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海棠的研究成果

海棠的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1 03:57:44

① 帶刺的海棠花是什麼海棠

植物別名:鐵海棠、麒麟刺、麒麟花
拉 丁 名:Euphorbia milii var.splendens
科 名:大戟科
屬 名:大戟屬
亦稱基督刺(Christ thorn)、虎刺、麒麟花、老虎簕。
大戟科(Euphorbiaceae)藤蔓狀多刺植物,學名Euphorbiasplendens或 ii.原產於馬達加斯加,是受歡迎的室內植物,熱帶地區種植於庭園。四季均開花,在北半球冬季開花最盛。莖稍攀緣性,分枝,可長達2公尺(7??餘。莖上有灰色粗刺,葉卵形,老葉脫落。花小,成對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傘花序。外側有兩枚淡紅色苞片,花小。苞片有黃色,也有深紅色。[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株高1-2m,多分枝,體內有白色漿法。莖和小枝有棱,棱溝淺,密被錐形尖刺。葉片著生新枝頂端、倒卵形,葉面光滑、鮮綠色。花有長柄,有2枚紅色苞片,花期冬春季。蒴果扁球形。同屬植物常見栽培的尚有白花虎刺梅( ba)。
虎刺梅灰綠色的干枝帶刺,校上疏生鮮綠色匙形或倒卵圓形葉片,枝端開出鮮紅、玫紅的小花。花期長,花色鮮艷,形姿雅緻,栽培容易,是人們喜愛的好花。
[編輯本段]分布習性
虎刺梅又名鐵海棠,原產非洲馬達加期加島。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高溫、不耐寒。以疏鬆、排水良好的腐葉土為最好。冬季溫度不低於12℃。
[編輯本段]繁殖
主要用扦插繁殖。整個生長期都能扦插,但以5-6月進行最好,成活率高。選取上年成熟枝條,剪成6-10厘米一段,以頂端枝為好。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用溫水清洗晾乾後,再插入沙床。保持稍乾燥,插後約30天可生根。
[編輯本段]栽培
盆栽每年春季換盆,澆水不宜過多。夏秋生長期需充足水分,每月施肥1次。冬季溫度低,葉片脫落,進入休眠期,應保持盆土乾燥。3-12月花期,土壤濕度保持適中能花開不斷,如果冬季室溫在15℃以上,可繼續開花。植株生長過於擁擠茂密時,可在春季萌發新葉前加以修剪整株。
鐵海棠(Euphorbia splendens)虎刺梅生性特別,生長慢,每年只長10厘米左右,但壽命長,盆栽能活30年以上。花期長,如光照溫度得宜,可全年開放。
虎刺梅枝條不易分枝,會長得很長,開花少,姿態凌亂,影響觀賞,故每年必須及時修剪,使多發新枝,多開花,一般枝條在剪口後,可生出兩個新枝。
虎刺梅根系發達,生長旺盛,可作嫁接仙人指、蟹爪蘭的砧木,但屬淺根系,橫走很遠,根毛卻不多。
虎刺梅性喜溫暖,不耐寒,白晝22℃左右,夜間15℃左右生長最好,在溫室保持15℃至20℃,可終年開花不絕,如下降至10℃則落葉轉入半休眠狀態,至次春吐露新葉,繼續開花。
虎刺梅喜光,花前陽光越充足,花越鮮艷奪目,經久不謝,光照不足,則花色暗淡,長期置陰處,則不開花。另須注意保持空氣流通。
虎刺梅可用培養土墊蹄角片作底肥,生長期每隔半月施肥一次,立秋後停止施肥,忌用帶油脂的肥料,防根腐爛。
虎刺梅耐旱,春秋兩季澆水要見干見濕。夏季可每天澆水一次,雨季防漬水,冬季不幹不澆水,盆內不宜長期濕潤;花期也要控制水分,水大易引起落花爛根。
春末夏初,5月至7月間,扦插虎刺梅最易成活,選粗壯枝條,長約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擦乾切口處流出的白漿,塗以草木灰,在陰涼處晾乾2日至3日,使傷口處乾燥後再插入素沙之中,澆透水,以後少澆,待盆土稍干時再澆,約經過50天至60天即能生根。
[編輯本段]病蟲害
主要發生莖枯病和腐爛病危害,用50%克菌丹800倍液,每半月噴灑1次。蟲害有粉虱和介殼蟲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
[編輯本段]毒性特徵
虎刺梅是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全世界大戟屬值物有2000餘種,中國產200餘種,其中光棍樹、一品紅、變葉木、霸王鞭,葯用植物中的大戟、澤漆、甘遂、狼毒、續隨子等都是虎刺梅的同屬兄弟。大戟屬植物的共同特點是,樹體受傷後傷口處會分泌出白色的乳汁,這類乳汁是有特殊結構的二萜類化合物,有毒。它是植物進化過程中保護自己,防止病蟲侵害的有利武器。不僅如此,虎刺梅開花時,它的花柄上還分泌出膠水似的粘液,能粘住小蟲,原來,這也是它保護自己免受蟲害的防線。
虎刺梅全株生有銳刺,莖中白色乳汁有毒。虎刺梅類植物傷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對人的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誤食會引起惡心、嘔吐、下瀉、頭暈等。家庭養植只要不隨意折花給孩子玩,就不會造成危害。有經驗的花工還會常常利用大戟屬植物莖、葉浸漬濾液,防治蚜蟲、紅蜘蛛等花卉害蟲。 莖、花枝葉可入葯。性涼,味苦。有小毒。有拔毒泄火、涼血止血之功效。
此外虎刺梅據有關專家證實是促癌植物,建議不要栽種。
研究發現,虎刺梅渾身上下都帶「毒」。虎刺梅會釋放出刺激性的難聞氣味,種過此類植物的土壤中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學致癌物的激活物質。據專家介紹,虎刺梅等促癌植物中含有 「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誘導物」,可以誘導EB病毒對淋巴細胞的轉化,並能促進由腫瘤病毒或化學致癌物質引起的腫瘤生長。促癌植物誘發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實驗已得到證實。
[編輯本段]園林用途
盆栽觀賞,刺籬等
虎刺梅栽培容易,開花期長,紅色苞片,鮮艷奪目。是深受歡迎的盆栽植物。由於虎刺梅幼莖柔軟,常用來綁扎孔雀等造型,成為賓館、商場等公共場所擺設的精品。
[編輯本段]花語
虎刺梅,倔強而又堅貞,溫柔又忠誠,勇猛又不失儒雅。
虎刺梅大概是最乖巧的花了,不像杜鵑花那樣燦爛似錦,也不如水仙那樣純潔高雅,更比不上牡丹的艷麗富貴, 卻也活得像模像樣,枝頭上依然開著小花蕾粉嫩可愛,入花木凋零的冬季,只有虎刺梅凌寒不敗,幾朵鮮紅的小花綻放其間,愈顯得風姿綽約,倒給居室增添了不少春意。鐵灰色的虯枝,堅硬勁枝若斧削成,尖硬的針刺布滿了枝幹,骨力昂然地挺出一個凜然不可侵犯的季節意象:枇杷樣的葉子嫩而綠,修而長,如今已是綠油油、滿盈盈的一盆,將人自然引入琶音黯然、美人何在的深入懷想;枝頭蝴蝶似的小紅花,每兩瓣為一小朵,再組成不大的一簇,夏綠冬紅的似著痴守不棄的愛之誓言。整個兒的造型,奇崛、自錢、簡約、高雅、清純、孤傲、濃淡參差,疏密有致,美麗動人!像象一首讓人品味不盡的哲理詩一般!
單就虎刺與梅的組合就頗有意義,使她虎的威猛,刺的銳利,梅的風韻。如若凝望虎刺梅,它的點點疏花,遠溢的清芬,讓人無不心馳神往.
給花卉愛好者一個忠告:
虎刺梅花雖好,因其有毒,絕不可擺放在室內!!!
關於鐵海棠等植物致癌的另外一種說法:
《神奇!致癌花卉又能防癌》
來源:39健康網社區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52種植物有促癌作用,其中包括變葉木、鐵海棠、麒麟冠等常見花卉。很多人對此表示擔心,是不是應該"鏟除"家中的指甲花、鐵海棠、刺梅等促癌花卉。而專家卻告訴我們,促癌花卉有分解空氣中有毒氣體的奇效。
原來,觀賞性植物不會導致人體患上癌症。有毒植物大多為柳條科等,如折斷"一品紅"的枝、葉,就會露出白色的漿液,如果這種漿液落到人的眼睛裡,會毒瞎眼睛,但是這種花卉對分解空氣中某些有毒氣體是有極好效果的,雖然有些花木含有一些促癌物質,但養花卻不會致癌。有毒的植物大多集中在大戟科、天南星科、馬鐵科,它們體內的汁液都是有毒成分,如不直接接觸人們暴露的傷口,不嚼食枝葉、花果,毒素是不會入侵人體的,也就是說,促癌物質本身不會直接導致人體細胞的癌變。
恰恰相反的是,鐵海棠、萬年青這些促癌花卉一直是室內有害氣體的剋星,它們在吸納醚、醇、苯、分解甲醛等有毒氣體有奇效,從而避免了一些呼吸系統癌變的可能性。因此,很多剛裝修完新房的人,都到花市購買促癌花卉,以"吸食"裝修材料散發的致癌氣體。

