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本項目的主要進展和成果
鑽石產地來源的確定不僅是國際寶石學的技術難題,也是地質學界的科學難題。2002年11月,各國政府、國際鑽石行業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達成創立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e Scheme)的協議,對國際科技界解決這個難題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開始參與鑽石產地來源的科學研究。鑽石產地來源的研究從普通的科學問題上升為涉及國際政治、外交關系及人權問題的重要社會科學議題。
本項目通過全面收集和分析近50年來我國三個鑽石產地的地質背景、鑽石產量及各種寶石學特徵的資料,根據最近開采情況,盡可能收集、觀察和統計分析了三個鑽石產地產出的數萬克拉的鑽石,並分析測試了三個產地1077顆鑽石樣品(遠遠超過原來設計樣品數量),直接到國外參觀考察了國外鑽石開采和分選情況,通過多種渠道比對和直接測試國外部分礦區的鑽石樣品/資料,圓滿地完成了項目設計的科研工作,取得如下的一些重要進展和成果:
(1)通過對中國三個主要鑽石產地開展野外地質野外調研和采樣,了解我國最新鑽石地質探采和研究進展。在前人工作基礎上,通過對金伯利岩及鉀鎂煌斑岩重砂礦物的研究,首次在遼寧瓦房店金伯利岩脈中淘選出斜鋯石樣品,對金伯利岩、鉀鎂煌斑岩及重砂礦物樣品進行了大量岩石地球化學及微量元素(LA–ICP–MS)、Rb-Sr、U–Pb、Lu–Hf 同位素方面的測試分析工作;並首次獲得了遼寧金伯利岩斜鋯石的精確Pb/Pb 年齡479.6±4.9Ma及176Hf/177Hf初始比值數據(0.282283~0.282389,Hf(t) –2.98~–6.75),證實了至少部分遼寧瓦房店金伯利岩和山東蒙陰金伯利岩是近於同時侵位的;發現遼寧和山東金伯利岩記錄了華北新太古宙古大陸拼合(2.4~2.6Ga)和1.3Ga地幔交代事件的鋯石年齡,初步證實兩岩區鑽石結晶時岩石圈地幔狀態存在差異,兩地在鑽石形成時可能並不是統一的克拉通陸塊。這對於進一步認識華北克拉通的組成及演化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2)在前人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常規放大設備及高倍顯微鏡系統,對中國三個產地鑽石大小、質量(重量)進行了比較。特別是對項目執行期間仍在開採的山東蒙陰701鑽石礦金剛石/鑽石的品質進行了動態統計分析,獲得了山東新開采礦段鑽石的質量品質數據。通過對大量樣品的實際觀察比較,得出以下結論:遼寧鑽石晶形完整度比例最高,寶石級鑽石含量最高;山東鑽石粒度最大,質量(重量)變化也最大;湖南地區砂礦金剛石以帶有磨圓特徵的完整晶體居多,鑽石相對較小,質量(重量)變化小,完整性好。
(3)利用常規的放大設備、微分干涉顯微鏡、掃描電鏡和陰極發光光譜儀(CL)等儀器,對我國三個產地鑽石毛坯的實際晶形、結晶度、微形貌及內部生長特徵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觀察比較,發現前人所描述的部分表面特徵並不是獨立的特徵,如毛面特徵其實是楔形特徵的顯微表現;利用新的測試手段——鑽石觀測儀DiamondView(DV)分析統計了超強短波紫外光波在鑽石表面激發的熒光影像及生長結構,探討了該儀器在鑽石產地來源方面的應用。在山東個別淺褐色八面體金剛石{111}面上觀察到特殊的平行於[100]晶帶方向的長條狀蝕象,提出了這種蝕像是出露到表面的氮片晶遭受優先選擇性腐蝕所致;CL和DV圖像顯示的生長結構表明,我國三個產地的鑽石都出現了均勻的無環帶和規則層狀環帶模式。但湖南樣品和山東、遼寧樣品相比,無環帶比例明顯偏高,從中心到邊緣兩期和多期生長結構樣品比例則明顯偏低,且湖南鑽石CL圖像出現獨特的「皮殼」狀發光樣式;證實了山東鑽石中也存在遼寧鑽石中見到的多期多階段的復雜生長環帶形成的「似瑪瑙狀」生長結構。
特別是通過對鑽石進行拉曼光譜的系統分析,發現了遼寧金剛石的拉曼特徵峰半高寬變化最小,為5.4737~6.1024cm-1(集中分布在5.4~5.8cm-1),平均值為5.6396cm-1;山東金剛石的拉曼特徵峰半高寬變化范圍最大,為5.6069cm-1~6.8527cm-1(主要變化范圍為6.2~6.8cm-1),平均值為6.4112cm-1;湖南金剛石拉曼特徵峰半高寬變化范圍介於山東和遼寧之間,集中分布在5.4~5.8cm-1,平均值為5.7027cm–1。研究結果為中國三產地鑽石的品質特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解釋,顯示鑽石的結晶度可能對鑽石的產地來源有指示作用,是潛在的產地指紋性特徵。
(4)首次在辛巴威馬朗金剛石/鑽石大規模開發以來,對聯合國金伯利進程非常關注的辛巴威馬朗金剛石/鑽石的品質、晶體形態和表面微細特徵和生長特徵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指出辛巴威馬朗金剛石/鑽石表面常見的紅色斑點的形成與我國湖南等產地砂礦鑽石表面常見的褐色斑點和綠色斑點有本質差異,與地質輻照作用無關,是次生氧化鐵類礦物沉積氧化致色;根據該地金剛石/鑽石陰極發光、DV圖像特徵以及「十字架」是大量溶蝕坑沿[100]方向折重疊排列的事實,推斷這類特定的缺陷可能與晶體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線狀和面狀缺陷,如位錯線、位錯束、氮雜質集合體等有關。上述成果對分析馬朗金剛石砂礦成礦及其賦存環境提供了有力依據,並首次提出「十字架」形熔蝕圖像和紅色斑點、斑塊為世界金剛石砂礦罕見特徵,可作為該產地的「指紋」特徵。
