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主要成果
依託完備的基礎科研條件,研究所在地震孕育與發生機制、地震災害預測與工程應用領域,開展了地球物理學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完成的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獲得了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地震破裂過程時空成像和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地球內部結構研究也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2004年底完成的全國范圍地磁測量,為編制新的中國地磁圖積累了一批寶貴的綜合性地磁測量數據。
『貳』 如何利用地震解釋成果繪制構造成果圖
如何利用地震解釋成果釋制 造成果釋 構 釋制 造釋的用釋? 構 地震 造釋及其 釋件如地釋等厚釋、特構它 殊岩性 分布釋等,是地震勘探的最釋成果釋件, 體其釋包含有 釋的地釋信息,具有 釋重要的地釋意釋 豐極 和釋釋價釋,是釋釋 作出含油 釋價,提出釋井位置等 區氣 主要 考釋料。 參 什釋是 造釋? 構 地震 造釋是一釋以地震釋料釋依據作出的平面釋件 構, 以等釋釋(等深釋或等釋釋)以及一些符 (釋、超它號斷覆、尖釋等)直釋地表示出某一釋位的地釋 造形釋。 構構 造釋是反映一 域或 造釋元的 造特徵和 造釋展釋 個區 構構構 史的地釋釋件。通常以地釋釋釋基釋釋制,突出反映各釋 造構 釋型的性釋、空釋展布形釋及其形成釋序以及同 造釋型之 構釋的交切釋系。 造釋又分釋地震 造釋和地釋 造釋。 構構構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海省柴 木盆地昆特依 伏Ⅰ 地 地震反射T 青達潛號區 R(E1+2底)等深度釋 0 1 2 km 8 2 1 3 6 8 3 1 3 8 A 8 3 1 4 2 A 8 2 1 5 0 8 3 1 1 8 0 . 5 A 8 2 1 1 8 5 A 8 3 1 1 8 7 A 001174 8 2 1 4 0 S 8 3 1 5 0 8 2 1 1 8 2 8 2 1 1 7 9 A 8 3 1 1 7 7 8 3 1 1 8 3 . 5 A 001176 8 3 1 1 9 1 8 2 1 3 4 8 2 1 2 8 8 3 1 3 0 8 2 1 3 2 0 0 1 3 7 0 0 1 4 3 0 0 1 3 9 0 0 1 3 5 0 0 1 2 7 8 2 1 4 8 B 8 2 1 4 4 B 昆北昆Ⅰ 2 1 5 5 0 0 5 7 5 0 6000 6000 6250 6250 6500 6500 67 5 0 7 0 0 0 7 2 0 0 7250 7 2 5 0 7 5 0 0 7 6 0 0 7500 6750 7000 6 7 5 0 6 6 0 0 6750 7000 7 1 0 0 7 1 0 0 7000 6 7 5 0 6 7 5 0 7 0 0 0 6500 7 2 5 0 7250 7 2 5 0 7 0 5 0 6750 6600 7500 7750 8000 5 3 5 0 + + - + - + 7000 + 2 昆2 昆 2 昆 2 昆造釋釋制的步釋 構 造釋是通釋 構釋井、釋井、地震釋料的釋合解釋釋依據作出的平面釋件。 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二、釋位釋定 三、 釋、釋位解釋 斷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二、釋位釋定 三、 釋釋位解釋 斷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1 、釋料准釋 A 、首先要收集 本 或釋 有釋的地釋和地球物理釋料,主要 與區區 包括有:水平 加和 加偏移釋釋剖面,釋釋坐釋和相釋的地釋釋 疊疊料,釋釋 網等。 B 、了解工 域地釋背景,仔釋 究 解釋有釋的地釋和地球物 區區 研與 理釋料,要做到釋工 域地釋背景,盆地釋型和主要 造特 區區 構點有一基本釋釋。 2 、釋料有效性釋釋 地震剖面是地釋剖面的地震 釋,在地震剖面中 響,釋藏有大量的地釋信息,地震反射所涉及的地釋釋象,在地震剖面中都釋有所反映。然而,在地震剖面中除了地釋釋象的 釋響 之外,釋包含著 地釋釋象無釋的 , 釋不具有任何地釋意釋 與 雜訊 它,所以要釋行有效性釋釋,去除無釋的釋料。 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地震釋料品釋的分析 16480 1648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520 16525 0 5 16480 1648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520 16525 0 5 43 15 43 10 43 05 43 0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75 42 70 42 65 43 15 43 10 43 05 43 0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75 42 70 42 65 海省柴 木盆地昆特依 伏Ⅰ 地 地震釋 釋 品釋 釋青達潛號區 0 2 4 6 8 10 km 釋 例級 級級級一品井級級級級二品Ⅰ鄂博梁 號 8 2 1 3 4 8 2 1 1 8 2 B 821189 0 0 1 2 7 0 0 1 3 9 8 2 1 4 2 B 8 2 1 4 0 N 831183. 5A 8 2 1 2 8 8 3 1 3 0 8 2 1 3 2 8 2 1 3 6 8 3 1 3 8 A 8 3 1 4 2 A 8 3 1 4 2 B 8 2 1 4 8 B 8 2 1 4 8 B 8 2 1 5 0 8 3 1 1 7 7 8 3 1 1 8 0 . 5 B 8 2 1 1 8 5 A 8 2 1 1 8 5 B 8 3 1 1 8 7 A 8 3 1 1 8 7 B 8 3 1 1 9 1 0 0 1 3 7 0 0 1 4 3 0 0 1 4 6 001174 001176 9 5 3 2 9 I2 鄂 3 鄂 1 昆 1 冷科 85 深 86 深 88 深 110 冷 包括工 的地理信息,地震地釋 件,地震釋料的品釋等 區條。