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競賽證書容易通過自主招生初審
自主招生擬錄名單一般都是考試結束後半個月到1個月這樣就公布了,你要自己版多關權注,別錯過時間了。自主招生擬錄之後,接下來的程序是給同學們退檔的機會。如果需要體檢,那麼會通知你去體檢的,否則就直接錄取了~~
~~
㈡ 那個自主招生聽說要用到證書,硬筆書法考級證書管用嗎還有那個什麼全國性的競賽,那個必須有嗎
應該不行不行吧,如果行應該也要省及以上級別的不止一個的才行、、
㈢ 這個證書在自主招生可以用么自主招生條件是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競賽省三等獎及以上
今年自招條件普遍比去年高,多數高校要求省一,具體情況要看各高校的招生簡章
㈣ 哪些大學自主招生一定要競賽證書(一本A段)
沒有必須要競賽證書的,即使是清華北大,也有沒有競賽證書的同學取得自主招生資格
自主招生六大特別提醒
1、自薦VS校薦
申請方式分為「校薦」和「自薦」兩種。
絕大多數院校同時接受「校薦」和「自薦」。但有少數院校只接受校薦,以2010年的招生簡章來看,就有中央財經大學、同濟大學、北大醫學部等。而中國人民大學更加特殊,指出有「校薦」資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選擇學校提供的專業,但是「自薦」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學、化學、人文科學實驗班(國學)、中國革命史與中國******黨史、美術學專業等5個專業中選擇。
據統計,以「校薦」資格申請自主招生獲得通過海選的比例遠大於以「自薦」方式,「校薦」幾乎95%能通過院校的海選,而以「自薦」方式通過海選的比例不超過20%,因此有實力拿到「校薦」資格的考生要盡量爭取拿到心儀院校的「校薦」。需要指出的是,「校薦」並不是學校在推薦信上蓋了章就算是學校推薦,因為所有考生申請的材料都必須經過中學蓋章,只有拿到中學的推薦名額才算是學校的校薦。
2、如何選擇目標學校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經貿20分的加分,而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成績具備了沖擊人民大學的實力,這時報考外經貿將萬無一失,而放棄人大又心有不甘,於是左右為難。
建議考生和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太過保守。具體操作時,可以選擇2所目標院校,一所是與考生平時實力相當的院校;另一所略高於考生的平日實力,並且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得著的院校。
3、如何准備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一般包括申請表(報名表)、個人陳述、推薦資料及附屬材料。
(1)申請材料所覆蓋的內容一般有:
①成績
有的高校需要很詳細的從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績以及年級排名;
②競賽獎項
只要在高中階段獲獎的都可以為自主招生初審通過增加籌碼;
③作品
好的作品將是申請材料的亮點;如果沒有什麼作品的話,也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如對教育公平等熱點話題的看法等;
④特長
如果有特長一定要寫上,如竹笛9級,鋼琴9級等。清華大學就非常看重有橋牌、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等特長的學生;
⑤志向或大學四年規劃
比如北大要求闡述為什麼要報考北大;清華要求寫出自己的求學之路等。
(2)注意事項:
① 重點填寫高中階段的表現。對於初中、小學階段的內容,一般不必填寫。
② 加蓋學校公章,而不能僅蓋學校教務處等部門公章。
③ 個人自述及推薦意見的篇幅均以1頁為宜,一般不超過2頁。
④ 附屬材料只要把高中階段能夠反映自己成績的材料附上即可。
⑤ 本著節約原則,建議以黑白印製申請材料。
4、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自薦信
(1)個人陳述一定要務實,這也是寫個人陳述最重要的一點。類似於「我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我樂於助人」、「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的話很空洞,任何人都可以說,就體現不出一個人的閃光點。 如果想要體現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一定不能泛泛而談,盡可能舉例說明。如果參加過社會工作,如志願者等,都可以寫出來。寫作時要實事求是、條理清晰地書寫,不要用花哨的語言對自己大加贊揚,語言要朴實、誠懇、實事求是。作假是大忌。
(2)個人陳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強調。每個申請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應該都是很優秀的,都有著豐富、驕人的經歷,但是這些經歷不可能都寫進去,因此就要有所強調,突出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時也是招生老師最欣賞的能力,去強調那些能夠體現這些能力的經歷。
(3)突出自己的個性。現在的高中畢業生都是90後的學生,有活力、有夢想,視野開闊,性格張揚。在申請材料中老師同樣希望看到時代賦予他們這些青春活力的內涵。
(4)了解申請院校的文化內涵和性格特點。越好的高校越注重考生的秉性與學校文化氛圍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願意選擇這樣的學生,而且這樣的方式更適合於高校未來發展趨勢。
5、如何准備筆試
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要比高考(論壇)題難,比各類競賽題容易。由於考試時間在一輪考試之後,因此考生只要在學校跟著老師扎扎實實地做好一輪復習即可,此外,可以對熱點話題有所了解,以此來開闊視野,也不至於在評述時無話可說。
6、如何准備面試
自主招生的面試題目靈活多變,不可預測。准備時不必在話題方面花費太多精力。而要在心態、思維、語言表達、禮儀等方面進行准備。
首先,要盡可能讓自己保持一個輕松平和的心態。
其次,多設想一下面試時遭遇突發狀況要如何應對。如出現冷場的情況怎麼辦?拿到的話題無話可說怎麼辦?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另外,禮儀是我們容易忽略的一個方面。比如面帶微笑、認真傾聽別人的話、不要氣勢太剩地搶話等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7、特別提醒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試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1)因准備自主招生考試,而耽誤了正常的學習;
(2)沒有通過自主招生考試,或沒有拿到最高級別的加分,感到心情失落;
(3)拿到自主招生加分,過於自滿,放鬆了學習,結果大意失荊州
㈤ 自主招生是必須得獲全國性競賽證書才能自主招生么沒有可不可以啊
有不一定可以,沒有不一定行。
各個學校條件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查看你心儀的幾所學校近兩年的自主招生簡章,可以到學校官網去看,也可以到一些專門網站集中查看,網路搜索即可,比較著名的有陽光高考網站和新浪網。
