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有哪些名茶
01.
黃山毛峰
茶對黃山是情有獨鍾,黃山山地,名茶薈萃,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黃山毛峰」。
一個省份、一個城市,往往令人記憶的都是那裡的食物,安徽令人記住的不僅有名菜臭鱖魚,還有這些名茶,相信這些茶,一定也伴隨著安徽人民的記憶,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傳承下來。
❷ 沈陽和平區的文化路小學和鐵路五小哪個好
沈陽市和平區文化路小學1985年10月15日經沈陽市和平區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8月正式使用,同時啟用印章,學校位於南湖之濱,新科技園三好街境內,校址定在和平區永安北路十三號。
學校佔地面積7005平方米,四層教學樓寬敞明亮,內設24個標准化教室,並備有電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標本室、音樂室、電視台等專用教室。學校建有近200平方米的學生閱覽室、教工音像閱覽室,學校圖書館2000年被命名為沈陽市一級館。學校操場設有籃球場地、足球場地、乒乓球場地及體育設施群帶。學校辦學設施齊備,91年被沈陽市教委認定為標准化學校,校園內綠樹成蔭,鮮花似錦,是市綠化辦首批命名的市級綠化先進單位。
學校自建校以來,始終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宗旨,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師隊伍為重點,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構建高品位的校園文化,以傳承文化路人文精神,弘揚文化路內涵為使命,不斷提高育人環境為依託,不斷提高綜合辦學水平,全力打造學校品牌。
學校建立了一支思想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涌現出省特級教師2人,市教育專家1人,市「三八」紅旗手2人,省市優秀課教師21人。
學校的辦學特色為創造教育。
學校辦學成績突出,先後被評為遼寧省首批下一代百所德育基地學校、市家長學校標兵單位、市青少年創造教育示範校、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市優秀少先大隊、市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和平區政府紅旗單位、和平區教育系統紅旗黨支部等、沈陽市中小學大課間優秀單位、沈陽市「小哥白尼」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沈陽市小記者活動先進單位等。
學校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以藝術教育為辦學特色。教學質量居全區上游。學生的繪畫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獎,學校的「三隊」在市區的各項比賽中多次獲獎。
師資力量
學校教職工總數69人,其中教師67人;
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的66人,
占教職工總數的95.7%,
占教師的98.5%。
沈陽鐵路第五小學成立於1958年,當時校址在和平區南寧南街1號,2006年8月遷址至和平區宜賓路2號。學校現有55名教職工,教學班19個,900名學生。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學校大膽實施了愉快教育改革,率先提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改革目標,被國家教委列為全國首批實施愉快教育改革的七所學校之一。先後三次獲中央教科所、遼寧省教育廳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殊榮,二十多年的愉快教育備受社會關注,教育教學成果顯著,教學質量在市、區文化綜合素質測試中一直名列前茅。
學校緊緊抓住搬遷新址這一契機,在加大愉快教育改革力度,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框架下,確立了「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愉快立校,敬業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鑄就精品學校。
文化路小學是不錯的。
❸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成果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省重點建設專業12個,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24部,國家精品教材1部,省級精品教材23部。 重點專業 國家級 序號 專業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軟體技術 眭碧霞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2 電氣自動化技術 秦益霖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3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陳必群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4 模具設計與製造 陳劍鶴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5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陶洪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6 電子商務 閔敏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7 企業資源計劃管理 宋衛 2011年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8 應用電子技術 張志柏 2011年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江蘇省級 序號 專業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軟體技術 眭碧霞 2006年省級品牌專業 2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陶洪 2004年省級特色專業 3 電氣自動化技術 秦益霖 2006年省級特色專業 4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陳必群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5 電子商務 閔敏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6 模具設計與製造 陳劍鶴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7 計算機應用技術 陶洪 2010年省級特色專業 8 物流管理 宋衛 2010年省級特色專業 9 智能裝備製造技術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0 信息系統集成應用與服務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1 軟體技術與數字媒體設計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2 現代通信與網路技術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精品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PLC應用技術 鄧志良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年 2 Java程序設計 眭碧霞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年 3 電子商務基礎實踐 閔敏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8年 4 工控應用技術 