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招標公示在哪裡能看到
可以通過政府網站查看:如中國政府采購網或者各地區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等官方渠道查看,不過此類網站的信息量很少,有些信息不會在網站上展現,並且需要專人盯著,不然很容易錯過標訊;
可以通過聚合類網站查看:如比比招標網等,此類網站的特點是把各地區、各行業、各企業的信息進行整合發布在網站上,成立時間早,行業認知度、認可度比較高,信息量大,很容易找到對應的信息。
政府網站如果沒有對應的信息,可以上聚合類網站查看,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行業進行選擇。
② 餐廳招標的展示答辯是什麼意思
「五公開」指:職稱有關政策公開、推薦程序公開、推薦結果公開、聘任崗位公開、評審結果公開;「一展示」指:申報人員業績成果在單位進行展示;「一答辯」指:單位組織申報人員進行答辯。
③ 徵求眼境連鎖店名稱 加分 !!!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世紀,人類在本世紀所取得的
科技成就和創造的物質財富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它們是推動經
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改變了並將繼續改變世界的面貌。
它們中有一些為科技界公認的重大成就,將在人類歷史上永遠閃耀著
奪目的光輝。
20世紀初科學革命兩大成就
20世紀的科學是在19世紀的重大理論成果如熱力學與電磁學理論、
化學原子論、生物進化論與細胞學說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世紀的
三大發現(X射線、放射性、電子)導致了20世紀前30年的物理學革命,
誕生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科學發展的先導和基礎。
1、相對論
1905年,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天才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創立了狹
義相對論,提出了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嶄新的時空觀和質(m)能(
E)相當關系式E=mc2(此處光速C=3×108米/秒),在理論上為原
子能的應用開辟了道路。
關於E=mc2,即物體貯藏的能量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
方,這個數量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我們不妨打個比方說,1克物
質全部轉化成的能量,相當於常規狀態下燃燒36000噸煤所釋放的全部
熱能;或者說,1克質量相當於2500萬度的電能。
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深刻揭示了時間、空間
和物質、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空間和時間是隨著物質分布和運動
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從1923年開始,愛因斯坦用他的後半生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
企圖建立一個既包括引力場又包括電磁場的統一場理論,雖然他沒有
取得成功,但是楊振寧和米爾斯於50年代創立了「楊—米爾斯場方程」,
發展了所謂「規范場」的理論,使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統一場論可望
在規范場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2、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提出能量並非無限可分、能量的
變化是不連續的新觀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論,揭示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爾把量子化概念引進原子結構理論。
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諤分別建
立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1928年,26歲的狄拉克提出電磁場中相對論
性電子運動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場論,使包括矩陣力和波動力學在
內的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20代末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1905—1915年相對論建立之後對經
典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
本規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學和固態物理學的發展,為核物理學和粒子
物理學准備了理論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化學鍵理論和分子生物學等的
產生。因此,量子力學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多產的科學理論,迄今仍具
有強大的生命力。
20世紀中後期5大科學成就
30年代以來,物質基本結構、規范場、宇宙大爆炸、遺傳物質分
子雙螺旋結構、大地構造板塊學說以及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理
論的創建,使人類的視野進一步拓展到更為宇觀、宏觀和微觀的領域,
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1、物質的基本結構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在探討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公
共的基本單元。直到19世紀末,人們都認為這種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
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內部有一個核;1913年,玻爾指出放射性變
化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於是研究原子核的組成、變化規律以及內部結
合力的核物理學應運而生。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從此,人們認識到各種原子都是
