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軀體捐證書

軀體捐證書

發布時間:2022-01-01 07:10:25

㈠ 遺體捐獻

您好,對於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好久要不要答,答的話實在是專業知識太少,怕誤導了你,不答的話又覺得現在捐獻遺體器官的人太少了,錯過了和你交流的機會我怕再也遇不到了,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有這樣高尚的思想我真的是很感動,所以考慮了很久終於決定還是找一些有關的東西給你,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垂死之人:病死,災害,死刑。。。。。。這類人本人意識清晰,願意將身體器官的某些部位捐獻出來。可以提出口頭申請。

正常人願意在死亡後捐獻器官,要書面申請。且要由公證處公證,費用自理。

申請完成,由民政局留底備案。

各個地方的具體措施不同,比如有的要保密什麼的。這事可以和當地民政局聯系。登記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記者頒發由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的「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

下面是「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 」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遺體、器官的捐獻行為,保障捐獻、接受等各方的合法權益,弘揚無私奉獻精神,發展醫學科學事業,推動社會進步,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遺體、器官的捐獻及其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遺體是指自然人死亡後的軀體。
本條例所稱的器官是指自然人除血液、精子、卵子、胚胎之外的人體器官和人體組織。
第三條 捐獻遺體、器官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原則。捐獻器官的移植應當遵循科學、公正、公平原則。禁止買賣遺體、器官。
第四條 捐獻人的捐獻行為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和社會尊重。
捐獻人的近親屬應當尊重捐獻人的捐獻意願,支持捐獻人的捐獻行為。
第五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民政、司法、公安、教育、科技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工作。
地方紅十字會負責遺體、器官捐獻的登記、咨詢、器官移植排序等組織服務工作。
第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公民捐獻遺體和器官。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工作,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有條件的學校應當開展遺體、器官捐獻的科普教育。
第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對遺體、器官的捐獻人和在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遺體捐獻

第八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遺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願意捐獻遺體的,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第九條 捐獻人捐獻遺體應當辦理登記手續,填寫登記表並簽字蓋章。登記表應當載明捐獻人的基本情況、捐獻執行人的有關情況及同意執行的意見、遺體接受單位等事項。
各級地方紅十字會及其委託的登記單位是遺體捐獻的登記機構。登記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其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工作時間等。
第十條 捐獻人辦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可以到登記機構登記,也可以要求登記機構上門登記。
捐獻人未選擇遺體接受單位的,由當地地方紅十字會確定遺體接受單位。
地方紅十字會委託的登記單位應當定期將遺體捐獻登記情況報告所委託的紅十字會,並由紅十字會及時通報有關遺體接受單位。
登記機構、遺體接受單位及工作人員對登記的事項應當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一條 捐獻人委託並登記的捐獻執行人,可以是捐獻人近親屬,也可以是其他自然人,或者是捐獻人的工作單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
第十二條 辦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後,捐獻人可以變更登記內容或者撤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第十三條 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遺體捐獻登記表、捐獻卡和榮譽證書
提倡捐獻人隨身攜帶捐獻卡。
第十四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單位,經向省紅十字會登記,可以成為遺體接受單位:
(一)具有開展醫學教學和醫學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等學校、科研單位,或者具有開展醫學科學研究、器官移植能力的醫療機構;
(二)有從事遺體接受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三)有與開展遺體接受工作相適應的設備、場所。
遺體接受單位可以作為紅十字會委託的遺體捐獻登記單位。
第十五條 捐獻人死亡後,捐獻執行人應當及時通知遺體接受單位,遺體接受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後二十四小時內接受遺體並辦理接受手續。
捐獻執行人因故不能執行的,捐獻人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可以及時通知相應的接受單位或者當地地方紅十字會。
因突發性因素導致死亡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得知死者是捐獻人的,應當及時通知捐獻執行人或者當地地方紅十字會。
遺體接受單位接受遺體後,應當於十日內向當地地方紅十字會備案。
第十六條 遺體接受單位應當妥善管理捐獻的遺體,建立遺體利用檔案;在利用遺體時,應當舉行儀式表示對遺體的尊重和對捐獻人的敬意,不得有侮辱遺體的行為;對利用完畢的遺體負責火化,承擔遺體的運輸費、火化費等相關費用。
地方紅十字會和遺體接受單位可以為遺體捐獻人設置紀念設施。