姚立波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9年 省級精品課程(部分) 序號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C語言 閔敏 一類精品課程 2004年 2 電路基礎 王麗琴 二類精品課程 2004年 3 Java程序設計 眭碧霞 一類精品課程 2006年 4 電子商務基礎實踐 閔敏 二類精品課程 2006年 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二類精品課程 2006年 6 工控應用技術 姚立波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7 C#應用開發 眭碧霞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8 ERP應用與實施 宋衛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9 網路互聯技術 周敏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10 電子技術與項目訓練 吳青萍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1 模具CAD/CAM應用技術 賴華清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2 網路安全設計與實施 鞠光明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3 網路貿易專員實務 成先海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4感測器與執行器李晴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15c語言程序設計戴白刃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獲取時間 1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國家級精品教材 2009年 評優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獲取時間 1 電子商務概論 閔敏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2 C語言 眭碧霞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3 計算機網路實訓 眭碧霞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4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5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6 電子商務實用基礎實訓指導書 吳凌嬌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7 工業控制技術及應用 姚立波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8 ASP.NET程序設計與開發 眭碧霞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9 微軟網路操作系統 鞠光明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0 外貿英語函電 張成偉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1 國際貿易實務(雙語) 孫國忠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2 單片機應用與項目實踐 黃維翼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3 虛擬儀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秦益霖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4 電工技術基礎(與常州輕工學院聯合申報) 黃忠琴、岳東海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於雲程 國家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6 西門子S7-300PLC應用技術 秦益霖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7 感測器技術及其應用 陳黎敏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8 應用數學 錢志良、何紀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9 網路貿易實務 成先海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0 國際貿易實務(第2版) 孫國忠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1 VerilogHDL與 CPLD/FPGA項目開發教程 聶章龍、張靜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2 C語言程序設計 李學剛 省級重點教材立項(新編教材) 2013年 23 電路基礎(第2版) 吳青萍、沈凱 省級重點教材立項(修訂教材) 2013年 十一五規劃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出版社 1 Internet應用教程 眭碧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西電出版社 2 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趙佩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3 微型計算機組成與介面技術 趙佩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西電出版社 4 電子商務實用基礎 閔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6 UG基礎範例與項目應用 宋志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人民郵電出版社 7 微軟網路操作系統 鞠光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8 模具製造技術基礎 楊桂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清華大學出版社 9 UGNX4實例教程 宋志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人民郵電出版社 10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11 計算機常用工具軟體教程與實訓 周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北京大學出版社 十二五規劃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出版時間 1 無線網路組建 楊誠、張衛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2 軟體開發與項目管理 朱利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3 數據結構 李學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4 C語言程序設計 李學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5 網上創業 吳凌嬌、宋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6 PLC應用技術 張志柏、秦益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7 TCP/IP協議分析與應用 樓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8 Java程序設計項目教程 眭碧霞、朱利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9 