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民集體土地轉讓為出讓地,有幾種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這種情形是指鄉鎮企業破產、兼並,企業的資產(包括廠房等)發生轉移而導致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如果土地上沒有建築物等設施,集體土地的使用權將不允許轉讓,也不得轉讓用於非農業建設。
(1)容桂農地轉讓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
一、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㈡ 土地轉讓沒經發包方同意現在已經建大棚了怎麼辦
土地轉讓沒經發包方同意的,是無效的土地流轉行為。未經依法批准建大棚,是違反土地管專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屬,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熟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忠於職守、秉公執法。
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㈢ 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有哪些
農村土地轉讓主要是不可以用於非農業建設,僅可以轉讓給本集體內部成員。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㈣ 農村集體土地可以出讓嗎
集體復土地轉讓無效,不受製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㈤ 國有農用地轉讓他人耕種是否違法
不違法。
我國允復許農用地的使用權制進行合法的流轉。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土地劃分為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村集體土地歷來是我國占絕大多數人口賴以生存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法律規定和人民政府提倡依法予以保護、管理和有規劃的合理利用。
㈥ 農村土地轉讓後,可以收回嗎
1、如果轉讓合法,就不能收回,否則就可以收回。本案轉讓的土地屬於集體土地,且系農用地,因土地轉讓行為系私下行為,未辦理相關許可手續,且轉讓之後改變了土地的農業用途,因此,土地轉讓行為是違法的。違法的土地轉讓行為是無效的,因此可以請求返還土地,但因轉讓方明知對方受讓土地是要建房的,所以轉讓方也有過錯,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戶主與土地使用權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系。爸爸雖然是戶主,但卻不是土地使用權人,因此,爸爸的簽字轉讓行為屬於無權處分行為,系效力待定的行為,如果真正的土地使用權人不追認,爸爸的簽字行為就是無效的。因此轉讓協議也是無效的。
3、房子壓了你家土地(應該是耕地吧?),系違法用地,相關建築屬於違法建築,可以要求有權單位強制拆除。
4、綜合本案情況,如果對方建房未辦理用地許可、規劃建設許可手續,那麼,轉讓方維權的難度就不大,但如果對方辦理了合法的用地、房產手續,那麼維權的難度就大了,因為首先要考察對方所辦手續的合法性。所以本案維權的起點應該是對方現在是否取得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等合法證件。
㈦ 設施農用地轉讓需要經過國土資源局同意嗎
原設施農用地的實施經營主體是你,備案通知書也是你公司的名字,經營主體改變了的話,肯定是需要經過國土部門同意的。
㈧ 國有農用地是否可以出讓方式取得
<土地管理法規定復>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製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五條
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
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
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
府批准。
㈨ 個人農用地轉讓方法
據了解,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徵用土地過程中征地單位支付給土地承包人員的補償費如何征稅問題的批復》規定:
1、對土地承包人取得的青苗補償費收入,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取得的轉讓建築物等財產性質的其他補償費收入,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對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青苗等土地附著物的補償費收入。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銷售不動產-其他土地附著物」稅目徵收營業稅。該稅率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