(5)對中國三個產地314顆鑽石進行了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類比較研究,確認我國所產鑽石紅外光譜類型主要為IaAB型,其次為IaB型和IaA型。山東鑽石的類型相對豐富,IaA、IaB和IIa型鑽石的比例均高於遼寧和湖南兩地。而湖南IaA型鑽石比例偏低,證實了三個產地的鑽石中普遍存在H雜質。而被測樣品中,除IIa型鑽石外,所有樣品均顯示出與{111}滑移面有關的吸收峰,表明三個產地金剛石/鑽石中普遍存在塑性變形。同時,首次對鑽石進行了系統的面掃描分析,根據顯微紅外光譜譜圖定量計算出鑽石中的氮含量並進行填圖示蹤,證實鑽石生長過程中鑽石類型的轉變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鑽石生長過程中氮的含量和聚集度是不斷變化的,且成核階段氮含量可高於或低於其他生長階段,不同生長階段氮雜質含量變化不具有單向變化規律,顯示鑽石生長過程中地幔流體碳和氮存在復雜的交換,不同產地鑽石中氮含量頻率分布及NB(% )/ N(T)特徵存在一定區域性差異;鑽石中碳和氮含量並不存在嚴格的相關性。
(6)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礎上,通過對中國三個產地192顆鑽石原石的包裹體進行常規顯微鏡、掃描電鏡、拉曼光譜、電子探針成分及激光燒蝕等離子發射光譜與質譜的系統研究,確認了山東和遼寧金剛石/鑽石以P型包裹體為主,而湖南沅水流域金剛石/鑽石P型和E型包裹體比例接近;首次同時在三個產地均發現了共生於同一金剛石/鑽石中的橄欖岩型和榴輝岩型包裹體組合(P+E型);在湖南砂礦鑽石中發現確認了原生藍晶石礦物包裹體及金紅石、柯石英包裹體組合,顯示湖南鑽石形成過程中岩石圈地幔可能存在古老的地殼物質。這一認識對於進一步研究揚子克拉通的組成及演化具有重要啟示。
根據橄欖石拉曼壓力計、石榴子石-橄欖石共生礦物對的Ni溫度計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獲得的湖南金剛石/鑽石形成時地幔溫度范圍為1109~1327℃,壓力為4~6GPa,形成深度133~192km,確認華北克拉通和揚子克拉通在金剛石/鑽石形成時存在難熔的岩石圈地幔,金剛石/鑽石形成時地幔具有明顯的不均一性;湖南金剛石/鑽石中包裹體與山東、遼寧金剛石/鑽石包裹體的類型組合及其地球化學特徵不同,顯示出揚子克拉通和華北克拉通岩石圈組成及演化過程存在的差異;湖南砂礦金剛石/鑽石與西澳和非洲榴輝岩型金剛石/鑽石中包裹體類型組合類似,除了顯示湖南砂礦金剛石/鑽石的原生礦來源可能和鉀鎂煌斑岩相關(榴輝岩型金剛石/鑽石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還可能暗示了湖南金剛石/鑽石形成時岩石圈地幔可能存在古老地殼物質或者陸殼物質參與了地幔對流和再循環過程。上述成果對認識湖南金剛石/鑽石來源的多樣性、確定今後找礦方向具有明顯的意義,為我國鑽石找礦提供了新的重要認識。
(7)利用加拿大同位素研究所(CCIM)的SIMS(Cameca IMS-1280離子探針)對我國三個產地鑽石進行了精細的碳同位素分層原位測試(123個點)。結果顯示,遼寧瓦房店鑽石的41個點δ13C的變化范圍為-6.0‰~-2.6‰;平均值為-3.9‰;山東蒙陰鑽石56個點δ13C值的變化范圍在-5.6‰~-2.0‰之間,平均值為-3.6‰,湖南樣品碳同位素δ13C的變化范圍為-8.6‰~-3.0‰,平均-6.1‰。遼寧金剛石的碳同位素組成范圍最窄,湖南最寬。碳同位素原位測試結果顯示,遼寧和山東的鑽石生長具有更多的期次,變化復雜,在鑽石結晶晚期碳同位素大部分呈現變輕趨勢;而湖南沅水鑽石則變化較為簡單、平緩,大部分晚期出現變重的趨勢。上述結果顯示出鑽石結晶時華北克拉通和揚子地台岩石圈地幔流體或熔體碳同位素組成或來源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有關的變化規律仍然需要更多測試結果的證實。
(8)首次系統地對世界25個地區金剛石/鑽石及我國三個產地金剛石/鑽石的寶石礦物學特徵進行了綜合比較。通過對9個產地金剛石/鑽石中E型石榴子石包裹體的元素含量分組統計分析,發現不同產地來源的金剛石/鑽石E型石榴子石包裹體的FeO、MgO、CaO三種組分的含量分組聚類後有一定的差異性,建立了判別方程,證實E型石榴子石的成分是一種潛在的指紋性特徵,可以為產地來源的判斷提供量化參數。通過比較,確認鑽石(礦)形成時間、礦物學特徵(特別是晶形及其組合)、氮雜質、包裹體特徵和碳同位素特徵等要素組合,對於金剛石/鑽石產地來源的確定具有明顯的重要性。理論上,如果可以確認某個礦區金剛石/鑽石的上述特徵,在存在國際金剛石/鑽石產地完整資料庫前提下,可以通過這些要素組合進行單一礦區典型鑽石包裝樣品(指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樣品)的產地來源進行判別。
綜上所述,本項目通過對中國三個主要鑽石產地形成地質背景,結晶礦物學特徵及包裹體地球化學,原位碳同位素分析,創新性地將寶石學和地質地球化學的研究結合起來,在綜述世界重要克拉通不同產地鑽石特徵的基礎上,首次系統提出了我國三個產地來源組合特徵及其與國際其他產地來源鑽石的區別,研究成果對支撐我國參與聯合國金伯利進程的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㈡ 如果有人自己搞出什麼科研成果(比如T病毒什麼的),會不會被政府或者什麼大公司奪走
你要申請專利呀……國家就會保護你
如果這個東西對國家來說是有威脅的,那國家也可能強制拿走你的成果
㈢ 軟實力成就S,T,A,R,L分別代表什麼
Situation情境狀況環境(人與事)
Task需要做啥
Action實際做了啥
Result/Reflect結果如何
Learning/Planning學到啥並反思計劃
㈣ 處女座和雙魚座
處女與雙魚是180度對宮,很多東西是是相反的,但放心,相反某種意義表示有些東西是共通的,只不過是觀念和表達方法不同,只要糾正並找到一個中庸之道,絕對是非常默契的一對。
最起碼雙魚座可以很清楚了解處女座的想法及對人態度,就算他很挑剔很麻煩,雙魚座也可以接受得了。而處女座也因為雙魚座天生的溫柔,收斂了很多無謂的嘮叨。當開始的時候,雙魚座用犧牲的想法去接受處女座的愛,處女座用服務的方式去對雙魚座,兩人能夠互相尊重關心對方。通常感情出事的可能就是雙魚座給處女座捉到他去「偷食」的證據,成為決裂的導火線。讓人擔心的是,兩人的感情一旦變質,往往也會因為不想傷害對方而拖拖拉拉。
家庭生活若由處女座掌管會有不錯的穩定性,但性生活方面,雙魚座要調整一下自己的需求量,否則嚇怕處女座,結果不可以享受到真正魚水之歡哩!
