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企業經營成果報告

企業經營成果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21 17:07:56

㈠ 企業經營情況怎麼寫

1.公司資產凈值。資產凈值或稱凈資產是公司現有的實際資產,是總資產減去總負債的凈值。資產凈值是全體股東的權益,也是決定股價的重要基準。股票作為投資的憑證,每一股份代表一定數量的凈值。一般而言,每股凈值應與股價保持一定比例,即凈值增加,股價上漲;凈值減少,股價下跌。
2盈利水平。公司業績好壞集中表現於盈利水平的高低,公司的盈利水平是影響股價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一般情況下,公司盈利增加,股息也會相應增加,股價上漲;公司盈利減少,股息相應減少,股價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股價的漲跌和公司盈利的變化並不是同時發生的,通常股價的變化要先於盈利的變化,股價的變動幅度也要大於盈利的變化幅度。
3.公司的派息政策。股份公司的派息政策直接影響股價。股息與股價成正比,通常股息高,股價漲;股息低,股價跌。股息來自公司的稅後凈利,公司凈利的增加只為股息派發提供了可能,並非盈利增加,股息就一定增加。公司為了把盈利合理地運用到擴大再生產和回報股東支付股息等,制定了一定的派息政策。派息政策體現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思路,不同的派息政策對各期股息收入有不同影響。此外,公司對股息的派發方式(如是派發現金股息,還是派送股票股息,或是在送股的同時再派息)也會給股價波動帶來影響。投資股票的一個目的是要領取股息,因此,每年在公司公布分配方案到除息除權前後是股價波動最大的階段。
4.股票分割。股票分割又稱拆股、拆細,是將l股股票均等地拆成若乾股。股票分割一般在年度決算月份進行,通常會刺激股價上升。股票分割給投資者帶來的不是現實的利益,但是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數增加了,給投資者帶來了今後可多分股息和獲得更高收益的希望,因此股票分割往往會刺激股價上漲。
5.增資和減資。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增加資本額而發行新股,在沒有產生相應效益前將減少每股凈利,會促成股價下跌。但增資對不同公司股價的影響不盡相同,對那些業績優良、財務結構健全、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而言,增資意味著將增加公司經營實力,會給股東帶來更多回報,股價不僅不會下跌,可能還會上漲。當公司宣布減資時,多半是因為經營不善、虧損嚴重、需要重新整頓,所以股價會大幅下降;但如果公司為縮小規模、調整主業而減資,則有提高業績、刺激股價上漲的效果。
6.銷售收入。公司的盈利來自銷售收入,銷售收人增加,說明公司銷售能力增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使利潤增加,股價隨之上漲。值得注意的是,銷售收人增加並不意味著利潤一定增加,還要分析成本、費用和負債狀況。另外,股價的變動一般也先於銷售額變動。
7.原材料供應及價格變化。原材料是公司成本的重要項目,原材料供應情況及價格變化也會影響股價的變動,特別是所需原材料是稀缺資源或是依賴國外進IZl的公司,其原材料供應情況及價格變化對股價影響更大。如石油價格的變化會立即引起世界各國股價迅速變動。
8.主要經營者更替。公司主要經營管理者的更換會改變公司的經營方針、管理水平、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一個銳意進取、管理有方的經營者可能使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起死回生;而一個因循守舊、不諳管理的經營者也可能使有過輝煌業績的公司江河日下。
9.公司改組或合並。公司合並有多種情況,有的是為了擴大規模、增強競爭能力而相互合並,有的是為了消滅競爭對手,有的是為了控股,也有的是為操縱市場而進行惡意兼並。公司合並總會引起股價劇烈波動,但要分析公司合並對公司是否有利,合並後是否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這是決定股價變動方向的重要因素。
10.意外災害。因發生不可預料和不可抵抗的自然災害或不幸事件,給公司帶來重大財產損失而又得不到相應賠償,股價會下跌。

㈡ 企業經營情況報告怎麼寫丫

企業經營情況報告
內容包括:
1. 公司的基本情況(如職工總數、資產狀況等)及自2002年以來的經營情況(如代理艘次、收入、利潤及上繳利稅等)。
2. 過去三年來,是否按照《國際海運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交通主管部門報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國際運輸業信息表(國際船舶代理)》?如果沒有,請說明原因 。
3. 是否向稅務機關領用了《國際海運業船舶代理專用發票》?是否設立了外匯賬戶?如果沒有領用專用發票或未設立外匯賬戶,請說明原因。
4. 主要經營《國際海運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的國際船舶代理的哪幾項業務內容?代理船舶的主要類型(干散貨船、雜貨船、油輪或集裝箱船)有哪些?請列舉你公司三個主要客戶名稱。
5. 是否已經按照《關於啟用國際海運網上備案系統的通知》(廳水字[2004]497號)在中華航運網(www.chineseshipping.com.cn)注冊並做了網上備案?如果沒有,請說明原因。
對交通部及各級交通(航運)主管部門的工作以及完善國際船舶代理市場監管有何建議?