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16480 1648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520 16525 0 5 16480 1648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520 16525 0 5 43 15 43 10 43 05 43 0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75 42 70 42 65 43 15 43 10 43 05 43 0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75 42 70 42 65 海省柴 木盆地昆特依 伏Ⅰ 地 地震釋 釋 品釋 釋青達潛號區 0 2 4 6 8 10 km 釋 例級 級級級一品井級級級級二品Ⅰ鄂博梁 號 8 2 1 3 4 821182B 821189 0 0 1 2 7 00139 82142B 82140N 831183. 5A 8 2 1 2 8 8 3 1 3 0 8 2 1 3 2 8 2 1 3 6 8 3 1 3 8 A 8 3 1 4 2 A 8 3 1 4 2 B 8 2 1 4 8 B 8 2 1 4 8 B 8 2 1 5 0 831177 831180.5B 821185A 821185B 831187A 831187B 831191 0 0 1 3 7 0 0 1 4 3 00146 001174 001176 95329 I2 鄂 3 鄂 1 昆 1 冷科 85 深 86 深 88 深 110 冷××造構 斜坡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地震釋料品釋的分析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3 、地震 據釋合 數 釋了使地震 據解釋正 必釋把剖面釋合在一起。釋合地震 數確 據的 重要目的: 數 兩個 第一,建立了地震剖面上所看到的釋面跡釋之釋的釋系; 第二,可以把 成釋的釋面延伸到井控不存在的地 。 即將 區 A 、地震 據的釋合程序 數 : ( 1 )釋看 據數 按照相似的方向釋行 據分釋整理,釋釋 要解釋的主要地釋特徵 數 與你的釋角釋同一方向的釋。在有褶釋和逆 釋的地 ,釋釋 褶釋和逆 釋垂直 斷區與斷 的一釋釋。( 2 )拾取要解釋和制釋的反射面 地震剖麵包含有 多反射面,釋每 反射事件都釋行解釋和釋釋是不 很個 可能的,也不釋釋。解釋人釋必釋釋格釋釋釋些剖面, 定 地震釋位是最 並決 哪個佳解釋和制釋釋位。( 3 )釋注釋井信息 地震釋交叉的所有釋井的位置都釋注好。 將與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4 ) 利用校釋 信息 釋井 據 地震 據釋合 炮將數與數 井的位置釋注好後,釋始定位 自釋井 據的信息,同釋釋注在釋釋剖面上或 來數 加釋到釋算機中 釋注在剖面上。 地釋控制 據 地震 據釋合起 的方法: 並將數與數來 a 、利用自校釋 據釋算出的釋 炮數 - 深函 ;數 b 、把地震 據 合成釋釋 據釋合起 。利用校釋 釋井地釋釋面 據數與數來 炮數將 數從 深度釋釋釋釋釋, 在合適的釋候把相 的釋位釋注在地震剖面上。 並當( 5 )利用合成地震釋釋釋合井 據 地震 據數與數 定合成釋釋旁釋井曲釋上釋定釋位的位置,再在合成釋釋上 釋位釋至合成道。 確畫 把合成地震釋釋放在地震剖面適 的位置上,接著上下移釋合成地震釋釋直到 地當與震 據匹配好釋止。先前 的釋位釋 表明釋釋於釋井釋位的釋釋地震反射位於地震釋 數畫將 上的位置。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6 )釋合 釋斷 在釋行釋位釋路釋合之前,釋先釋 釋面釋行釋路釋合。先釋合 釋的好釋 斷斷 : a 、在釋釋 造, 釋釋式有助於 定存在釋地 的 造釋型。 構區斷確區構 b 、 在一 包含有釋低的地震釋率,或 據不太一致的剖面的一 當個數 部分上釋制釋位釋像釋,可能 釋生一些釋釋。 一 存在的 釋釋 釋生釋合差 會條斷會。( 7 )釋和釋位的釋合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B 、釋合釋路的釋釋 二釋 據釋 釋面釋合釋路的失釋可以釋致把 釋釋製成一 的後 數斷 兩條斷 條果,三釋 據上 釋面釋合釋路的失釋可以釋致出釋 不存在的所釋圈釋 釋。所數斷並斷 以必釋釋釋釋合釋路釋行釋釋。 地震解釋必釋在地震釋 格之釋釋合,正 的解釋必釋釋合才正 。所網確確 有的 釋和釋面都必釋在空釋釋釋 格 架中被釋合和釋釋。 斷網構 地震解釋中普遍的釋釋是不能保釋所有影 解釋的地釋面都已沿著 響釋釋釋循釋釋合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 4 、釋合差 在地震釋釋的交點釋常常 出釋同一反射同相釋的釋釋不一致 會、波形振幅比例不匹配的釋象,地震上 釋釋象 釋釋合差。 將稱 釋合差校正的釋釋是釋好基準面(或 考釋),多次 參反釋釋算和修改校正量。在一般解釋系釋上都有釋合差校正的功能,所釋釋的基準面 釋越少越好,越 近目的釋越好;所以釋是一 斷靠 釋解釋釋釋行釋合差校正的交互迭釋釋程。 個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釋合差校正前釋合差校正後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二、釋位釋定 三、 釋、釋位解釋 斷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二、釋位的釋定 釋位釋定是指利用井釋料所揭示的地釋意釋(如釋釋埋深、岩性、厚度、含油 性、孔、滲、釋等) 其地震 氣與響 釋特徵(如地震旅行釋、波形、振幅、釋率、相位、釋速度等)之釋的釋釋釋系 判釋或釋釋釋 井、缺少井控制 域地來離區內 震信息的地釋含釋 , 是一釋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是它 建立井釋釋系,使釋井的地釋釋位和地震反射釋一一釋釋,解釋的目的釋明 。確 1 、釋定的基本分析步釋包括: A 、地釋和釋井釋料的整理 釋釋分析, 立先釋的地釋信息或 理與確數 釋釋釋系; B 、釋位追蹤釋比; C 、地震 性分析,形成若干釋沿釋 性 據文件;形成 屬屬 參數數究 所有井的井旁地震 性 文件; 研 區內 屬 參數 D 、建立井 先釋信息和井旁地震信息之釋的某釋釋釋釋系或判釋模 內式; E 、判釋 釋合解釋 與 , 包括釋制相釋的釋件; F 、釋釋。 二、釋位的釋定二、釋位的釋定立釋志反射釋 確立釋志反射釋 確依據地釋分 依據地釋分布 定釋志 確布 定釋志 確反射釋,在 反射釋,在地釋剖面中釋 地釋剖面中釋定物 找並確定物 找並確性界面 性界面二、釋位的釋定 2 、釋位釋定方法: A 、釋井剖面通釋井孔釋定(最主要的釋定方法): 1 )依據釋井分釋及釋井速度(地震釋井或VSP 釋井)釋定; 2 ) 波釋井曲釋製作合成釋釋釋定; 聲 B 、相釋工 已知剖面引釋釋定: 區 C 、 地表露釋已知剖面引釋釋定; 從 D 、 已知 地震反射特徵釋比釋釋釋定; 與區二、釋位的釋定分釋 1 分釋 2 分釋 3 深度域的釋井曲釋 釋釋域的地震剖面 深度域的釋井信息和地釋信息正 地釋釋到釋釋域,在釋釋域和 將確 地震 據釋行釋比、釋算和解釋, 數 建立地震剖面中的同相釋 釋井岩 與性之釋正 的釋釋釋系。 