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於是把這三種粒子和光子稱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並不「基本」。一方面,正電子、中微子、介子
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繼發現;另一方面,基本粒子還有其內部結構。
60年代以來,出現了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層子模型」等,
使40年代末誕生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基本粒子物理學(又稱高能
物理學)至今方興未艾,成果累累。
2、宇宙大爆炸理論
現代宇宙學的研究發端於愛因斯坦。他在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後,用它來考察宇宙的結構問題,於1917年提出有限無邊的宇宙模型。
1922年,弗里德曼提出的非靜態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可能膨脹的。
1929年,哈勃確定了星系紅移(即退行速度)和距離之間的線性關系,
證實了宇宙膨脹理論。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爆炸說。
1948年,伽莫夫把核物理學的知識同宇宙膨脹理論結合起來,發
展了大爆炸理論,並用它來說明化學元素的起源。這一宇宙大爆炸理
論在1965年發現的宇宙背景輻射現象和1998年哈勃望遠鏡探測到距地
球120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DNA分子雙螺旋模型
1953年4月25日,英國《自然》雜志刊登了25歲的沃森和37歲的克
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就後來被
譽為20世紀生物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也被認為是分子生物學誕生的
標志。
DNA是遺傳基因的物質載體——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簡稱。1915至
1928年間,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明了坐落在細胞核內染色體上的
基因決定著生物性狀,從而創立了基因理論。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
DNA組成的。過去生物學界一直認為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直到
1944年埃弗里等人通過實驗才證明了遺傳載體不是蛋白質,而是DNA。
1953年DNA分子結構雙螺旋模型的建立是打開遺傳之謎的關鍵。60年代
尼倫柏格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證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遺傳密碼都是
相同的——DNA的4種核苷酸鹼基的序列代表了基因的遺傳信息,決定
著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組成和排列順序。作為基因載體的DNA是生命
的後台指揮者,生命的一切性狀通過受DNA決定的蛋白質來表現。
4、大地板塊構造學說
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認為在地質歷史上的古生代,
全球只有一塊巨大陸地,周圍是一片大洋;中生代以來,這塊古陸開
始分裂、漂移,逐漸成為現在的幾個大陸和無數島嶼,原來的大洋則
分割成幾個大洋和若干小海。
大陸漂移說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由地幔對流說(1928年)、海
底擴張說(1961年)等階段,到1968年勒比雄等提出了全球大地板塊
構造學說,建造了全球被分為歐亞、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
極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的結構模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驗證,
特別是海洋地質學的有力支持。
5、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
1948年,申農《通訊的數學理論》、維納《控制論:關於動物和
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貝塔朗菲《生命問題》的出版,標志著
交叉科學資訊理論、控制論、一般系統論的誕生;1957年,古德等《系
統工程學》的出版為系統工程論奠定了基礎。6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
新的交叉科學——突變論、協同論和耗散結構理論。
交叉科學不僅溝通了為數眾多的自然科學學科,而且在方法論上
也溝通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它向人們提供了定量、精確和最優的
認識世界的方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0世紀的5大尖端技術成果
在科學的先導和生產的促進下,20世紀發展起來五大尖端技術:
核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和生物技術,在能源、材料、
自動化、海洋和環境等高新技術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1、核能與核技術
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反應將產生和釋放出遠大於機械能、化學能
等產生的能量。核能的和平利用,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既安全又清潔、
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寶庫。
1942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首次實現了人工
控制的鏈式核裂變反應。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52年第一
顆輕核聚變的氫彈爆炸成功。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
發電站。60年代以後,核電站進入實用階段,發展至今已成為一種重
要能源,約佔全球發電總量的1/5。
核技術還廣泛應用於農業、醫療、材料、考古和環保等領域。
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開始大量生產,1947年比利發明了C14測定年代的