他會教你如何更理性,而你將讓他體會到痴戀的快樂。在現實生活上,他的精於分析,和你的熱情,能結合出獨特的樂趣。
處女座--雙魚座
雙魚座出生在雙重陰性影響之下——陰性的雙魚座日宮,由也是陰性的行星——海王星支配。處女座同樣出生在雙重陰性影響之下(但稍有不同,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因為處女星座也是陰性日宮,他的真正支配者是同等陰性(而有力)的行星水星。馬上,你就能看到處女座在雙魚座之上。然而,雙魚座並不認為失去了什麼。因此他們相當滿意地把水星的陰性氣氛留給處女座。
㈤ (三)主要成果和認識
1.第四紀紅土的地球化學特徵反映了區域氣候環境、流域物源特徵和紅土化作用強度的變化,對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恢復有重要意義
(1)紅土元素的區域地球化學分布具一定的分帶性
第四紀紅土是濕熱氣候環境下風化殼進一步紅土化的產物,它的物質組成與其地球化學過程有密切的關系。洞庭湖區第四紀紅土與中國紅壤在化學成分上相似,與北方黃土相比則為低鹼性高酸性元素,總體以富Si、Al、Fe、Ti,低Ca、Mg、Na、K、Mn、P、N、C為特徵。但在不同區域的紅土中,成分上有差異,湘江流域紅土脫Si,富Al、Fe 程度高,Ge、S、Sn、Zn,Cu、F、B、Se、I、As、Cd、Hg、Pb、Sb、Tl、U、Bi、Br、Ce、Cl、Ga、La、Li、Rb、Se、Th、W、Zr等顯著偏高;而沅江流域紅土富Si、Mo、Se、Ag、Li、Nb、Se、Sr、Ti、Y、Zr;澧水流域紅土富Fe、Mg、Ti、Co、F、I、V、Cu、Zn、Be、Cr、Ni、U,其常量組分與母質中砂礫石含量、紅土化強度有關,微量元素則與區域地球化學背景關系更密切。不同流域紅土元素組合不同,湘江流域紅土以 Cd、Ag、Bi、Zn、Pb、TOC、TC、Hg、Au、W、N、Cu、As、磁化率、Sn、F、Mn、Ni的組合為主,是有色金屬礦成礦帶所致;次為Ga、Sc、Ge、V、Ti、Cr、Fe、Ni、Al及與其負相關的Si、pH的組合,系紅土化作用所致。沅水流域紅土的主要組合為Rb、Th、Nb、Ga、B、Sc、Al、Sr、Ti、Zr、K、Tl、Ge、N、Sn、F、Y、Ba、Mg、W、La、Ni、Li、Bi和與之負相關的Ag、Si,為富鋁紅土化的粘土吸附作用所致,體現了表生作用中脫硅富鋁所形成的相互關系;次為富鐵紅土化作用的Cu、Fe、Be、U、P、As、磁化率、Sb、–Si、V、Mo、Zn、Cd、Br、Se、Cr組合;此外,尚有Hg、Pb、Se、Mo和V的組合,與流域內著名的汞礦帶有關聯。
(2)紅土元素的區域地球化學分布具一定的階段性
不同母質發育成的紅土在剖面上的元素組成變化趨勢說明濕熱的氣候環境對各類型母質母岩的改造作用使得形成的紅土具有趨同性,以Zr為參照,協變分析不同母質母岩風化、紅土化等體積過程的元素遷移累積結果表明母質母岩常量元素在紅土化過程中更多的是活性元素遷移,穩定元素富集;紫紅色碎屑岩變化不大。但不同類型不同紅土化程度紅土以及不同時代紅土的元素含量及組合亦不同,並有一定規律性變化的趨勢。
在不同類型紅土中,或隨紅土化作用增強,紅土化作用由富鐵紅土化向鐵鋁分離的富鋁紅土化方向演化,有機吸附作用減弱,大多數微量元素淋失,元素組合有由復雜變為簡單的趨勢。富鐵紅土化的特徵元素組合為Fe、Cu、U、Be、P、Mo、V、As、Se、Zn、Cr等;富鋁紅土化的組合為為Rb、Li、K、F、Tl、Nb、Ti、Ni、Mg、Ga、Sc、B、Th、Ge、Al、Ba、Y,以大離子親石元素為主。網紋紅土貧鹼(土)金屬,脫Si富Al、Fe的紅土化程度最強,為典型的紅土,相對於均質紅土或褐黃土,除Cr等少量難風化遷移的元素外,易溶元素多為貧乏。均質紅土是生物作用參與下對網紋紅土的後期改造的結果。在表層紅土或全新統紅土中,Mn、P、N、TC和TOC含量最高,Cd、As、Hg、U等富集,與生物及人類活動作用強有關。
不同時代紅土亦表現出元素分布的階段性特徵:
更新世早期的汨羅組(Qp1m)易溶的鹼(土)金屬與鋁等酸性難溶的殘余富集的元素共存,表明元素復雜且分異不明顯,可能與有機質吸附有關。
更新世中期早時的新開鋪組(Qp2x)時期,環境可能變得較穩定,植被繁茂,有機碳富集,地層中保存有一些易溶的鹽類組分Cl、B等,在隨後的風化、紅土化過程中,隨脫硅富鋁鐵作用的進行,V、Cr、Se、As、Br、Ge、Hg、Bi、I、Ga、Sc、Ti、P、Nb、Na、Sb、U與Al和Fe共殘余富集,La與Si等淋失,而大部分元素因有機物及粘土礦物的吸附而形成最重要的特徵元素組合。
更新世中期中時的白沙井組(Qp2b)有兩種同等重要的元素組合:一種 F、Rb、Be、K、Ba、Ca、Ni、Zn、Mg、Tl、Li、Nb等,另一為Br、I、TOC、Na、TC、Mn、磁化率、N、Co等及負相關的Al;紅土化作用表現富鐵鋁和富鐵兩種。
更新世中期晚時的馬王堆組(Qp2mw)也有強的紅土化,脫硅富鐵鋁過程中伴隨強烈的元素貧化富集作用比前面各期強烈,顯著富集的元素有 Sn、Cl、Bi、Mo、W、Th、Se、As、S、Br、Sc、Ga、Rb,多為易被粘土吸附的元素;顯著貧化的元素為 Sr、Y、Co、Mn、Ag、Be、Mg、Ba、Na、B、Nb、Zn、Li、Ca、Cd、N及pH值。
更新世晚期白水江組(Qp3bs)主要的元素組合為沉積物形成時的Sc、Mg、Cu、F、N、Cr、Ni、V、Sb、Al、Se、Zn、I組合,後期紅土化作用不強,表徵信息度的方差貢獻率為19.91%;有較弱的富鐵紅土化(方差貢獻率僅為14.65%),元素組合為As、Ce、Nb、Fe、Th、P、La、W、Sn、U、Mn等的富集與 Si、Zr、Mo 的貧化;值得關注的是 Cd、Hg、Au、Bi、TOC、TC、Cl、Ag、Pb、W、Sb、Zn等,重金屬與有機碳共生,說明其富集與生物作用有關。
全新世(Qh)有61%的信息表現為脫硅富鋁作用,並且與大部分重金屬元素與有機質正相關,說明風化淋溶成壤作用佔主導,人類及生物活動對重金屬元素的富集有影響。
(3)紅土的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是地層對比、古氣候恢復、環境變化研究的有效指標
紅土的元素含量及其相對含量或比值是環境變化的結果,如硅-鐵-鋁三組分圖可作為紅土地球化學分類的指標;隨著紅土化作用的增強,Ca/Sr、Ca/Mg、Sr/Ba、K/Rb、B/Ga、Co/V、Mn/Cr、Ca/Cd等比值逐步減小,Fe/Mn、Rb/Sr、Cl/Br、K/Na、V/Ti、Zn/Cu、Zn/Cd、Ce/Y、Cr/Th、Ti/Nb、Zr/Nb、Al/Zr等比值增大,其變化反映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變化過程,可以將紅土的元素含量及其比值進行地層對比、古氣候恢復和環境變化研究,紅土可作為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研究的有效介質。
2.平原區沉積層元素含量等的規律變化是對物源及沉積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綜合反映
(1)地球化學與孢粉指標的綜合可較好表徵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特徵
洞庭湖平原區沉積物的地球化學指標與各種冷暖干濕類孢粉間的相關性顯著,如孢粉總量與TOC、Ca/Sr正相關,水生植物類與Br/I負相關,指示乾旱環境的蒿/藜比值與Al/Zr、Rb/Sr等正相關,說明本區氣候條件或植物(孢粉)類型等與元素的地球化學分布關系密切,據其不僅可幫助查明元素及其比值組合的氣候環境意義,而且其各種組合可相互補充和印證,可綜合表徵地球化學環境和氣候環境,為本區的生態地球化學環境分區及演化研究提供依據。
