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 重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形式有哪些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的撰寫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是對過去一段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與檢查。
這類總結主要包括標題、正文與落款三部分。 標題應與內容相符合,一般採取與階段計劃標題相對應形式表述或用主標題加副標題的形式,以便明確或突出總結的內容。
正文通常包括概述、基本做法與結果、結論與討論三部分。前言性的概述說明研究的基本情況和全文的基本觀點之後,即應陳述研究的內容和具體做法,說明結果,分析成績、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最後進行必要的討論,並提出今後的打算。
具體來說,應包括兩方面內容: 1、階段性研究工作回顧
即對照本階段課題研究推進計劃(進度計劃),對本階段(學年或學期)內開展的主要研究工作進行總結。這是課題結題時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的重要依據。
具體地講,應圍繞本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①學校層面開展了哪些活動(如:開展的培訓、調查、觀摩、研討等)?採取了哪些組織管理措施?在教師層面,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如何?②階段性既定目標是否達
2
成?取得了哪些成果、收到了什麼成效?涌現出哪些典型?③本階段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處?研究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或困惑?對今後的課題研究有何啟示?
2、階段性研究成果梳理
即對照本階段課題研究推進計劃(進度計劃),對本階段(學年或學期)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提煉。這是課題結題時撰寫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重要依據。
具體地講,可圍繞本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顯性的課題研究成果,包括兩類:一是事實類成果,如有效經驗(做法)總結、專題研究論文、典型課例(案例)、優秀教育故事或教育隨筆;二是數據類成果,如個體或群體的因變數測查材料(問卷統計、成績分析);②隱性的課題研究成效,包括:學生的各方面的成長狀況、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學校的內涵發展狀況、產生的社會效應,等等。
成果的梳理並非簡單的成果羅列。對於課題研究而言,上述成果只能視為原始性成果。因此,對於課題負責人而言,還應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對上述原始性成果進行分類整理,並去粗取精,剔除無效成果或者無關成果;二是准確把握課題研究的變數因素,對上述原始性成果進行邏輯分類和提煉,然後以事實和數據為本,對整個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3
與成效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提升,從中抽取出科學性、規律性精華,使課題研究成果基於原始性成果,又高於原始性經驗。
落款。總結的作者署名寫在標題的正下方,總結的日期註明在正文末的右下方。
(由導言與主體兩部分構成。導言是根據什麼,為了什麼目的,對什麼問題或情況,作如下總結。正文寫做法、成績和缺點、經驗與教訓、問題與建議等。)
2. 軟體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怎麼寫
就說明你的軟體在開抄發過襲程中每一步所完成的階段性成就,例如需求分析過程中你們所掌握的用戶需求,在體系結構設計當中你們所設計的體系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在詳細設計當中,你們的UI設計,資料庫設計等相應的完成情況,截個圖出來給人展示一下,完成了哪些具體的功能模塊也展示出來,總的來說就是展現你們目前完成的項目任務情況。
3. 課題階段性成果怎麼寫
自己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啊
4. 中期報告的階段性主要進展及成果怎麼寫
畢業設計設計的寫作一般分為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答辯演示.中期報告是畢業設計寫作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主要是向老師匯報畢業設計的進度和已經完成的內容.起到抽查的作用. 1、功能 科研進度報告是科研課題的執行人在科研過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門匯報課題研究工作進度的情況及階段性成果的書面材料.如年度報告(定期),進展匯報(不定期). 科研進度報告的主要功能有:①課題執行人總結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績和經驗;②向主管部和協作單位通報信息,以便檢查研究進度,安排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接下來談談中期報告的結構和格式2、結構 科研進度報告由課題名稱;課題概述(課題來源,起止時間,支持的經費等);本階段研究工作的內容、情況和存在問題;對本階段研究進度的評價;下階段研究工作的計劃;參加這段工作的人員名單和報告時間等六部分構成. 然後就是中期報告的寫作方法,我們怎麼樣才能把中期報告寫好. 1、課題概述 一般第一次進度報告中寫,後續的進度報告可以不寫.主要寫明課題來源,起止時間,支持經費以課題要求等. 2、本階段研究工作的內容,情況和存在問題 寫法上應按工作計劃上規定本階段任務條款或按上一次進度報「下一階段工作的計劃」的內容,逐條檢查落實,注意寫明完成情況,也同時寫明存在問題,分析存問題的原因,如果不具備研究條件而未完成任務應作出說明.這部分寫得如何,是衡量進度報告的質量關鍵所在. 3、下階段研究工作計劃 這部分寫作既要參照課題工作計劃寫出下一階段將進行的研究,又要針對上階段工作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將未完成的任務移至下一階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計劃有變動,應寫明變動原因並作出新的安排. 4、科研進度報告的編寫方法 對單一課題,可採用時序式編寫,按任務完成時間的先後寫.但重點放在本階段研究工作的進展和結果上,避免寫流水賬.對項目比較多的課題,如分有多個子課題,可採用任務分項式編寫,一項一項地寫.也可把時序或任務分項式結合起來編寫. 5、內容真實,把握分寸 科研進度報告寫作的重點應放在"研究計劃完成情況"和"未能按計劃完成的工作"兩部分上.寫作中應如實反映研究的客觀實際,正確估價取得的成果;寫成績不要過分誇大,同時要寫明存在困難和問題.