㈢ 「企業經營業績自評報告」如何寫最好有範文。

<<企業經營業績評價主要指標分析及應用>>

當前,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經營業績評價問題擺在

了我們的面前.評價一個企業的好壞,經營業績評價是一個非常重

要的環節.只有建立一套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才能正確,完

整地評價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指標主要分為

收入,費用(成本),利潤等方面的評價.現就這幾個方面的主要評價

指標,分析及實際應用進行簡要闡述.

一.收入評價

1.收入的主要評價指標及分析

勞動效益指標

勞動效益指標是企業銷售收入凈額或產值與平均職工人數的

比率,這一指標反映了平均每個職工生產的附加價值額和人力資源

營運能力效率,是測定生產增長,公平分配成果的基準.對企業勞動

效率進行考核評價主要採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差異,分析造成差異

的原因,對症下葯,從而進一步挖掘提高人力資源勞動效率的能力.

產品銷售計劃完成率指標

產品銷售計劃完成率是企業產品實際銷售量乘以計劃單價與

產品計劃銷售量乘以計劃單價的比率.這一指標主要考核企業銷售

收入和銷售計劃完成情況,也可以將計劃數換算為去年同期實際數

值,考核銷售量變化情況.通過分析產品銷售量計劃完成情況,可以

促使企業合理地制定計劃,有計劃地補償生產耗費,減少產品庫存,

增加企業盈利.

2.收入評價指標的實際運用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運用常用的收入評價指標,對企業的收入

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能夠促進企業提高收入,做到心中有數,以便

於合理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例如,某企業有500名員工,年產品收入凈額為8 000 000元,則

該企業效率=8 000 000/500 = 16 000元.也就是說,該企業人均創

收16 000元.如果該企業去年人均創收額為12 000元,則該企業今

年較去年同期人均創收增加額為4 000元,增長率為33.3% .因此,

通過對企業效率指標的評價分析,可以合理安排下一年的計劃,增

加企業對收入的管理.

二.成本(費用)評價

1.成本(費用)的主要評價指標及分析

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指標

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 = 全部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平均

單位成本 - 本年實際單位成本) = 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

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 本年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 = 成本實際降低額 /全部的(實

際產量 * 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

通過對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降低率指標的分析,能夠找

出本年成本與上年同期成本的降低(升高)程度及比率,具體分析,

為下一年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據.

單位產品成本指標

單位產品材料成本 = 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 * 材料單價

通過對該指標的計算 ,可以了解單位產品的材料成本,從而

進一步分析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單價對單位成本的影響.

2.成本評價指標的實際應用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運用常用的成本評價指標,能對成本進行

合理的評價,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目的.

例如,某企業實際年產量為1 000 000件,本年實際單位成本

為 6 元/件,去年實際平均產量成本為 7 元/件,那麼,實際產量

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為 1 000 000 * 7 =

7 000 000元,本年實際總成本為 1 000 000 * 6 = 6 000 000

元,則可比產品實際降低額為 1 000 000 * (7 - 6) = 7 000000

-6 000 000 = 1 000 000元;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 =

1 000 000 / 1 000 000 * 7 = 14.3% .通過可比產品成本實際

降低額和降低率的計算,可以總結成本降低的原因,為以後降低成

本制定合理的計劃提供依據.

三.利潤評價

1.利潤的主要評價指標及分析

銷售利潤率指標

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通過銷售利潤率

的計算,我們可以分析出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利潤越大,

銷售利潤率越高.同時也可以了解到企業經營動態和經營成果的

變化情況.

成本利潤率指標

成本利潤率是利潤與成本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投入產

出水平,即所得與所費的比率.一般來說,成本費用越低,則企業

盈利水平越高;反之,成本費用越高,則企業盈利水平越低.影響

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的因素有銷售結構,銷售價格,銷售稅金,銷

售成本等.

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完成情況指標

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完成率是實際產品銷售利潤與計劃產品

銷售利潤的比率.通過對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完成率的分析,可以

考核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完成情況,便於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

不足,找出影響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這些因素主

要有:產品銷售數量,產品種類構成 ,產品銷售單價,產品銷售成

本和稅金等.

2.利潤評價指標的實際應用

利潤評價指標是考核企業經營業績的最重要指標.將企業的

利潤率指標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相關指標進行比較,可以對企業

經營效益和工作業績做出合理判斷,並且通過對利潤率指標與計

劃偏差的各因素分析,有利於找到問題的症結,提高企業的經營

管理水平.

例如,某企業銷售收入為1 000 000元,銷售成本為800 000

元,利潤為150 000元,則該企業的銷售利潤率 = 150 000 /

1 000 000 = 15% ,成本利潤率 = 150 000 / 800 000 =18.8%

通過對銷售利潤率和成本利潤率的計算,可以分析出該企業收

入,支出與利潤的比例關系,為考核該企業的經營業績提供了依

據.