(2)沉積物的磁化率是對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綜合反映
洞庭湖區沉積物的磁化率在空間上大致有從盆地四周向中心逐漸升高的趨勢,與物質來源、搬運、沉積過程及人類活動有關,湘江源沉積物磁化率值較低,反映物質來源於南華地槽年輕的沉積岩——酸性岩類;西北部澧水、長江源沉積物磁化率較高,與來源於揚子地台較古老的變質岩——偏基性岩類有關。時間上,地層時代變老,磁化率有漸降的趨勢。磁化率與常量組分Ca、Mg、Na、Fe,及TOC、pH值、粘粒、常綠與落葉植物孢粉比值等呈顯著正相關,與Si呈顯著負相關,其與 Cr、V、Ti、Ni、Sr、Sc、Nb、F、Cu、Co、La、Y、Ce、Zn、Zr、Ba、Li、Ga、N、Br、P、Mn、U等鐵族、親碎屑微量元素等的組合(方差貢獻為40 %)是鐵磁性顆粒富集所表徵的特徵微量元素組合;其與Ga、Th、Cl的負相關是鐵磁性顆粒貧化、順磁性和抗磁性物質富集的元素組合。可見沉積物的磁化率記錄可作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可靠的綜合性因子。
(3)不同流域、不同時代沉積物元素組成規律變化反映了物源及沉積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
從沉積物元素分布得知其含量變化受沉積時物源及氣候環境的影響明顯,後期的改造使元素豐度發生改變不是很顯著。
不同時代沉積物中Si由老到新呈逐漸降低的趨勢,全新世晚期為最低;Al含量變化不明顯;Fe從中更新世以後為相對高值;K總的變化不大;Na、Ca、Mg、N、C均顯示從老到新由低到高的變化,與氣候環境變化關系密切。在各時期SiO2/Al2O3-K2O/Na2O-CaO/MgO三角圖上不同流域樣品聚集一起且表現出演化性趨勢,說明該3組組分的相對含量可作為成因分析和地層對比的指標。
不同區沉積物的元素含量及其組合的規律變化反映了地質背景區、物源區、沉積區的氣候環境、水動力環境、物理化學環境的不同。如長江物質分流進入洞庭湖沉積引起地球化學組分發生較大的變化,可由其在鑽孔中出現的部位確定其進入洞庭湖的時間,不同區沉積物的元素組合可以作為區分主導作用、地質背景及物源的標志。從全孔樣品的元素組合來看,長江物源區為Hg、Se、Sb,湘江尾閭區為Au、Sn、W,澧水下游區為Cu、Co、Sb、W、Sn、Zn、Hg,東洞庭湖湖區為Au、W、Co。從同一時段不同區域的元素組合來看,如從全新世晚期沉積物地球化學參數的對比可知,四水物源微量元素最豐富,長江物源次之,湖區微量元素較貧乏;湖區及長江物源的Ca/Cd、Cr/Th、C/N比值普遍高,四水物源比值則較低,可以其作為區分物源的標志。
3.文化層賦存了古代自然和人文環境信息,其地球化學記錄是解讀人地關系的鑰匙
(1)文化層常量元素更多反映了自然環境狀況,新石器中期以後的文化層微量元素則多反映人類活動特徵
澧陽平原農耕文化區不同文化層常量元素由老至新的變化與丘崗區紅土由老至新脫硅富鋁化減弱的規律一致,說明文化層亦受表生地質作用控制;但文化層比其下生土層略富硅及鹼(土)金屬,較貧鋁鐵,亦別於表土層,說明文化層是在古風化殼上堆積而成的,其元素組合特徵可表徵文化堆積形成時的環境狀況。
澧陽平原農耕文化區不同時期文化層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分布控制因素差異明顯:
舊石器不同時期的微量元素組合既有繼承性(相似),又有演化性(相異),親石元素較富,親硫(或說親生物)元素較缺,且愈老(往舊石器早期)愈明顯,亦反映氣候由溫暖到干涼的轉換。
新石器早期氣候相對寒冷至中期逐漸變為暖濕,湯家崗至石家河時期微量元素豐度普遍較高,特別是大溪和石家河兩時均出現峰值,元素多以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重金屬為主,說明人類制陶、燒土等活動對金屬元素的富集有影響。
歷史時期以來微量元素的豐度變化與銅、鐵器冶煉等金屬利用有更大的關系。春秋以Au、Hg和Mo等及TOC為特徵,重金屬Cd等普遍較低。戰國文化及其以後重金屬元素有增加的趨勢,如Cd在唐代文化層出現高峰。
(2)農耕與城市不同文化屬性文化層的元素組合不同
澧陽平原農耕文化層有多種元素組合,主要組合為Cr、V、Ga、Bi、Fe、Al等富集及Si的缺乏,代表了文化層的自然成土作用;次為P、Ca等「磷灰石型」的元素組合特徵,可作為人文景觀的指標;再次為TOC、TC、N、Cu、Hg等,與植物和有機物豐富、氣候濕潤有關,代表氣候溫潤宜農宜人;第4組合為Mg、K及負相關的Ti、Si、Nb,反映了文化層堆積中的粘土類礦物特點,表明當時的氣候相對較乾熱,雨水較少,掩埋古人生活器物的泥沙為較細的物質。
城市文化層元素主要反映人類的「工業」活動和城市功能進化,與氣候關系不是很明顯。長沙城市文化層的親鐵、親硫元素、磁化率等、及負相關的易溶的鹼(土)金屬組合主要在唐代文化層為高值,說明鐵族等與亞鐵磁性礦物有關的元素有一定的富集作用;Au、Pb、Sn、Ag、Hg、Mo、As、Cu、Se、Sb、Zn、F的組合可能系人類「冶煉」等活動的元素組合,主要在北宋時為高,清文化層較高,說明冶煉等人類活動在此兩階段為最;Cl、I、Br、U、Ca、Ce、Sc、N、TC、TOC、Se、Sr、P的組合,以表生條件下易溶、易氧化分解的元素為主,主要在明清過渡的含煤堆積層和西周文化第三層高,前者系含煤堆積層,故該組合可作為含煤層或有機污染的標志元素;而既有表生條件下易溶,又有相對難溶的元素組合則代表了一種未經強烈表生作用改造、人為混雜堆積的元素組合特徵,其在明代「廢渣」狀文化層高;以S、N、TOC、TC、Ce、V等親生物元素為主的組合反映了人類城市生活排污特徵,主要在漢代古井、次在明清文化層為高;Cd、P、Mn、Zn、CaO、Tl、Ni、Br的組合,可與澧陽平原農耕文化區的「磷灰石型」元素組合類比,主要在西周文化層第三層高,次在唐代文化層高,可能反映的是一種人類生活垃圾如動物骨骼的堆積;Al、Ga、F、Sc的組合,為表生條件下趨向殘余富集的元素,代表了自然地質背景作用明顯,主要在西周文化層之下的生土層為高。
對文化層的「少人類影響」和「人類影響」兩類樣品元素分布規律研究表明,Au、Ag、Pb、Sn、Cd、Hg、Zn、Cu、TOC、P等「人為源」元素,及La、Ge、Th、Tl、Sc、Co、Sr、Ni、Ga、V、Cr、Al、F、Ca、Mg、B、K、Fe、Br、I等「自然源」元素在兩類文化層中均有顯著差異。「自然源」元素的差異是物源區地質背景不同造成的。在少人類影響的文化層樣品組中,散點圖上的「人為源」元素與「自然源」元素可擬合出一呈顯著相關的回歸線;時間序列圖上Cr/Ti、Ni/Ti比值同步呈周期性變化;Cd、Hg、Zn等元素與Cu組合;Cd和P同步變化,等等,證明大溪文化以前,人類活動較弱時期,文化層樣品中影響這些「人為源」與「自然源」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學過程主要為自然過程,元素含量變化受元素的地球化學性質控制,各元素的相對含量比例比較穩定,元素間的相關性明顯。而將人類影響明顯的(大溪文化以後)文化層樣品投影到上述散點圖上,則多不服從回歸方程,並且鎘鋅與銅汞、鎘與磷的分離,證明這些「人為源」元素的含量受自然與人類活動雙重因素的影響。以La、Ni、Ge、V、Sc、Sr、Co、Tl等元素為參比元素,可以扣除自然作用的影響,估算「人為分量」的大小。計算結果表明「人為源」元素含量的人為分量在春秋以前是非常低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類活動影響份額越來越大。據「人為源」元素的「人為分量」可將區域文化演化劃分為狩獵文化、農耕文化和原始的「工業」(城市)文化3個歷史階段。在生產力低下的狩獵及初始農耕文化階段以人類活動特徵元素的「人為分量」低,Cd和P含量同步變化,Cd、Hg、Zn等與Cu組合在一起為特徵;原始工業(城市)文化階段的冶煉、鑄造等人類活動造成文化層金屬元素含量增高,原始的自然地球化學平衡被打破,以Ag、Au、Pb、Sn、Cd、Cu、Hg、P、TOC等元素含量高,Cd和P分離為特徵。
