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辦個潛水員證多少錢
潛水員分兩種,職業潛水員和休閑潛水員。在國內,職業潛水員要麼是海軍的,要麼是打撈局的,都是重潛為主。 休閑潛水員的話,以padi,ssi,cmas,NAUI四大組織為主,任何組織的潛水員證書都是國際通用的。基本上需要一級一級往上考,每個級別國內的報價在2500-3200不等。大城市或海邊城市會有一些潛水俱樂部,可以提供潛水員培訓和考核。 休閑潛水員沒什麼很好的工作做的,一般人考證是為了娛樂,不是為了工作。 考到潛水教練級別,基本上需要花費1萬到一萬五,考出教練,則還需要一萬五左右,也沒什麼好工作找,除非自己開潛水俱樂部。 打撈局的潛水員,比較難,工作很苦,主要靠潛水津貼,但是對身體的影響大。
⑵ 請教專業潛水員和救生員方面的問題,和證件
PADI認證分n個級別,最最初級的OW培訓時間也可長可短,如果你要系統的學習,包括理論課,而非在海邊的景點糊弄完事的話,需要7個課時(不包括開放水域課時),每個課時1瓶壓縮空氣。
以上是PADI教練課的規定。
再網上,AOW、救援、潛水長.....多了去了。都需要嚴格的課時和理論課學習,還需要有開放水域潛水經驗(會有一個PADi發的小冊子,上由有資質的PADI教練給你簽署),越高級別需要的開放水域潛水次數越多。
首先,目前有很多大型國際權威機構可以培訓潛水員,並頒發受潛水界認可的潛水證書,其中有PADI,CMAS,NAUI等較有威望的機構。
PADI是目前編制最大,會員最多,最商業化模式的潛水組織,其潛水員等級為開放水域潛水員(OW),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AOW),救援潛水員(RD),潛水長(DM),助理教練(SI)潛水教練(Instructor)以及其他更高的級別。
這些組織的潛水證書是終生有效,不需要一年一檢,因為他們都是民間組織,無權制定這樣的規則。但是以此為職業的機構或單位則不同,需要自己系統內的一套檢定方案,以保證潛水員的技術能力。如果在國內以此為職業,除了要有這些證書,還要備案登記的。
職業潛水員和其他技術工種一樣,是時間越長經驗越多越受歡迎,沒可能你新手剛考了證就能在企業單位找到工作,除非你是這個企業單位培養出來的潛水員。
沒有單位培養,還是別想這個方案了,業余潛水員以此為娛樂,也要很大開銷,我每年出國潛水5次左右,國內潛水N次,潛水消費都在人民幣5萬以上。
⑶ 新手小白想成為職業潛水員需要做哪些准備
首先你需要學會潛水!
至於以後是不是真的能夠把興趣發展成職業,那就要看你往後的發展。
考哪個潛水證?
全球主要的潛水機構有:PADI、AIDA、SSI
但絕多數潛水員都是考取PADI潛水證書,PADI是幾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潛水。是潛店認可的潛水證書,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潛水組織。所以建議考個PADI的潛水證。
PADI潛水等級:
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 [OPEN WATER DIVER簡稱OW]
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簡稱AOW,水深限度是30米]
第一緊急反應 [EMERGENCY FIRST ACTION]
救援潛水員 [RESCUE DIVER]
潛水專長課程 [SPECIAL COURSES]
名仕潛水員 [MASTER SCUBA DIVER]
潛水長 [DIVER MASTER]
開放水域水肺教練 [Open Water Scuba Instructor]
名仕潛水員訓練官 [Master Scuba Diver Trainer]
教練發展課程參謀教練 [Instructor Development Course Staff Instructor]
教練長 [MASTER INSTRUCTOR]
課程總監 [COURSE DIRECTOR]
一般休閑潛水考證進階之路是開放水域潛水員(OW)——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AOW)——救援潛水員,OW的水肺潛水的深度限制為18米。AOW的深度限制達到水下30米。如果只是業余愛好,沒有想要往專業領域發展,考OW和AOW就夠了,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一些專長的課程陪伴。比如高氧、夜潛、沉船、冰潛、水下攝影等。
所以你要先考OW和AOW。
⑷ 潛水員需什麼證件
需要潛水員證書。