② 海棠的生活習性

海棠喜歡涼爽、濕潤、半陰的環境。對環境變化,特別是溫度和光線的急劇變化十分敏感,海棠花喜歡涼爽、濕潤、半陰的環境,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5℃,不耐高溫,超過30℃莖葉枯萎、花蕾脫落;氣溫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塊莖出現腐爛死亡。

溫度高於32攝氏度時生長不良,花前應施追肥,並逐漸增加水量,而花後應減少澆水。開花植株不能放在陰暗的室內,也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陽台上。該種植物屬於長日照開花、短日照休眠型的植物。

(2)海棠的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1、海棠的種類

(1)垂絲海棠:是落葉小喬木,高達5米,樹冠開展;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卵形,傘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細弱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萼筒外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粉紅色,常在5數以上。

果實梨形或倒卵形,略帶紫色,成熟很遲,萼片脫落。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山坡叢林中或山溪邊,海拔50-1200米。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陝西、四川和雲南。

(2)山楂海棠:是一種蘋果屬珍稀植物,在美麗的長白山西南坡海拔1100~13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盛開著一種漂亮的野生海棠花——山楂海棠,它為薔薇科落葉灌木,高僅2米,莖粗約五厘米。薄質的寬橢圓形葉片呈3~5掌狀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

(3)西府海棠:為木蘭綱、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小喬木,高達2.5-5米,樹枝直立性強,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西府海棠在北方乾燥地帶生長良好,是綠化工程中較受歡迎的產品。在中國果品名稱中,海棠的品種極為復雜,尚待研究統一。

③ 天津大學海棠節

2014「天大·海棠季」正式啟動,並將於4月7日舉行校園開放日,將持續到12號,較以往延長近一周。今年的海棠季期間,遊客除了賞花,還能參加「海棠美景」攝影作品徵集活動贏取紀念封,在開放日當天參加招生咨詢、中國傳統文化游園會,「私人定製」明信片,和海棠吉祥物合影等活動。此外,您也可以走進天津大學校史博物館、金工實習大樓、部分重點實驗室,觀賞北洋藝術團展演,深入感受天津大學厚重的歷史積淀、豐碩的科技成果和多彩的校園文化。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④ 楊軍昌的研究成果