確 由此可釋釋定的釋釋是如何 釋井曲釋由深度域釋 將釋到釋釋域。釋釋的途 是製作地震合成釋釋。 徑釋 釋二、釋位的釋定二、釋位的釋定 3 、同相釋釋比追蹤: A 、 釋定井出釋,通釋釋井剖面釋釋追蹤目釋反射釋; 從 B 、依據地震反射特徵釋釋 釋 釋同一地釋釋位(不同釋 釋最好分 斷兩斷 釋有井釋定釋位); C 、 建格架剖面 ,控制地釋釋位; 構網 D 、通釋 釋釋合釋釋釋位的追蹤釋果; 網 4 、 據的提取 數 拾取和釋注地震釋料的釋型、 據提取、信息釋注(釋位 數的釋定)等以及釋深釋釋 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二、釋位釋定 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1 、 釋的解釋 斷 釋是一釋普遍存在的地釋釋象,釋於油 斷氣的 移和聚集起重要的控製作用,因此,釋 釋的解釋 運斷 是地震解釋的重要 容.釋釋釋比中由於 釋附近地釋釋 內斷狀 的釋化,形成不同釋型的 釋,在 釋附近地震反射波釋 斷斷 特徵釋的十分釋釋,因而,做好 釋解釋是釋釋剖面 造斷斷構 解釋的釋健。三、 釋、釋位解釋 斷 A 、 釋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釋志 斷 1 )反射波釋生釋斷 2 )反射波同相釋 目突然增加、 少或消失 數減 3 )反射同相釋形 突釋、反射零 出釋空白反射。 狀 亂並 4 )反射波同相釋釋生分叉、合、 曲和強相位釋釋等,一並扭 般是小 釋的反映。 斷三、 釋、釋位解釋 斷 B 、 點釋合的一般釋律 斷 1. 先主後次; 2. 先釋釋後釋釋; 3. 同一 釋在平行的釋釋剖面上 斷 性釋相同; 4. 同一 釋釋 ,斷內 地釋釋 的釋化釋有釋律; 狀 5. 釋 釋波釋具明釋特徵,且在平地釋釋方向 十公里范釋釋 斷 兩數 內 特點相似; 6. 點釋合要 斷 遵循 裂力 機制的釋律 ;斷學 7. 要 可能弄 控制 釋的 盡清斷 造性釋和其成因釋型 ;構 8. 點的釋合有 斷 釋釋-修改-再釋釋的釋程。三、 釋、釋位解釋 斷 C 、 釋解釋方法遵守的原釋: 斷(1 )只要有可能,一次解釋一 釋; 條斷(2 )用最少的地震控制釋料快速 定初步的 釋面; 確斷(3 )釋合控制井釋料;(4 )用3D 釋釋 釋面; 斷(5 )在釋始釋行最釋釋位解釋之前,完成 釋解釋。 斷 D 、採用四釋基本方法釋行 釋解釋 斷(1 )利用垂直剖面的釋 釋方法; 斷(2 )利用垂直剖面和釋釋切片的釋 釋方法; 斷(3 )多 釋方法; 斷(4 )三釋可釋化方法; 三、 釋、釋位解釋 斷 波釋和波系釋斷三、 釋、釋位解釋 斷 反射波同相釋突然增加、 少或消失,下釋地釋增 減厚三、 釋、釋位解釋 斷反射波同相釋突然消失,上釋出釋空白或釋 反射 亂三、 釋、釋位解釋 斷同相釋 曲 釋釋 扭並斷三、 釋、釋位解釋 斷三、 釋、釋位解釋 斷三、 釋、釋位解釋 斷 E 、 裂系釋釋合 斷 通釋釋釋切片及 域 造釋力釋特徵合理釋行 裂釋合。利區構斷 用三釋相干技釋 釋釋 點,精定釋 面的分布范釋和 釋釋的搭 來斷確確斷斷 接釋系,合理地反映 造和 釋的空釋分布特點。剖面上 釋的釋 構斷斷 系同平面上 釋釋的平面釋合釋系要保持一致,明 釋釋的主次之 斷 確斷分。三、 釋、釋位解釋 斷裂系釋釋合 斷 1 1 、 剖面上目的釋的 點位置釋格的釋注在平面釋上; 將斷、 剖面上目的釋的 點位置釋格的釋注在平面釋上; 將斷 2 2 、 不同剖面的同一 釋的 點釋接,如釋所示; 將 條斷 斷、 不同剖面的同一 釋的 點釋接,如釋所示; 將 條斷 斷裂系釋釋合平面示意釋 斷提示: 裂系釋釋合是一釋釋釋的工作,尤其是 釋的切割釋系釋 斷 當斷 提示: 裂系釋釋合是一釋釋釋的工作,尤其是 釋的切割釋系釋 斷 當斷釋釋釋釋,不但需要釋致,而且需要 富的空釋想像能力。 豐 釋釋釋釋,不但需要釋致,而且需要 富的空釋想像能力。 豐三、 釋、釋位解釋 斷 2 、釋位解釋 包括釋釋 格架、合成地震釋釋等方面, 網前面在釋位釋定的釋候已釋包括了 容。 內 三、 釋、釋位解釋 斷一、 據准釋和有效性釋釋 數二、釋位釋定 三、 釋、釋位解釋 斷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1 、釋制 造釋 釋方法 構幾 A 、以地震釋釋剖面釋原始釋料,釋釋釋比出反射釋後,用人工方法釋制深度剖面,釋出深度剖面上的 據,釋制等深度 造釋。 數構 B 、以釋釋剖面釋原始釋料,直接釋出某一釋的t0 釋,作出等t0 釋。 C 、以釋釋剖面釋原始釋料,先作等t0 釋,再釋行空釋校正,得到 造釋。 構 D 、以釋釋三釋偏移的三釋 據 釋基本釋料,利用水平切片,可以方便快 數體 速地作出等t0 釋,由等t0 釋釋行釋深釋釋,不需要空釋校正。 2 、釋制 造釋釋程 步釋 構與 A 、 造釋釋位的釋釋原釋: 構 1) 能代表某一地釋釋代和釋位主要 造特徵; 構 2) 能釋格控制含油 造目釋釋位; 氣構 3) 能在全 釋釋追蹤且反射特徵明釋的釋准釋。 區 B 、 造釋比例尺和等釋釋距的釋釋 構 造釋的精度又取 於釋 密度,釋料釋量和地釋 造的釋 構決網構 釋程度。比例尺越大, 造釋反映得越精釋;因此,在作釋釋釋釋比例尺 構,釋根據釋釋疏密,地釋任釋的要求,地釋情 的釋釋程度和釋料釋量好 等況壞 因素考釋。在 造釋釋,釋料釋好的情 下,釋釋用釋大的比例尺;在造構況構 釋釋,且釋料釋差的情 下,釋釋用釋小的比例尺。 況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C 、釋釋剖面釋比釋量 釋制 造釋的全部 據都是 釋釋剖面或深度剖面上釋取的, 構數從 剖面解釋的可 程度直接釋繫到 造釋的釋量,因此在釋制 造釋之前, 靠構構 釋釋所有解釋釋的剖面釋行釋釋。主要釋釋 容包括:釋准釋的地釋 性是否准 內屬 ,剖面 量是否釋足地釋任釋的要求, 點是否落釋, 釋、尖釋、超確數斷斷 覆等地釋釋象 定是否合理等等。 確 D 、定 造釋的釋格和要求 確構 1 )釋名、比例尺、釋例、釋明、制釋釋位、制釋釋釋等要求釋全。 2 )釋的四角釋釋度或平面坐釋、井位,重要地物要注全。 3 )釋釋 、釋釋端點、交點、釋折點的釋 要釋全,新老釋釋要用不同的釋色 號號 或符 釋。 號區 4 )釋釋上的 據點釋按要求釋釋釋全。 點位置及升降釋方向, 點落差、 數斷斷 尖釋、超釋點的位置均釋釋注釋全。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3 、 造釋的釋制步釋 構 A 、釋制釋釋平面位置釋 B 、取據、釋據。 數數 C 、 裂系釋平面釋合 釋制 裂系釋釋 斷與斷 D 、勾釋等釋釋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4 、等釋釋釋的勾釋 A 、勾釋的平面釋 剖面釋,在 造形釋、高點位置、 造隆起幅度和范釋 與構構 都釋基本一致; 造釋的相互釋系和基本特徵也釋一致。 