潛水員證書由交通部統一製作。交通部潛水員考核委員會為我國潛水員證書發證審批機關,其辦事機構設在交通部海上救助打撈局人事教育處。煙台、上海、廣州海上救助打撈局潛水員考核委員會為潛水員證書考核機關,其辦事機構設在各救助打撈局人事教育處。
(4)空氣潛水證書擴展閱讀
申請辦理潛水員證書者應向指定的潛水員證書考核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供以下材料:
1.由本人填寫潛水員證書申請表,如實填寫個人的基本情況、潛水經歷和潛水實績,並由所在單位填寫推薦意見。
2.由縣以上醫療機構按《交通部潛水員體格檢查標准》出具申請人半年以內的身體健康檢查合格證明。
根據潛水作業採用的潛水方式和呼吸氣體的不同,潛水員證書分為自攜式潛水、通風式潛水、管供式潛水、空氣潛水、混合氣潛水和飽和潛水六種。潛水員經考核後按其實際潛水技能發給相應的潛水員證書。
其中持有空氣潛水潛水員證書者等同於同時持有自攜式、通風式、管供式三種潛水員證書,申請混合氣潛水潛水員證書者須持有空氣潛水潛水員證書,申請飽和潛水潛水員證書者須持有混合氣潛水潛水員證書。
⑸ 當一名潛水員要什麼條件才能當
當一名潛水員的條件:
那第一步就是在完成了救援潛水課程之後,進行潛水長(DIVEMASTER)的課程學習。大部分的潛水長,在實習一段時間後,會繼續考教練。而成為潛水培訓的教育者。
PADI潛水培訓的課程,分成以下級別:初級課程,高級課程,救援課程和專業課程。
1、初級課程:包括DSD、SCUBA、OW
屬於潛水入門級的課程,而其中OW課程最實用,如果合格,會發給全球范圍可以認可的潛水員資格證書。該級別的課程,將會學習到,理論知識、潛水的步驟和技巧,懂得去遵守一些必要的安全規范等。
2、高級課程:包括ADVENTUREDIVER、AOW
這個部分是要在取得OW的證書後,才可以進行的。主要提供各種不同的潛水體驗和訓練選擇。包含了16個專長潛水課程,其中有船潛,夜潛,水底攝影,導航,水底攝像,魚類辨識。
3、救援課程:包括EFR、RESCUE
這個課程主要是急救和潛水救援的部分,有了一定潛水經驗的人,會開始進行這個課程的學習,學習到基礎和實用的救援知識和技能後,會在潛水活動中,包括生活中,幫助到他人和自己。
4、專業課程:DIVEMASTER及以上
在學習DIVEMASTER這個課程之前都還屬於休閑潛水的范疇,而之後,就可以有機會參加到潛水這個職業中來。在這個課程階段中,對於潛水知識學習,潛水技巧的要求,將不再是簡單的實用,而是要求標准化、高水平和完美。
(5)空氣潛水證書擴展閱讀:
潛水員的分級:
中國潛水協會合格潛水員依能力、資歷、職責可區分為兩級,每級再分為四等。
一、非教練級:
最低年齡(須滿實歲)
一星水肺潛水員基礎級:16(少年14-15)
二星水肺潛水員初級:17
三星水肺潛水員中級:18
四星水肺潛水員高級:20
二、教練級:
一星水肺潛水教練:20
二星水肺潛水教練:21
三星水肺潛水教練:22
四星水肺潛水教練:2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潛水員
⑹ 潛水證有幾種
潛水證有12種,分別是:
1、OPENWATERDIVER(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
2、2、ADVANCEDOPENWATERDIVER(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並且可以做夜潛)
3、EMERGENCYFIRSTACTION(第一緊急反應)
4、RESCUEDIVER(救援潛水員)
5、SPECIALCOURSES(潛水專長課程)
6、MASTERSCUBADIVER(名仕潛水員)
7、DIVERMASTER(潛水長)
8、OpenWaterScubaInstructor(開放水域水肺教練)
9、MasterScubaDiverTrainer(名仕潛水員訓練官)
10、(教練發展課程參謀教練)
11、MASTERINSTRUCTOR(教練長)
12、COURSEDIRECTOR(課程總監)
⑺ 空氣潛水員證書怎麼考
上面的回答是 Ctrl+C 來的. 我來告訴你一下,首先必須有單位保薦你去救撈局的專培訓中心培訓,拿證書屬是需要通過考核的,不過只要有 有實力的公司保薦你去,那通過考試基本不成問題.其次:費用有兩中,那就是如果你在保薦你的公司干幾年的話證書白給你.或者你一次性支付此公司一萬五千元左右的費用(當然,這個錢不完全是費用,裡面有那麼一點點灰色XXX...你地明白).特別提示,如果你沒有一個保薦你的公司提你養證的話,一個證書一年的年檢費用大概在五錢元左右(還是XXX錢.)我所說的是專業工程潛水"C"空氣潛水員證書.... 由交通頒發的. 不是休閑潛水證書,..