JavaEE企業級項目開發 朱利華蔣衛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0 PhotoshopCS5中文版案例教程 周彩根、李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1 3dsMax2012案例教程 陸天奕、趙志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2 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系列教材 陳必群、王學力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3 電子產品檢驗 陳必群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4 電子產品印刷電路板設計與製作 陳必群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5 虛擬儀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秦益霖、李晴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1308 16 西門子變頻器應用技術 姚立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08 17 電路基礎 吳青萍、沈凱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8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2版) 陳劍鶴、於雲程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19 模具設計基礎(第2版) 陳劍鶴、吳雲飛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0 《市場營銷實務》 孫國忠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08 21 Android應用開發基礎 趙佩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2 J2EE綜合案例開發 蔣衛祥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08 23 計算機專業英語(第3版) 王小剛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4 FLASH動畫製作 杜堅敏、孫金山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08 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職業情境,項目主導」 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獲實驗基地、「OPC」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地 實訓基地建設 國家級實訓基地 序號 項目名稱 級別 驗收時間 1 軟體技術與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 國家級高職實訓基地 2007年驗收通過 2高職園區共享現代工業中心國家級高職實訓基地2008年驗收通過3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央財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省級實訓基地 序號 項目名稱 級別 驗收時間 1 現代物流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高職實訓基地 2007年驗收通過 電子信息技術實訓基地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基地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術實訓基地 2 單片機課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9年驗收通過 3 新一代信息技術實訓基地 教學成果 國家級教學成果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探索「三針對」教改思路,構建「BPMM」人才培養模式 史國棟、董維佳、趙佩華、眭碧霞、張春平 國家級二等獎 2005年 2 高職院電子商務專業立體化實踐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閔敏、吳凌嬌、宋衛、姚琪、王莉 國家級二等獎 2009年 省級教學成果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信息產業園」校企合作辦學平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鄧志良、張春平、黃天民、董維佳、楊誠、居耀成 省級特等獎 2011年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探索「三針對」教改思路,構建「BPMM」人才培養模式 史國棟、董維佳、趙佩華、眭碧霞、張春平 省級一等獎 2005年 2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錢興、費小平、左建國、宋建軍、龐傑 省級一等獎 2007年 3 高職院電子商務專業立體化實踐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閔敏、吳凌嬌、宋衛、姚琪、王莉 省級一等獎 2009年 4 「項目載體、能力遞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趙佩華、朱利華、於永佳、蔣衛祥、郭永洪 省級一等獎 2013年12月 5 「1+2」型高職電氣類人才「OPC」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秦益霖、王其紅、張志柏、李晴、朱敏 省級一等獎 2013年12月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1+2」型高職電氣人才培養的實驗實訓體系的研究與構建 秦益霖、王其紅、張志柏、李晴、姚立波 省級二等獎 2007年 2 「職業情境,項目主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眭碧霞、趙佩華、於志強、陳榮保、曹建慶 省級二等獎 2009年 3 「分層遞進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周敏、鞠光明、楊誠、姚裕寶、崔毓娟 省級二等獎 2011年 4 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黃天民、龐傑、吳雲飛、梅國英、費小平、徐暢 孫淑萍 省級二等獎 2013年12月 5 「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陳必群、陳國英、吳青萍、胡遠望、唐龍 省級二等獎 2013年12月 2003年,學院被教育部確立為國家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5年,學院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學院被省教育廳確立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單位。 學校榮譽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院還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星級示範校」、「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❹ 季裕棠的季裕棠成果