構 B 、勾釋 造等釋釋釋符合 造地釋制釋的一般釋律。 構構 1 )在釋斜釋上,反射釋的深度(或釋釋)向一 方向逐釋增大或 小, 個減 等釋釋釋近似平行排列,等釋釋釋隔釋均 釋化,不允釋出釋多釋或缺釋釋象(釋中 勻(a )、(b))。 2 ) 正向(或釋向) 造之釋的鞍部或脊部不能走釋釋,而釋有 兩個 構兩 釋相等的等釋釋 列出釋在釋釋 釋。釋是因釋任何 同向 造被相同釋 條數 並兩 兩個 構距的水平面切割釋,最外圈的等釋釋 釋釋釋相等。釋 數 (c) 中的 釋是釋釋的。 虛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3 )在無 釋影 釋,正釋向 造釋相釋出釋, 造釋向大 一致;正釋向 造釋 斷響構構體構 渡釋的等釋釋是釋釋的, 造釋釋走向截然釋化的勾法是不合理的。 構 4 )勾釋 釋 釋的等釋釋,釋考釋 釋前釋 造形釋上的釋系,如釋(a)的勾法是釋 斷兩斷構 釋的,釋(b)的勾法是正 的,此外, 釋上升釋某點等釋釋的 釋加上釋 確斷數 點的落差等於釋點下降釋等釋釋的 釋,如釋(c)所示。 數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釋有釋的等釋釋勾釋 與斷 5 )背斜 造 釋後,下降釋等釋釋的范釋比同深度上升釋的小。釋於正 釋, 構斷斷 上下釋 點投影到地面上的水平位置釋釋(釋(斷 a ));釋於逆 釋,上斷 下釋 點投影到地面上的水平位置重迭(釋( 斷 b ))。 6 )作多釋 造釋釋,釋釋理好上下 造釋釋的釋系,釋 各釋 造釋按深度釋序迭合 構構將構 釋釋,同一 釋穿釋多釋 造釋是, 釋釋不能相交。 斷構斷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7 )等深釋釋相釋的疏密程度釋志著界面釋角的大小,相釋等深釋距釋密,反映出界面釋角釋大,反之,相釋等 真深釋距釋稀,釋釋明界面 釋真 角釋小,例如釋中釋一背斜造釋,釋北翼 造等深釋 構構 密而西翼稀疏,反映了釋北翼釋角 而西翼平釋。 陡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等深釋疏密 界面釋角的釋系 與 完整的背斜或向斜表釋釋釋 圈釋的等深釋。每根等釋釋 狀都釋有「 釋去 」,在無 釋情 來脈斷下,能自成迴路或延伸到工 況區 以外,在有 釋情 下釋 釋相 斷況 與斷遇形成迴路(如釋)。釋主要 造等深釋特點 幾構 8 )在 造釋上,釋釋注釋名、比例尺、釋構 釋度或釋釋 、井位、主要地名、地號 物和釋任表。 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海省柴 木盆地昆特依 伏Ⅰ 地 地震反射T 青達潛號區 2(N2 1 底)等深度釋 0 1 2 km - 82136 83138 A 831 42 A 821 50 831180.5A 821185A 831187A 001174 821 40 S 831 50 821182 821179A 831177 831183.5A 001176 831191 821 34 821 28 831 30 82132 00137 00143 001 39 00135 001 27 821 48 B 821 44B 昆Ⅰ 3250 3050 3250 3250 3000 3000 3000 2750 2750 2500 2500 2250 2250 3250 3500 3750 4000 4250 2850 + - 2 昆2 昆 2 昆 2 昆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16490 16495 16500 16505 16510 16515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42 95 42 90 42 85 42 80 海省柴 木盆地昆特依 伏Ⅰ 地 地震反射T 青達潛號區 R(E1+2底)等深度釋 0 1 2 km 82136 83138 A 831 42 A 821 50 831180.5A 821185A 831187A 001174 821 40 S 831 50 821182 821179A 831177 831183.5A 001176 831191 821 34 821 28 831 30 82132 00137 00143 001 39 00135 001 27 821 48 B 821 44B 昆北昆Ⅰ 2 1 5500 5750 6000 6000 6250 6250 6500 6500 6750 7000 7200 7250 7250 7500 7600 7500 6750 7000 6750 6600 6750 7000 7100 7100 7000 6750 6750 7000 6500 7250 7250 7300 7250 7300 7050 6750 6600 7500 7750 8000 5350 + + - + - + 7000 + 2 昆2 昆 2 昆 2 昆四、釋制初步 造釋 構 2009 年年釋 人工作 釋釋釋 個學 釋 強 2009 年12 月25 日 從2009 年7 月28 日釋道入釋到釋在,已釋有近五 月的釋釋 個了。釋段釋釋 ,首先在公司釋釋正 指釋和同事釋釋心 助支持下, 釋了 內確幫學 GPT 一 化平台中的 體 GPTlog 和GPTmap 功能模釋的釋件,也釋 兩個 學了釋多地釋、釋井釋釋等相釋知釋。在工作中逐步熟釋釋用 到的知釋技釋釋利油 學田地釋院、孤釋採油 、石油釋釋中心、釋辛採油 等釋位用釋釋行 好的技 廠廠很 釋服釋, 釋段釋釋的 釋工作情 釋釋如下: 將學況一、釋公司的了解和釋 GPT 系列釋件的 釋學 1 、釋入釋在北京釋行了一 星期的 釋。 在培釋部釋釋釋理的釋解 釋了 個學 並學公司的文化、釋品、釋章制度和釋展釋程等多方面知釋,釋 GPT 集釋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釋釋。在技釋部釋釋理的釋解和指釋 助下釋公司的 幫 GPT 一 化平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釋釋,釋技釋支持釋位的具 工作 體體 容和釋釋有了初步了解。 內 2 、 加了我釋公司釋釋利油田地釋院用釋的培釋工作,在培釋釋程中重點釋 參 GPTlog 和GPTmap 釋行 釋, 初步掌握了 學並 GPTlog 和GPTmap 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同釋 釋了 學 GPTserver 、GPTlog 和 GPTmap 的系釋釋境、安 以及釋件的配置和釋釋。 裝 3 、通釋仔釋釋釋用釋手 和在公司同事特釋是白斌和王永釋的釋情 冊幫 助下, 依照介釋釋序把釋件中的每 按釋、命令逐一 釋釋 釋釋。 