方法,1951年開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療癌症,70年代以來計算
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CT)廣泛應用於臨床,80年代初發展到核磁共
振掃描技術(MRI)。
2、航天和空間技術
1903—1914年,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為動力的航行理論,
奠定了航天學的基礎。1919年,戈達德提出火箭飛行的數學原理,並
於1926年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的火箭。1942年,布勞
恩主持設計發射的液體軍用飛箭成為二戰後各國火箭發展的藍本。
1957年,蘇聯用洲際導彈的火箭裝置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
球衛星,「空間時代」從此開始。1961年,蘇聯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人類首次飛向太空。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人類在
月球上留下了第一個腳印。1971年,蘇聯建造空間站,人類首次在太
空中有了活動基地。1981年,美國發射太空梭成功,從此人類可以
自由進出太空。
自50年代後期起,人類開始對月球和太陽系各大行星,以及遙遠
的行星際空間進行探測,至今已發射了100多顆空間探測器,去揭示宇
宙的形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
響。
3、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20世紀發展最快的技術領域。它對人類社會、經濟、
政治、文化等產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1906年,三極電子管的發明使電信號放大,從而使遠程無線電通
信成為可能。1947年,第一隻晶體管的誕生為電子電路集成化和數字
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1945年問世的電子計算機,已經歷了第一代
(電子管,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第二代(晶體管,50年代末至
60年代中)、第三代(集成電路,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和第四代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70年代初開始)等發展階段,80年代
開始對新一代的智能計算機、光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探索已取得
初步成果。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計算機向巨型化和微型化兩極發展。
70年代中,巨型機的向量運算速度超過了每秒億次;微機則進入了千
家萬戶,標志著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當今,巨型機的運算速度已達
每秒3.9萬億次,而計算機互聯網路則在2億多網民的學習、研究、交
流、貿易甚至娛樂等方面創造了嶄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激光技術
1917年,愛因斯坦在研究光的輻射的過程中,提出了「受激輻射」
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論基礎。1958年激光被發現。1960年美國制
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它用紅寶石晶體做發光材料,用發光強度
很高的脈沖氙燈做激發光源,在這種受激輻射作用下產生的一種超強
光束就是激光。
繼紅寶石激光器之後,半導體激光器(1963年)、氣體激光器
(1964年)、自由電子激光器(1977年)乃至原子激光器(1977年)
等相繼問世。
5、生物技術
基因重組技術(又稱基因工程)是20世紀下半葉蓬勃興起和發展
的現代生物技術的最前沿領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阿爾伯和史密
斯發現細胞中有兩種「工具酶」,能對DNA進行「剪切」和「連接」;
內森斯則使用工具酶首次實現了DNA切割和組合。DNA的重組能創造性 .
④ 築龍的成功案例
我公司研發的深圳招投標電子化系統通過了國家專利局初審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驗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議在全國推廣使用;經中央紀委和中央組織部審議,該系統成功入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反腐倡廉』成就展」,並作為科技防腐主題唯一題材。
同時,招投標電子化系統還在深圳、太原、南京、鄭州、綿陽、濮陽等城市成功應用,特別是深圳已經率先實現了網上投標、異地遠程評標。系統憑借其設計思想先進、操作簡便、運行穩定、程序嚴密、計算精確、評標高效等優點,受到行業專家和社會各界的認可。通過大量的電子化招投標實例,實踐證明招投標電子化系統在技術上可靠的、在方案上是可行的、在應用上是成熟的。
(一) 成功案例網站
太原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信息網
深圳建設工程交易服務網
綿陽市工程建設項目網上投標系統
濮陽招投標系統
南京網上招投標服務網
(二) 太原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系統自2005年底在太原市全面上線運行以來,通過在太原市汾河治理美化二期、濱河東路南延、機場大道、濱河路快速化改造、迎澤大街改造、南中環橋、火炬橋等3000多個實際工程中的應用,100%的評標成功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008年11月15日系統通過了由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系統設計思想先進、操作簡便、運行穩定、評標高效,在同類系統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太原周邊所有市縣、開發區也已全部啟用電子評標系統。
(三) 深圳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施工電子評標的研發及啟用:
項目於2008年3月1日正式啟動,7月1日完成開發和測試工作,並投入試運行,8月15日起全面上線運行;施工電子評標系統自啟用至今已有1200多個工程採取電子評標。
施工評標系統實現了數據的快速導入,每份標書的導入時間一般可以控制在10秒以內。
2009年2月1日起,全面採用電子標書,不再接收紙質標書;
2009年5月8日,網上招投標的業務網站全面開通,實現網上投標和開標業務;