(3)文化層的地球化學分類可實現對文化和環境的同一性認識
文化層地球化學指標的最優分割及因子分析所劃分的「文化大層」(或類型)能將不同文化之間隱含的相同的自然環境信息及人類活動留在文化遺存中的蹤跡緊密聚合在一起,揭示了文化發展(人類文明演化)與環境演化的階段性、統一性本質。
(4)重金屬富集是與人類原始工業活動同生的另一「文化遺產」
將長沙各文化層的元素含量與生土層比較,說明長沙地區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重金屬富集問題,「秦漢古城」在給長沙留下豐富文化遺產的同時,也留下了人類影響環境的痕跡。農耕與城市文化區文化層相比,元素Ag、Au、Cd、Cu、Hg、N、P、Sn、Zn、TOC等含量及磁化率在城市文化區文化層中顯著高於農耕區文化層;Hg/Sr、P/Co、Ag/La、Au/Ni、Cd/V、TOC/La、Sn/Ge、Cu/Ge等比值亦在城市高於農耕區,且在城市文化區中明顯有隨時代前進而增加的趨勢,這些比值可作為區分古代城市與農耕區人類活動的有效指標。
4.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指標在空間上的數值及涵義分異,沉積區地球化學環境指標的時間序列模型揭示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演變規律
(1)同一地球化學指標在風化剝蝕區與沉積區可能有不同的古氣候古環境意義
在綜合考慮風化剝蝕區的基岩類型、元素分布、氣候環境、地形條件,以及洞庭湖沉積區的岩相古地理、氣候環境、構造運動、湖泊開放封閉條件及時間因素等的基礎上,參考孢粉分析結果,通過地球化學原理分析,認為反映本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30 余對元素對比值指標有兩大類:
一是剝蝕區與沉積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涵義相同者:TOC/N、Zn/Cu、Ti/Si、C值、Fe/Mn及磁化率等,其高值代表濕熱(或熱、或濕)氣候;Ca/Cd、U/Th、F/Cl、Zn/Pb、Sa值、Saf值等,其高值代表乾冷(或干、或冷)氣候。
另一為剝蝕區與沉積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涵義相異者:Ce/La、Ti/Nb、Al/Zr、K/Ca、K/Na、Rb/Sr、Zn/Cd、Ce/Y、Zr/Nb,其在剝蝕區高值代表濕熱(或熱、或濕)氣候環境,而在沉積區相反,代表乾冷(或干、或冷)氣候環境;B/Ga、Ca/Mg、Ca/Sr、K/Rb、Sr/Ba、Li/Si、Br/I、TC/N、Cl/Br,與上相反,其在剝蝕區值高代表乾冷,在沉積區代表濕熱氣候環境。
雖然這些地球化學參數指示古氣候的特徵主要是在與本區較成熟的古氣候指示劑——孢粉標志的相關關系規律之上建立的,它們僅為具有區域局部意義的參數,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進一步探討,但從文章的初步分析中可見古氣候對這些參數的影響,不失為今後該區或其他區的研究提供了線索。
(2)沉積區18個地球化學環境指標的時間序列模型綜合揭示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環境的演變規律
對沉積區全部鑽孔樣品按年齡排序(元素含量用Al標定),將4種重金屬元素、4個環境參數(TFe2O3、TOC、磁化率和 C 值)、5 對元素比值(Rb/Sr、TOC/N、Al/Zr、Cd/Ca 和 Zn/Cd)、5 個因子(分別代表濕熱、干涼、熱、濕熱和濕熱氣候環境的 F1、F2、F3、F4和「綜合」)共18個指標建立的ARIMA模型結果表明,從整個第四紀2.6 Ma來看,可劃分為21個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演化旋迴,重金屬含量在0.12 Ma以來變化較小,而TOC和磁化率隨時間演變而顯著增高;地球化學「綜合」因子的預測值顯示氣候環境將向濕熱方向轉變,約過30 a左右,有一轉折點,與許多學者預測的公元203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0.5~2.5℃的結論吻合。對未來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趨勢的預測說明本區環境的變化總體上受非局部性因素控制,這對於正確把握環境趨勢、指導資源合理利用意義重大。
5.洞庭湖區第四紀環境地球化學變化是對區域地質環境演化及全球環境變化的響應
(1)本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是全球環境變化的響應
將本區紅土剖面與安徽宣城的紅土剖面進行對比,發現本區紅土剖面與宣城剖面反映的氣候環境的變遷旋迴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元素及其比值、磁化率、全氧化鐵、有機質谷峰的振盪,證明了本區與我國南方紅土地區從更新世早期晚時以來,發生了多次冷暖氣候變化的旋迴,與宣城的古土壤與古風化殼所反映的氣候變遷的規律相近。證明本區紅土與我國南方紅土一樣,存在著大量反映氣候環境變遷的信息,可為全球變化研究作出新的貢獻。
將本區沉積層與北方黃土的靈台剖面比較,說明本區鑽孔沉積物0.7 Ma以來Rb/Sr等地球化學指標亦可相應劃分5個以上旋迴,年齡相當,兩者具有明顯的可比性。說明本區的氣候環境和地球化學環境變化是與全球環境變化緊密相聯的。
將本區沉積層的TFe2O3、TOC、磁化率、Rb/Sr、Al/Zr及上述5 個因子等環境地球化學指標與深海氧同位素進行對比,表明在過去的0.8 Ma期間,與全球氣候波動劃分出的20個同位素階段對應,本區沉積物的TFe2O3及「綜合因子」等環境地球化學指標亦呈大致相似的趨勢變化,與深海氧同位素的奇數階段對應,指示溫度升高,表明是暖期;而Rb/Sr、Al/Zr等與偶數的階段對應,指示溫度降低,是冷期。
由於緯度不同,尤其秦嶺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分隔,本區與北方黃土區及第四紀以來的海洋區域相比屬於迥然不同的氣候帶,沉積物類型的重大差異就是證據,但它們又同時對全球性變化有所響應,關鍵是要確定這種反映全球變化標志的獨特因素和參數。仔細分析深海沉積、黃土、冰蓋和記錄全球變化的共同標志或參數,發現主要為氧、碳同位素及Rb/Sr等少數幾種比值。本書採用的多參數不僅突出了本氣候帶中物質成分的差異,而且其綜合表達的趨勢與深海氧同位素變化具某種相似性,說明經Al標定的參數明顯是從區域或局部環境記錄中抽取了的全球變化信息,是可以確定局部區域環境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的。