並個學並 通釋釋 釋段的 釋能釋 釋釋 據、加釋 據、釋 據釋量釋釋到釋制 個學從數數數 成果釋釋行熟釋的操作,在釋 釋段通釋努力 釋釋然能釋 快的釋 個學很 制出地釋成果釋件,但釋做出 的成果釋件正 否釋 有做到 來 確與 沒心中有底。 後加強釋物探、釋井、地釋和釋釋等知釋的 釋,目隨學 前已釋熟釋的釋用釋件釋制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地釋釋件,釋釋制出的成果釋的正 性或是否符合用釋要求能釋釋行釋釋, 能釋 好的 確並很 解答用釋在使用釋件釋程中遇到的釋釋。 4 、釋 GPT 系列釋件新版本的 釋。十一 釋釋釋後公司釋一釋 學國 釋技釋部全 人釋集中到北京釋部釋 體 GPTlog3.0 、GPTmap3.0 和GPTMmodel 新版本的釋,通釋釋新版本釋件的 釋了解了釋件的釋展方向和釋方 學學 便用釋方便快速的做出成果釋增加的新功能。 二、入釋以 到目前的工作情 來況 1 、八月初釋地釋院的培釋工作 八月初釋入釋, 北京培釋回 之後 加了釋地釋院的部分 從來參 用釋釋件釋用培釋工作,在培釋釋程中了解我釋公司培釋的方式、程序以及培釋要點,釋以後培釋工作釋累了釋釋。在培釋的釋程中釋用釋安 釋釋釋件 裝,釋助同事解答用釋遇到的釋釋釋的釋釋,了解用釋的情 。培釋釋束後釋用 況釋及釋回釋 蹤,指釋用釋釋釋件的使用, 及釋解答遇到的釋釋。 跟並 2 、釋地釋院用釋全面 蹤服釋 跟 釋利油田地釋院 釋室 釋著釋利油田釋釋 釋油田的勘探釋釋 斷擔斷 任釋,地釋 造比釋釋釋,釋地釋成果釋件要求比釋高。據了解 釋室工程釋在 構斷 釋制地釋釋件釋 多情 下仍在用 很況 AUTOCAD 釋行釋制,培釋釋後我釋釋 釋斷 室釋行持釋不 的 蹤服釋, 努力 助用釋做出符合要求的地釋釋件, 斷跟並幫如 助用釋釋制了釋 幫 425 釋的多釋地釋 造釋等,集中展示我釋釋件在釋釋釋 區構 程中的釋釋和特點,釋得了用釋的初步釋可。 在地釋院釋海室,釋用我釋的釋件制定了部分地釋釋的釋准。通釋持釋不 的 蹤服釋釋海室用釋,向用釋展示我釋一 化平台的釋釋,釋得了用釋的 斷跟體 釋可, 助用釋在制定釋釋釋准釋用我釋的 幫 GPTmap 釋件釋制了地釋釋比釋(用釋的地釋釋比釋就是我釋的釋件中的砂 釋通釋)和油藏剖面釋的釋件釋准。 體 在稠油室、低滲透室等其他科室,通釋持釋不 的 蹤服釋, 斷跟 有部分用釋已釋釋始 釋使用我釋的釋件。前釋段精力集中在 釋和釋海 科學斷 兩個室,下步 向其他科室用釋投入更多力量宣釋 將 GPT 系列釋件,鼓 用釋 勵使用我釋的釋件,相信通釋我釋努力和釋釋的服釋能釋展更多的用釋。 來 3 、釋釋利油田其他釋位用釋的 蹤服釋情 跟況 石油釋釋中心用釋是通釋地釋院 釋室用釋介釋釋釋了解我釋的釋 斷件,通釋釋石油釋釋中心用釋釋件的安 和培釋,用釋釋我釋的釋件功能有釋釋有 裝了釋多的了解和釋釋,下步鼓 其更多的使用我釋釋件做成果釋。 勵 孤釋採油 、釋辛採油 的用釋前期白斌和王永釋做的工作釋多 廠廠 ,我去服釋釋 次 釋部分用釋釋行釋件安 、功能釋解、釋用展示,釋已在 幾並裝 用我釋釋件的用釋在釋用釋程中遇到的釋釋釋行解答。 目前我自己接 服釋到的用釋有近 觸 40 人,其中有10 多人都釋我釋的釋件釋用有 高的釋情,釋些用釋中已釋有釋多釋用我釋的釋件做出成果釋 很。三、下步工作釋劃 1 、釋釋地釋院用釋加強交流,鼓 用釋 可能多的 用我釋的釋件釋行釋目 勵盡運究、做成果釋。釋海室的一些用釋釋我釋的釋件釋可程度高,元旦後有 研幾 用釋想用 個 GPTmap 釋件釋行釋目 究 釋製成果釋,要 住機 助用 研並抓 會幫釋用好釋
『叄』 地震剖面的對比
地震剖面的對比是反射地震資料解釋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比工作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地質成果的可靠程度。
根據反射波的一些特徵來識別和追蹤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叫做波的對比。在地震記錄上相同相位(主要指波峰或波谷)的連線稱為同相軸。在地震時間剖面或深度剖面上反射層位表現為同相軸的形式,所以在地震剖面上對反射波的追蹤實際上就變為對同相軸的對比。
1.反射波的識別標志
來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直接受該界面埋藏深度、岩性、產狀及覆蓋層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上述這些因素在一定范圍內變化不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就會使得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相鄰接收點上反映出相似的特點。屬於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其同相軸一般具有三個相似的特點,也稱為反射波對比的三個標志。
1)強振幅
經過反射地震資料的採集及處理中一系列提高信噪比的措施後,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振幅一般都大於干擾波的振幅,因此具有較強振幅的同相軸一般是反射有效波同相軸的特徵。當然,同相軸能量的強弱與界面的波阻抗差、界面的形狀及波的傳播路徑等有關。一般若無大的變化,沿測線振幅的衰減是緩慢的。
2)同相性
由於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到達相鄰檢波點的射線路經是相近的,因而它們的相同相位所記錄的時間也是十分接近的,同相軸應是一條圓滑的曲(直)線,同一界面的反射波不同相位的同相軸應彼此平行。因此,有平滑的、足夠長的和平行的同相軸通常是同一界面反射波的標志。
3)波形相似性
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相鄰道的地震記錄上波形一般是相似的(包括視周期、相位個數、各極值間的振幅比等)。因此,在位置接近的道上振動形狀的主要特點不變應當是屬於同一個波的標志。波形相似性與同相性兩個標志合並稱為相乾性。
2.實際對比的方法
盡管理論上有上述對比波的基本標志,但實際情況往往十分復雜。由於激發、接收條件的變化,干擾波的影響,地震地質條件的變化等,會使有效波發生各種變化。因此,除了掌握上述反射波的對比三個標志外,實際對比時還需了解下述對比的具體方法。
1)掌握地質資料、統觀全局、研究剖面結構
對比工作開始之前,要收集和分析掌握工區和鄰區的地質、測井及其他物探資料,了解採集處理的方法及因素。在此基礎上,統觀工區大量剖面,研究重要波組的特徵及相互關系,掌握剖面結構,研究規律性的地質構造特徵。
2)從主測線開始對比
一般在一個工區有多條地震剖面,應當先從主測線地震剖面開始對比工作,然後從主測線剖面上的反射層引伸到其他測線上去。所謂主測線是指垂直構造走向,橫穿主要構造,並且信噪比比較高、反射同相軸連續性好的測線,它還應有一定的長度,最好能經過鑽探井位。