過去二十多年來,季先生和他的天才設計人員完成數百項設計,項目遍布世界各地,始自美洲,穿過亞太地區,直至歐洲,公司的設計業務范疇擴展至多個新領域。例如,他最近已將公司業務擴展至酒店管理服務,與設計服務一樣,同樣強調以無微不至、領悟業務經驗的態度,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其客戶以及設計界同儕中享有崇高的聲望,以及多年來獲得的無數主要獎項及授獎,令季先生比以前任何時候更熱衷於其工作。他躊躇滿志,在新世紀里繼續致力創立各種設計趨勢 — 在形象設計概念與及創新項目可能性方面,在全球形成一股力量。 經常出現於報刊雜志,季裕棠已成為最權威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刊物、食品以及酒類工業雜志編輯們的采訪及寫作對象。二零零零年,他榮獲美國室內設計雜志 Interior Design Magazine頒授的酒店室內設計獎 (Hospitality Award) — 最佳酒店餐館設計獎 (Best Hotel Restaurant),表彰他的卓越設計 — 芝加哥NoMI酒店 (NoMI in Chicago)。在雜志《GQ Taiwan》二零零二年九月的活動中,季裕棠名列紐約業務成功之台灣出生優秀華人名單。二零零三年三月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 (AHEC) 在中國上海舉辦的首屆國際建築及室內設計會議上,季先生作為數名國際設計師之一,獲邀在會議上演講。二零零五年二月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 (AHEC) 在墨西哥康坎市(Cancun, Mexico)舉辦的拉丁美洲會議上,他更擔任主講嘉賓。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美國食品藝術雜志 Food Arts Magazine (USA) 頒授銀匙獎給季裕棠,表彰其為餐館酒店界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季裕棠作品Spoon(香港)
拉斯維加斯MGM酒店Nobhill餐廳日內瓦洲際酒店首爾W酒店Kitchen餐廳
❺ 裕容齡的成就
清宮廷舞蹈出現了維新傾向,其代表人物是裕容齡。裕容齡是滿族人,自幼喜愛舞蹈,7歲時其父出任日本公使,她隨父赴日,學會了日本古典的《鶴龜舞》及其他民間舞蹈。後又隨父至法國,學習西洋芭蕾舞,並在美國著名舞蹈藝術家依莎多娜·鄧肯的直接指導下,研習舞蹈藝術,在巴黎公開登台表演《希臘舞》、《玫瑰與蝴蝶》等。20歲時,其父任滿回國,她相與歸來,不久便與其母、其姊一同入宮,成了慈禧太後的御前女官。在宮中接觸了中國傳統舞蹈,先後編導了《扇子舞》、《荷花仙子舞》、《觀音舞》、《菩薩舞》、《如意舞》等,並為慈禧太後表演了《如意舞》、《西班牙舞》、 《希臘舞》,動作奔放,技術純熟,轟動了整個宮廷。三年後,因父病,母女三人奏請出宮,藝術活動即告停止。然而,她不愧是我國學習西方芭蕾舞和現代舞的第一人。
❻ 近年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果
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十多年間,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闊步
前進,全面開創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先後勝利地完成了第六個和第七
個五年計劃,提前實現了第一步戰略目標,為90年代的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一)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中國農村經濟得
到了全面的發展。1990年同198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84.6%,平均
每年增長6.3%,糧食總產量先後登上3500億公斤和4000億公斤兩個台
階,1990年達到4350億公斤。棉花、油料等農副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農
林牧副漁各業都有很大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
展,為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開創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1991年,
鄉鎮企業創產值8266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162億元,都比1978年翻了
四番。(二)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到、1991年達28248億元,比
1978年的4237億翻了兩番多,平均每年增長12.2%。主要工業產品原
煤、原油、電力、鋼鐵等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消費品工業的產品更新換代加
快,市場供應充裕。(三)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十年間全社會固
定資產投資完成了2.77萬億美元,超過前30年的總和。一大批基礎工業
和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經濟薄弱環節有所加強,產業結構和產品
結構有所調整,城鄉建設取得了明顯成就,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增添了
後續力量。(四)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出口總額由1980
年的381億美元增加到1154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由1980年的181億
美元增加到1990年621億美元。到1990年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89.
8億美元,興辦外商投資企業2萬多家,引進一大批國外先進技術,促進
了國內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五)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
較大發展。十年間,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萬多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近
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
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社會科學研究的許多
領域也有不少進展。教育方面,多數城市普及了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初步
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體系,為現代化建設輸送了
大批人才。其他事業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六)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全國
絕大多數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向小康過渡,少數地區已實現小康。
1990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達138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30
元。(七)國家經濟實力大為增強。1990年同1980年相比,國民生產總值
由4470億元增加到1740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1.36倍,平均每
年增長9%。國民收入由3688億元增加到1430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
平均每年增長8.7%。一些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煤炭、水
泥由第3位升至第1位。糧食、棉花、肉類、布匹已居世界首位。上述巨大
成就的取得,雄辯地證明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
❼ 韓化臣的傳藝成果
當時韓化臣、馬英圖在南京國術館主管國術技擊比賽,深得張之江將軍、李景林將軍的信任。1929年韓化臣受李景林將軍之聘擔任杭州國術大賽評判委員。
韓化臣在南方影響非常大,有「北李(書文)南韓(化臣)」、「南京到北京誰不知道韓惠卿」、「王鍾泉的棍,李書文的槍,韓惠卿的大刀天下揚」之譽。中央國術館的春秋大刀,即韓公所傳留。