⑻ 潛水中常提到「深潛」和「淺潛」,請問什麼叫做「淺潛」什麼叫做「深潛」
深潛主要指的是水肺潛水,利用壓縮空氣瓶在水下呼吸。深潛是進入更深的海底世界,可以看到生物景色當然也比浮潛更精彩。
深潛相比浮潛更加復雜,需要穿潛水的裝備,還需要了解一些潛水的技巧,在海下也是必須由教練陪同,想要更深層次的體驗深潛的樂趣可以嘗試考取潛水證。
淺潛分為兩種:
1、浮潛,顧名思義,就是人是浮在水面上的。戴著伸出水面的呼吸管,可以專注地觀察水下;穿著腳蹼,移動更方便不需用手,這就是浮潛。沒有潛水證的人也可以浮潛,但是,浮潛所看到的海洋生物比較有限。
2、自由潛水,是指不攜帶空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調節呼吸屏氣盡量往深潛的運動。自由潛水包括以娛樂、體驗、攝影、狩獵為目的的自由潛水活動,和競賽性質的極限屏息深潛。自由潛相對來說危險性較高,對體能的要求也比較高。
(8)空氣潛水證書擴展閱讀:
潛水的裝備主要有面鏡、呼吸管、潛水服、氣瓶、潛水手套、潛水鞋、BCD浮力控制裝置、調節器、潛水電腦表、腳蹼等等一些東西。
1、面鏡
這個是潛水者必須要佩戴的東西。而且面鏡的選擇不能夠馬虎,一定要適合自己的臉、防止進水。面鏡的主要構成是由透明鏡片、裙邊、頭帶組成。
2、呼吸管
呼吸管的構成很簡單,一根管子一個咬嘴。呼吸管的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是由硅膠製成。一個合適的呼吸管的要求也是要適合自己的臉型。
3、潛水服
潛水服在挑選的時候除了看它的款式、品牌。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它的實用性。潛水服分為水母衣(DiveSkin)、濕衣(WetSuits)、乾衣(DrySuits)。
4、BCD浮力控制裝置
這個是攸關生死的大事情。BCD浮力控制裝置能幫助潛水者在水中保持平衡和上升、下降調整浮力的裝置。BCD大概可分為三種不同的樣式:背囊式BCD、背心式BCD以及系統式BCD。
5、調節器
調節器是由一級頭、二級頭、備用呼吸器、低壓管組成。其的功能是把氣瓶中的高壓空氣轉換成正常壓力的空氣。一級頭連接著氣瓶,二級頭連接呼吸器。二級頭還分為yoke和din,其區別在於有沒有帶O圈。
6、儀表組
儀表的設計多樣。潛水儀表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潛水電腦表、殘壓表、指北針、溫度計等等,下面就介紹四種潛水儀表。
潛水電腦表用於查看潛水時間、氣瓶餘量、水質環境以及安全極限的數字式儀表裝置。在市面上有兩種款式:腕帶式和管聯式。
腕帶式是配戴在手上的,多數腕帶式潛水電腦無法偵測氣瓶內的空氣壓力。而管聯式則通過高壓軟管連接在呼吸調節器的高壓出口處,可直接測試氣瓶內的空氣壓力。
7、腳蹼
腳蹼分為調整式和套腳式。潛水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用套腳式的居多。
8、氣瓶
氣瓶分為普通空氣瓶和高氧氣瓶。普通氣瓶能維持10米1小時左右的潛水,高氧氣瓶因為含氮量低,所以能夠維持更長時間。但是並不是高氧氣瓶就是好的,因為氧氣純度高,所以存在一定的中毒風險,初學者還是不要亂來。
⑼ 潛水證分幾個等級 初級證書需要多久拿到
一、潛水證等級,分別是:
1、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
習慣上,稱他們為OW,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是最基本的潛水課程,受訓學員可以學習到潛水技巧、與潛伴潛水時的潛水安全知識。完成本次課程即可獲得OW證書!
