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教學成果個人主要貢獻

教學成果個人主要貢獻

發布時間:2021-12-28 00:25:17

Ⅰ 教學成果申報中主要完成單位的主要貢獻怎麼填寫

就是根據成果的各個完成單位對該成果的做法,成績,特色等填寫。

Ⅱ 張鈸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張鈸在學術研究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問題分層求解的商空間理論,通過代數的方法,系統地解決了不同層次求解空間的問題表達、復雜性分析、不同層次空間之間信息、運算元及推理機制等的相互轉換關系。在上述理論基礎上,他進一步提出了統計啟發式搜索演算法,基於拓撲的空間規劃方法以及基於關系矩陣的時間規劃演算法等,極大降低了計算復雜性,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專著《問題求解理論及應用》全面總結了他在人工智慧理論研究中的成果,其英文版於1992年由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Nortn-Holland)出版,中文版獲國家教委頒發的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特等獎。澳大利亞專家Ronald Walts在計算機雜志《The Australian Computer Journal(1995)》對《問題求解理論及應用》(英文版)的評論為「這是一部在重要研究領域的優秀著作」。美國學者Harold S.Stone認為,張鈸等在統計啟發式搜索等方面的工作,是「最近幾年中國學者作出的很有意義的貢獻」,「將新一代計算技術的前沿向前推進了」。

基礎理論扎實是張鈸的學術研究特色,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他積極推進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究。由於我國人工智慧研究的起步比國外晚了20多年,張鈸和同事們努力地追趕著國際人工智慧發展的腳步。1987年至1994年,他擔任國家「863」高技術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專家組織成員,在智能行為的微觀建模、知識工程、神經網路、智能機器人以及人機交互等應用技術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其中,根據商空間理論建立的導航路徑規劃的商空間方法,在國防科工委等支持下正進一步開發成實用技術。在他主持下研製的清華智能車是我國「863」計劃的一項重要成果,這種新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能夠進行道路跟蹤和躲避障礙的自主駕駛。2003年6月,經教育部組織的專家鑒定,智能車的車道線自動跟蹤技術居國內領先,並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鑒於張鈸卓越的科研成果,這些年來他先後被授予ICL歐洲人工智慧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電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福建省王丹萍科技獎等榮譽。1994年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鈸院士的科研工作是與教書育人的實踐緊密聯系的,50多年來,他一直任教於清華大學,為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培養了大批人才,盡管現在年已75歲,但仍忙碌在教學第一線。他笑言其它專業的導師可以吃老本,唯獨計算機不行,因為行業的飛速發展導致新技術日新月異,一天不讀論文不看資料就可能聽不懂學生的問題。

Ⅲ 信息技術教師個人主要榮譽、成就、貢獻和業績怎麼寫

業績報告的作用在於全面、系統地反映你在某個時期所取得的業績,並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總結,明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並且總結上一階段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一份優秀的業績報告能夠把你的業績客觀地反映出來,使你的辛勤工作有所回報,而失敗的業績報告則有可能掩蓋你的實際貢獻。

真實表現自己的成績最重要

很多人在撰寫業績報告時總表現得很謙虛,盡量少寫自己的貢獻,甚至把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績也歸功於別人。他們認為實事求是地說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是不好的,會有邀功的嫌疑,還顯得驕傲自大。事實上,根本沒必要對自己所取得的業績羞於啟齒,客觀地反映自己的貢獻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而且公司看重的是員工創造業績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如果過於謙虛,弱化自己的貢獻,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主管可能很難對你作出真實的評價。即使主管了解你的真實貢獻,也會認為你不夠自信,連真實的匯報自己的成績的勇氣都沒有,從而認為不能委以重任。因此,在撰寫業績報告時,切記不要過謙,真實地反映自己的成績是最重要的。

固然,要想使業績報告賞心悅目,首先必須有好的業績作為依託,但恰當的陳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完整的業績報告應該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第一,基本情況概述

首先要概述工作內容、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工作環境等。雖然這些與業績的取得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顯然如果你處於不利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也甚是惡劣的話,無疑能夠使你所取得的業績大放光彩。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處理客戶投訴,這一工作的環境顯然不是十分優越的,它要求員工能夠忍受客戶的抱怨,甚至是謾罵、侮辱。環境本身的特殊性實際上是業績的一部分,因此應該把工作環境陳述出來,以使自己的業績有所依託。當然,在陳述不利條件和環境時,千萬不要理直氣壯,不管怎麼說,這是工作性質所決定的,接受了這份工作就必須接受它所帶來的特殊的工作環境。