2008年12月26日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在深圳主持召開的項目驗收會,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09年9月9日入選「輝煌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成為「反腐倡廉」部分「科技防腐」主題入選參展項目;
系統採用的評標模型為國內首創,已申請發明專利,目前已通過國家專利局初審;
系統的成功運行,為打擊招投標領域圍標、串標行為提供了科學的手段,體現了「三公」和「擇優」的原則,實現了「節能、環保、綠色招標投標」的理念和目標。
·深圳建設交易服務網的研發與啟用:
深圳建設交易服務網於2009年初進行開發,自2009年7月份開始上線運行,先後實現了網上招標、投標、網上開標、遠程解密等功能,並與深圳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的業務系統、評標系統進行了整合,實現了無紙化招投標。
深圳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在2010年1月起施工類工程的招標全面使用網上投標。網上投標的啟用,提高了開標的效率。自網上投標功能啟用至今,已有460多個工程實現網上投標。
網上投標功能在網上投標工程高峰期最多有8個工程,每個工程的投標家數在100家左右,網上投標功能在此期間使用正常,未出現網路堵塞無法網上遞交標書的情形。
·監理系統的研發及啟用:
深圳市建設工程監理電子輔助評標系統自2009年7月開始研發,與2010年3月份開始試運行,2010年7月份全面啟用,系統啟用後直接實現了網上招投標功能。系統啟用至今已有37工程使用了電子評標系統。
·貨物、設計工程電子輔助評標系統的研發與啟用:
深圳市建設工程貨物電子評標輔助系統與深圳市建設工程設計輔助評標系統與2010年4月中旬開始研發,與2010年7月份開始試運行,10月份全面啟用,貨物電子輔助評標系統啟用後,實現了網上招標投標的功能,設計系統考慮到設計文件比較大的問題,未採取網上投標。貨物、設計電子輔助評標全面啟用後,有17個貨物工程使用電子輔助評標系統,設計已有7個工程使用電子輔助評標系統。
·施工遠程評標系統的研發與啟用:
深圳市建設工程施工遠程評標系統與2009年11月開始研發,自2010年4月與廣州實現了遠程評標系統;2010年12月份實現了深圳市與綿陽市的遠程評標。
·設計遠程評標系統的研發:
深圳市建設工程設計遠程評標系統與2010年10月研發,12月底在廈門進行部署,實現了設計遠程評標的功能。
·專家考核系統的研發及試運行:
深圳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專家考核系統與2010年11月開始研發,2010年12月底進入試運行階段。
·專家考試系統的研發:
專家考試系統與2010年12月份初進行研發,目前基本完成了系統的開發,處於測試階段。
·通用系統的研發:
通用系統(招投標業務系統)與2010年10月份正式開始研發,目前處於系統驗收階段。
(四) 綿陽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項目於2010年3月20日正式啟動,包括技術標招標文件編制系統、商務標招標文件編制系統、技術標投標文件編制系統、商務標投標文件編制系統、電子標書查看系統、計算機開標系統及計算機評標系統七個子系統。
·2010年5月26日,綿陽市招投標交易服務中心成功開出四川省電子評標「第一標」!
·2010年9月17日,四川省招投標電子化(綿陽)現場會成功召開!省紀委書記歐澤高、常務副省長魏宏等各市州相關領導親臨現場,對綿陽市招投標電子化項目給予高度評價。
·2010年10月22日,綿陽招投標交易服務中心與四川省招投標工程交易中心(成都)成功實現異地遠程電子評標!
·2010年10月27日,全國省際政務服務工作會議 綿陽招投標電子化作為一個參觀點。
·2010年12月21日,綿陽招投標交易服務中心與深圳建設工程交易服務中心跨省實現異地遠程電子評標!並與24日在綿陽舉行「深圳——綿陽異地遠程評標開通儀式」,簽署《深圳——綿陽異地遠程評標協議書》。
·2011年02月25日 實現房屋建築及市政工程遠程網上投標,網上開標與遠程解密
·2011年03月22日 已經開發出綿陽水利工程招標投標電子化系統
·2011年04月10日 開發出綿陽公路工程招標投標電子化系統
(五) 濮陽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2010年4月,濮陽電子招投標開始試運行;
·2010年5月18日,在鄭州住建局舉辦了一次「關於電子招投標的專家座談會」;
·2010年5月26日,在濮陽市紀委大院進行了「電子招投標啟動儀式」,並且在5月27日的「濮陽日報」頭版頭條上進行了專門報道;
·2010年6月3日到6月底,河南省很多地市的交易中心來濮陽交易中心專門參觀和學習了電子招投標系統,其中有:新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領導和工作人員、許昌市交易中心領導和工作人員、洛陽市洛寧縣交易中心和財政局的人員、焦作市交易中心領導和工作人員、濟源市交易中心領導和工作人員、安陽市交易中心領導和工作人員;
·2010年6月23日,從今天開始發布的所有清單工程全部正式使用電子招投標系統,試運行階段結束;
·2010年6月,河南省建設廳中州日報記者黃海對濮陽的電子招投標進行了專訪,並且發表在了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雜志「中州建設」上;
·2010年8月6日,第一個正式運行工程開標;
·2010年12月29日河南日報的記者對我們的電子招投標進行了專訪。
·截止2010年12月底,正式使用電子招投標系統運行的工程有56個項目工程,92個單體工程,總投資4.1億,節約資金3500萬。
(六) 南京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e 路陽光」建設工程網上招標投標平台於09年7月2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標志著有形建築市場進入全新的歷史時期,南京市招標投標工作進入全信息時代。
·2010年6月25日,市紀委陳紹澤書記專門聽取「e路陽光」建設情況匯報,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要求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推廣力度,要讓「e路陽光」真正陽光普照、公開透明,促進招標投標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11月9日,國家預防腐敗局在北京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市紀委龍翔副書記所作的「e路陽光」專題匯報,會上專家和同行都給與了積極的評價,預防局領導也給與充分肯定。
(七) 鄭州市電子化招投標項目
·項目於2011年1月10日開發完成,2011年5月1日即將上線運行。
⑤ 關於展覽展台設計方案的版權問題
唉,現在的公司都是這樣,拿著方案到處比價格,先不說方案怎麼樣,低廉的價格做出什麼樣的展台真是難以想像,阿彌陀佛,主保佑你們的展台現場別塌了。
⑥ 規劃展覽館公開招投標需什麼資質
工程招標代理資質等級申報標准:(建設部154號令)
一、通用條件:
1、是依法設立的中介組織,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
2、與行政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沒有行政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益關系;
3、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和開展工程招標代理業務所需設施及辦公條件;
4、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的規章制度;
5、具備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的相應專業力量;
6、具有可以作為評標委員會成員人選的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庫;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條件。
二、資格條件:
1、暫定級:注冊資本金不少於100萬元。
2、乙級:取得暫定級工程招標代理資格滿1年;注冊資本金不少於100萬元。
3、甲級:取得乙級工程招標代理資格滿3年;注冊資本金不少於200萬元。
三、業績條件:
1、暫定級:無
2、乙級:近3年內累計工程招標代理中標金額在8億元人民幣以上;
3、甲級:近3年內累計工程招標代理中標金額在16億元人民幣以上(以中標通知書為依據);
四、人員條件:
1、暫定級: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專職人員不少於12人,其中具有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人員不少於6人(其中注冊造價工程師不少於3人),從事工程招標代理業務3年以上的人員不少於6人;技術經濟負責人為本機構專職人員,具有8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的經歷,具有高級技術經濟職稱和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
2、乙級: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專職人員不少於12人,其中具有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人員不少於6人(其中注冊造價工程師不少於3人),從事工程招標代理業務3年以上的人員不少於6人;技術經濟負責人為本機構專職人員,具有8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的經歷,具有高級技術經濟職稱和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
3、甲級: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專職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具有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人員不少於10人(其中注冊造價工程師不少於5人),從事工程招標代理業務3年以上的人員不少於10人; 技術經濟負責人為本機構專職人員,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的經驗,具有高級技術經濟職稱和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資格;
五、可承攬業務:
1、暫定級:只能承擔工程總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工程招標代理業務。
2、乙級:只能承擔工程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以下的工程招標代理業務
3、甲級:可以承擔各類工程的招標代理業務
⑦ 展覽項目采購招標為什麼要採取競爭性談判方式
你好啊,這個展覽項目采購招標要採取競爭性的談判方式
這個原因當然是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去招攬更多的投標方案了
之後他再從這種,眾多的投標方案之中,擇優錄取進行投標
⑧ 關於世博會的資料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與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塢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F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覽會是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
籌備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浩翰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個國家政府的重大行動,它不僅成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性事件的國際活動,而且可以展示和傳經濟、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籌備時間,一般都需要5~6年的時間。在本世紀以末前已經擬定的世博會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博覽會佔地55公頃,特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接待觀眾預計2000萬人次,這是一個專業性博覽會。
1999年我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1世紀第一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
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簡稱為「愛知世博會」)於2005年3月24日下午在日本愛知縣舉行開幕式。
日本天皇夫婦、皇太子、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以及各國代表近2500人出席了當天下午的開幕式。
「愛知世博會」自本月25日起將進行歷時半年的大型博覽活動。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共有121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參加本次世博會,中國也是參展國之一。「愛知世博會」的中國館以十二生肖、九龍壁等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景觀進行裝飾,其主題是「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