2、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AOW的水深限度是30米,並且可以做夜潛)
AOW,本課程提供參加學員不同的專長潛水訓練,如深潛、船潛、水中導航及夜潛...等,其中深潛和水中導航是必須選擇的專長,除此兩個專長以外,還需要選三個專長,通過這五個專長的訓練後,方可拿到執照。
3、EMERGENCY FIRST ACTION(第一緊急反應)
醫療緊急訓練是一個獨立的緊急救援及心肺復甦術課程。
4、RESCUE DIVER(救援潛水員)
救援潛水員課程是學習潛水中第一次要求潛水員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另一名潛水員的課程。學員在此課程中將學習如何避免危險及意外的發生,並能隨時應付水中的緊急狀況。
5、SPECIAL COURSES(潛水專長課程)
潛水專長課程屬於短期的特殊專長課程,課程安排通常為1~2天,主要是2~4次的專長潛水訓練。參加學員資格則因各專長潛水的難易程度而有所不同。
6、MASTER SCUBA DIVER(名仕潛水員)
當潛水員完成了PADI的五項專長潛水課程並具有救援潛水員資格時,即可申請名仕潛水員執照。名仕潛水員是休閑潛水員的最高榮譽。
7、DIVER MASTER(潛水長)
潛水長是進入潛水教學訓練的第一站,持有潛水長執照之潛水員可以從事潛水導游或協助潛水教學的訓練工作。
8、Open Water Scuba Instructor(開放水域水肺教練)
通過一個教練發展課程(Instructor Development Course)的學習及考試,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PADI教練(OWSI),開放水域水肺教練可以獨立完成教學。包括課程:開放水域潛水員(OWD)課程,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AOWD)課程,救援潛水員(RED)課程,潛水長(DM)課程。
9、Master Scuba Diver Trainer(名仕潛水員訓練官)
擁有超過5項專長課程教練資格的教練。包括課程:高氧空氣專長,雙瓶專長,深潛專長,夜潛專長,水底導航專長,沉船專長,水底數碼專長等20餘項專長課程。
10、Instructor Development Course Staff Instructor(教練發展課程參謀教練)
獨立完成助理教練(Assistant Instructor)課程。參與培訓IDC的部分課程與評估,輔助課程總監(Course Director)工作的高級教練。
11、MASTER INSTRUCTOR(教練長)
PADI 教練長代表一位經驗豐富的潛水教育者,其並已經達到PADI最高的教練等級之一。教練長對PADI系統的潛水員教育已有透徹的認識,並在執行整個范圍的計劃與課程方面經驗十足。教練長屬於PADI教練長檢查委員會(PADI Master Instructor Review Committee)中的成員。
12、COURSE DIRECTOR(課程總監)
PADI總監就是PADI教練訓練官。PADI課程總監等級是象徵PADI系統中最高的教練成就。要想成為一位課程總監,PADI教練長要完成PADI課程總監訓練課程,在課程期間,他們要學會如何執行PADI教練發展課程,並獲得培養潛水教育人士的經驗。
二、證書的獲得時間:
考取一本潛水證所需要的時間長短跟你自身的學習狀況和身體有很大的關系。當然,,一家正規的潛水公司和一位資深教練也是必不可少的,CMAS潛水證的課程包括理論學習,泳池學習和開放水域實習三個部分,如果您能在家通過書本或DVD等學習好理論知識,則可減少理論學習的時間,則可增加泳池和開放水域學習的時間,我俱樂部CMAS潛水證的課程為四天到七天,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和身體情況自由選擇,但必須經過教練的審察和批准,學員因個人因素與學習時間有沖突時,應及時告之教練,以便教練及時調整課程計劃。
三、潛水證先決條件:
任何10歲以上的,身體狀況達到進行潛水活動的要求以及略懂游泳者。
(9)空氣潛水證書擴展閱讀:
PADI是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er Instructor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的英文縮寫。創始於1966年,由Ralf Ericssion及John Cronin成立。他們基於教學的原則,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很快的使潛水活動大大的興盛起來。目前PADI的總部設於加州的Santa Ana,並在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英國、瑞士、挪威、瑞典及新加坡等地均設有辦事處;