1. 肖琳,楊軍昌,韓汝玢.四川金沙遺址出土金屬器物的實驗分析與研究[J].文物,2004,4:78-89.
2. 楊軍昌,申秦雁,齊洋,方萍.唐代鎏金鸚鵡紋海棠形銅盤的科學分析與研究[J].故宮文物月刊(台灣),2004,22(8期):110-119.
3. 楊軍昌.漢唐墓室壁畫修復[J].文物天地,2005,1:84-87.
4. 齊洋,楊鍾堂,楊軍昌,薛東星,馬宏林.耀州窯宋代青瓷及現代仿瓷的初步分析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5,17(1):16-21.
5. 安娜格雷特·格里克,楊軍昌.關於李倕出土冠飾清理及修復的最新報告//讓過去擁有未來:十五年德中文物保護方法的發展與檢驗[M].伯恩-柏林:聯邦教育與研究部,2006:294-305.
6. Yang Junchang and Han Rubin. Technical Studies of Proto-Zhou and Early Western Zhou Bronze Vessels Excavated in Guanzhong, Shaanxi [C] //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sian Art at Washington DC. London: Archetype Publications Ltd, 2007:39-47.
7. 楊軍昌, Paul Jett (美),,張天恩,丁岩.陝西西安南郊戰國陵園遺址出土的金銀材料:技術分析與研究[J].故宮文物月刊,2007,291:114-122.
8. 楊軍昌, Paul Jett (美), 趙西晨,Michelle Taube (美),.唐代金屬銀線:技術分析與研究.考古與文物, 2007, 6:106-109.
9. Janet G. DOUGLAS and YANG Juncha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of Chinese jades dating to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1050-771 BCE) [J]. Sci China Ser E-Tech Sci, 2008, 51(4):1-14.
10. 楊軍昌,姜捷,路智勇,張靜.唐代捻金線初步研究及其價值[C] // 法門寺博物館建館二十周年學術討論會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190-196.
11. Junchang Yang, Paul Jett, Lynn Brostoff and Michelle Taube. A technical study of silver samples from Xi』a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dating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Tang dynasty[C] // Proceedings of the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ginnings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BUMA Ⅵ)at Beijing. London: Archetype Publications Ltd, 2009:170-176.
12. Chen Jianli, Junchang Yang, Sun Bingjun and Pan Yan. The Manufacture technique of bronze-iron bimetallic objects found in M27 of Liangdaicun Site, Hancheng, Shaanxi [J]. Sci China Ser E-Tech Sci, 2009, 52(10):3038-3045.
13. 周文麗,陳建立,楊軍昌等.雲塘、齊鎮西周建築基址出土殘銅塊和爐渣的分析[J].考古與文物,2009, 6:96-103.

⑤ 紅彤彤的海棠把樹枝壓彎了海棠指的是花還是果實

從暗無天日的大地深處而來,到金黃色的陽光從中去。以新年為始,以秋至為終,幾度輪回。畫下多少圈圈,突破,伸展,直至抽出綠植,開出花。一直讓綠伸向遠方。

當海棠花落,一切又將趨於平淡,翻轉樹根,猶似昨日。正所謂幾年如一日,也就是日日如此。每日,陽光沒有新意,雨水有司空見慣,唯有身高的身軀見證了時光如梭,滿地紅花飄落,便知曾在世上活過。

光禿禿的自以為遺世獨立,實則優勝劣汰,世遺之,己獨立。

不能彎腰,是不起眼前的成果。當不再有能力,成功擺在眼前,也是枉然。只能任風,雨秀自己。巴望著曾經的繁榮。漸漸的,它就消失。於風雨間的不經意,才發現花已無蹤。

海棠樹很「坦然」,面對死神將至,又有誰會奢望自己的綠伸向遠方。只是自覺無力回天,每天,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回憶。等待著,似乎哪一天,一個驚天霹靂。他很想逃開,卻忙於憶昔。顯得有些麻木,卻還「坦然」。最後,它一定會死,不是死於雷擊,而是被嚇死。死狀更加惡劣,眼神呆滯,又有幾分茫然,卻見不到如何憂傷。

花落又怎一定終結?自以為物是人非,便順得其然,力不從心。「坦然」——蔑視了自己的生命,面對衰老,坦然地習慣了。堅定地相信:風飄碎的花一定一去不復回。如果真的陷入困境,攀爬就會有一絲希望,即便花落。搖搖身體,腳下的根還很踏實,如果真的陷入困境,那就在困境中開辟一條通往「綠」的路。

花落不一定代表終結,失去不一定代表不再來,轉身不一定不再有。美好的事,忘記了,就永遠想不起了么?就算真的想不起,也要帶著幾分憂傷,再去擁抱金陽。

回憶,讓日子日復一日——當然,生命迷茫。聞一聞風雨中漸散的悠悠清香,傾聽一首首贊歌,如果還聽的見,那生命就不會終結。

陰雨的天,有紅花起舞,有枯樹獨立。如果還能畫圈,就畫到不能畫的時候。

幾度輪回,從暗無天日的大地深處而來,到金黃色圓圈中去。

⑥ 中國蘋果砧木資源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我國的蘋果生產,歷來重視對砧木的選用。在各個階段、各地區,根據生產上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問題,選用不同的砧木。例如我國東北地區,蘋果生產上多用山定子(抗寒性強)作砧木,部分區域也採用西府海棠作為蘋果砧木。華北地區50年代前,多採用山定子作蘋果砧木。由於土壤鹽鹼、石灰性及以山定子作砧木易發生缺鐵黃葉病等,目前普遍用西府海棠作為砧木。而西北地區所用的砧木有楸子、西府海棠或山定子。