李景林、許蘭洲分別創山東國術館、河北國術館,韓化臣攜眾弟子為教習,後來任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軍隊教習。在山東國術館韓化臣與來作客的楊澄甫先生交流推手、劍術技藝,二人繼續換藝。
韓復榘軍隊有一營長,喜歡武術。韓化臣有一把寶劍,營長趁韓不在去走,走時留名片,意思是踢場子。韓找到營長,營長讓武藝高強的勤務兵與韓動手。韓把手一伸說,你把我胳臂搬下來,寶劍就留在你這。勤務兵搬不動,最後搬胳膊打提溜。韓又伸出二手指讓勤務兵撅,也撅不動,韓手一扣,勤務兵受不了,韓一磕把勤務兵胳膊磕了個包。營長和勤務兵同時佩服拜師。
山東有神槍手,與韓比試大槍,二人轉了三圈,山東神槍手出槍,韓用擁挫槍將來槍挫槍頭點地,韓沒有扎對方卻收槍,山東神槍手一抱拳說,韓師傅我輸了,遂建交。
韓化臣(惠卿)協助師兄張毓衡執掌羅疃張家八式房,培養了董義清、魏鴻恩、韓潔泉、魏鴻濱、董會亭、劉漢周、沈仲山、張子亭、張振東、趙樹德、董義文、姚春符、尚官亭等一大批八極精英。韓化臣在山東棗庄培養的弟子李學義、趙榮林、劉寶林等。在中央國術館培養的弟子李元智等。其中魏鴻恩,曾相繼在許蘭州、李景林、沈鴻烈、韓復榘諸將軍的陸軍、海軍中任教習。趙樹德任南京國術館、黃埔軍校教習。魏鴻濱任末代皇帝溥儀護衛、南京中央國術館教員。在山東棗庄培養的弟子李學義參加28年國考,名列優等,南京中央國術館教習;在棗庄培養的弟子趙榮林,曾任山東國術館教官、湖南國術訓練所教官、黃埔軍校三分校教官;在中央國術館培養的弟子李元智,任國民革命軍陸軍大學教官、憲兵司令部教官、軍訓團主任教官、陸軍軍校教官。子韓潔泉曾任萊蕪幹部訓練所國術教官。
韓化臣(惠卿)和師兄張毓衡30年代在黃四海、張拱辰手抄本拳譜的基礎上,總結張克明、黃四海、張拱辰、李書文及他們自己的體會,編著《羅疃張家八極拳 槍、拳譜》流傳後代。
韓化臣先生在山東棗庄中興煤礦有股份,時常回去料理。民國26年,患重感冒引發心臟病,一天多去世,享年50歲,惜哉!
韓化臣先生追隨老師兄「神槍」李書文,是八極拳中期闖天下的光前裕後的代表人物,對民國軍隊武術貢獻頗大。八極拳列為中央國術館必修科,韓化臣先生之功永載八極門史冊,永載中華武術史冊!
李元智(1902-1972),滄州人,職業武師。拜陳玉山為師習燕青拳,後隨佟忠義習六合拳,後成為佟忠義之女婿。
考入中央國術館,李是高才生。在中央國術館隨韓化臣、馬英圖、趙樹德習羅疃八極拳,李自稱是他一生最佳心得,並於民國20年著《八極拳圖解》。李畢業後,留館任教習。1932年擔任陸軍大學、憲兵司令部武術教官。1938年任中央國術館某處副處長。1940年擔任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五分校教官,將韓、馬二師的八極拳在軍中傳播,稱之為「莒拳」。
1949年後,李隨國民黨入台。李在軍隊任教官,1949年任軍訓團主任教官,1952年任陸軍軍校教官。國民黨軍中八極拳的傳播李元智先生之功也!
實際的講,今天軍隊的擒拿拳、軍體拳皆和李元智先生有相當大的關系。
董義文,滄縣東南西璋璧人,職業武師。幼受堂兄董義清影響,酷愛技擊。到羅疃拜韓惠卿、張毓衡為師,與韓潔泉、魏鴻濱年齡相當,一起苦練。也得師李書文執授,拳、槍俱精。董家是當地富戶出資開把勢,場邀請『神槍』李書文執教。附近弟子匯聚西璋璧。
20年代隨師李書文、韓惠卿游東北、天津、山東,在軍隊、國術館任教習。抗戰爆發後,時局動盪,董返家鄉,傳徒數名。後因為所謂「歷史問題」,不敢廣泛傳藝,僅傳弟子楊興震、張志環、楊道聲、李恩祥數名。董義文是八極拳後期闖天下的代表人物。
董義清,滄縣東南西璋璧人,職業武師。幼到羅疃拜師學藝,拜張毓衡、韓惠卿為師,是張首徒,與趙樹德、魏鴻恩、張子亭、董會庭等苦練功底扎實,也得李書文傳授。董義清家住西璋璧是當地富戶,董義清、董義文家出資開把勢,場邀請『神槍』李書文執教。附近弟子匯聚西璋璧,同學者有趙樹德、崔長友、張子林、董義清、董義文、劉漢周等,隨『神槍』李書文苦練技藝更上一層樓。
1921年隨李、霍到東北許蘭州將軍軍隊中任教習,游沈陽、哈爾濱、大連,與俄、日技擊家較技,均獲勝。在哈爾濱與俄國大力士較技,俄人善擊拳,並且一手能抓起一麻袋沙子。董身材矮小,採用逢強智之法,趁俄人一拳打空,鷂子穿林,轉至俄人身後,一個黑狗鑽襠,將俄人托起,向後一掀,連撞帶掀,俄人倒地痛得打滾。
1924年底回天津,在許公館與許、魏、霍、邊等隨李、霍深造3年,功夫大進。後到軍隊任教習,抗戰爆發後返鄉。功純藝真,譽滿鄉里。由於所謂「歷史問題」,其藝未傳,甚憾。董義清先生也是八極拳後期闖天下的代表人物之一。 魏鴻恩(1901-1976),直隸滄縣東南鄉羅疃村人(現河北孟村縣),職業武師。其家富足,其父為供子習武,購二畝地來建八式房,將張毓衡、韓化臣(字惠卿)、李書文請至其家。尤其是「神槍」李書文,從軍隊回羅疃張家探望其黃四海、張景星二位恩師,魏家必請李至家坐在炕頭上恭敬有佳。魏鴻恩自幼拜師張毓衡、韓化臣、李書文練習八極拳。魏鴻恩在八式房練習,張毓衡訓徒非常嚴苛,八極拳基礎十分扎實。同時也得韓化臣、李書文傳授。
抗戰爆發後,魏氏兄弟輾轉到秦皇島,傳播八極拳,弟子眾多。傳人著名者有:耿學森、朱慶昆、王墨林、李恩義、王清瑞、李新吾(王曉鋒)等。
文革中由於所謂「歷史問題」 魏氏兄弟遭迫害、審查,拳譜被抄,魏鴻濱先生氣極生疾中風數年,於75年病逝。由於老哥倆一輩子不分家,感情篤深,魏鴻恩先生憂傷過度,也於76年病逝,悲哉!魏鴻恩先生也是八極拳後期闖天下的代表人物之一。
魏鴻濱(1909-1975),滄州東南鄉羅疃人,魏鴻恩之弟,職業武師。魏鴻濱8歲時,到八式房看哥哥魏鴻恩、張子亭、董以清、董會庭、韓潔泉、趙樹德等習武,自己模仿練習。魏聰明伶俐,天分極佳,被師祖張景星發現,認為魏鴻濱將來必藝業驚人,讓其子張毓衡收入門牆。
魏鴻濱聰明伶俐,深得張毓衡、韓化臣、李書文偏愛,出外訪友,必帶在身邊當武童。張毓衡訓徒非常嚴苛,八極拳基礎十分扎實。韓化臣教導弟子,對魏鴻濱格外指點。尤其「神槍」李書文晚年時,早期弟子皆成名在外擔任教習,魏鴻濱得以侍侯「神槍」李書文時間最長。
1921年12歲時跟隨李書文、霍殿閣游沈陽,給李書文當三年武童。1925至1927年隨李書文、霍殿閣在天津許公館深造,與霍慶雲、高香亭、劉子鳴、邊廷傑等靠騎馬式,一練就是一個時辰,下盤功極深。發力如打雷,八式房的灰土震得紛紛下落。1927年隨頂門大師兄霍殿閣入張園保溥儀,魏鴻濱任溥儀護衛。由於和溥儀發生矛盾,遂於 1929年(民國18年)就聘南京中央國術館任教習,跟隨師韓化臣繼續學習,同時隨小師叔馬英圖習劈掛掌數年。
在南京國術館,名家某見魏年齡小,瞧不起魏,與魏比大槍,魏用硬插花之法,接連扎中該名家,氣得該名家棄桿子而去。後來,該名家與韓化臣先生談起魏,韓化臣先生告訴該名家,魏的大槍技藝乃是「神槍」李所底,該名家信服。
1931年,23歲的魏鴻濱返鄉省親期間,隨師「神槍」李書文赴滄縣,李教夏鶴一團長大槍,魏鴻濱當助教。夏鶴一乃奉天戳腳、翻子泰斗郝鳴九弟子,郝鳴九與李書文、韓化臣、馬鳳圖金蘭交,郝鳴九特讓弟子夏鶴一、於仲倫成為李書文的過門弟子。當時鹽山、滄縣精大槍者聞名來訪,魏代師比試,來者無不佩服。
抗戰爆發後,魏鴻濱從南京國術館到天津。日本侵略者佔領華北後,駐扎天津一日本劈刺教官,與人較技無敢應者,眾人公推魏鴻濱去比試。日寇木槍一出,魏鴻濱用插花槍後發先至已經刺中日寇前胸,日寇又連續比試二次仍敗北,惱羞成怒,斥令日本士兵圍攻魏,眾人與日教官理論,魏鴻賓乘機離場,乘火車赴秦皇島躲避。
魏鴻濱到秦皇島教拳,廣招弟子給其兄魏鴻恩收徒弟,自己當師叔,同時在海港工作,老哥倆一輩子不分家。其兄魏鴻恩也輾轉到秦皇島,兄弟二人在秦皇島傳播八極拳。由於日本侵略加劇,魏父被日本侵略軍殺害。魏鴻濱返回羅疃一面協助師父張毓衡先生教場授徒,一面侍母進孝。後又應朋友之請在南皮張旗屯開設一拳場。
滄南「鐵胳臂」某,訪魏鴻濱於羅疃,某被魏用轉換掌連續擊倒三次,遂拜服。一摜跤名師,訪魏,伸手抓魏,魏出手點其臂,摜跤名師遂臂不能舉,遂服氣。
1957年魏鴻濱先生再遷居秦皇島,與兄長會合,廣傳八極拳。魏氏兄弟弟子、再傳弟子眾多,技藝精純者有:耿學森、朱慶昆、王墨林、李恩義、王清瑞、李新吾、魏九成、魏九如、楊金山、張永福、孫紹鴻、王作林、楊尊星、張寶成、王九如、王九恩、楊尊寶、王中林、孟照民等 。
魏鴻濱先生文革前擔任秦皇島市武協副主席,60年代率領弟子參加羅瑞卿將軍大比武活動,獲嘉獎。文革中由於所謂「歷史問題」遭迫害,拳譜被抄,魏鴻濱氣極生疾。病中的魏鴻濱追思當年創天下的往事豪情,每日反復提及逝去的「神槍」李、張毓衡、韓化臣、霍殿閣、李萼堂以及在世的韓潔泉、趙樹德、霍慶雲、邊廷傑、董以文等,魏鴻恩與弟相伴,聞後也是老淚縱橫。魏鴻濱於75年病逝。改革開發以來魏鴻濱之子九成、九如連續任秦皇島武術協會副主席至今。
魏鴻濱先生極尊師重道,在外面擔任教習,所掙大洋必寄到師父家。韓化臣(惠卿)先生在山東逝世,因為韓名氣大,防止仇家劫靈。魏等師兄弟攜兵器護靈柩回籍安葬。1947年其師張毓衡與子遇難,魏鴻濱先生捨命為師父、師弟收屍埋葬,在當時政治環境下,常人是難以做到的。張家剩下一門孤寡三代三口人,魏鴻濱先生全家全力以赴幫助,師娘家的各種活計幹完,方能忙自家的,年年如是,直到張毓衡師之孫長大才於57年舉家重返秦皇島,但對師家的關懷依然如故。張毓衡、韓化臣二師之後代屢遭政治壓制,魏鴻濱捨身相助,可謂義氣千秋也!