(2)洞庭湖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與區域地質環境演化的關系
根據更新世早期沉積與第四紀以前老地層的接觸關系,全區主要鑽孔及階地區所見剖面分析,早期盆地形成是區域地殼構造沉降差異形成湖泊的雛形,第四紀早期沉積物砂礫石以快速搬運沉積至湖盆地中心,形成較厚的砂礫石層,礫石成分以硬質岩石為主,礫度變化較大,圓度較差,多以次稜角狀到次圓狀為主,與基底岩層有顯著的地球化學差異。
更新世早、中期沉積物之間為典型的不整合界面,周邊階地區地層剖面顯示明顯,如長沙、赤山等地就是以中期沉積物砂、砂礫石不整合覆蓋於早期沉積的砂及砂礫石沉積表部,界面線上下凸凹不平,層理顯示有一定的角度差,同時更新世中期沉積底部出現底礫層礫石大小混雜的結構。上下層沉積物ESR年齡差可達0.2 Ma。在地球化學成分上反映上下層也有較大的差異。鑽孔剖面中磁極性倒轉變化,其下早期為松山正極性世,其上中期為布容正極性世。顯示其為全球地殼運動在本地區的反應。
全新世中期距今5000 a左右,長江南移江水向洞庭湖區分流明顯增強。在本區北東部幾個鑽孔中沉積物的地球化學組分發生顯著的變化,代表長江物源的物質大量進入洞庭湖區,洞庭湖成為典型的過水型湖泊,地球化學成分分析顯示長江物源有更多的鹼(土)元素,SiO2降低,Al2O3、Fe2O3增高,同時Cd、As、Hg、Sb、Pb、S、Se、Ge 等的降低均形成一個突變的界面,說明了長江之水大量進入洞庭湖這一重大事件的發生。
㈥ 李繼定的主要學術成果
序號 鑒定項目 鑒定單位 1 千噸級滲透汽化苯脫水中試研究 國家教育部鑒定 2 千噸級C6溶劑油脫水中試研究 中石化鑒定 3 500t/d超濾膜中水回用技術 北京市政管委會 4 新型聚電解質膜和聚電解質
復合物膜及其應用技術 國家教育部 1、李繼定,陳劍,林陽政,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3323.1
2、李繼定,陳劍,林陽政,一種液化氣脫硫用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3153.7
3、李繼定,陳劍,林陽政,周強,王建春,劉敏忠,用於工業污水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平片濾膜的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810243970.9
4、李繼定,陳劍,林陽政,周強,王建春,劉敏忠,用於市政污水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平片濾膜的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810235358.7
5、李繼定,操建華,林陽政,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類聚合物平板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7247.0
6、李繼定,操建華,林陽政.,一種用於有機蒸汽分離的PDMS/ PVDF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6855.X
7、李繼定,展俠,葉宏,林陽政,一種用於優先脫醇的多層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8481.6
8、李繼定,葉宏,陳劍,林陽政,一種用於滲透汽化芳烴/烷烴分離的聚氨酯-醯亞胺膜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8480.1
9、李繼定,葉宏,陳劍,林陽政,用於滲透汽化芳烴/烷烴分離的含氟聚醯亞胺膜制備方 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710117733.3
10、 李繼定,陳劍,葉宏,林陽政,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聚乙二醇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099601.2
11、 李繼定,陳劍,葉宏,林陽政,一種用於滲透汽化分離苯和環己烷的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7722.5
12、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優先透碳酸二甲酯的滲透汽化膜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6754.2
13、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一種用於分離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分離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064633.9
14、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一種用於分離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液的滲透汽化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610169592.5
15、 李繼定,陳劍,葉宏,操建華,林陽政,陳翠仙,一種有機蒸汽分離的共混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610012264.4
16、 李繼定,林陽政,葉宏,陳劍,王麗華,陳翠仙,一種汽油脫硫聚醯亞胺非對稱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610113875.8
17、陳翠仙,李昕,李繼定,含酚酞側基的聚芳醚碸或聚芳醚酮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510011473.2
18、 趙長偉,李繼定,趙之平,陳翠仙,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共混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510011355.1
19、 陳翠仙,郭紅霞,王平,李繼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濾膜表面的親水化改性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410062258.0
20、陳翠仙,李繼定,劉壽山,張丹霞,一種低溫等離子體接枝滲透汽化膜及其製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410015893.3
21、陳翠仙,貟延濱,秦培勇,陳鎮,李繼定,新谷卓司,安藤雅明,二氮雜萘聚醚碸酮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製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310115544.4