山東省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楊進先生根據其多年研究,並匯集述評建國後我國各地對蘋果砧木資源的研究成果和科技資料,於1990年出版了《中國蘋果砧木資源》一書,對我國蘋果砧木資源的分布、不同砧木樹種的植物學形態特徵、主要蘋果砧木類型的生物學特性等進行了詳細論述,並提出了蘋果砧木區域化的利用意見,編入了主要蘋果砧木彩色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關蘋果砧木的參考性專著。

本節擬部分引用楊進先生書中的資料,對我國蘋果砧木資源再加綜述。

(一)蘋果屬砧木資源的分布概況

表3-1-2所列為我國蘋果屬砧木資源中分布較廣的12個種,同時可以看出,蘋果屬砧木資源中種類分布最多的三個省是陝西、甘肅和四川,這與李育農對我國蘋果屬植物分布示意圖中所述是一致的。

表3-1-2 我國主要蘋果屬砧木資源的分布

註:1.*表示產種量;其中****極多(>2500kg),***多(>500kg),**中(>50kg),*少(<50kg)。

2.新疆野蘋果,包括塞威氏蘋果和吉爾吉斯蘋果。

(二)蘋果屬砧木及其主要類型

1.山定子

〔Malus baccata(L.)Borkh〕

喬木。樹干光滑,不易開裂。新梢無毛。葉片橢圓形,先端微尖,基部楔形,葉緣有細密鋸齒;幼葉有托葉,子葉長大後即脫落。花白色,花柱5或4,基部有茸毛。果實近球形,果徑0.8-1.0cm,成熟果為紅色或黃色,萼片脫落,果柄長3—4cm。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出種率為4.4%。種子少,千粒重為6.7g。

山定子的變種和變型很多。顧模發現我國東北中部山定子有闊葉山定子(Malus baccata var.latifolis Skv.)和橢圓山定子(M.baccata var.silvatica Skv.)兩個變種及圓錐形山定子、梨形山定子和扁圓山定子三個變型。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在1986年出版的《河北省蘋果志》中指出,河北分布的山定子變異類型達22個。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保存有綠莖紅果山定子、紫莖紫果山定子、大果山定子、雁北山定子及耐鹽山定子等山定子的變異類型。

由於山定子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很廣,因此,山定子長期適應於各地的自然和風土條件而形成很多生態型,如東北山定子、沁源山定子、黃龍山定子等等。

2.毛山定子

〔Malus manchurica(Msxim)Kom.〕

喬木。枝葉狀態與山定子近似,但葉緣鋸齒細鈍,基部近於全緣。果實較大,且呈橢圓形或倒卵形。此種與山定子在形態上的區別除葉緣細鈍和果形較大且呈橢圓形外,最明顯的區別是葉柄、葉脈、花梗和萼筒外部有稀疏茸毛。

1956年,顧模在《東北中部果樹資源的調查》中指出,此種在東北中部地區有一個變種,即圓葉毛山定子(Malus manchurica var.savitehi Skv.)。

3.麗江山定子

〔Malus rockii Rehd.〕

喬木,長有針狀枝,枝條下垂。葉片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有不等的細鋸齒。花白色,花柱4—5。果實圓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紅或紫紅,萼片脫落,果柄長2.5—4.0cm。果實10—11個月成熟,出種率為1%。種子小,千粒重為8.0g。

麗江山定子的類型較多。潘德明等調查發現,我國滇西北的麗江山定子有梨形果山定子、長圓形山定子、小果形山定子、扁圓形山定子、短柄山定子、文海山定子和白沙山定子等類型。李時榮等的述評認為,分布於雲南的麗江山定子中表現突出的有麗江大山定子、麗江小山定子、維西小海棠和九子海山定子等四個主要類型。在1987年出版的《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文集》中,宗學普等撰文指出,西藏的麗江山定子分布較廣、類型較多,其中林芝山定子具有無融合生殖的特徵。

4.錫金海棠

〔Malus sikkinensis(Hook.f.)Koehne〕

小喬木,老枝上有刺狀枝。葉緣鋸齒尖銳,葉背有稀疏柔毛。萼筒和萼片外被柔毛。花白色,花柱5。果實梨形或近球形,果徑1.3—1.8cm,果實底色黃色,陰面紫紅色,有白色果點,萼片脫落,果柄長2.0—2.5cm。果實10—11月成熟。

潘德明等的調查發現,錫金海棠的主要類型有德欽海棠、大沙鈴果、霧露底海棠、文海海棠和沙鈴果等。

5.湖北海棠

〔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喬木,枝條堅硬。葉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葉緣鋸齒尖銳,葉柄紫紅色。花白色,花柱3—4。果實球形或近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紅或黃色,果面有紅暈,萼片脫落,果柄長2.5—5.0cm。果實10月上旬成熟,出種率為2%。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的調查表明,湖北海棠在湖北境內有大葉型和小葉型兩個主要類型。楊進等發現,山東的湖北海棠則有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兩個類型。

此外,湖北海棠還有很多生態型,如石屏野海棠、廬山野海棠、蒲紅海棠等等。

6.垂絲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喬木。葉革質,形為長卵至橢圓,葉緣有淺而內曲的鈍鋸齒。花淡紅色,多半重瓣,花梗細長而致花有下垂性,故名垂絲,花柱3—5,有毛茸。果實卵圓或橢圓形,果徑0.3—0.7cm,果色紫紅色,萼片脫落。果實9—10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為13.0g左右。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調查表明,在河西地區有垂絲海棠的四個類型。

7.小金海棠

〔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

喬木。葉片有深裂刻,葉在芽內呈席捲狀,葉形為卵圓形,葉緣鋸齒粗鈍。花白色,花柱3—5。果實橢圓或倒卵圓形,果徑1.2cm,萼片脫落,果柄長2.2—3.1cm。果實10—11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約12.5g。

