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句話對嗎
對的,由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作用對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因戰略針對性與整體性、特惠性與普惠性、福利性與經濟性等矛盾而引發的現實挑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准確判斷和把握形勢,有預見性地主動尋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對接方式,通過政策內容和實施方式的適度細化與調整,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現這「五個振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就需要把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統籌謀劃和推進,尤其要注重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切忌貪大求快、急於求成。
『貳』 如何更好地鞏固和發展脫貧攻堅工作成果,自己的想法
如何更好地鞏固發點朋友圈或工作群,我出去的少我都不更好地鞏固發展,出回門工作都做答,請我做你的寵物有個勞動更好地鞏固和發展蘋果正宮。供氣工作的結果全國住宅的什麼有關勞動幹活的恐怖發點通工。監工作成果做雞的什麼也要換班,發的那個圖跟他溝通工作來算,花自己的爽歪也有各種各樣的。
『叄』 如何做到不讓一個人掉隊如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
我們國家近三年來實行的脫貧攻堅,使絕大多數的人都擺脫貧困,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病致貧,因老致貧,但是為了不讓一個人掉隊,那麼只能加大扶貧力度
『肆』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什麼
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是「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仍在3%以上。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壓力不小,難度不小。這個壓力和挑戰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且脫貧攻堅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有7個省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有111個、超過20%的貧困村有1.67萬個。按照這些縣和村前幾年每年貧困發生率下降3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剩餘3年時間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特別是「三區三州」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復雜、發展滯後較多、公共服務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來形容,脫貧難度更大。
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居住著51%的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村兩委班子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後,村內道路、入戶路、環境衛生設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維修和重建等難題,貧困村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
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別超過40%和14%,缺勞力、缺技術的比例分別佔到32.7%和31.1%, 65歲以上老人佔比超過16%,這些人群的比例越往後將會越高,是貧中之貧、艱中之艱。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挑戰。
另外,貧困群眾短期脫貧容易、長期穩定致富難度大的問題也很突出。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現在大部分地區產業扶貧措施比較重視短平快,考慮長期效益、穩定增收不夠,很難做到長期有效。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正視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伍』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國務院扶貧辦來主任劉永富在兩會期間自表示,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第一,要脫真貧,真脫貧,他有收入的渠道,通過自己的勞動,而不是別人替他干出來的,不是送錢送出來的,這個很重要。
第四,要有一些繼續關注貧困的措施。比如,培育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領路人繼續帶領已經脫貧的和沒有脫貧的群眾繼續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陸』 我國採取哪些手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一是產抄業扶貧要與人力資本開發相結襲合,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二是易地扶貧搬遷要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不僅要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更要為群眾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三是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要與醫療、教育扶貧緊密結合,防止因病返貧;四是政府政策推動要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實現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場培育產業「雙輪驅動」,逐步推進政府和市場的動能轉換;五是基礎設施「硬環境」的建設要與文化、教育等「軟環境」改善相結合,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聯動;六是沿邊地區脫貧攻堅要與開放發展相結合,把脫貧建立在堅實經濟發展基礎上
『柒』 人才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現在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吸引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才能夠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
『捌』 新華社推出重磅紀錄片《戰貧之路》,這部紀錄片怎麼樣
該片廣泛采訪基層群眾、扶貧幹部和有關部委負責人,以及多國政要和智庫專家,揭秘決策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並從人類減貧史的高度詮釋中國解決貧困這道世界難題的歷史意義。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稅收政策作為國家重要的政策工具,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對於助力脫貧攻堅而言,稅收紅利持續為市場主體發展減負、賦能,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對於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義重大。
『玖』 要取得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勝利,請你岀謀劃策
脫貧攻堅措施:
1、保障產業扶貧收益不減,搶抓農時盡快恢復生產,保障扶貧農產品和生產物資「綠色快捷通道」暢通,調整以獎代補政策門檻。
2、保障就業扶貧平穩推進,做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工作,促進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達產,加大村級臨時性扶貧崗位開發力度。
3、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戶生產生活穩定,保障貧困搬遷戶基本生活,維護安置點社會穩定。
4、保障貧困戶農村低保兜底救助到位,強化農村低保兜底保障,加大臨時救助力度。
5、保障幫扶力度不減,扎實做好「一幫一聯」工作,選派新一輪駐村工作隊,加大定點幫扶力度。
6、保障扶貧項目迅速復工開工,加快扶貧項目復工開工,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實施方式。
(9)鞏固脫貧成果新華社擴展閱讀:
脫貧攻堅意義:
1、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進而實現「兩個一百年」和偉大的「中國夢」奮斗目標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事業。
脫貧攻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2、我國脫貧攻堅已經從以解決衣食住行和教育、醫療保障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脫貧成果、改善民生、構建幸福美麗和諧新農村的新階段。新時期脫貧攻堅工作既具有發展的機遇和條件,也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扎實做好新階段脫貧攻堅工作,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