Ⅳ 馬凌飛的教學成果

2011年 指導學生Zea Huang考入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伯克利音樂學院)。
2013年指導學版生扈智傑考入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舊金山藝術大權學)。

Ⅳ 俞子正的教學成果

俞子正從1991年起擔任江蘇省教委高評委學科組成員。1993年起,他擔任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在任8年期間把一個普通的學科逐步建設成為省重點學科、211重點學科。與此同時,他還擔任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多次帶領學校訪問團出國交流,為江蘇省的音樂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作為省重點學科帶頭人、211重點學科帶頭人,俞老師在學科建設和音樂教育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他曾撰寫論文20餘篇,專著3部,主編教材4套,參著多部,撰寫的論文論著得到國內專家的一致好評,在全國聲樂界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國家教育部也多次邀請他擔任全國比賽的評委並聘請他擔任教育部選編教材的主編。
俞老師在教學上成績顯著,他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各項音樂比賽中獲獎。如:我校青年教師陸蓉在他的指導下,獲日本國際音樂比賽第一名,並在國內外舉行了一系列個人音樂會。學生路琦獲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學生喬軍獲全國青年歌唱比賽(文華獎)第一名,現任二炮歌舞團演員;學生徐凱獲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三名,後又獲得日本國際音樂比賽第一名,現任廣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生陳傑獲義大利聲樂比賽二次第二名,現在義大利繼續深造。
俞老師平時教學認真,雖然擔負著很重的工作量(20年來,幾乎每周都在20課時以上),但從不無故缺課,即使是因工出差,也要回來後補上,始終把教學看作本職工作。調入我校音樂學院以後,他積極工作,曾兩次被學校評為先進。作為表演學科的帶頭人,他在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成績,並指導本學科的青年教師數人,目前仍然承擔本學科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帶教工作。