PADI中國的管理機構是位於悉尼的PADI ASIA PACIFIC。PADI在世界各地擁有25000名教練,每年約發出超過500000張的潛水執照,這使得PADI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潛水訓練機構。
⑽ 潛水員入門前要做什麼
以下來自:搜搜
想學潛水,首先多方咨詢找一個好的俱樂部,這個俱樂部要有好的教練員,這是非常關鍵的,其次才是學費和取證費。然後根據對潛水員的要求進行體檢,身體不能有不適合潛水的疾病,象中耳炎、鼻竇炎、癲癇、心臟病、肺病等等,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高壓下這些疾病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再就是准備好自己的器材,一般初學者要自己准備面鏡、呼吸管、腳蹼,因為這樣會比較衛生。當然也可以租用,一般俱樂部都提供這些服務。如果不知道那些器材適合自己和不知道那裡可以買到,可以向你的教練員咨詢,你會得到很好的和專業的幫助,剩下的就是准備一些時間和好心情就可以了。
初次體驗潛水者不成功的因素
初次體驗潛水給我們帶來新鮮、好奇、刺激和神秘,同時也帶來少許恐懼和緊張。
1 緊張是導致初次潛水不會一次就成功的第一大禍首,緊張使人的動作變的僵硬、反應遲鈍,思維敏捷度下降,呼吸急促,高度緊張時有可能會忘記呼吸。聽從專業教練的指導,和對教練的信任,是排除緊張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2 因為從沒有用過調節器進行呼吸體驗,所以有少數人一開始還不適應。應在岸上先適應練慣用調節器進行呼吸。
3 下水後,對於初次體驗潛水者來講,開始下潛後做耳壓平衡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程序,但是往往大多初次體驗潛水者由於緊張,或者是其他某些因素(被水下景物所吸引),忘記做耳壓平衡或做得不到位,導致耳膜疼痛,無法繼續下潛。解決方法:下潛之前應在大腦中先形成做耳壓平衡的意識,知道做耳壓的重要性。下潛後,每下潛一公尺應做耳壓一次,耳壓平衡應在耳朵無不適時提前做,尤其對初學者而言,耳朵開始疼痛後再做為時已晚。
4 初次體驗潛水者有極少數一些人,嘴含調節器的方法不正確,造成調節器進水流進嘴裡,不會排出調節器里的水,而產生恐懼(會不會嗆水)。其實很簡單,每隻調節器的咬嘴,都是根據人體工學設計,上面有可以使人的嘴部更容易咬住的牙托,只要用牙輕松咬住牙托,用嘴唇包住調節器的咬嘴,就不會進水了。至於調節器排水:如果調節器里有水,可以採用呼吸管的排水方法(猛吹法)把調節器里的水吹出去。
5 不會面鏡排水,或面鏡排水不熟練。面鏡進水後會害怕(怕鼻子進水),不知道該怎麼樣做耳壓。面鏡排水:先將面部盡量向上,然後用手壓住面鏡的上沿,用鼻子排氣,根據壓力的原理就可以把水從面鏡下方排出。
如果想更好地體驗潛水的樂趣,認真聽好下水前的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我所講的都是初次體驗潛水的人,在潛水時會遇到的一些困難,希望對即將要來體驗潛水的朋友會有所幫助。
體驗潛水須知
1、健康狀況良好,年齡在6——65歲之間的男女都可以參加體驗性的潛水活動。
2、下潛前教練會在岸邊水中或泳池中對你進行適應性培訓。
3、國際星級教練會手牽手的伴你在色彩斑斕的珊瑚礁群區與魚共舞。
4、不會游泳並不防礙你參加潛水活動,近視眼的配有相關度數的潛水近視面鏡。
5、本中心保證你的安全,並為你投保拾萬元(人民幣)的保險。
6、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哮喘、中耳炎、懷孕婦女、酒後的客人不能參加體驗潛水活動。
7、潛水時不能採集、蹬踏珊瑚和貝類等海下生物。
海上娛樂須知
1、遊客租用摩托艇,應由我部教練員指導駕駛。
2、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精神病、癲癇病、孕婦、酗灑者及末滿面16周歲和60周歲以上年齡者,均不能租用摩托艇出海。
3、遊客租用摩托艇,必須穿好救生衣,並在水深0。6米處啟動,以免損壞機器。靠岸時應在離岸100米處減速,防止沖速過快撞人和損壞設備。