第三章 器官捐獻

第十七條 年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
自然人願意死亡後捐獻器官的,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只有同意捐獻的口頭意思表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二)沒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三)沒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親屬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四)沒有任何近親屬的,有其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第十八條 捐獻人可以將捐獻的活體器官指定移植給近親屬。
第十九條 捐獻人可以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
捐獻人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須向所在地地方紅十字會登記。設區市、縣(市、區)紅十字會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省紅十字會。地方紅十字會可以委託醫療機構進行登記,醫療機構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所委託的紅十字會。
第二十條 捐獻登記需要填寫登記表,登記表應當載明捐獻人的基本情況、捐獻的器官名稱等事項。
捐獻人登記後可以變更登記內容或者撤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登記機構、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對登記的事項應當保密,不得泄露。
第二十一條 省紅十字會建立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省紅十字會可以為信息庫的建設和管理籌集資金,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條 從捐獻人遺體摘取器官,應當由二名以上醫師確認捐獻人死亡後方可進行。
確認捐獻人死亡的醫師,不得參與該遺體器官的摘取或者植入手術。
捐獻人遺體需要進行司法鑒定或者經鑒定認為需要繼續查驗的,不得摘取遺體的器官。
第二十三條 醫師從捐獻人遺體摘取器官後,應當對摘取部位予以妥善處理。
醫療機構摘取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的器官後,應當按醫療技術的要求及時移送實施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並由實施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於十日內向省紅十字會備案。
第二十四條 需要接受非近親屬捐獻的器官移植的個人,應當持醫療機構的相關證明向省紅十字會或者通過醫療機構向省紅十字會申請。
省紅十字會應當按申請人申請的時間先後順序進行登記,並將申請內容載入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未經申請人的書面要求,不得對登記內容進行刪減、更改。
第二十五條 捐獻的器官用於不指定的接受人的,由省紅十字會按照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中申請登記的時間順序確定移植接受人。
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的,其本人及近親屬在接受其他人捐獻的器官移植時享有優先權。二人以上享有優先權的,由省紅十字會根據申請登記的時間確定順序。
實施移植手術的醫療機構,根據醫學技術和捐獻器官的相關指標認為該接受人不適合移植的,由省紅十字會確定後位次的接受人。在捐獻器官可能喪失利用價值的緊急情況下,醫療機構可以先行移植,並在十日內向省紅十字會書面報告。
第二十六條 省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調閱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的有關資料,對移植排序情況進行監督。有關當事人對排序有異議的,可以向省衛生行政部門投訴,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投訴進行調查、核實,並於接到投訴後十日內書面答復投訴人。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買賣遺體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對買賣雙方處以交易額三至五倍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倒賣器官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交易額七至十倍的罰款;醫療機構倒賣器官的,還應當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並吊銷其執業證書;醫務人員倒賣器官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並吊銷其執業證書;對於買賣器官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四款、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登記機構、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泄露捐獻人登記事項的,由主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所在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經省紅十字會登記的單位接受遺體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接受的遺體由省紅十字會安排給符合條件的遺體接受單位,對無法利用的遺體由違法接受單位負責處理。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遺體利用完畢處理不當的,或者有侮辱遺體行為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由省紅十字會撤銷其遺體接受單位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擅自摘取器官的醫師,由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未按申請人的排序確定移植器官接受人的,由省紅十字會對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並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衛生行政部門、地方紅十字會、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本條例過程中,不履行職責、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由其主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所在單位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的捐獻人近親屬是指捐獻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地方法規)

最後祝您健康,好人一生平安!!