總之,我們通過對企業經營業績主要評價指標的分析,可以

找出影響指標變動的具體因素及影響程度,便於我們對一定時期

企業財務狀況及生產經營成果進行比較和判斷,分析企業產品生

產,資金使用,成本計算和銷售中存在的問題,揭示資金運用的客

觀規律性,挖掘增收節支的內在潛力,促使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改

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㈣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一、基本概況,包括公司類型(是否有限公司)、經濟性質(國有或民營)、員工人數、注冊資金、主營產品、經營方式(批發或零售)。

二、生產經營,包括資產規模(資產總計)、主營業務、市場區域、近幾年平均銷售收入、盈利或虧損。

三、發展方向,包括下一步的營銷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情況、產品創新情況、開拓市場情況。

經營理念

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客戶意識,計算機、信息與網路技術、柔性生產技術為企業提供了增進客戶利益的手段。客戶利益的目標導向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市場營銷的理念從4P轉向4C。自從20世紀中葉尤金·麥卡錫提出市場營銷的4P組合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Proct,Place, Price,Promotion)以來,主導了全球商業活動幾十年。20世紀末,市場營銷理念發生根本變化,由4P轉向4C即客戶需要、客戶成本、客戶便利和客戶溝通(Consumer,Cost,Convenient,Communication),企業經營徹底由生產者導向轉變為消費者導向。

(2)深度為客戶服務。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企業廣泛採用柔性生產系統,企業生產策略由以往提供大批量標准化產品轉向發展個性化服務。在計算機領域,戴爾公司開了個性化服務先河,目前國內海爾集團已經在電冰箱等產品方面開始按顧客要求定製;

(3)企業不斷增加投入以滿足客戶需要。近年來企業不惜投資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實施流程再造,降低成本,縮短供貨周期,對客戶要求立即做出反應;據CSC Index公司1994年對621家北美與歐洲大公司調查,流程再造在歐美企業已得到迅速推廣,北美497家的69%,歐洲124家的75%已經進行了一個或多個再造項目,餘下的公司有一半也在考慮這樣的項目。

(4)企業經營成果報告擴展閱讀

企業經營狀況

企業經營狀況是指企業的產品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銷售、服務的發展現狀。

企業經營狀況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經營規模的大小,對財務管理模式復雜程度的要求有所不相同;企業的采購環境、生產環境和銷售環境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有很大、影響,好的環境有利於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反之,阻礙目標的實現。

㈤ 企業的經營分析報告主要有哪些內容

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分析:.一、首先要為分析提供內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內部資料最主要的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註等;外部資料是從企業外部獲得的資料,包括行業數據、其他競爭對手的數據等。.二、根據財務報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為:財務效益分析、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償債能力狀況分析和發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析.1、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2、資產營運狀況。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反映企業佔用經濟資源的...

㈥ 企業經營情況怎麼寫(包括哪些方面)

企業經營狀況包括:公司成立的時間;主營業務;注冊資金;目前的銷售收入、利潤,繳納稅金;主要的業務合作夥伴。

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分析:

一、首先要為分析提供內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內部資料最主要的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註等;外部資料是從企業外部獲得的資料,包括行業數據、其他競爭對手的數據等。

二、根據財務報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為:財務效益分析、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償債能力狀況分析和發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析

1、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2、資產營運狀況。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反映企業佔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等。

3、償債能力狀況。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強弱,是企業經濟實力和財務狀況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企業是否穩健經營、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速動比率等。

4、發展能力狀況。發展能力是關繫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也關繫到投資者未來收益和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分析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

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6)企業經營成果報告擴展閱讀:

企業經營情況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業不僅關心投資的報酬,更關心高報酬率的持續性。因此,企業獲取高利潤的持續性分析成為被關注的另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宏觀經濟條件、各種政策規定等競爭環境相同時,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只有以提高效益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企業效益,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勞動、資源、設備、材料等各種經營要素,經過經營者和職工有效地運用,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它用來衡量勞動力與資產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指標有:

1.附加價值率

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時,最關心的是能否產生高附加價值的問題。附加價值是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增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附加價值=稅前凈利+人工費+資本化利息+租金+費用稅金

附加價值的計算,可通過查找損益表、管理費用明細表、製造費用明細表來計算。

附加價值率是附加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越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其產品附加價值越高,凈利潤也隨之提高;反之資本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產品附加價值較低,凈利潤也就較低。

2.勞動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效率是附加價值與總人數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計算公式為:

勞動生產效率=附加價值/總人數

該指標越高,說明勞動利用效率高,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因而成為衡量同行業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3.附加價值與總資本的比值(總資本投資效益)

該指標反映投資的總資本在一年內創出的附加價值,該指標高說明資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創出的附加價值多,創出的凈利潤多。

㈦ 經營報告怎麼寫

主要寫企業的經營情況。

如:生產、銷售、回款、利潤及上繳稅金情況、資產負債情況。

同時提出今後打算,奮斗目標。

閱讀全文

與企業經營成果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