8.蘋果

〔Malus pumila Miller〕

變異較大,由喬木至叢性灌木。葉形為廣橢圓形至卵圓形,無裂刻,葉緣鋸齒鈍或銳。果實圓形、長圓形或圓錐形,萼片宿存。嫩葉、新梢、花梗上有灰白色柔毛。

蘋果的變種有四個,即道生蘋果、樂園蘋果、紅肉蘋果和垂枝蘋果。而變形頗多,現代蘋果栽培品種幾乎都是該種演化、培育而成。

9.新疆野蘋果

〔Malus sieversii(Ledeb)Roem.〕

喬木,樹干較光滑。葉為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鈍,葉背被絨毛。花粉紅色。果實圓、扁圓或圓錐形,果徑2.5—6.0cm。果實7—9月成熟,出種率為1%—2%。種子較大,千粒重為24g。

此種類型很多。1956年,新疆農業廳調查認為至少有長紅果型、紅果型、黃果型、白果型和綠果型五個類型,更多的尚需進一步調查。

10.沙果

(Malus asiatica Nakai.)

喬木。葉膜質,葉形為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尖銳。花淡紅色,花柱4—5。果實扁圓形或近球形,果徑4—5cm,果實底色黃色有紅斑,萼片宿存,周圍隆起。果實較大,出種率低。

主要類型有茅尖花紅、矮花紅等。

11.海棠果

〔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

喬木或小喬木,樹干較光滑。葉形橢圓或倒卵形,葉緣鋸齒尖銳或呈齒狀。花白色,花柱5。果實圓形或卵圓形,果徑2.0—2.5cm,果紅色或黃色,果柄細長,宿萼且萼窪隆起。果實8月中、下旬成熟,出種率為1%。種子較大,千粒重17—20g。

此種類型很多。我國西北地區楸子有13個類型,山東有紅果型和黃果型2個類型,包括著名的嶗山柰子和萊蕪茶果,吉林黃海棠,山西汾陽紅林檎,河北熱滾子和平頂海棠等等。

此外,生態型也很多,如青海楸子、富平楸子、煙台沙果、阿曲海紅、保德海紅等。

12.海棠花

〔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

小喬木。葉形橢圓或倒卵形,葉片有光澤,葉緣有內曲的細鋸齒。花粉紅色,半重瓣,花柱4—5。果實圓形,果徑20cm,果色黃色,幾乎無梗窪,梗基部肥厚隆起,萼片宿存。

13.西府海棠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小喬木,樹皮有裂紋。葉革質,葉形為長橢圓或長卵形,葉緣鋸齒細銳。花淡紅色或白色,花柱5,間有4者。果實扁圓或圓形,果徑1.0—1.5cm,果色紅色,萼片一般脫落,少數宿存。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出種率為0.7%—0.9%。種子大,千粒重為20—30g。

在我國分布地區很廣,其類型及生態型也很多。此種的主要類型及生態型有河北的八棱海棠、平頂花紅、扁紅海棠和海紅,山東的萊蕪難咽和青州市的林檎,陝西的果紅、果黃和海楸子,山西的圓林檎、馬奶林檎、楸子和伏果,內蒙古的八稜子、海紅子、冷果子、海紅和紅果、黃果林檎子等。

14.三葉海棠

〔Malus sieboldii(Regel)Rehd.〕

變異較多,有喬木、小喬木和灌木。葉橢圓或卵圓形,葉緣鋸齒尖銳或有內曲鋸齒。花白色或淡粉紅色,花柱4,間5。果實球形,果徑6—8mm,果色黃色或紅色,萼片脫落。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出種率2.5%。種子較小,千粒重為8.2—8.7g。

主要類型有山東的紅三葉海棠和黃三葉海棠,陝西的花葉酸秋楸,甘肅的花葉小石棗,浙江的花葉海棠及雲南的維西三葉海棠和鎮雄三葉海棠等。

15.隴東海棠

〔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3—5裂刻,葉緣鋸齒細銳,葉脈、葉柄被紫紅色。花白色,花柱3—5。果實橢圓形或倒卵圓形,果徑1.0—1.5cm,果色黃紅色,萼片脫落,間有宿存。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種子較小,千粒重為8.0g。

主要類型有無毛隴東海棠、光葉隴東海棠等。

16.山楂海棠

〔Malus komarovii(Sarg)Rehd.〕

小喬木。葉片5裂且較深。花白色,花柱3—4。果實圓形,果色紅色,萼片宿存或脫落。

17.變葉海棠

〔Malus toringodes(Rend)Hughes〕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或長橢圓形,但變異很大,葉緣鋸齒鈍圓。花白色,花柱3,間有4—5。果實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徑1.0—1.2cm,果色黃色、有紅暈,無石細胞,無梗窪,萼片脫落。

變種主要有雅安變種、武山變種和西藏變種海棠。1976年,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報道了變葉海棠的四個類型,即灰綠大白石棗、黃綠大白石棗、吊石棗和圓石棗。

18.花葉海棠

〔Malus transitoria(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至廣卵圓形,有3—5深裂葉,葉被柔毛,葉緣鋸齒不齊。花白色,花柱4—5。果實近球形或長圓形,果徑0.8—1.1cm,果色黃綠,有紅暈,無梗窪,萼片脫落。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種子較小,千粒重5.4—8.3g。