㈡ 國家對人體器官捐獻者的獎勵

因為我們生活在中國,中國有句古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所以,死無全屍是最可悲的事情,當死刑犯捐獻了他的器官,他就為了社會,為了更多的人能夠活下去而出了一份力,只要是為更多人造福的事情都值得鼓勵.
你應該也知道一個死刑犯對於器官捐贈是無動於衷的,其一他會想"反正死也死了,幹嘛還讓我死不太平?"
其二,在中國死刑犯必須無償的捐贈自己的器官,你難道不知道當死刑犯被押到刑場之後有很多醫生守在旁邊等著挖他的器官嗎?

㈢ 准備死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院,把所有能用的身體部件全部捐獻,手續怎麼辦理。

各地區捐獻基本流程
凡在本省居住、無陪償的志願捐獻遺體者,可直接到登記接受站登記手續,也可與省紅十字會聯系,由省紅十字會介紹到就近的登記接受站辦理登記手續。
志願無償捐獻遺體者需填寫申請,後到附近公證處辦理公證。同時,登記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記者頒發由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的"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
生前未辦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手續的,但本人臨終前或死後其直系親屬要求志願捐獻遺體,要取得死者工作單位或公證處證明後,才能到登記接受站辦理接受捐獻遺體的手續。
志願捐獻者可以變更或撤銷登記。但是,要先辦理變更或撤銷登記申請公證。
據了解,國家規定的甲、乙類傳染病人的遺體不列入志願捐獻遺體范疇。
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有海南醫學院、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省農墾總局醫院、三亞市人民醫院和省市級紅十字會。
無償捐獻辦理流程
以山西省太原市捐獻為例:
1.首先至太原市紅十字會,地址:太原市桃園四巷27號。
領取太原市遺體捐獻登記表一式三份。
2.填寫自願捐獻申請書、捐獻申請表,申請表至少由一位直系親屬同意並簽字,切所有親屬對捐獻應予知悉且同意。
3.至太原市城南公證處辦理公證(免費),地址:太原市並州南路115號永豐大廈6層。
4.公證書與捐獻登記表由太原市紅十字會、城南公證處、捐獻者各保存一份。
5.太原市紅十字會頒發捐獻證書和個人資料卡。
為了更好的做出貢獻:捐獻者去世後,請直系親屬在兩小時內啟動捐獻程序。

㈣ 你想過死後,把軀體捐出來嗎我很難接受的,想想:被別人做解剖實驗~~~啊

我們上解剖課確實有的同學會對屍體不尊重,但我想大多數同學還是比較認真比較嚴肅的,為醫學做貢獻也算是我們去世後,用無用之驅對社會做的最後一點貢獻吧!!!

