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羅庚得主要成就有那些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1924年初中畢業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46年,應蘇聯科學院邀請去蘇聯訪問三個月。同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開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數理化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委員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此外,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華羅庚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
由於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運算元與方法。他共發表專著與學術論文近三百篇。
華羅庚還根據中國實情與國際潮流,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研製。他身體力行,親自去二十七個省市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長達二十年之久,為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⑵ 華羅庚做了什麼貢獻
你好朋友
華羅庚對祖國主要貢獻有:
1、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2、華羅庚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3、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4、20世紀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
5、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
華羅庚的主要榮譽: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大師,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建國六十年來,「感動中國一百人物之一」。
望採納,謝謝!
⑶ 華羅庚最大成就是什麼
在英國,華羅庚參加了一個有名的數論學家的小組.這個小組包括英國數學家哈羅爾德·達凡波特、哈代、李特伍德,德國數學家埃斯特曼和漢斯·海爾勃洛嗯.華羅庚在劍橋大學的工作大部分是研究堆壘素數論.堆類素數論涉及到把整數分解成某些別的整數的和.華林問題是這個學科中最透徹的研究過的一個問題,其中特殊的數是 K 次冪.問題是這樣的:對於給定的 K ,要求最小的整數 S ,稱為 G ( K ),方程是:n=x1+x2+……+xs 對每個正態數 n 都是可解的.1909 年,在華林之後一百年,希爾伯特證明了:對每一個 k ,這樣的最小值 g ( k )當然是存在的.但是它的證明與其說是構造性的,毋寧說是歸納性的,所以就不必給出 g ( k )明確的上界.自希爾伯特之後許多著名的數學家都致力於計算 g ( k )的工作.例如已經知道 g ( 2 ) =4 ,就是說每一個整數能夠表示為四個整數的平方和或者九個整整數的立方和,並且這四、九的個數不能太小.對於所有的 k ,要找出 g ( k )的明確表達的試圖尚未成功.盡管相信,對於所有的正整數 k ,除掉有限的幾個外,有 g ( k ) =ak+A-a ,此處 A 是不超過( 3/2k ) 的最大整數.因為相對小的整數有時可以由特殊的表示,它包含在某些更廣泛的基本結果中.g ( k )定義為方程( 1 )對於全體充分大的 n ,可解的最小整數 s .在計算或估計 g ( k )方面已經作了許多努力,知道 g ( 2 ) =4 ,4=2+1 成立.這就是華氏定理.華羅庚的這一成果,至今仍是邏輯地引導到估計 g ( k )一把有力的鑰匙.達凡波特這樣寫道 :華羅庚關於三角積分 (2) 的 「 最有效 」 的界,是他能夠導出 G ( 5 )和 G ( 6 )的嚴格不等式.在達凡波特之前,對前一種情況的最強估計 G ( 5 ),
⑷ 華羅庚的科學成就有些什麼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專士。
華羅庚的屬科學成就:
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華羅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他在多復變函數論、矩陣幾何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華羅庚先生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高度稱贊。華羅庚先生是難以比擬的天才。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個對當代世界數學 潮流有影響的中國數學家之一。
⑸ 華羅庚取得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http://ke..com/view/6351.htm
其中的警言,可以擴展出華羅庚取得成果的原因。
例如: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樂於助人的品質;
在尋求真理的長征中,惟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刻苦、勤奮,富有創造力。
... ...
(反正就是總結一下華老先生的警言就足以回答他為什麼成功了——個人之鑒。)
⑹ 華羅庚是怎樣在數學方面取得成就的
華羅庚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他的父親開了一個小雜貨店,生意並不好,一家人艱難度日,勉強供華羅庚上學讀書。華羅庚自幼酷愛數學,他在金壇中學上學時,遇上了—位獨具慧眼的數學教師王維克,王老師發現了華羅庚很有數學天賦,於是對他格外精心培養,他借給華羅庚很多的數學書籍,課余還經常對他單獨輔導,使華羅庚在數學上進步很大。
1925年華羅庚中學畢業後,由於父親無力供他上大學,就考取了上海中華職業學校,他的父親千方百計地湊了點錢把華羅庚送到了學校,但是華羅庚並不能適應這里的教育,有一天上課時一位老師將剛剛看完的作業放在講課桌上,就聲色俱厲地喊道:
「華羅庚!這么簡單的題你為什麼沒做對?」
華羅庚看著滿臉怒氣的老師站起來說:「老師,我沒有做錯題,我這樣做是有理由的。」
「還有理由?」老師更來氣了,沖他擺擺手說:「那你上來給我講講。」
於是華羅庚走上了講台,他拿起粉筆不假思索地將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寫在了黑板上,然後又轉過身對著同學們講了講他的解題思路,他講完後同學們都小聲嚷起來:
「他做的沒有錯。他的方法很好,一定是老師看錯了。」
滿臉怒氣的老師一時下不了台,他很惱火地看著華羅庚,隨便找了個理由將他訓了一刻多鍾,這讓華羅庚對學校的教育十分不滿。再加上後來家裡經濟困難,沒有錢交學費,於是上了一年學後華羅庚就退學了,連畢業證都沒拿到。華羅庚回到家裡後就幫助照料店裡的生意。
雖然不再上學了,華羅庚依然沒有停止對數學的鑽研。他經常站在櫃台邊,一邊賣東西算帳,一邊翻看著數學書,不時還演算起來,有時遇到難題,不分白天黑夜地進行鑽研。由於他經常心不在焉,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差。一次,一位顧客來買毛巾,問道:多少錢一條?