魏鴻濱之藝業,得自張毓衡、韓化臣、李書文、霍殿閣、馬英圖五位大師的執授,尤其是「神槍」李書文晚年時,魏鴻濱為其當武童,得以侍侯「神槍」李書文。老爺倆最投緣,以至魏鴻濱先生脾氣秉性酷似「神槍」李書文,師兄們都愛稱其「魏老疙瘩」,因比武出手狠辣,有「胡椒粒」之稱呼。魏鴻濱是「神槍」李書文晚年的徒弟,魏鴻濱之藝業可謂真矣!魏鴻濱先生也是八極拳後期闖天下的代表人物之一。
❽ 烏拉圭回合的成果有哪些
烏拉圭回合協議帶來的全球性福利收益究竟有多大?該回合的哪些方面具有數量上的最重要意義?發展中國家是如何受到該回合影響的?該回合是否會使一些國家或地區蒙受損失?如果會,原因何在?在統計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我們的研究(見專欄)發現,從總體上講,全世界都會因烏拉圭回合同意進行的改革而極大地受益:在短期內每年的受益額約為960億美元,長期內的受益額則為1710億美元。但短期收益集中於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歐洲聯盟(EU)和美國。
這種情況反映的現實是,工業國,尤其是美國和EU,在烏拉圭回合中作出了最大的讓步。換句話說,這些國家正在修訂從它們喪失的福利這方面講代價極為高昂的政策,其中最顯著是扭曲性的農業政策和通過多種纖維協定(MFA)提出的紡織品和成衣進口配額保護政策。相反,根據烏拉圭回合協議,發展中國家減少農業扭曲的程度比較低(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減少生產補貼也是重要的),而且不限制MFA項下的進口。唯一普遍的例外是,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降低製成品保護的程度更大,因為就平均而言,後者目前在這個領域的保護程度較低。
事實上,有些發展中國家在短期內將因烏拉圭回合而成為凈受損者。這些損失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影響。第一,減少EU和歐洲自由貿易協定(EFTA)成員國和美國的農業補貼造成了某些國家貿易條件的惡化。第二,MFA自由化將造成某些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因為取消MFA的配額將降低所有向OECD國家出口商品的出口企業的價格(即所謂實現配額租金),而效率不太高的發展中國家服裝出口企業將喪失一些市場份額。
為了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相對地位,它們應做的就是通過進一步降低貿易壁壘和其他扭曲來限制自我承受的成本。烏拉圭回合之後的世界呈現出一種更加開放的全球貿易環境。發展中國家單方面的關稅減讓和其他扭曲的降低,將使發展中國家基於比較優勢的生產和出口發生變化,隨之而來的出口擴大亦不太可能受到全球保護主義的阻礙。此外,幾乎所有在短期內蒙受損失的國家都可望在長期內實現收入水平提高。這說明,所有國家至少都有可能因烏拉圭回合而受益。
研究成果
烏拉圭回合是一份復雜的協議,它包括:
●製成品的關稅減讓;
●農業非關稅壁壘的關稅化,降低農業保護程度的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減少農業出口和生產補貼;
●取消紡織品與成衣的自願出口限制(VERs),取消MFA。
●機構和規章變革,如創建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保護措施,以及反傾銷和反傾銷關稅措施。
●若干新內容,如與貿易相關的投資措施(TRIMs),知識產權中與貿易相關的方面(TRIPs),以及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
●涉及面更大的其他內容,如政府采購。
我們的研究評估了上述前四個方面的變化。在烏拉圭回合帶來的其他方面變化產生了附加收益(或可能是成本)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研究成果可能低估(或高估)了烏拉圭回合的收益。
研究成果表明,全世界總的來說每年能獲得大約960億美元的收益,而且以美元計值的收益主要集中於發達國家,尤其是EU、日本和美國,這三家每年因變革而分別獲益390億、170億和130億美元(見表1)。但有些較小的國家也受益匪淺:馬來西亞的收益為GDP的3.3%,新加坡和泰國的收益約為各自GDP的2.1%,韓國和菲律賓的比例均為1.6%。
由於我們的模型是現有模型中地理離散程度最高的,因此我們得出了其他模型沒有包括的若干國家和地區的結果。一方面,雖然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能因烏拉圭回合受益,但預計也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短期內會受到一些損失,或不盈不虧。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每年將損失GDP的約0.2%,對中東和北非國家而言,略微有些負面影響(損失GDP的0.1%)。另一方面,Francois等人的研究發現,非洲和中東地區綜合而論是受益於烏拉圭回合的,其主要原因在於烏拉圭回合降低了製造業的保護,這對貿易條件產生了有益的影響。總的來說,雖然發展中國家受益於烏拉圭回合的程度要低於工業國,但如果我們只考慮製造業保護程度的下降,情況就會相反,因為就平均而言工業國在這個領域的保護程度較低。與這些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根據協議減少農業扭曲的程度較低(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減少生產補貼也是重要的),也不限制MFA項下的進口。
MFA改革。實際上,EU成員國和美國等國曾利用MFA項下的進口配額來保護國內的生產者,預計它們將因取消MFA而受益、而發展中國家總的來說估計將會蒙受損失。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如下:取消進口配額的國家可獲得更多的進口貨物,這將降低消費者支付的進口貨物價格(由此獲得配額租金)。此外,這些國家在將其生產性資源轉入它們擁有比較優勢的部門時,還將獲得效率收益。象日本這類根據MFA不限制進口的純進口國,將因取消MFA而蒙受損失,原因是它們的貿易條件惡化了。凈出口國將其銷售轉向以前受到限制的市場,如EU市場和美國市場,這種銷售轉移提高了如日本這類市場的物價。