Ⅵ 李衍達的主要貢獻

李衍達主要從事信號處理理論和地震勘探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在信號重構理論方面,提出了應用幅度譜和部分采樣點重構信號的新定理,使所需的采樣點由N/2減至N/6;提出了利用相位重構技術估計時延的新方法;提出了僅用幅度譜重構最小相位信號的新演算法。與合作者在用不完全投影重建圖像問題上,提出了新的投影關系定理;在將信號處理、模式識別技術應用於地震勘探數據處理方面,提出了利用測井資料提高地震剖面解析度的新方法,以及高解析度速度譜估計方法;與合作者提出了採用POCS圖像復原技術恢復波阻抗剖面的方法;提出了基於零、極點估計的子波估計與反褶積方法;提出了用新的τ-S變換剔除多次波的方法,以及綜合地質、測井、地震資料預測儲層分布等。
李衍達研究的僅用相位譜、幅度譜或附加部分時域采樣點恢復有限長離散信號等問題,在信號重構理論及演算法的研究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將新的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方法用於地震勘探數據處理,取得了開拓性成果。
李衍達在信號處理理論方法及應用的研究領域也有成就,如利用部分數據重構信號、小波分析、分形信號處理以及這些方法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的應用。此外,也從事智能信號處理的方法及系統的研究,如人工神經元網路、模糊系統、進化演算法的理論模型及其在信息網路智能控制中的應用,研究了高速網路環境下數據的發掘、提取與多媒體數據的壓縮和組織,以及工業生產過程及設備的智能控制。1997年以來,主要致力於生物信息學的研究,將復雜系統的信息處理和模式識別方法應用在分子生物學中;在基因組序列的信息結構研究,基因調控網路的建模和模擬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創新性成果。
李衍達曾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四次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三次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獎、電子部優秀教材獎及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中文
[1] 李衍達.信息世界漫談.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 羅發龍,李衍達. 神經網路信號處理. 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
[3] 李衍達, 常同. 信號重構理論及應用.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4] 李梢(博士後),王永炎,季梁,李衍達(導師). 復雜系統意義下的中醫葯學及其案例研究.系統模擬學報,2002, 14(11) :1429-03
[5] 鄒紅星(研究生),戴瓊海,李衍達. FMlet變換的子空間. 中國科學,2001,31:5
[6] 鄒紅星(研究生),戴瓊海,李衍達,盧旭光. 不含交叉項干擾且具有WVD聚集性的時頻分布之不存在性. 中國科學,2001,31,4,348-354
[7] 劉宇新(研究生),李衍達(導師). 基於重疊正交變換的自適應圖像水印. 電子學報,2001,10,1368-1372
[8] 李衍達. 信息與生命. 化學通報,2001,10,601-607
[9] 李衍達. 以信息系統的觀點了解基因組. 電子學報,2001)29:1731-1734
[10] 鄒紅星,王殿軍,戴瓊海,李衍達. 延拓矩陣的奇異值分解. 科學通報,45卷,14期,1560-1562
[11] 李衍達. 與信息科學的結合為生命科學的研究開辟新的前景. 中國科學基金,第13卷,第5期,1999,9,pp,307-308
外文
[1] Xiaowo Wang, Jing Zhang, Fei Li, Jin Gu, Tao He, Xuegong Zhang, and Yanda Li. MicroRNA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lignment. Bioinformatics,15 September 2005; Vol.21, No.18:3610-3614.
[2] Ying Huang and Yanda Li. Prediction of protein subcellular locations using fuzzy k-NN method. . Bioinformatics,Vol.20, No.1, 2004, pp.21-28, DOI:10.1093/bioinformatics/btg366
[3] Qing Zhou and Yanda Li. Directed variation in evolution strategies. IEEE Tra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Vol.7, No.4, August 2003
[4] Ji HK, Zhou Q, Wen F, Xia HY, Lu X, Li YD. . AsMamDB: an alternative splice database of mammals . Nucleic Acid Research,2001, 29: 260-263
[5] H。Luo and Y.Li. The application of blind channel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to prestack seismic deconvolution。(Invited Pape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Vol.86,No.10,Oct.1998
[6] C-B Xiao,X-D Zhang and Y-D Li. A new method for AR order determination of an ARMA process. IEEE Trans.on SP,Vol.44,No.11,Nov.1996
[7] X-D Zhang,Y.Song and Y-D Li.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of nonminimum phase ARMA models using higher order cumulants alone. IEEE Trans.on SP,Vol.44,No.5,pp.1285-1288,May 1996
[8] Li Ya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Computer Application on Petroleum Instry, Vol.2, 1994
[9] X-D Zhang and Y-D Li. Harmonic retrieval in mixed Gaussian and non-Gaussian ARMA noises. IEEE Trans.on Signal Processing,Vol.42, No.12, Dec.1994
[10] Luo Falong, Li Yanda. Real-time computation of the eigenvec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smallest eigenvalue of a positive define matrix. IEEE Trans.on Circuit and Systems,Vol.41,No.6,1994
[11] Yen Ta Li,A.L.Kurkjian. Arrival time determination using iterative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phase of the cross spectrum.. IEEE Trans. on ASSP, Vol.ASSP-31,No.2. April, 1983
[12] Yanda Li. Improvement of maximum likelihood velocity spectrum estimation. ACTA GEOPHYSICA SINICA, Vol.26, No.2, March, 1983
李衍達共發表《信號重構理論及應用》、《神經網路信號處理》等多部著作及一百餘篇論文。

Ⅶ 教學成果怎麼寫

描寫思路:在寫教學成果要按照總分總的格式,首先要總結教學情況,然後寫具體的改進措施,最後寫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和反思。其範例為:

這學年來,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但以下方面仍需要改進:

一、政治思想方面: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復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准備:備好課。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

通過以上的改進,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Ⅷ 學校在教學成果中的貢獻該怎麼填寫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他們更習慣於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展現出來。在日常的專教學屬工作中,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和學習有關的練習,努力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有助於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

Ⅸ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包括發表的論文 做過的課題 觀摩課等

Ⅹ 高兆蘭的教學成果

高兆蘭教授一生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有的成了中科院院士、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有的成了教學、科研領導骨幹,個別還當了省長、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等。她全心全意、盡責盡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1990年,國家教委給她頒發了「老有所為精英獎」,表揚她年邁德高貢獻大。1994年3月19日,廣東省科協和中山大學隆重舉行「慶祝高兆蘭教授從事教育、科研60年大會」。高兆蘭教授的學生、中科院院士、著名光譜物理學家黃本立教授在賀信中說:「您不但授我以知識,而且還教我怎樣做人」「你那一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治學嚴謹,鍥而不舍的精神,永遠是我學習的楷模」。高教授60年代的研究生、廣東省省長盧瑞華在祝詞中說:「她傳授給我的知識,感染於我的精神,一直成為我工作的力量」。這些,都充分表現了高兆蘭教授為人的光輝典範

閱讀全文

與教學成果個人主要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