3)重點對比標准層或強波的長同相軸
對某條測線而言,可能有多個反射層,應重點對比標准層。標准層是指具有較強振幅、同相軸連續性較好、可在整個工區內追蹤的目的反射層。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層或岩性的分界面,與生油層或儲集層有一定的關系,或本身就為生、儲油層。通常應當重點研究由淺到深、能控制不同年代的若干個標准層,掌握了它們就能研究剖面的主要構造特點。如果標准層的反射不夠好,則應盡量選取能量較強的或能連續追蹤較長的同相軸對比。
4)相位對比
一個反射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往往包含有幾個強度不等的同相軸,選其中振幅最強、連續性最好的某個同相軸進行追蹤,這叫做強相位對比;有時反射層無明顯的強相位,可對比反射波的全部或多個相位,這稱為多相位對比。多相位對比可以保證在某一個相位由於岩性變化或其他原因而對比中斷時,通過其他相位的對比來判明原因或補充連續對比。
5)波組和波系對比
波組是指由三、四個數目不等的同相軸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或指比較靠近的若干界面所產生的反射波組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波組所組成的反射波系列,稱為波系。利用這些組合關系進行波的對比,可以更全面考慮反射層之間的關系。因為從地質的觀點來說,相鄰地層界面的厚度間隔、幾何形態是會有一定聯系的,反映在時間剖面上反射波在時間間隔、波形特徵等方面也是會有一定規律的。有時在剖面的某段長度內,因某種原因有的同相軸質量較差(振幅弱、連續性差),可以根據反射波在剖面上相互之間總的趨勢,如是等時間間隔的,還是逐漸減小、增大的等,以好的反射波組來控制不好的反射波組,進行連續追蹤。
6)沿測線閉合圈對比(剖面的閉合)
在水平疊加時間剖面上,沿測線閉合圈追蹤對比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測線交點處回聲時間應相等。當閉合圈中有斷層時,應把斷距考慮在內。一般閉合差不能超過半個相位,如果超過這個規定,就意味著對比追蹤的不是反射波的同一相位,需要重新進行對比。
剖面不閉合還可能是各測線施工時間不同、採集和處理因素不一樣、測量誤差等原因造成的。如遇閉合差超過允許精度時,應認真檢查其原因。
7)利用偏移剖面進行對比
當地質構造比較復雜時,在水平疊加時間剖面上同相軸形態會比較復雜,這時可利用偏移剖面來幫助進行對比工作。剖面間的閉合不能用二維偏移剖面,因為對於沿地層傾向的剖面,反射波可以歸位,而對於沿地層走向的水平疊加時間剖面,傾角為零,偏移後反射波位置沒有變化,這樣在測線交點處反射層就不能閉合。只有利用三維地震資料,才能使其閉合。
8)剖面間的對比
在對時間剖面進行了初步對比後,可以把沿地層傾向或走向的各個剖面按次序排列起來,縱觀各反射波的特徵及其變化,藉以了解地質構造、斷裂在橫向、縱向上的變化,這有助於對剖面作地質解釋和作構造圖等工作。
『肆』 汶川大地震重建工作成果(帶數字,超短)
有的完工。
『伍』 地震勘探成果
1) 通過野外地震施工,本次獲得4條地震時間剖面,其中主測線3條,聯絡線1條,地震剖面長37.71km。
2) 通過已有地震資料及合成地震記錄分析,預測區識別出TQ波(新生界的反射波)、T3波(3#煤)、Tly波(侏羅系下部礫岩)、Tsh波(山西組底)、Ty波(侏羅系下部輝綠岩)5組地震波。
3) 根據煤層厚度與地震波能量關系預測了3#煤層厚度,3#煤層厚度一般在5~10m之間,平均8m左右。平面上3#煤層在預測區中北部厚度大,一般在8m以上,向南、西南、東南方向煤層變薄。
4) 根據地震資料反映,區域斷裂構造發育特徵,進行預測區構造精細解釋,獲得了第四系底板、侏羅系底板、3#煤層底板、山西組底板、太原組及本溪組底板構造成果圖,其中3#煤層底板主要發育北東向、近南北以及北西向3組斷層。
『陸』 地質學創始人翁文灝及七名地學院士編著的地震成果
李華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一、引言
館藏地震資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地震系統所收藏的地震資料所類比,但它是我國地震資料的一部分。館藏地震資料的技術參考價值,受當時調查的手段、方法,專業等方面的限制,其參考價值越來越低,但它史料價值不會因時間的久遠而降低。筆者從史料角度出發,對我國著名地質、地震專家編著的地震資料進行介紹,目的是為今後編史修志,提供佐證。
二、我國著名地質專家、學者編著的地震資料
館藏有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地質工作創始人翁文灝等老一輩地質專家編著的地震資料,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為院士/學部位員,共8名院士編著的地震資料(表1)。
表1 我國著名地質專家、學者編著的地震資料
續表
三、資料介紹
1.翁文灝
館藏翁文灝先生編著的地震資料共4檔。
《調查民國六.一月至三月地震說明》該資料記載:民國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綜合各省依時刻、烈度和方向三項內容資料可知,除霍山等處地震時間超過1個月外,一般可分三次:一月二十四日上午為第一次;二月二十二日為第二次;三月一日為第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地震震源大致相同,皆在皖鄂豫三省之交境處,同震線形狀相近;第三次報告資料不多,從無制圖。三次地震以第一次地震最烈,影響最廣。前兩次地震震源所在地大抵在霍山、商城、麻城和羅田之間。此區由太古宇片麻岩和結晶片岩構成。正是其間的斷裂活動造成了這樣的地震。從地震史料上看,霍山一帶千餘年來一直有地震,而且每次歷時很久。
《調查甘肅地震大略報告》對1920年12月甘肅大地震造成的損失,地震成因進行了探討。甘肅大地震震災范圍在蘭山、涇原、渭川和寧夏四道,尤以涇原道之海原固原隆德靜寧諸縣災情最嚴重;震中由海原東南、固原西北、復向南經靜寧之西達道渭之西部成一帶狀;震中地恰好處在東側中生界與西側太古宇、元古宇接觸薄弱地帶,當屬構造地震。此次大地震發生於12月16日晚八時左右,隨後小震不斷,至25日又有大震發生。甘肅全省地震死亡人數達24萬人,牲畜損失無數。同時造成道路和河流堵塞。世界地震死亡人數少有超過10萬人。甘肅此次慘重地震災害蓋因於建在黃土中和黃土上的土窯土屋,發育垂直節理的黃土。它們一旦受斷裂錯動,極易坍塌。
《甘肅地震考節要》1920年12月甘肅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山崩川塞,尤為世界罕見,遂引起學者研究之熱心。然於甘肅地震遺漏頗多,其結論頗嫌渺茫。茲以宣統年修之甘肅新通志為本,參考研究可知:13世紀前記載,每十年必有一次地震,14世紀以來記載較詳,至少每四年必有一次地震;若把倒房毀城傷人稱為破壞性地震,那麼從公元前8世紀至今,計有68次。平均每100年3次;若從14世紀以來起算,則每100年有7次。明清兩朝,甘肅省破壞性地震共有20次。地震遷移往復周年為30年。大震後餘震烈度較弱,其間有烈度突高者,但其震中已經遷移,不在原處。甘肅省大地震的原因並非火山,而與地質構造有關。