5. 現代自然科學各個階段的成果
第17篇 學習態度(5)— 現代自然科學還會繼續發展
作者:中國醫葯信息學會北京分會後現代理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鴻智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已經指出,我們今後學習,研究的第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看一看現代自然科學是否已經向認識的第三個階段,理論自然科學發展了,如果已經是這樣,那麼,我們再進一步看看如何將這些理論自然科學的成果引進到醫學中來,使醫學也進入到認識的理性階段。這樣,我們就需要宏觀地回顧一下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一個重要問題,即現在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認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今後沒什麼可發展的了。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如果科學已經走到盡頭,我們前面所講的一切都已無意義,為此,我們必須首先解決這個「科學終結」問題:了解科學終結論是怎麼回事,分析它的錯誤之所在,以堅定繼續前進的信心,明確繼續奮斗的目標。
最近,美國的《科學美國人》雜志的資深撰稿人,約翰·霍根,發表了一本書《科學的終結》。這本書是以記者采訪的方式寫作的,作者采訪了當今世界最著名的數十位科學家。這幾十位科學家包括了科學研究的各個學科。這些科學家在講述本學科研究的成果的同時,都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悲觀情緒,而約翰·霍根將其總結為一個結論,即:科學的發展已經終結。在書中,霍根雄辯地論證說:那些最優秀、最激動人心的科學發展已經成為歷史。他認為,今天的眾多科學家,特別是他在這書中所采訪的那些人物,正被一種深重的憂慮所困擾。這種敗落感,部分地源自我們久已耳熟的社會——政治刺激;財源的縮減,惡意的抵制,來自動物保護主義分子,宗教原教旨主義者和技術恐懼症患者刺耳的反對聲音,等等。但霍根卻堅持認為,更令人喪氣的是,連科學家們自己,也開始意識到,「科學發現的偉大時代已經過去了」,關於「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終極的,根本的,純粹的真理,已經被描畫出來。在描述宇宙的基本特性方面,從誇克到總星系的超級結極,科學一直都是極為成功的,「將來的探索已不可能再產生什麼重大的新發現或革命了。」科學能解決的重大問題已經被解決了。剩下的只是那些不可解的問題。那麼,今天的科學家們安身立命之所何在?他們可能繼續追求那些瑣屑、淺顯而又枯燥的科學,如修訂人類DNA圖譜的工作,可能就落入到了這一類別。在《科學的終結》一書中,霍根以才華橫溢的筆觸,描寫了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之平凡的一面。科學家「在面對認識的限度時,更象常人一樣,易受到自己的恐懼和慾望的左右。」這種隱秘的恐懼,正是霍根在本書中所著力探討的:是否所有重大的問題都已經被解決了?所有值得追求的知識都已被掌握了嗎?是否存在著某種標志著科學之終的「萬物至理」?重大發現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嗎?今天的科學是否已衰落到只能解答細枝末節的問題,只能修補現有理論的地步。科學一向被評為人類社會進步的源泉,使人們得以樂觀地面對現實和未來。但如今,42歲的霍根跳了出來,高呼:進步終結了!哲學終結了!科學終結了!如果這幾聲吶喊傳自瘋人院高牆之內,聞者大可一笑置之,瘋子的流言而已,何必較真?但這位吶喊者卻是著名的《科學美國人》,雜志的資深作家,而這幾句口號,是他在與數十位科技界(也包括哲學界)名人廣泛探討了科學的現狀和前景之後,方才咕出的。這就使得人們無法不嚴肅待之。在美國,此書上架後不久,它所引起的爭論便波及到社會各界,連向以嚴謹著稱的《科學》雜志上,也刊發了書評,作者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戴維·古德斯坦。其評論之言當然也是嚴謹而又平實的;在肯定了科學是否已終結的確是一個「大問題」之後,又提醒讀者注意此書的主題是多麼冷酷!