花葉海棠的主要類型有陝西的花葉杜梨,青海的花葉海棠,西藏的長果花葉海棠及圓果花葉海棠,甘肅的石棗、白石棗、野楸子和馬杜梨等。

19.西蜀海棠

〔Malus prattii(Hemsl)Schneid.〕

喬木。葉卵圓、橢圓至長卵圓形,葉緣鋸齒細密。花白色,花柱4—5。果實卵球形或近球形,果徑1.0—1.5cm,果色紅或黃,萼片宿存。

20.滄江海棠

〔Malus ombrophila Hand-Zazz.〕

喬木。葉卵圓形,葉緣鋸齒細銳。花白色,花柱3—5。果實近球形,果徑1.5—2.0cm,果紅色,萼片宿存。

21.河南海棠

〔Malus honanensis Rehd.〕

灌木或小喬木,樹干光滑。葉卵圓形至廣卵形,裂片多而淺,葉緣鋸齒鈍或銳。花白色,花柱3—4。果實為球形或近球形,果徑0.8—1.0cm,果色黃紅或紅紫色,萼片宿存。果實9月中旬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為15.0—16.2g。

主要類型有山西的武鄉海棠。

22.滇池海棠

〔Malus yunnanensis (Franch)Schneid.〕

喬木,樹皮光滑。葉片圓形或寬卵圓形,裂片多而淺,葉緣復鋸齒銳。花白色,花柱5。果實球形,果徑1.0—1.5cm,果色紅色,果面上微具柔毛,果點細密明顯,萼片宿存。果實10—11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12.1—14.5g。

滇池海棠的主要類型有四川南江的山花紅等。

23.台灣林檎

〔Malus formosana Kawak.et Koidz.〕

喬木。葉片長橢圓狀卵圓形至卵圓披針形,葉緣鋸齒尖銳不整齊。花黃白色,花柱4—5。果實球形,果徑3—5cm,宿萼。

24.尖嘴林檎

〔Malus melliana(Kawak.et Koidz)Rehd.〕

灌木或小喬木。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緣鋸齒鈍。花粉白色,花柱5。果實球形,果徑1.5—2.5cm,萼片宿存。

(三)其它蘋果屬砧木及異屬蘋果砧木

可以用作或試用作蘋果砧木的植物資源還有下述一些。

1.小海棠

〔Malus soulardii Britt.〕

從國外引入的栽培種。喬木,樹干較光滑。花白色,花柱5。果實扁圓形,縱徑2.6—3.0cm,橫徑2.0—2.4cm,果粉多,果色黃綠,陽面有紅暈或彩霞,閉萼。果實9月成熟,出種率0.4%,種子大,千粒重20.1g。

2.金縣山定子

〔Malus jinxianensis J.Q.Deng et J.Y.Hong〕

鄧家祺和洪建源1987年報道,在遼寧金縣發現近似山定子,但為山定子系的蘋果屬的一個新種,並定名為金縣山定子。

喬木。葉片橢圓形至卵形,稀近圓形,葉緣鋸齒細銳,有時鋸齒尖銳並呈鉤狀或下彎。花粉白色,花柱3—4。果實倒卵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紫紅,萼痕較大。果實成熟期10月上旬。