㈤ 本人女39歲身體機能正常,如果不幸遇難,想把器官捐獻需要什麼申請流程

聯系本省的接收站或者紅十字會辦理登記手續。具體流程與規定看本省條例。

㈥ 想要遺體捐獻,具體要辦那些手續到那裡辦謝謝!拜託各位大神

找了些有關的東西給你,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垂死之人:病死,災害,死刑。。。。。。這類人本人意識清晰,願意將身體器官的某些部位捐獻出來。可以提出口頭申請。 正常人願意在死亡後捐獻器官,要書面申請。且要由公證處公證,費用自理。 申請完成,由民政局留底備案。 各個地方的具體措施不同,比如有的要保密什麼的。這事可以和當地民政局聯系。登記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記者頒發由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的「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 下面是「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 」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遺體、器官的捐獻行為,保障捐獻、接受等各方的合法權益,弘揚無私奉獻精神,發展醫學科學事業,推動社會進步,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遺體、器官的捐獻及其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遺體是指自然人死亡後的軀體。 本條例所稱的器官是指自然人除血液、精子、卵子、胚胎之外的人體器官和人體組織。 第三條 捐獻遺體、器官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原則。捐獻器官的移植應當遵循科學、公正、公平原則。禁止買賣遺體、器官。 第四條 捐獻人的捐獻行為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和社會尊重。 捐獻人的近親屬應當尊重捐獻人的捐獻意願,支持捐獻人的捐獻行為。 第五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民政、司法、公安、教育、科技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工作。 地方紅十字會負責遺體、器官捐獻的登記、咨詢、器官移植排序等組織服務工作。 第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公民捐獻遺體和器官。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工作,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有條件的學校應當開展遺體、器官捐獻的科普教育。 第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對遺體、器官的捐獻人和在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遺體捐獻 第八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遺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願意捐獻遺體的,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第九條 捐獻人捐獻遺體應當辦理登記手續,填寫登記表並簽字蓋章。登記表應當載明捐獻人的基本情況、捐獻執行人的有關情況及同意執行的意見、遺體接受單位等事項。 各級地方紅十字會及其委託的登記單位是遺體捐獻的登記機構。登記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其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工作時間等。 第十條 捐獻人辦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可以到登記機構登記,也可以要求登記機構上門登記。 捐獻人未選擇遺體接受單位的,由當地地方紅十字會確定遺體接受單位。 地方紅十字會委託的登記單位應當定期將遺體捐獻登記情況報告所委託的紅十字會,並由紅十字會及時通報有關遺體接受單位。 登記機構、遺體接受單位及工作人員對登記的事項應當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一條 捐獻人委託並登記的捐獻執行人,可以是捐獻人近親屬,也可以是其他自然人,或者是捐獻人的工作單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 第十二條 辦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後,捐獻人可以變更登記內容或者撤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第十三條 省紅十字會統一印製遺體捐獻登記表、捐獻卡和榮譽證書。 提倡捐獻人隨身攜帶捐獻卡。 第十四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單位,經向省紅十字會登記,可以成為遺體接受單位: (一)具有開展醫學教學和醫學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等學校、科研單位,或者具有開展醫學科學研究、器官移植能力的醫療機構; (二)有從事遺體接受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三)有與開展遺體接受工作相適應的設備、場所。 遺體接受單位可以作為紅十字會委託的遺體捐獻登記單位。 第十五條 捐獻人死亡後,捐獻執行人應當及時通知遺體接受單位,遺體接受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後二十四小時內接受遺體並辦理接受手續。 捐獻執行人因故不能執行的,捐獻人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可以及時通知相應的接受單位或者當地地方紅十字會。 因突發性因素導致死亡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得知死者是捐獻人的,應當及時通知捐獻執行人或者當地地方紅十字會。 遺體接受單位接受遺體後,應當於十日內向當地地方紅十字會備案。 第十六條 遺體接受單位應當妥善管理捐獻的遺體,建立遺體利用檔案;在利用遺體時,應當舉行儀式表示對遺體的尊重和對捐獻人的敬意,不得有侮辱遺體的行為;對利用完畢的遺體負責火化,承擔遺體的運輸費、火化費等相關費用。 地方紅十字會和遺體接受單位可以為遺體捐獻人設置紀念設施。 