22、陳翠仙,陳鎮,李繼定,貟延斌,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類新材料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3124222.7
23、陳翠仙,石國領,李繼定,陳鎮,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高分子合金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3122366.4
24、 陳翠仙,李繼定,韓賓兵,鄒鍵,秦培勇,用於滲透汽化的聚電解質膜和聚電解質復合物膜的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0109130.1
25、 蔣維鈞,李繼定,陳翠仙,余立新,採用梳流式膜框的板框式膜組件,發明專利,授權號:ZL99126357.X
26、 陳翠仙,蔣維鈞,李繼定,余立新,具有加熱板的板框式膜分離器,發明專利,授權號:ZL99126356.1
27、 陳翠仙,余立新,李繼定,張立平,一種制備滲透汽化復合膜的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98123190.X
28、 蔣維鈞,陳翠仙,余立新,張立平,李繼定,用於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發明專利,授權號:ZL981000833.X (共358篇,以下為部分論文)
1.Chen J, Huang JQ, Li JD, et al, Mass transport study of PVA membranes for the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water/ethanol mixtures,Desalination,2010,256 (1-3): 148-153
2.Chen J, Li JD, Qi RB, et al.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Thiophene-Heptane Mixtures 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embrane for Desulfurization,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0,160(2): 486-497
3.Zhan X, Li JD, Huang JQ, et al. Enhanced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Multi-layer PDMS/PVDF Composite Membrane for Ethanol Recovery from Aqueous Solution,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0,160(2): 632-642
4.Junqi Huang, Jiding Li, Jian Chen, Xia Zhan, Cuixian Chen,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N-Heptane/Organosulfur Mixtures With PDMS Membrane: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Vol:87(4): 547-552.
5.Xin Li, Cuixian Chen, Jiding Li, Formation Kinetics of Polyethersulfone With Cardo Membrane Via Phase Invers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9, Vol.340(1-2):272-274
6.Peiyong Qin, Cuixian Chen, Binbing Han, Shintani Takuji, Jiding Li, Benhui, Sun, Preparetion of poly(phthalazinone ether sulfone ketone) asymmetr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I the gelation process, rate,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6, 268: 181–188 (SCI) 7.Chuyi Zeng, Jiding Li, Ding Wang, Tianquan Chen, Changwei Zhao, Cuixian Chen. Infinite Dilute Activ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Polymers by 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Data 2006, 51:93-98 1、可工業化應用成果
滲透汽化脫水技術(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叔丁醇、戊醇及其異構體、酯類、醚類、酮類與水形成的恆沸體系。苯、甲苯、己烷、環己烷、庚烷等溶媒脫水)
有機汽體膜法回收技術(汽油汽、醇、醚、酮、芳烴、烷烴、烯烴等汽體)
MBR生活污水處理回用技術
MBR可生物降解工業污水處理回用技術
蛋白質提取和濃縮膜技術
大分子天然物提取和濃縮膜技術
2、可工業中試成果
滲透汽化脫甲醇技術
滲透汽化脫乙醇技術
滲透汽化脫酯(碳4或碳4以下)技術
滲透汽化汽油脫噻吩硫技術
油脂生產溶劑回收循環使用技術
單糖低聚糖分離膜技術
高濃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㈦ 分析成果的表示方法
1.濃度表示方法
1)質量濃度表示法。即單位體積水中所含離子的質量。這種方法只表徵離子的絕對含量,不易顯示水的化學性質。
2)百萬分含量(ppm)。相當於1000g水中含某離子的毫克數。
3)物質的量濃度表示法。即單位體積水中所含離子的摩爾數。
4)離子毫克當量數表示法。即單位體積水中所含離子的毫克當量。這種方法可以反映各種離子間的數量關系和水的化學性質,檢查水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5)毫克當量濃度。毫克當量濃度是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毫克當量數(N),其單位符號為meq/L。毫克當量數等於溶質的毫摩爾數(mmol)乘以溶質的價態(Z)。
2.水化學成分的圖形表示
採用各種圖示方法對水的化學成分進行展示,有助於對水質分析結果進行比較,發現其異同點,更好地顯示各種水的化學特性,易於解釋和說明有關水文地球化學問題。
(1)離子濃度圖法