《調查甘肅地震意見》提出了防治計劃:甘肅地震比他省多,平均每4年有地震一次,每15年有傷人毀屋的大震一次。鑒於甘肅災情之重,預防地震要改變人民居住方式、避免地震火災,減少損失,還要造林固土,防止山崩;山崩堵塞的河流須急開通,以免上游漲溢為患。據地震史料,中國各省平均每年有地震一次。地震災害常見。故政府應撥款派員調查研究。首先設置地震計、次設地震機構和培養專門人材。日本有關地震研究諸多方面可以參考。
2.鄧起東(地質學家,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館藏鄧起東獨著或合著的地質資料共2種。
1)《安陽、邯鄲、沙河地區地震地質條件及地震活動趨勢的初步分析》:①華北平原地震活動與相對隆起背景上最新活動的斷陷構造有直接關系;②華北平原地震發育區為北東向隆起與東西向坳陷、北東向坳陷與東西向隆起復合區。因此,安陽、邯鄲、沙河渡口地區地震活動趨勢:安陽地區位於湯陰地塹之上,為一隆起背景上斷陷,近期活動明顯,為地震活動危險區;邯鄲地區位於太行山與臨清坳陷交界處,有近代活動性地帶,但為北東向坳陷與東西向坳陷復合區,危險程度次於安陽;沙河渡口地區位於普遍上升的太行山基岩出露區,無大規模深大斷裂活動,地震活動性較小。
2)《中國地震構造的主要特徵》:中國不僅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而且地震廣泛分布於全國大多數省區,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均有6級以上地震記載。它們與我國現代地震構造及其活動性有密切聯系。本文介紹了中國地震活動分區和板內斷塊構造以及活動斷裂、斷陷盆地與地震的關系。研究表明,6級以上強震活動與各斷塊區及次斷塊間的活動深大斷裂和新斷陷盆地帶有密切的關系,而6級以下地震則比較分散,震區無明顯的構造標志。我國板內應力場,一方面來源於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聯合作用,另一方面是由各地區地質構造發展特徵及地殼厚度變化、深部物質的重力均衡作用產生地區性的垂直附加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在華北斷塊區表現較突出,新疆斷塊區也有所表現,華南則相對較弱。由於水平和垂直作用力的疊加和聯合作用正是我國構造活動復雜化的根本原因。
3.丁國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
館藏丁國瑜獨著或合著的地質資料共2種,以地震地質研究資料為主。
《富蘊地震斷裂帶》本資料以豐富的實際資料和圖片對富蘊地震斷裂帶的幾何學、運動學、動力學等方面的特徵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對發震的二台斷裂的新活動以及阿爾泰地區的區域構造環境、區域構造應力場、現代地殼運動和動力來源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並結合富蘊地震斷裂帶的研究闡述了研究地震斷層的方法和途徑。
《中國地震斷層研究》論文集選編的論文,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多年來進行地震斷層考察、實驗及理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論文涉及的內容,包括地震斷層的幾何形態、運動狀況、動力學過程等方面,資料比較豐富,並附有大量插圖和照片。對從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震工程等領域研究的科技人員,以及有關院校師生有一定參考價值。
4.馬瑾(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構造物理與構造地質學家)
館藏馬瑾編著的地震資料1檔
《唐山地震與地震危險區》唐山地震區行政區劃屬唐山市管轄。經過地質調查,了解到唐山地區有多組斷層,構造復雜,存在多個應力集中點。其中以唐山、灤縣(盧龍)、寧河(黃庄窪)應力集中程較高。它們之間密切關聯,所以地震展布面大。唐山本身的發震模式主要是由於北東向斷層與東西向斷層交而不會。唐山附近高應力區域大,最大剪應力值高,而且平均應力也很高,造成了醞釀高能量地震的條件,也不易產生前震。唐山地震發生本身是由於北東向滄東斷裂與東西向懷來、興隆斷裂活動的結果。而寧河、灤縣地震則是由於唐山地震發生,促使其應力進一步提高而發展。在特定的區域應力條件下有些點雖具備了發震的構造條件,但不具備發震的應力條件(應力不高),這就可以從「危險區」中把它們排除。
5.陳慶宣[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地質力學家]
館藏陳慶宣先生編著的地震資料1檔
《甘肅山丹地震調查報告》1954年2月11日山丹地震,發生在山丹城北龍首山之破拉馬頂一帶。龍首山綿亘於山丹縣城以北,西起弱水,東止永昌以上,長約170km。龍首山主要由南山系石英岩,石英岩質砂岩,千枚岩,結晶石灰岩所組成,不整合於上石炭紀太原系之下。祁連山龍首山當祁呂系山字型構造之西翼。龍首山及祁連山南山系岩層和片理走向大約在北60°西左右,紅色花崗岩也大體沿著這個方向侵入。民樂南祁連山玉帶溝中南山系灰色薄層細砂岩中有北50°西沖斷層,斷層面傾向南西,傾角40°,同時發生許多彼此平行的北55°西的小正斷層,斷面向北東傾斜25°,自下而上依次向北東錯動,斷距自10cm至20餘cm。
6.王竹泉[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院士),區域地質學家、煤田地質學家]
館藏王竹泉先生編著的地震資料2檔
《京東地震》京東地震自1934年9月23日大震之後,仍不時發生小震,偶亦有較巨之震。發生地震的原因為:渤海地帶原為地殼下沉之區域,愈向渤海中心下沉之速度愈大,反之愈近山地其下沉速度愈小,至進入山地則變為上升。在渤海與山地之銜接處,地下易發生不平衡之潛勢。當此種潛勢逾過一定限度則爆發為斷層,而巨震起矣。灤縣附近為渤海與山地之銜接地帶,故為震中所在地,而生劇震。
《平東地震調查報告》資料以1945年9月23日灤縣地震為引言,記述了北京東部灤縣唐山等地歷史地震頻率、震級、地震災害程度等。並對不同震級造成不同災害進行了描述。此資料對今後地震預報、防災減災等有一定參考價值。
7.謝家榮[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地質學家、礦床學家、地質教育家]
謝家榮院士編著的地震資料1檔