第三章 器官捐獻 第十七條 年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 自然人願意死亡後捐獻器官的,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只有同意捐獻的口頭意思表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二)沒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三)沒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親屬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四)沒有任何近親屬的,有其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 第十八條 捐獻人可以將捐獻的活體器官指定移植給近親屬。 第十九條 捐獻人可以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 捐獻人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須向所在地地方紅十字會登記。設區市、縣(市、區)紅十字會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省紅十字會。地方紅十字會可以委託醫療機構進行登記,醫療機構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所委託的紅十字會。 第二十條 捐獻登記需要填寫登記表,登記表應當載明捐獻人的基本情況、捐獻的器官名稱等事項。 捐獻人登記後可以變更登記內容或者撤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登記機構、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對登記的事項應當保密,不得泄露。 第二十一條 省紅十字會建立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省紅十字會可以為信息庫的建設和管理籌集資金,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條 從捐獻人遺體摘取器官,應當由二名以上醫師確認捐獻人死亡後方可進行。 確認捐獻人死亡的醫師,不得參與該遺體器官的摘取或者植入手術。 捐獻人遺體需要進行司法鑒定或者經鑒定認為需要繼續查驗的,不得摘取遺體的器官。 第二十三條 醫師從捐獻人遺體摘取器官後,應當對摘取部位予以妥善處理。 醫療機構摘取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的器官後,應當按醫療技術的要求及時移送實施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並由實施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於十日內向省紅十字會備案。 第二十四條 需要接受非近親屬捐獻的器官移植的個人,應當持醫療機構的相關證明向省紅十字會或者通過醫療機構向省紅十字會申請。 省紅十字會應當按申請人申請的時間先後順序進行登記,並將申請內容載入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未經申請人的書面要求,不得對登記內容進行刪減、更改。 第二十五條 捐獻的器官用於不指定的接受人的,由省紅十字會按照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中申請登記的時間順序確定移植接受人。 為不指定的接受人捐獻器官的,其本人及近親屬在接受其他人捐獻的器官移植時享有優先權。二人以上享有優先權的,由省紅十字會根據申請登記的時間確定順序。 實施移植手術的醫療機構,根據醫學技術和捐獻器官的相關指標認為該接受人不適合移植的,由省紅十字會確定後位次的接受人。在捐獻器官可能喪失利用價值的緊急情況下,醫療機構可以先行移植,並在十日內向省紅十字會書面報告。 第二十六條 省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調閱捐獻與移植器官信息庫的有關資料,對移植排序情況進行監督。有關當事人對排序有異議的,可以向省衛生行政部門投訴,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投訴進行調查、核實,並於接到投訴後十日內書面答復投訴人。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買賣遺體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對買賣雙方處以交易額三至五倍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倒賣器官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交易額七至十倍的罰款;醫療機構倒賣器官的,還應當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並吊銷其執業證書;醫務人員倒賣器官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並吊銷其執業證書;對於買賣器官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四款、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登記機構、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泄露捐獻人登記事項的,由主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所在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經省紅十字會登記的單位接受遺體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接受的遺體由省紅十字會安排給符合條件的遺體接受單位,對無法利用的遺體由違法接受單位負責處理。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遺體利用完畢處理不當的,或者有侮辱遺體行為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由省紅十字會撤銷其遺體接受單位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擅自摘取器官的醫師,由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未按申請人的排序確定移植器官接受人的,由省紅十字會對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並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衛生行政部門、地方紅十字會、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本條例過程中,不履行職責、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由其主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所在單位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的捐獻人近親屬是指捐獻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地方法規)

