印度

㈦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在國家滅亡後,它的文明成果都有哪些國家來繼承和發揚

就是伊拉克

伊拉克歷史背景

文章來源:The Australian News 文章編輯:伊光編譯 添加時間:2005-8-22 20:29:33

這些日子,美國特派全權大使坐鎮對伊拉克臨時政府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必須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新憲法起草工作。 伊拉克是一個矛盾重重的國家,這一百年來沒有平靜過,一直是西方國家渴望吞噬的肥肉,所以都在那裡製造民族分裂,扶植親信。

伊拉克位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歷史上稱作是美索不達美亞地區,文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萬兩千年前,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搖籃之一。 公元十世紀到十二世紀將近三百年,巴格達是伊斯蘭帝國的首都,文化中心,1258年蒙古鐵騎淪陷巴格達,遭到一次最嚴重的文明浩劫。 十六世界,土耳其崛起建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恢復了巴格達的伊斯蘭文明,制止了伊拉克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的教派沖突,樹立遜尼穆斯林為政府主力。 土耳其把今日的伊拉克分為三個地方行政區,分別以巴格達、摩蘇爾和巴什拉為首府。 通過這三個據點的管轄,土耳其有效地控制了各地的部落勢力,三百多年平安無事。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趁中東局勢混亂以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自顧不暇之際於1921年侵入巴格達,與法國密謀,單方面宣布了英法賽克斯-皮考特協議(Sykes-PicotAgreement),代替土耳其佔有巴格達,並且規定伊拉克為英國「託管地」,當然是英國「委託」

自己管理別國的領土。 英國殖民政府最終找到了一個滿意的代理人,1921年把麥加部落謝里夫?海珊的兒子費薩爾推上伊拉克「王位」,根據英國東方學家格爾楚德?貝爾(Gertrude Bell)研究的方案為伊拉克劃定了「國界」,英國政府只負責控制巴格達傀儡政府,統一管轄三個地區。 伊拉克境內更加不平靜,到處都有起義,反抗英國殖民奴役,1930年英國宣布託管不順利,1932年被迫許可伊拉克在英國監督下的「獨立」。 名義上獨立之後,伊拉克仍舊在英國軍隊佔領中,鎮壓抗英起義,到處血腥屠殺。 歐洲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調走駐伊拉克部隊返回本土保衛英國,伊拉克反英情緒高漲,加入了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參加反英斗爭。 1939年,英國部隊再次在巴格達登陸,鎮壓伊拉克的親德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大英帝國解體,美國勢力侵入中東,取代英國和法國傳統殖民地的控制。 巴格達出現了一個親西方的賽伊德「民主政府」,1958年發生政變,費薩爾二世國王遭到謀殺,哈希姆將軍奪得政權。 五年之後,哈希姆遭到暗殺,伊拉克的民族主義復興黨上台。 美國中央情報局從埃及開羅大學校園中看到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伊拉克青年薩達姆?海珊,經過多方考查,發現此人有培養前途。 薩達姆於1979年被美國支持為伊拉克新總統,總統上任第二年,服從美國的戰略規劃,獲得美國大規模武器支持,向伊朗發動戰爭,試圖消滅伊朗伊斯蘭革命政權。 戰爭進行了八年,雙方戰死一百多萬士兵。

美國制定的最新世界戰略,以「9-11事件」為借口,向沒有抵抗能力的伊斯蘭國家開刀,先攻佔阿富汗,然後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由美軍直接管理伊拉克政府。 這兩個國家都曾經是英國殖民主義勢力范圍,因此英國緊跟美國出兵,從中有利可圖,撈到油水。 英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公民要求首先聲明從伊拉克撤軍規劃,國防大臣約翰?雷德說:「我們在那裡的工作還沒有完成」,他還說:「我們要與伊拉克人民肩並肩戰斗,直到實現新民主」,拒絕提供結束佔領伊拉克的時間表。 美國特派大使天天敦促臨時政府服從美國的意圖和規劃,簽訂一部使美國滿意的伊拉克新憲法,以後就「有法可依」保護美國的利益。

伊拉克共和國位於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北接土耳其,東臨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接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首都巴格達是中東交通的樞紐。
伊拉克的國土大部分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著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縱貫平原中部。
伊拉克面積44183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10萬。其中阿拉伯人約佔735%,庫爾德人約佔216%,其餘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部落講波斯語。通用英語。居民中95%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約佔545%,遜尼派約佔405%,少數人信奉基督教佔全國人口36%或猶太教。
伊拉克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巴比倫王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公元762年,巴格達被阿拔斯哈里發王朝定為都城,成為世界聞名的大都會。《天方夜譚》中的許多故事就是以宏偉輝煌的巴格達作為主要場景地。圖中的喀西門大清真寺是巴格達城的建立者曼蘇爾國王的陵墓所在地。
伊拉克歷史上屢遭外患。波斯人、阿拉伯帝國、蒙古和奧斯曼帝國等相繼侵佔過它。上個世紀20年代它還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1921年獨立,成立費薩爾王朝。1958年7月14日,王朝被推翻,成立伊拉克共和國。

㈧ 中東 印度 中國 古文明的成果各一項

中東文明當然就是古巴比倫文明最為久遠了。最有代表的要數《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步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印度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是佛教了。雖然今天在印度已經走向衰落,但是佛教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成為一個國際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中國古文明就博大精深了,舉不勝舉。試舉幾個:諸子百家學說對於今天的生產生活政治都具有世界意義;琴棋書畫——國際藝術;戲劇、漢字、武術、園林藝術、建築……等等等等,至今都風采依舊。

閱讀全文

與古代中東地區文明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