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正在進行一場關於科學是否已經「終結」的爭論。從我們現有的思想水平來看,當然不會同意科學終結的結論。可是,這個問題能夠引起爭論,說明還是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科學已經終結,特別是,這個爭論不是發生在普通人中間,而是發生在頂尖級的科學家中間,這個問題就更為嚴重,影響也就更大。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以及選擇科學專業的方向。這個問題在我國不會引起爭論,因為我們還沒有到那個水平,我們把西方發達國家現在的水平當作自己奮斗的目標,這個目標還沒有達到,能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最大的快樂,至於這個目標達到之後還會有什麼煩惱,那不是我們現在所關心的事。然而,事情總不是絕對的,這件事畢竟傳到了中國,並引起少數人的關注,我希望我們就是這少數人之一。我們關注它,是因為要為我們學習的目標定一個方向,而定方向就必須解決對科學是否終結的認識。實際上,這個問題對於受過多年辯證法教育的中國人來說,是個並不復雜的問題。問科學是否終結?答案有兩個,一個是「終結了」,另一個是「沒有終結」。
6. 數學發展史分為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成果是什麼
1(前3500-前500)數學起源與早期發展: 古埃及數學、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數學
2(前600-5世紀)古代希臘數學:論證數學的發端、歐式幾何
3(3世紀-14世紀)中世紀的中國數學、印度數學、阿拉伯數學:實用數學的輝煌
4(12世紀-17世紀)近代數學的興起:代數學的發展、解析幾何的誕生
5(14世紀-18世紀)微積分的建立: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建立
6(18世紀-19世紀)分析時代:微積分的各領域應用
7(19世紀)代數的新生:抽象代數產生(近世代數)
8(19世紀)幾何學的變革:非歐幾何
9(19世紀)分析的嚴密化:微積分的基礎的嚴密化
10二十世紀的純粹數學的趨勢
11二十一世紀應用數學的天下
以上是按數學發展的脈絡進行劃分的,不是按時間順序,時代也都標注了。
如果在簡單說就是 1古代數學 希臘的論證數學與中國的實用數學的起源發展
2近代數學 微積分的發現、應用、嚴密化
3現代數學 對數學的基礎的思考
其他的都是這三個大的數學發展脈絡的附屬品,貫穿數學發展的思想只有2個,就是希臘貴族式的論證數學與中國平民是的實用數學的思想的起源、發展、相互影響。(其中貴族數學是說希臘貴族人研究數學,平民不接觸)
7. 現在老是在說什麼工作階段性的成果請問:"階段性成果 是什麼樣的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
模糊語言在日常工作中是一種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且因此而使整篇文章或談話更加緊湊,有利於集中精力描述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例如,有的領導在講話時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這次會議的召開(工作的開展),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大家一聽就明白,這不是咱們一家的功勞,要感謝大家。
例如,有的人在寒暄時常有這樣一句客氣話,「我早就要來了,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抽身---」。是什麼原因呢?你可以想像,無需解釋清楚。
但是,一個時間以來,在各類總結、報告,甚至一些新聞報道中,有一句模糊語言我怎麼也搞不清楚,那就是「階段性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我的理解,好像是整個工作(工程)全部圓滿完成的,叫取得了「全部成果」,把工作(工程)按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分成若干個階段,並制定一定的任務,這個階段工作量的就叫「階段性工作」。圓滿完成這個工作量的叫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看現在人們常說的所謂「階段性成果」並不是這么會事,而是一種虛報成績的漂亮套話。不信你緊跟上去追問一句,「你這項工作共分幾個階段?現在已完成到哪個階段?這個階段完成後要達到什麼標准?目前已經達到什麼標准?這個「階段性成果」是怎樣量化出來的?」回答肯定是搖搖頭,給一個苦笑的表情,或者用一些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的話加以搪塞。
階段性成果,其關鍵詞是「成果」兩個字。這兩個字既好聽,又好看,抓不住,摸不著,有些領導也愛聽,因而就成為他們的常用語了。因為工作尚未徹底完成,而每一個階段又未規定必須達到的硬性標准,因此這種「成果」既不好量化也不好檢驗。這就給慣用「假大空」作文章的人提供了便利條件。
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新名詞層出不窮,不知誰發明了「階段性成果」這個詞語,給愛說假話、套話的人幫了大忙,確實應該給他記一大
功。
8. 課題階段性成果與最終成果的區別
可以的,區別是:人們對階段性成果不算滿意,階段性成果還不算成熟完善。人們對最終結果滿意, 最終結果公允精當,被學術界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