在凈出口的發展中國家中,情況是不同的。效率最高的供應商一般也能獲益,但獲益的多寡差異極大。這些出口國因在以前受配額限制市場上的貿易條件惡化而蒙受損失,但在以前不受限制的市場——如日本市場——上,它們因貿易條件得到了改善並從中獲益,它們把更具生產力的資源轉用於享有比較優勢的紡織品和成衣部門,因而獲得了效率收益。發展中國家中絕大多數邊際效率低的供貨商將由於失去了配額租金而蒙受損失;在長期內,它們還會把市場份額丟失給發展中國家中效率較高的供貨商。如果不改變其競爭性的話,福利和市場份額的損失在長期內就會增加。
農業改革。我們這份研究的顯著特點就是把農業改革的整體分解為三個主要的部分(見表2):出口補貼,生產補貼,以及進口保護。
降低農業出口補貼將會為EU帶來115億美元的福利收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獲益不多,其他國家則會蒙受損失。這一部分的農業改革是「糧食凈進口國」所擔心的,預計它們的貿易條件將會惡化。
在生產補貼方面,研究報告包括的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多少都有一些農業生產補貼。在某些情況下,如中東的穀物和韓國的稻穀,雖然補貼的對象產量不高,但補貼額卻極高。因此,減少這種生產扭曲會有益於絕大多數國家,但也有幾個小麥和非稻穀穀物的純進口國和地區會蒙受損失(如日本、韓國、墨西哥、新加坡、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國台灣省)。EU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的收益次之,但比前者要小得多。
在降低農產品的進口保護方面,兩個主要的受益國是日本與韓國,由於這兩國的農業保護程度極高,因此這並不令人吃驚。農業保護程度較高的其他地區也會受益。在這方面EU有損失,因為我們假設EU會維持其出口和農業生產補貼。所以,EU因世界上其他國家降低了進口保護而實現的出口增長將惡化其業已付出高昂代價的出口形勢。
綜合所有影響,EU因補貼的減少而從農業改革一攬子計劃中獲益280億美元以上。日本因降低了其進口的高保護而受益。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很小,考慮到食品凈進口國的損失,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蒙受全面損失這個事實是令人驚異的。其原因在於,絕大多數地區通過減少了自己的生產補貼而有所獲益,而且盡管它們總的來說是食品進口國,但大多數國家還是出口某些食品的。很明顯,各國如果希望避免來自烏拉圭回合這個部分的損失,那麼它們就應減少農業生產補貼。
動態影響。盡管人們經常描繪貿易自由化和烏拉圭回合的動態效益,但它們不過是一種估測。我們的研究估測了這些影響,認為在烏拉圭回合引發的初始變革之後,應設立一個時間充裕的調整時期,以使各國的資本存量能重新調整到理想的「穩定狀態」水平。由此產生的計算結果可能會高估長期新古典增長模型的潛在福利收益,因為它沒有考慮為實現較高的資本存量而喪失的消費;由於這個模型沒有找到內源的增長影響——如提高生產力和創新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它可能低估長期收益。
我們的長期和穩定狀態的模型運算結果列於表1。它與短期模型的明顯差異在於烏拉圭回合產生的全球性福利收益從960億美元上升到了1710億美元,這幾乎為全球GDP的半個百分點。使用這種方法得出的發展中國家的收益是令人吃驚的——它們從占所有發展中國家GDP的0.4%上升到了1.2%。此外,中東和北非,以及東歐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俄羅斯,還有前蘇聯的其他共和國等,目前預計要有所收益了。
與其他模型的比較
除我們的模型之外,還有兩個其他的通用模型,也可用於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締約方在烏拉圭回合中同意的實際變動:Francois的GATT/WTO工作組,McDonald和Nordstrm;以及Hertel,Martin,Yanagishima,以及使用GTAP(全球貿易分析計劃)模型的Dimaranan(見專欄)。在世界銀行組織的「烏拉圭回合與發展中國家」(1995年1月18—20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議上,提交了我方所有三個模型對烏拉圭回合所創收益的估測值。如果存在著估測值的巨大差異,它們可以得以解釋。的確,由於統計的邊際誤差,最突出的就是我們有能力解釋這些差異的原因,解釋總效益中廣泛的一致性和各部分內容相對重要性的原因。
在他們早期的一個模型中,GATT秘書處估計烏拉圭回合創造的年收益約等於5100億美元。這是通過預測至2005年的世界經濟(屆時,所有烏拉圭回合的變革都已實施)而得出的過高的估計,考慮到2005年時世界經濟將大幅度增長,因此關稅和出口補貼的同比例削減,以及作為GDP百分比表示的同一比例收益,就會產生更多的美元絕對收益。即盡管GATT研究報告估計的烏拉圭回合收益從百分比上講與我們研究報告的長期估計有很強的可比性,但前者的美元值卻高得多,其原因在於實行關稅和出口補貼削減的經濟規模。GATT/WTO的報告作者在後來世界銀行會議文件中,與我們同樣以1992年的經濟為根據,估計了烏拉圭回合各項變化的影響;在其穩定狀態下規模的收益遞增模型中,他們獲得的收益估計為1930億美元,而不是5100億美元。不論是用2005年還是用1992年作為模型的基年都無優劣之分,但當估計值是以美元而不是佔GDP的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時,記住估計值所用年份就變得重要了。
關於烏拉圭回合的影響,以前也曾發表過一些研究報告,包括 Goldin,Knudsen和van der Mensbrugghe使用RUNs模型完成的研究報告。總的來說,以前的估計值是根據關稅和補貼的假設削減公式求出的。這些削減值過於樂觀,對發展中國家尤甚。後來,這些修訂了其福利估計值的作者又將其下調,因為烏拉圭回合的成果要明顯低於人們的預期。
GATT/WTO工作組作出的1930億美元的估計與我們的1710億美元的估計具有可比性,因為雙方在獲得這些估計時使用的模型,都對烏拉圭回合進行了長期穩定狀態下規模的收益遞增的估價。在這些作者規模的收益遞增模型的靜態和短期版本中,他們獲得了每年990億美元的估計收益,而我們的估計值為960億美元。即在我們這兩個模型中,考慮了動態或穩定狀態的影響,就會把烏拉圭回合的估計收益提高大約一倍。彈性較低的模型變數導出了這兩個模型較低的估計收益,但考慮到烏拉圭回合的措施要在10年中實施,因此我們不報導來自低彈性版本的估計值。