1)圓形圖示法(餅圖法)。把圓形平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表示陽離子,一部分表示陰離子,其濃度單位為meq/L,某離子所佔扇形的大小,按該離子毫克當量占陰或陽離子毫克當量總數的比例而定。圓形的大小按陰陽離子總毫克當量數大小而定(圖1—1)。這種圖示法可以用於表示一個水點的水化學資料,也可以在水化學平面圖或剖面圖上表示。
2)柱形圖示法。柱形圖示法如圖1—2所示。柱型分兩部分,一部分為陰離子,一部分為陽離子,以毫克當量數或毫克當量百分數表示,柱的高度與陽離子或陰離子的毫克當量總數成比例。通常表示6種離子,如超過6種,可把性質相近的放在一起,如Na++K+,Cl—+
圖 1—1 圓形圖示法
圖1—2 柱形圖示法
3)多邊形圖示法。多邊形圖示法如圖1—3所示。圖中有一垂直軸,此軸的左右兩側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其濃度為meq/L。與垂直軸垂直的有四條平行軸,頂軸有meq/L的比例刻度。圖中一般表示6種組分,如要表示更多的組分,可增加平行軸。
圖1—3 多邊形圖示法
4)水化學玫瑰圖。根據主要陰、陽離子毫克當量百分數繪製成圓形圖,然後將圓分成6等份,圖中6條半徑分別表示地下水中常見的6種離子,並將每條半徑分為100等份,然後按各離子的毫克當量百分數分別在半徑上定點,連接各點,便顯示出該水樣特有的玫瑰圖形。
圖1—4為某礦井水樣水化學玫瑰圖,為突出各含水層地下水化學離子含量的差異,對水質分析的K+、Na+、Ca2+、Mg2+、Fe3+、Fe2+、Al3+、
圖1—4 某礦井水樣水化學玫瑰圖
(2)三線圖示法
早在20世紀初,就有人應用三線圖示法。有多種大同小異的三線圖示法,但目前應用最廣的是1944年派帕提出的三線圖示法(圖1—5,圖1—6)。該圖由一個等邊平行四邊形及兩個等邊三角形組成,濃度單位為每升水的毫克當量百分數。構圖時,首先依據陰陽離子各自的毫克當量百分數確定水點在兩個三角形上的位置,然後通過該點作平行於刻度線的延伸線,兩條延伸線在平行四邊形中的交點即為該水點在平行四邊形的位置。三線圖能把大量的水分析資料點繪在圖上,依據其分布情況,可以解釋水文地球化學問題。
(3)庫爾洛夫式
圖1—5 水質三線圖解
為了簡明地反映水的化學特點,可採用化學成分表示式,即庫爾洛夫式。將陰陽離子按遞減順序分別標示在一條橫線上下,均按毫克當量百分數自大而小的順序排列,小於10%的離子不表示。橫線前依次表示特殊成分、氣體成分及礦化度(M),三者單位均為g/L,式末列出水溫(t)和涌水量(Q,單位為L/s),各種含量標在相應符號位置的右下角,而原子數移至右上角。如:
水文地球化學基礎
圖1—6 利用Piper圖進行水化學類型劃分
㈧ 美國有一個演講類節目,一般是各界精英用十幾或幾十分鍾的時間向人們闡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以T開頭,叫什麼
叫TED吧
㈨ T+1交易制度中的T是什麼意思
T就是time的意思。t+0和t+1都是交易制度,但是又是不同的交易制度,T+0交易制度是指,在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在當天賣出,當天賣出的股票在當天也能進行買入操作。t+1則是指投資者當天買入的股票不可以在當天賣出,只有第二天才可賣出股票。
為了不讓市場過分投機出現、和穩定股票價格,現在國內實施的是T+1的制度模式,而國外的制度普遍上都是T+0。
盡管A股實行T+1的交易制度,一些聰明的股民想出了T+0的這個辦法,利用當日的低買高賣 ,進一步減少持股成本。
這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接著讓我給大家詳細的說一說。
在看如何做T+0之前,你也可以先看看這些簡單的股票知識,進行股票的入門: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1、為什麼要做T+0?怎麼做T+0?
說到這,大家可能一下子不能理解吧,A股當天買當天賣又可以了?你剛剛不是說不行嗎?
事實上,做T,就是把股票交易在面兒上看成T+0,這跟真正意義上的T+0是不沾邊兒的。
大家想要理解它的話,不妨一起看看這個例子:
小明在周一買了某隻股票共2000股,在周三上午的時候預判到股價會漲,所以說現在決定開始做T,先買進2000股股票,然後趁著下午股價上漲了將周一買的2000股進行賣出。
小明看似只是對同一隻股票進行同時買進和賣出,實際上,買入和賣出的並不是同一批次的股票。
縱然持有的股票數量是一個固定值,但當天的漲跌對成本的影響微乎其微。不過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做T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行為,對買賣時機的判斷正確與否是會直接影響做T的成果的。
因此,在這里也教下大家把握做T的方法:【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2、什麼股適合做T?
雖說做T我們就可以不用拿出那麼多錢持股了,但是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可以做T。
例如一些個股在一天內漲跌幅度不大,股市比較平穩,做T省下來的成本可能還比不上買入賣出的手續費。
市面上的這些個股到底適不適合做T呢?別急,我精心篩選了一些適合做T的個股給大家,戳這里即可知曉:【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㈩ 對手的歌詞
(黃牛)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我們的對手 到底會是誰
在所有書裡面 為什麽都沒有寫
(合)我們的明天 它在哪邊
(邵翔)為何你一直瞄 是不是要單挑
(胡宇崴)拳擊太極詠春都隨便你挑
(博焱)你還一直在笑 小心牙齒斷掉
(黃牛)我要放下書包 讓烈火燃燒
(合)誰說正義會遲到 只有壞人才命好
你不要想逃 我會追到天涯和海角
(黃牛)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關不住的夢想 就要起飛
(合)在我的心裏面 完美就要更完美
誰都不能改變
(合)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我們的對手 到底會是誰
在所有書裡面 為什麽都沒有寫
我們的明天 它在哪邊
(東城衛)不管有多糟糕 我會替你擋掉
(博焱 班傑)只要你一句話 我幫你辦到
(黃牛)朋友就是不計較 我為你兩肋插刀
(合)我們一起戰到最後一秒 讓世界看到
(合)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關不住的夢想 就要起飛
(黃牛)在我的心裏面 完美就要更完美
(合)誰都不能改變
(合)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我們的對手 到底會是誰
(東城衛)在所有書裡面 為什麽都沒有寫
(合)我們的明天 它在哪邊
(黃牛)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胡宇崴 邵翔)關不住的夢想 就要起飛
(博焱)在我的心裏面
(東城衛)完美就要更完美
(合)誰都不能改變
(合)我一掌劈開天 跟著我去冒險
我們的對手 到底會是誰
在所有書裡面 為什麽都沒有寫
我們的明天 它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