《1920年12月甘肅地震報告》1920年12月16日甘肅特大地震發生時刻最早為晚6時35分至47分,大多在7~8時。17日刮大風,黃沙飛天。大震嗚聲最高,餘震嗚聲較低。大震前沒有小震,大震後小震多至幾十、幾百次。此次甘肅大地震共死亡234177人,這是世界上也未曾有過的重大損失。究其原因與黃土高原土質疏鬆、穴居黃土、以黃土做圍牆以及震發季節和時刻都有關系。此次大地震發生山崩、河道堵塞的地面裂縫甚多。而建築物倒塌主要與東北西南的地震動力方向有密切關系。甘肅海原、固原、靜寧、通渭、隆德、會寧和靖遠七縣地震烈度達到十級。重災面積達2萬多km2。從上述NE—SW向帶狀震中分布來看,此次大地震為斷裂活動所致。
四、結語
館藏地震資料,僅是全國地質資料館珍藏地質資料的「一小部分」。它記載了新中國成立前後我國地質學家,在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調查了甘肅等大地震的起因、造成的損失,提出了防治規劃。這些資料雖然在現今地震地質調查,制定防災、減災規劃中技術參考價值越來越小,但今後的編史修志中的史料價值將會得到體現。
『柒』 地震構造圖及其種類
1.什麼是構造圖
圖5-13 等深度示意圖
所謂構造圖,就是用等深線(或等時線)及其他地質符號表示地下某一層面起伏形態的一種平面圖件。它反映了某一地質時代的地質構造特徵,是地震勘探最終成果圖件,是鑽探提供井位的主要依據,因此,繪制構造圖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圖5-13中,假設地下有一個穹隆構造,若將構造頂面的等深線向上投影到地平面上,得到的是平面圖,就是該穹隆構造頂面的等深度圖或構造圖。顯然,一條深度剖面只能表示沿該剖面的地下構造形態,要想知道地質構造的空間形態,必須把測網中的各條測線的深度剖面都利用起來,如圖5-14所示,把4條剖面上的同一反射層(T)的深度,按一定間距展布在測線平面圖上,然後根據所標注的深度值繪出等深線,就得到了構造圖。
2.地震構造圖的種類
地震構造圖按作圖等值線的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用深度等值線表示的等深度構造圖;另一類是以時間等值線表示的等t0構造圖。前者是在深度剖面基礎上繪制的,也可以由等t0圖經過空間校正後得到,其表示的構造形態和位置直觀、准確,是最終成果圖件;後者是在時間剖面基礎上繪制的,是等t0構造圖,只能反映構造的基本形態,在位置上也存在偏移,屬於過渡性圖件。但這類圖件製作快捷。
等深度圖按深度性質又可分為真深度圖、法線深度圖和視鉛垂深度圖。等法線圖或視鉛垂深度圖經過偏移校正就得到真深度構造圖;也可以由水平疊加時間剖面直接作等t0圖,再經過空間校正得到真深度構造圖。這種方法較簡便,在我國已普遍採用。另外,還可以利用偏移剖面直接作構造圖。無論哪種方法,它們的基本作圖程序是相似的。
圖5-14 地震構造圖
『捌』 怎樣看地震記錄
在地震勘探現場我們經常看到工作人員手中拿著一張長長的相紙看來看去。他們看什麼呢?原來相紙上並排照著24條、48條或更多條長長的、彎彎曲曲的黑線,這樣的照片就是地震記錄。地震單炮記錄是野外採集後顯示的主要成果。說起來也怪,有時這些線間雜亂無章一點規律也沒有;有時又像齊步走一樣,各條線同時向上跳,好似很陡的山峰(稱波峰),有時又同時向下跳,好像很深的山谷(叫波谷),離開原點向上或向下跳的高低(稱振幅)也不一樣。這些忽而雜亂無章,忽而又規則跳動的現象是怎樣形成的?代表什麼意思?其中又有什麼奧妙呢?
地震單炮記錄P、P′、P″為從地下地層反射回來的地震波,它們的反射能量不同在地震勘探生產中,我們把測線上每一個測點的地震檢波器與儀器上的一個放大器及一個記錄系統所構成的信號傳輸迴路稱為一個地震道。為提高效率和精度,在野外採集時,每放一炮同時有很多個按一定規則排列的地震道,它們可以接收從地下地層反射回來的地震波。同時,所有這些地震道統稱為一個接收排列。一個排列上從炮點到地震道之間的距離專業上叫做炮檢距。一般一個排列少則有幾十個地震道,多者達數百道甚至上千道。顯示時一般按一個排列顯示在一張記錄紙上。這就形成多條並排著的黑線。各個地震道同時跳起來的波峰和波谷稱同相軸。這些地震記錄能提供何種信息以至於使工作人員如此仔細地分析研究它呢?大家都知道,當地下岩層存在分界面時,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就會引起地面振動,這時,一個排列上所有地震道也就都會跳動,因而會在地震記錄上出現波峰、波谷構成的同相軸。因此,如果我們在地震記錄上看到的是一些雜亂無章的現象,可以說,這一層段不存在明顯的反射界面;如果看到有一層一層的同相軸,說明這個層段存在有多個反射界面,波峰、波谷跳得越高,說明分界面上下岩層的性質差別越大。一般地層含油氣後其與上下岩層差別較大,這時在地震記錄上會出現振幅比較強的同相軸。在地震記錄上不僅能找到可能的含油氣地層(當然還要參考其他信息),還能計算出含油氣層的傾斜角度及埋藏深度。所以,要研究地下地層的變化,就要學會看地震記錄,研究地震記錄。
『玖』 landmark進行地震解釋的成果數據和圖鑒有哪些
sgy 文件,請使用專門向地震解釋開發的程序,比如landmark,Vista,RadEx sgy文件的分類: 1、有卷頭的工作站格式Segy文件 2、無卷頭的工作站格式Segy文件(SU) 3、有卷頭的微機格式Segy文件 4、無卷頭的微機格式Segy文件(SU)功能。
『拾』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的分布規律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中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在中國發生的地震又多又強,其絕大多數又是發生在大陸的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內。因此,中國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也是蒙受地震災害最為深重的國家之一。
影響中國的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台灣地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影響地區的主要代表,而四川、西藏、雲南等中國西部地區受歐亞地震帶影響較多,這些地區成為地震頻發區。
從2004年開始,中國已經開始在人口集中的21個大城市進行了地層活動斷層帶的研究,並且將研究成果繪製成圖。研究顯示,中國至少有495個地震斷裂帶,截止2015年所研究出的地震斷層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國內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帶將被全部勾畫出來,那個時候可根據這個圖表有效地建立預防地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