4、自駕租艇時,不準相互追逐嬉戲,不準做危險動作。周圍100處發現有船、艇、人等障礙物,應立即減速避讓,以免碰撞發生事故。
5、租艇者因不聽從現場教練指揮,違反上述規定和操作不當,造成船艇損壞及人身傷害事故的,由當事人承擔全部經濟責任和法律後果。
潛水安全守則
潛水所發生的事故,幾乎均是人為因素,而非人為不可抗拒。如遵守下 列安全守則,可防止事故之發生或將其減至最小程度。
1、身體及精神均須在最好的狀態。
2、有優異的游泳能力。
3、接受正確的訓練指導。
4、建立潛水計劃。
5、熟悉潛水區域。在不熟悉的區域潛水應有熟悉此區域的人帶領。
6、攜帶急救用品。
7、衡量自己的能力(本身和裝備)。
8、檢點裝具,在良好的狀況下使用。
9、使用齊全必要的裝備。
10、避免單獨潛水,不可離開同伴而行動。
11、受傷、疲勞或不適時趕快離水上岸。
12、注意深度、慎重正確地上升。
13、遵守潛水深度限制:30米。
14、了解與應用水中通訊的方法。
15、使用清靜空氣。
16、高壓氣瓶要有良好保養及正確搬運。
17、潛水前不可喝酒,不可過食及吃容易發生氣體的食物
潛水種類:
通常潛水活動可分為浮潛與給氣潛水兩大類。
浮潛(skin diving)是指潛水者在所能屏息的時間內在水中潛泳,直到無法呼氣再浮出水面的潛水方式。可進一步分為只浮在水面不潛入水中的「浮游」部分,以及憋住呼吸潛入水中的「屏氣潛水」部分。
所謂給氣潛水,是指潛水者在潛水期間能得到氣體的供應。其中水肺潛水(scuba diving)指潛水者背負空氣筒,藉由筒內的空氣在水中呼吸作長時間潛水的方式,這也是目前最常見的潛水方式,一般所謂的潛水,都是指水肺潛水。另一種供氣潛水,是指潛水者在水下活動期間,依靠一條送氣管從水面將空氣輸送給潛者使用,這種方式通常只在比如打撈等專門目的時使用。
對潛水種類再進行細分可以開出一張令人眼花繚亂的名單。比如可以由潛水器分為:硬式潛水、軟式潛水、半閉鎖迴路送氣式、應需送氣式、自給氣式。由潛水方式分:非飽和潛水、飽和潛水;由呼吸氣體種類分:空氣潛水、氮氣和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氦氣和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氫氣和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其他混合氣體。
當然,對於以游覽為主的普通潛水者來說,完全可以根據目的不同進行分類。通常游覽型的潛水都是為了零距離觀賞五彩繽紛的海洋生物,如各種魚類或海龜、珊瑚礁等,還有專為探詢海底沉船的沉船潛、專為觀賞鯊魚的鯊潛等;而從游覽的地形地貌區分,可有冰潛、崖潛、洞穴潛等。
正是這些五花八門、目的迥異的未知旅程,使潛水可以讓人體驗到從輕松、驚奇到刺激的各種級別的繽紛水底感受。
三、潛水的基本要求與安全性:
由於潛水目前在國內尚未普及,在大眾印象中依然是一項門檻極高的運動,其實恰恰相反。
首先,作為一項老少皆宜的活動,潛水者並不存在年齡限制。當然,考慮到年齡過低的人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會有一定困難,大多數潛水指導團體規定取得潛水證書的最低年齡為十二歲。
其次,不擅游泳的人,也可以潛水,因為水性優劣並不是潛水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但你也必須具有一定的游泳能力,在國外報名參加潛水練習時,通常要求能夠自由泳二十米左右的距離即可。當然,那些可以輕松的以自由式游100m的距離、對水不會恐懼、在水中眼睛敢睜開、擁有良好身體條件的人,相對更適合從事潛水。需要指出的是,有下列情況者不適合潛水,包括酒醉後、心臟病、羊癲瘋、感冒、神經過敏症、氣喘、糖尿病、高(低)血壓、有關耳鼻疾病等。
其三,近視眼也可以潛水,因為有帶近視度數的面鏡。但不提倡隱型眼鏡,因為在水下鏡片容易被沖走,更重要的是當潛水者上升時,眼睛和身體的各部分一樣將開始排出氮氣,而隱型眼鏡會阻礙這一過程,從而對身體有害。
潛水時間安全表:
水深 時間限制 水深 時間限制 水深 時間限制
10m 無 21m 50分鍾 33m 20分鍾
12m 200分鍾 24m 40分鍾 36m 15分鍾
15m 100分鍾 27m 30分鍾 39m 10分鍾
18m 60分鍾 30m 25分鍾 42m 10分鍾
註:本表僅適合12小時內未曾潛水者參考
空氣筒的使用時間:
水深 潛水時間
0-10m 120分鍾
10-20m 60分鍾
20-30m 40分鍾
30-40m 30分鍾
註:每一個人的體質及技術經驗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