3.稻城海棠

〔Malus chengensis C.L.Li〕

1989年,李朝鑾報道在四川稻城發現蘋果屬一新種,定名為稻城海棠,隸屬於真正蘋果組山定子系,是迄今該系中唯一植株被絨毛的種類。

喬木。葉片橢圓披針形或橢圓形,葉緣鋸齒圓鈍。花白色,帶粉紅,花柱5。果實梨形或倒卵長圓形,縱徑1.2—1.8cm,橫徑1—1.5cm,萼片脫落。

4.其它蘋果屬中用於砧木的尚有產於雲南師宗、羅平等地的師宗打槍果及浙江北部的櫻桃葉海棠等,因其是否屬於新種尚未定論,請讀者需用時參考有關資料。

⑦ 喻慧的主要成就

1960年 生於南京; 1984年 江蘇省國畫院畢業留院; 1985年 《櫻》在《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獲鼓勵獎;
作品入選「全國青年美術展覽」,獲優秀獎; 1986年 參加「江蘇省、市畫院聯展」及「江蘇省國畫院赴日畫展」 ;
應邀赴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文化處舉辦「南京四位畫家展」; 1987年 參加「江蘇省國畫院三行畫展」;
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江蘇省國畫院十四人畫展」 ;
作品《暮時林間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8年 參加「北京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 1989年 《南國新雨後》在《三樂杯全國青年書畫精英賽》獲優秀獎;
創作作品:《篁曲》、《離離原上》;
作品「省百家中國畫展」,獲一等獎; 1990年 創作作品:《雨霖霖》、《啟明》;
作品《正午》參加「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二等獎; 1991年 創作作品:《正午》;
《喻慧花鳥畫集》出版;
作品參加「中國畫研究院花鳥畫邀請展」; 1992年 創作作品:《秋紅》、《秋荷》;
《收藏天地》第34期,訪談、作品刊載;
作品參加「第一屆全國花鳥畫展」; 1993年 創作作品:《竹林珍禽》;
《江蘇畫刊》第34期,作品刊載; 1994年 創作作品:《黃昏雨後》、《醉紅》、《林中閑步》、《南國樹樹熟枇杷》、《秋歸》、《南《果紅雀啼》、《掠影》;
作品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展覽」 ;
作品《夏蔭》參加「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三等獎; 1995年 創作作品:《果香》、《秋梧》、《花間課》、《楚天夢啼》、《夏日繁蔭》、《早》、《菊放清秋》;
《江蘇花鳥畫集》,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華女畫家作品展」; 1996年 《秋桐》在《中國工筆畫·當代卷》參展;
創作作品:《斜陽林深》、《果熟之一》、《果熟之二》、《果實》;
文章著作:《逍遙與局限》;
作品刊錄《海峽兩岸畫家作品——梅花集》;
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花鳥畫學術研討會」; 1997年 創作作品:《疏野星暗》、《月明秋晚》、《清清玉蘭》、《玉蘭花開》、《野花遍地》、《日落鳥歸》、《秋野》;
在英國倫敦達比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參加「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參加「大田書畫交流展」; 1998年 第四屆中國工筆畫大展;
創作作品:《草暖春寒》、《海棠》、《海棠香自有》、《閑花》、《春分》、《繁花》;
文章著作:《邂逅音樂》、《訪亞記》;
《中國花鳥畫》1998第3期,作品刊載;
《中國當代精英畫家——工筆畫精品集》,作品收錄;
《首屆江蘇省美術節中國畫大展傷作品集》,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江蘇省美術節大展」獲銅獎; 1999年 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竹雀圖》在《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99雙慶畫展》參展;
創作作品:《秋蟲》、《竹》、《醉秋風》、《浮雲》、《暮色蒼茫》;
《江蘇有線電視台藏畫集》,作品收錄;
參加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作品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 ;
作品參加「江蘇省美術五十周年作品展」 ;
作品《山風》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2000年 創作作品:《野草》、《深秋》、《百合谷》、《梨花斑鳩》、《玉蘭花開》;
《當代江蘇書畫精品選》,作品收錄; 2001年 在南京新世紀「另一道風景」、三八女性藝術展參展;
創作作品:《紛紛海棠》、《海棠依舊》、《芙蓉引蝶》、《牡丹》、《花》、《芍葯》、《枇杷果熟》、《粉牡丹》、《寒露》、《晚香黑鳥》、《多雨時節》、《夾竹桃之一》、《夾竹桃之二》;
舉辦美國丹佛亞洲協調議會「喻慧畫展」;
作品獲「新江蘇畫派中國畫大展」金獎; 2002年 《紛紛海棠》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 江蘇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獲銅獎;
創作作品:《遠客》、《玉蘭花開》、《邀落日》、《庭園清客(一)》、《庭園清客(二)》、《庭園清客(三)》、《夏園掠影》、《不勝輕風》、《丹柿引雀》、《悠閑處》;
《扇面畫技法》,作品收錄;
《慶祝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江蘇省花鳥畫提名展》,作品收錄; 2003年 創作作品:《狗尾草》、《赭岱》、《舞鶴》、《秋水》、《春山》、《山水小景》、《蝶棲(大冊頁)》、《菊(大冊頁)》、《四季之一月》、《四季之二月》、《四季之三月》、《四季之十月》、《四季之十一月》、《四季之十二月》、《秋涼》;
文章著作:《藝術的慰藉》、《夏日繁蔭》;
《美術》2003第4期,評論,作品刊載;
獲得江蘇省「七彩世紀」大展金獎;
參加「全國畫院雙年展」; 2004年 獲2004年省文化廳先進工作者;
《掠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5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舞鶴》在《傅抱石獎·南京水墨畫傳媒三年展》獲評委個人提名獎;
創作作品:《桃之灼灼》、《凝望》、《絮語》、《白堊紀》、《立秋》、《紅茶花》、《丹柿如意》、《秋鳴》、《小園》、《梨花》、《寒雀》、《跳躍的貓》、《風生一任飄》、《竹風》、《彩蝶》、《掠影》;
《傅抱石獎——南京水墨畫傳媒三年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畫刊》2004第11期,作品刊載;
《江浙滬中國畫作品集花鳥篇》文章,作品收錄;
作品《掠影》獲「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銀獎;
作品獲「傅抱石水墨三年展」評委提名獎;
作品個展在南京可一畫廊舉辦;
作品《掠影》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2005年 《掠影》在《中國美術之今日》展參展;
在當代百名書畫藝術英才;
《乘風舊游》在《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不是梨花飄樹》在《當代百名書畫藝術英才作品展》參展;
《秋風初起》在《2005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參展;
《鶴》在《江蘇省花鳥畫大展》參展;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科學與藝術獲優秀人民藝術家;
創作作品:《秋芙蓉》、《滇蘭----雪》、《滇蘭----風》、《滇蘭----花》、《茶花》、《清》、《夜來香》、《玉》、《夏天》、《櫻花》、《素心建蘭》、《偎依》、《碧桃飛蝶》、《碧桃》、《野菊》、《冰》、《牡丹》、《紅牡丹》、《墨牡丹》、《芙蓉》、《潔》、《薰衣草》、《兔耳蘭》、《墨蘭》、《盛菊》、《斑鳩》、《鳶尾花》、《黑鳥》、《(畫世界)大犀鳥》、《夏竹閑趣圖》、《春至》、《冬至》、《夏夢》、《秋風》、《乘風舊游》、《冬語》、《夏眠》、《杏花》、《石容依舊》、《花團》;
《當代中國畫名家系列展覽之金陵八家》作品收錄;
《美術觀察》2005第8期,評論、作品刊載;
《工筆飛鳥集萃》,作品收錄;
《當代工筆名家精品系列——工筆牡丹集萃》,作品收錄;
參加「百家金陵畫展」 ;
作品個展在杭州舉辦;
獲得國家科學院科學技術獎——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 2006年 《凝望》《夏夢》在《中國江蘇現代水墨畫展》參展;
創作作品:《蘭花》、《小雪素》、《小憩》、《紅舌蓮瓣蘭》、《園中小景之二》、《天外》、《春語》、《如意圖》、《桃之夭夭之一》、《桃之夭夭之二》、《蘭》、《飛》、《寒秋》、《芳意千重》、《歸》、《故宮》、《頤和園黃昏》、《蝶》、《雙蝶》、《飛離》、《寒深風竹圖》、《春桃》、《秋唱》、《蓮瓣素心》、《春建》、《紅舌蓮瓣》;
文章著作:《歐洲記游》;
作品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被評為江蘇省宣傳部「五個一人才培養工程」; 2007年 創作作品:《枇杷》、《雪中茶花》、《回望》、《獨游》、《夾竹桃》、《流翔》、《桃紅》、《暫佇》、《蝶飛》、《蔓陀羅花》、《碧桃》、《歲歲不知春》、《一庭清冷》、《蝶(一)》、《蝶(二)》、《影子(一)》、《影子(二)》、《影子(三)》、《影子(四)》、《寒山》;
《美術天地》2007第2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美術天地》2007第3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美術天地》2007第5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藝術名家》2007第5期,作品刊載;
《藝術名家》2007第8期,作品刊載;
《中國當代畫家叢書》作品收錄;
《筆墨新旅江蘇萬里寫生作品集》作品收錄;
《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大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走向輝煌——江蘇美術館新館落成特展集》作品收錄;
《第二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作品刊錄;
《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全國畫院名家扇面藝術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東方畫壇》,文章、作品刊載;
《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作品收錄;
《當代畫史,名家經典作品集——花鳥卷》作品收錄;
《彤管流芳——寧、京、蓉著名女畫家聯展》,作品收錄;
《非常筆墨——當代名家作品集》,作品收錄;
《學院·經典——全國美術院校工筆畫名家作品集》作品收錄;
參加「百家金陵畫展」 ;
參加中國美協舉辦聯合國「同一個世界」大型創作考察活動,作品被奧林匹克委員會收藏;
參加「中國花鳥畫提名展」 ;
在省文化廳「筆墨新旅」畫展中獲獎; 2008年 創作作品:《山谷清幽》《春天》《桃花源》《風中》《青鳥》《荷》《春雨梨花》《蒲公英》《小荷(水墨)》;
《花鳥畫研究》2008第4期,作品刊載;
《畫刊》2008第11期,作品刊載;
《2008第三屆中國美術雙年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藝術視界》,作品刊載;
《中國百名書畫家提名展》,作品收錄;
《二十一世紀翰墨名家——花鳥卷》作品收錄;
《中國當代傳世名畫全集——花鳥卷》,作品收錄;
《奧運情、翰墨緣——江蘇省著名書畫家捐贈作品集》,作品收錄;
《江蘇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美術書法作品大展》,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任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9年 創作作品:《九鶴祥瑞圖》、《本草綱目---柿子》、《本草綱目---槐花》、《本草綱目---枇杷》、《本草綱目---薺菜》、《本草綱目---夾竹桃》、《本草綱目---石榴》、《風中》、《長空》、《一路平安》、《迷蝶》、《春塘曉煙》、《歸兮來兮》、《朝去暮飛還》、《玉玲瓏》、《錦上添花》、《花間課》、《年年棲青枝》、《皎皎玉蘭花》;
《2009中國花鳥畫大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謝稚柳百年名家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齊建秋點評中國書畫市場》;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花鳥名家作品邀請展》,作品收錄;
《藝術沙龍》2009第2期,作品刊載;
《2009水墨精神,名家集萃》作品收錄;
《品格——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城市生活小品展》作品收錄;
《中國當代美術家迎建國六十周年作品集》,作品收錄;
《彤管流芳——「三月畫會」第七回女畫家精品聯展》作品收錄;
《丹青世界》2009第5期,作品刊載;
《美術》2009第3期,文章、作品刊載;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省優秀美術作品集》,作品收錄;
《時代多嬌——建國六十周年江蘇美術作品匯展集》,作品收錄;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書畫發展高層論壇名家展》,作品收錄;
《中國國家畫院2008收藏作品集》,文章,作品收錄;
作品獲「全國百家金陵藝術展」金獎; 2010年 文章著作:《桃花》;
《慶祝文化促進協會成立邀請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慶祝婦女節100周年女性藝術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俏麗BOSS》雜志:訪談、作品刊載;
《中國新藝術三十年》,作品收錄;
《藝術名家》,作品刊載;
《畫風》,評論,作品收錄;
12月:12日,諸子2010至真至美喻繼高、喻慧父女工筆花鳥畫聯展;