Hertel等人估計,烏拉圭回合帶來的全球性收益大約為2580億美元。由於它們沒有反映動態、穩定狀態或規模的收益遞增的影響,因此與模型進行適當比較的是我方靜態的規模的收益不變模型。但他們的估計是根據2005年的世界作出的,對1992年以後世界的預測大約使美元估計值翻了一番。即使對未來預測進行了調整,Hertel等人的估計值也依然比我們的高。這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他們預測MFA配額的增長速度要低於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因此取消MFA的收益要略高於用我方模型計算出的收益;而且它們的彈性也略高些(但這是可能的)。
我方估計值與GATT/WTO和GTAP工作組估計值的殘留差額並不大。本文各處強調的主題對各個模型都是類似的。尤其是所有模型都說明,開放最徹底的國家獲益最多。在可以調整資本存量時,可以預計收益在長期內會更高,企業和消費者對價格變化(由彈性表明)的反應也會擴大。
影響
我們對烏拉圭回合數量化影響的評估說明,雖然在短期內會產生一些受損者,但從長期看,幾乎所有國家都會獲益,單方面的自由化(關稅和生產扭曲的自由化)也可以實施,從而保證所有地區獲益。事實上,我們對撒哈拉以南非洲所作的額外估計確認,如果該地區各國允許其出口商利用烏拉圭回合之後的環境所帶來的出口良機,那麼它們也能極大地獲益。
❾ 小罐茶八大大師是哪些
這八位大師分別為:林振傳、張成仁、鄒炳良、魏月德、謝四十、王順明、戚國偉、林乃榮。
一、林振傳,福鼎白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福鼎白茶,福建省福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主要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具有白茶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等特點。
二、張成仁,滇紅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屬紅茶類。由漢族茶農創制於民國年間。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產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規格,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後湯色紅鮮明亮,金圈突出,香氣鮮爽,滋味濃強,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鮮亮,加牛奶仍有較強茶味,呈棕色、粉紅或姜黃鮮亮,以濃、強、鮮為其特色。製作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製成成品茶。
三、鄒炳良,中國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四、魏月德,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傳承人,鐵觀音始祖魏蔭第9代嫡孫。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
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葯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主要生產地區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五、謝四十,黃山毛峰製作技藝傳承人,黃山毛峰傳統製作技藝第49代傳承人。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
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六、王順明,武夷岩武夷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武夷岩茶國家標准主要起草人。
武夷山大紅袍,是中國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岩茶之王,堪稱國寶,產於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藝特製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岩韻」特徵,飲後齒頰留香,被譽為「武夷茶王」。大紅袍茶樹為灌木型,為千年古樹,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4株,產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
七、戚國偉,西湖龍井茶(浙江省)制茶大師。
龍井茶,浙江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特級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2001年,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龍井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八、林乃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技藝傳承人。
茉莉花茶(Jasmine Tea),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茶胚為綠茶,成品將茉莉花去除,亦屬於綠茶的一種,已有1000多年歷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為福建福州 ,其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高,品種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