另外,自主招生是把雙刃劍,這是一種高效招生改革的新路,但對大多數學生並不適合。有不少通過了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高考分數沒夠投檔要求而沒能被那所學校錄取,最後掉到一所普通院校落了個復讀的下場。我身邊2個學生就是這樣。另外聽說個別學校還有暗箱操作嫌疑,所以請慎重。
㈥ 自主招生競賽證書不是本省的
可以用的。大學自主招生是面向全國的,只要是省級以上證書都有用的。
重點大學自主招生簡章一般11月至12月初公布。自己到大學本科招生網站中查看相關信息。按照大學要求 提交申請材料。申請後,通過大學初審的一般在2月參加理論考試。
成績符合要求的會參加面試,時間一般在3月。
面向全國開展自主招生的一般在每個省都有名額,至於是否有校薦名額 你要問班主任 或 直接打電話問大學招生部門,這個不在網上公布。你可根據自己成績 選擇二三所大學申請。
高校自主招生評價標準的相似點
一、所在中學要求
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根據高校對中學的要求,可預估自己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每所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還是相差較大的,因此,一個學生在哪一所學校求學,是省重點、地區重點,還是一般學校,一定程度決定外界對你的整體素質的評價。由於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重點和地區重點中學。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等。根據高校的這種要求,同學們也可評估自己參加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二、學業成績要求
在自主招生體系裡,學習成績很重要,不要誤以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學問,自主招生還要看學習成績嗎?你們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不僅有絕對分數,還要有你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因為這樣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
大學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範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麼,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准,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
㈦ 參加自主招生一定要競賽證書嗎
不一定,競賽證書會增加你的審核幾率,但並不絕對。如果你的成績很好,學校進行了推薦(一般高校會根據中學往年的成績分配給中學自主招生報名的名額),一般學校推薦了,基本可過初審。
㈧ 哪個自主招生的大學不需要各種競賽的證書
很多自主招生學校都不需要競賽證書,例如文科招生,沒有競賽,怎麼要證書?即使是理科,很多學校更看重他們自己組織的考試,當然,要初選通過,你提供材料必須證明你足夠優秀,這時有競賽證書無疑會占優。
㈨ 關於自主招生獲獎證書的問題
自主招生的意思就是學生必須參加自主招生學校的考試測試,以及專業能力的測試等。對於學生之前所取得的一些證書或者是獲獎的情況,自主招生的院校不會給予加分等政策。
學生在自主招生前,其獲獎的或者是專業能力等,只能算做被推薦參加自主招生的一個砝碼,但是不能在自主招生中享受到任何優惠政策。每一個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都是十分優秀,只能通過自主招生時學校給出的同等的考試或者是專業能力的測試才公平。大家在同一個起點,不會去考慮以前的成績。自主招生單位也是利用這種手段來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自主考生。
建議學生在自主招生過程中,不要依賴曾經的獲獎經歷,沒有多大的作用。
㈩ 自主招生要求的奧賽證書 是什麼等級的
報名條件
符合教育部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考條件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標准、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符合下述一或二或三的條件要求者均可報名。
(一)在某一學科方面有突出特長,已取得一定成果,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2012年9月1日—2015年2月28日,以下同)在國家規定的中學生學科競賽(見附件1)中,獲得省級二等獎(含)以上,或個人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二等獎(含)以上,或個人獲得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
2.高中階段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第一專利授權人)。
3.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新概念作文大賽決賽一等獎,或獲得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復賽全國優勝者一等獎。
4.高中階段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公開發表第一作者論文一篇(含)以上,或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第一作者文學作品兩篇(含)以上(每篇不少於1000字)或詩歌四篇(含,在不同刊物)以上,或第一作者正式出版專著一部(含)以上。
(二)在某一學科方面具有創新潛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獲得國家規定的中學生學科競賽(見附件1)省級預賽(初賽)獎勵,或個人獲得省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含)以上,或個人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三等獎。
2.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新概念作文大賽決賽二等獎,或獲得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復賽賽區優勝者一等獎(含)以上。
3.高中階段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第一專利授權人)。
4.高中階段公開發表第一作者論文一篇(含)以上,或公開發表第一作者文學作品兩篇(含)以上(每篇不少於1000字)或詩歌四篇(含,在不同刊物)以上。
(三)在英語、數學、物理或化學等方面有學科特長,或具有一定創新潛質,且能提供相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