⑧ 賈海棠的成果簡介

2003年在集團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期間,主持推廣錨索新技術在同煤集團公司的開發與應用,該項目被集團公司評為2003年同煤集團總經理特別獎、同煤集團2003年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較傳統的樹脂錨桿,具有成本低、錨固力大的優點,更為重要的是具有支護強度高、安全可靠的特點,目前已在集團公司廣泛應用,每年可為全公司節余材料費約2000萬元 ,具有十分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2004--2005年,先後主持設計了塔山礦副平硐大型貫通測量方案;主持設計了塔山礦首采工作面8.8m切眼施工方案,解決了工人勞動強度大、施工不安全等因素,以上項目分別獲得集團公司2004年度和2005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一等獎。
1998年,在馬脊樑礦主持設計馬脊樑礦井負壓通風改正壓通風放案,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撰寫的論文《兩硬條件下放頂煤開采技術研究》,獲原煤炭部一等獎。

⑨ 大魚海棠在全國的成就。

主要是這些:

⑩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有哪些教學科研成果

編寫《中醫美容基礎理論》《中醫美容診斷學》《中醫美容診斷技術》《中醫美容治療技術》《中醫美容營養學》《美容中葯學》《中醫美容養生亞健康調理》等教材20餘部,發表論文150多篇,研發專利14項,開發美容產品300多種。牽頭制訂了《世界中醫美容行業標准》《中醫美容師國家職業標准》等多個行業性標准,承辦了三屆世界中醫美容大會,與遼寧中醫葯大學共同承擔了《痤瘡面膜中葯標准制修訂項目實施方案》等國家級重點課題的研究,有力推動了中醫美容行業的標准化建設和規范化發展。

閱讀全文

與海棠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