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證文書在民事訴訟中的證據地位是否絕對不可推翻
理論上你有證據證明公證文書錯誤的可以推翻,但實踐中基本不可能。
『貳』 公證的法律效力
公證處公證後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一、公證處公證後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到公證處對協議進行公證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因協議產生糾紛時,公證協議就是最好的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二、公證書的效力有哪些
公證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證在法律上的效能和法律作用。對公證的法律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和《公證暫行條例》均作了明確規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法定證據效力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強制執行效力
是指對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如債務人不履行,債權人可持公證書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而不再經過訴訟程序。對公證的這一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作了明確規定。
3、法律行為成立要件
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某些法律行為必須採用公證形式設立、變更或終止時,公證即成為相應的法律行為設立、變更、終止的必備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國際慣例或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某些法律行為設立、變更或終止必須辦理公證,則公證也成為其成立的要件。
『叄』 民事調解書和公證書哪個效力大
兩者是不同類別的文書,沒有可比性,不存在一個文書的效力大於另一個文書版。
如果提問權者指的是在實現債權方面的速度的話:民事調解書可以作為法院執行依據,對方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直接申請執行民事調解書。公證書要區分類別,只有一種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書,經合法程序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後,可以作為法院的執行依據,但是可能因為債權文書確有錯誤而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
法律依據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36條第2款「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37條「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肆』 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1、公證當事人無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辦理公證時公證員必須問清當事人是否在訂立時具有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且會將協議給雙方看,如果一方不識字,可以由公證員念給他聽,並且在公證存檔的談話筆錄中寫明。
2.法院沒有權利解除公證,只有採納與不採納,撤消公證書只有本公證機構和司法局有權撤消
如果你的親戚想撤消本公證書,得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一起到公證處說明情況,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當地司法局公管處申請.
3.贈予自己財產與他人,無須他人同意。對依法辦理的房屋贈予公證,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證明力高於其他一般書證。 此外,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伍』 公證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書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二條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第五章公證效力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陸』 民事法律行為的公證應符合什麼條件
應該符合以下條件:
一、公證事項
(1)合同;(2)繼承;(3)委託、聲明、贈與、遺囑;(4)財產分割;(5)招標投標、拍賣;(6)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7)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7)公司章程;(8)保全證據;(9)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10)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1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公證機構登記的事務;(13)提存;(14)保管遺囑、遺產或者其他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物品、文書;(15)代寫與公證事項有關的法律事務文書;提供公證法律咨詢。
二、申請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人應具有民事權力能力和行為能力;(2)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必須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申請以自己的名義提出公證申請,其目的在於經過公證,保護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經濟上的權利;(3)申請人必須能夠承擔公證而發生的義務和責任,如舉證、交納公證費、正確使用公證書等義務。
三、申請公證的程序:
(一)申請人應當親自或委託代理人(必須出具授權委託書)到公證處申請公證。但涉及申辦遺囑、遺贈撫養協議、贈與、認領親子、收養、解除收養、委託、聲明、生存及其他申請人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公證事項的,必須由申請人親自申辦,不能委託代理人代辦。
(二)申請人填寫申請表時,應填寫的內容:申請人及代理人的自然狀況;請求公證的事項和公證書的用途;提交材料的名稱、份數及有關證人的姓名、住址;申請時間及其他說明的事項;簽名或蓋章。
(三)申請人申請公證,應當提交必要的證明材料:身份證;代理人代為申請的,委託代理人應提交授權委託書;需要公證的文書;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他特定的材料。
(四)接受申請人的公證申請後,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符合受理條件的,做出受理的書面決定並對申請人申請的公證事項進行公證;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以口頭或書面通知申請人;當事人對公證處做出的不予受理決定及拒絕公證、撤消公證書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該公證處的本級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柒』 公證書有哪些法律效力
1、證據效力。
證據效力,是指公證書是一種可靠的證據,具有證明公證對象真實、合法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2、強制執行效力。
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
3、國際認可度
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7)公證書民事擴展閱讀
辦理公證書需要的材料
根據司法部《公證程序規則》第十八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申請公證的文書;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
5、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遺囑公證需給的材料:
1、繼承人的《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
2、委託他人申請的,應提交有效授權委託書和受託人身份證明或委託公證書;
3、被繼承遺產的財產證明;
4、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5、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需提交死亡證明;
6、被繼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況證明。
『捌』 公證書有沒有法律效應
有,下面介紹一下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公證書效力分三種:
(1)證據上的效版力。一切公證書都有權法律上的證據效力。因為公證是對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或事實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予以確認證明,一旦糾紛發生,公證書就成為特殊的書證,證明力較強。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
在審判人員認為沒有疑義的情況下,即可將公證書作為證明事實的證據。
(2)執行上的效力。我國公證暫行條例規定,對於追償一定數額的金錢或物品的債權文書,經審查該項債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雙方對債權本身無爭議,債務人應履行、能履行而不履行時,公證機關可以給予有強制執行效力的證明。這種證明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債權人可據此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執行。
(3)法律上的效力。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是該項法律行為生效的條件之一,如沒有履行公證,該項法律行為則沒有生效。
『玖』 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如何
本文介紹房產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公證效力是指公證證明在法律上的效能和約束力。 公證書是公證機構證明活動的結果和書面表現形式,因此,公證效力又稱為"公證書的效力"。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公證具有三個基本法律效力。 即:證據效力、強制執行效力和法律行為成立要件 本文介紹房產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公證效力是指公證證明在法律上的效能和約束力。 公證書是公證機構證明活動的結果和書面表現形式,因此,公證效力又稱為"公證書的效力"。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公證具有三個基本法律效力。 推薦閱讀: 即:證據效力、強制執行效力和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 其中證據效力是公證書的最基本的效力,任何公證書都具有證據效力。公證的強制執行效力和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則不是普遍的,只有特定的公證文書或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產生。 此外,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域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以上就是房產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全文內容。法律快車頻道為您整理、合同、費、申請條件等房地產法律相關知識,分類齊全,歡迎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