㈦ 請問器官捐獻(特別是心臟),有什麼對捐獻者身體上的特別要求嗎去哪裡申請呢

如何捐獻遺體器官?
登記
要到縣級以上紅十字會登記

據介紹,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如眼角膜移植使病人復明,腎移植挽救腎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皮膚用來搶救大面積燒傷的病人等。縣級以上紅十字會是器官捐獻的登記機構,負責器官捐獻的登記工作。江門市紅十字會以及蓬江、江海等三區四市的紅十字會都可以接受市民登記。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在全國28個省(區、市)55個城市中開展了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共設立近千個登記站;各地紅十字會登記捐獻遺體累計為67776人,其中實現捐獻的為8389人,登記捐獻眼角膜累計25126人,實現捐獻意願906人。目前,我市填報了志願共有23人,現已實現遺體、器官捐獻1人,捐獻遺體2人,捐獻器官2人。

簽名

要徵得直系親屬簽名同意

據悉,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沒有國家規定的甲、乙類傳染病的人均可捐獻遺體、器官;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捐獻遺體、器官的,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捐獻人辦理登記手續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捐獻人或生前委託捐獻執行人提交一份《器官捐獻意向書》,到江門市紅十字會領取「器官捐獻志願書」一式兩份。

二是將填寫好的「器官捐獻志願書」交回,並提供5張大1寸照片和身份證復印件1份。值得強調的是,捐獻人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時應徵得直系親屬的簽名同意。

三是紅十字會收到「器官捐獻志願書」後,編號入檔,並發給捐獻卡。

四是捐獻人可以在生前委託捐獻執行人。捐獻執行人可以是其近親屬,也可以是其近親屬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者其生前工作單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及其他組織。

時間

捐獻者逝世後要及時通知相關部門

據悉,因器官捐獻有較強的選擇性,病人病情惡化後請電話告知紅十字會,病人逝世後,請於1小時內電話通知紅十字會及接收單位。如接收單位不能立即到達,請將遺體暫存太平間或殯儀館冷凍。

捐獻遺體者逝世後12小時內,憑卡片通知工作站或當地紅十字會及接收單位,如接收單位不能立即到達,請將遺體暫存太平間或殯儀館冷凍。

市紅十字會有關人員及手術定點醫院協助家屬辦理後事,並為捐獻者家屬頒發《捐獻證書》。

用途

嚴格遵照捐獻人的意願

據悉,關於遺體的利用和處理,接受單位利用捐獻的遺體,應當嚴格遵照捐獻人的意願,用於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利用完畢的遺體,應當由接受單位整儀後負責送殯葬單位火化,並承擔遺體的運輸費、火化費等相關費用。

而捐獻的器官將用於人道救治病人,無其他營利性使用。我市從2006年12月實現第一例遺體捐獻以來,截至目前共有6人次捐獻了遺體或器官。

我國遺體器官捐獻率與外國差距大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遺體器官捐獻比較好的國家是西班牙,2000—2006年的平均捐獻率為34—36/mp(即10000人有34—36人實現遺體器官捐獻),我國2006—2007年的數據是0.0169/mp,西班牙是我國的2011倍多。一般來說,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遺體器官捐獻率相對比較高。

市紅十字會表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人對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工作認識還不夠到位;同時,由於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受到極大的制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一年僅交通事故造成的突發性死亡就在10萬人左右,由於捐獻手續不完備,遺體器官急需方往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寶貴的遺體器官資源流失。

當整體生命不可換回時,讓部分生命藉助現代醫學用另一種方式延續,將我們生命的句號改寫成他人生命的省略號,這將是多麼具有社會公德的義舉。為此,市紅十字會倡議,廣大市民摒棄傳統觀念,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者的行列,用我們的義舉,表達對生命的敬意。

對於希望指定受捐贈者相關事宜,需要在與當地紅十字會聯系後才能確定。

㈧ 器官捐獻在哪申請 怎麼個流程

  1. 咨詢。

  2. 簽字。

  3. 時間。

  4. 用途。

㈨ 在北京怎樣辦理人體器官捐獻,請說得詳細點:)

辦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的程序

1、遺體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
2、遺體捐獻登記手續一般在戶口所在地紅十字會辦理。
3、申請人領取一式兩份表格後,請仔細閱讀填表說明,並認真填寫。
4、表格中執行人意見可以是親屬,也可以是關系密切的親友等填寫(本欄不填,

此表無效)。
5、表格填寫完畢後,請攜帶三張一寸(或二寸)的照片,直接到區紅十字會辦理登

記手續,並領取遺體捐獻紀念證書及捐獻卡。
以上是上海市遺體捐獻的程序。http://xhjtclub.nease.net/fw.htm

身體臟器官的捐獻可向中國北京紅十字會人體器官信息庫咨詢。

閱讀全文

與軀體捐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