「26867。」華羅庚看也不看隨口就把剛才演出的一個得數說了出來。
顧客一聽莫名其妙,扭頭就走了。
在一旁的父親看在眼裡,火冒三丈,搶過來就要把華羅庚手中的數學書和演算題的紙給燒掉。他認為兒子是讓這些東西給弄傻了。
華羅庚18歲的時候,由於生活艱難和飲食不良,他不幸染上了流行的傷寒病,雖然後來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活了下來,可是他的左腿關節變形,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走路。認識他的人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都不禁為他的遭遇嘆息。可是華羅庚卻十分堅定地想:既然不能幹別的工作,那麼我還是鑽研數學吧,這一行不需要什麼設備,只要有一支筆,一張紙就夠了。
此後華羅庚全身心地投入了數學,他節衣縮食省錢訂份《科學》雜志,又買了很多的數學書籍,堅持學數學,同時他開始寫一些有關數學的文章,投到雜志上。盡管剛開始有很多文章退了回來,但他沒有灰心,依然繼續寫著。1930年他在上海《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對一位數學教授的理論進行了質疑,當時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看到這篇文章,大加贊賞,當他得知這篇文章出自一位年僅19歲的失學青年時,震驚不已地說:「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應該請他到清華來。」
1931年,華羅庚在熊慶來的安排下到了清華,在數學系當了一名助理員。他平時的工作只是整理圖書,收發文件。這樣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聽課和學習數學。在熊慶來的悉心指導下,華羅庚進步很快,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拚命地學習,只用一年半就攻下了數學系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英語、德語、法語。他寄出了3篇論文,都在國外的雜志上發表了。在當時,大學的教授都很難在國際的雜志上發表論文,於是清華大學決定聘請華羅庚做教師,就這樣,一個年僅24歲,只有初中畢業文憑的人,進入了清華大學教師行列。
後來,在熊慶來的幫助下,華羅庚獲得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的機會。他在那裡刻苦學習,在博採世界諸家成果的同時,他一連寫出了18篇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華羅庚的論文在當時數學領域一些懸而未決的難題上連連取得了突破,使當時世界級的數學權威們都贊嘆不已。
1950年,華羅庚回國後被聘為清華大學的教授,雖然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一家7口人擠在兩間小舊房子里。但是他還是在昏暗的小油燈下,先後寫出20多篇數學論文,還完成了他的一系列學術著作。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華羅庚寫下這樣的幾句話:埋頭苦幹是第一,熟練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也可以看做是他從一個初中畢業生到飲譽世界的數學大師的成長秘訣吧。
⑺ 華羅庚的個人貢獻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華羅庚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科研成果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20世紀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
在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
學術著作華羅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已列入20世紀數學的經典著作之列。此外,還有學術論文150餘篇,科普作品《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統籌法評話及補充》等,輯為《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7)華羅庚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主要榮譽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大師,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5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建國六十年來,「感動中國一百人物之一」。
⑻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主要成果是什麼
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
⑼ 華羅庚的成就
華羅庚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授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⑽ 華羅庚的主要成就與貢獻
華羅庚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水平。華羅庚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20世紀40年代,華羅庚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
個人生活:
華羅庚的父親華瑞棟,開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 華老祥40歲得子,給孩兒起名華羅庚。這「羅」者,即「籮」也,象徵「家有餘糧」,又合金壇俗話「籮里坐笆斗——篤定」的意思;「庚」與「根」音相諧,有「同庚百歲」的意味,也同時表示著「華家從此有根」的意思。
華羅庚的夫人吳筱元18歲嫁給華羅庚,婚後不到幾個月,華羅庚染上了瘟疫,經悉心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終身殘疾。
華羅庚在清華執教期間,為了照顧年邁多病的公公,吳筱元留在家鄉,挑起家務擔子。在以後的日子裡,她不僅操持家務,還幫他抄寫論文和書信,接待客人。幾十年來,吳筱元在華羅庚的生活和事業上,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