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百色

成果百色

發布時間:2021-12-21 15:58:21

① 百色起義精神的當代價值

鄧小平同志領導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百色起義,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偉業,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百色起義精神不僅是紅軍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息息相通,已經化為一面旗幟、一種文化觀念、一種象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百色起義精神蘊涵了堅定信念、無私奉獻;實事求是,開拓創新;顧全大局、為民謀利;敢於斗爭,百折不撓;民族平等,團結奮進的精神。百色起義精神是在新時期黨帶領廣西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強大動力,推動我們永遠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對於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感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和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百色起義精神蘊涵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斗爭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風貌,它鐫刻著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紅七軍全體指戰員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特別是為新中國的誕生所創立的不朽歷史功勛。百色起義精神推動我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使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豐碩成果,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更加彭勃的生機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② 百色中學好還是百色六中好

百色中學好一些。

百色中學創建於1905年春,擁有著悠久歷史積淀及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桂西地區創辦最早的學校。

時為桂西最高學府,中學堂建成時,因經費籌集於泗城(今凌雲)、百色兩地,故定名為泗色中學堂。1919年奉省政府命令改為廣西省立第五中學。

學校現狀:

百色中學以「創一流教學質量,創一流教學水平,創一流教育科研成果,創一流設備,創一流環境」為發展目標,它佔地96畝,校舍總面積33186平方米,有4幢教學樓、4棟學生公寓樓、8個籃球場、一個300米跑道的田徑場,百色市唯一的校園內標准化游泳池一個、有一幢全市最大的科學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百色中學

③ 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就: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
西部地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2000—2008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58257億元,年均增長11.7%,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7.1%提高到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從相當於各地區加總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業增加值由5946億元增加到24000億元左右,增長近4倍。地方財政本級收入由1127億元增加到5159億元,年均增長19.6%,佔全國比重由17.6%提高到18.0%。地方財政本級支出由2601億元增加到13772億元,年均增長22.8%,佔全國比重由24.9%提高到2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6111億元增加到35839億元,年均增長22.9%,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9.2%提高到2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954億元增加到19239億元,年均增長14.9%,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6.7%提高到17.2%。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72億美元增加到1068億美元,年均增長25.6%,佔全國比重由3.6%提升到4.2%。
(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基礎。1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2000—2008年累計新開工重點工程102項,投資總規模達1.7萬億元,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樞紐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建成,完成了送電到鄉、油路到縣等建設任務,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公路方面。「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1.6萬公里全線貫通,西部開發八條省際干線公路1.8萬公里將於2010年全面建成,貧困縣出口路、通縣油路、縣際公路陸續建成通車,通鄉公路建設全面啟動,鄉(鎮)、建制村公路通達率分別實現98.3%和81.2%,基本形成了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支點的路網骨架。2000—2008年,西部地區新增公路通車里程88.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2008年底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2.1萬公里,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38.1%,其中高速公路16456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23.2%。
鐵路方面。全長1100多公里的青藏鐵路通車,填補了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省區的空白,成為青藏高原千百年來永載史冊的輝煌穿越。到2008年底,進藏列車運送旅客352.8萬人,貨物280多萬噸,為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寧西鐵路(西安至合肥)、渝懷鐵路、蘭武鐵路復線、遂渝鐵路建成投入運營。蘭渝鐵路、貴廣鐵路、南廣鐵路、成蘭鐵路等跨區域鐵路以及鄭州至西安、成都至綿陽至樂山、西安至寶雞等客運專線相繼開工建設。2000—2008年,西部地區新增鐵路營業里程8000多公里。到2008年底,西部地區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2.94萬公里,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23.2%和38.8%,佔全國總營業里程的比重達到37.7%。西部地區鐵路路網規模不斷擴大,運力緊張得到緩解,在南方冰雪災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保障電煤供應等應急運輸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機場方面。重慶、成都、西安、昆明、貴陽、拉薩、西寧、銀川、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南寧、桂林等12個干線機場和敦煌、包頭等30個支線機場實施了大規模改擴建,新建林芝、九寨溝等21個支線機場。到2008年底,西部地區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79個,佔全國機場總數的49.4%。航空事業的快速發展,縮短了遙遠的西部與全國各地的距離。
水利方面。廣西百色、四川紫坪鋪、寧夏沙坡頭、內蒙古尼爾基等大型水利樞紐相繼建成發揮效益。四川都江堰、武都引水二期、寧蒙河套灌區等133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相繼建成,新增、恢復灌溉面積890多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400多萬畝,新增節水能力60多億立方米。安排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299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7794萬人的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

④ 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

西部地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2000—2008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58257億元,年均增長11.7%,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7.1%提高到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從相當於各地區加總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業增加值由5946億元增加到24000億元左右,增長近4倍。地方財政本級收入由1127億元增加到5159億元,年均增長19.6%,佔全國比重由17.6%提高到18.0%。地方財政本級支出由2601億元增加到13772億元,年均增長22.8%,佔全國比重由24.9%提高到2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6111億元增加到35839億元,年均增長22.9%,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9.2%提高到2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954億元增加到19239億元,年均增長14.9%,占各地區加總比重由16.7%提高到17.2%。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72億美元增加到1068億美元,年均增長25.6%,佔全國比重由3.6%提升到4.2%。

(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基礎。1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2000—2008年累計新開工重點工程102項,投資總規模達1.7萬億元,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樞紐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建成,完成了送電到鄉、油路到縣等建設任務,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公路方面。「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1.6萬公里全線貫通,西部開發八條省際干線公路1.8萬公里將於2010年全面建成,貧困縣出口路、通縣油路、縣際公路陸續建成通車,通鄉公路建設全面啟動,鄉(鎮)、建制村公路通達率分別實現98.3%和81.2%,基本形成了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支點的路網骨架。2000—2008年,西部地區新增公路通車里程88.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2008年底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2.1萬公里,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38.1%,其中高速公路16456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23.2%。

鐵路方面。全長1100多公里的青藏鐵路通車,填補了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省區的空白,成為青藏高原千百年來永載史冊的輝煌穿越。到2008年底,進藏列車運送旅客352.8萬人,貨物280多萬噸,為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寧西鐵路(西安至合肥)、渝懷鐵路、蘭武鐵路復線、遂渝鐵路建成投入運營。蘭渝鐵路、貴廣鐵路、南廣鐵路、成蘭鐵路等跨區域鐵路以及鄭州至西安、成都至綿陽至樂山、西安至寶雞等客運專線相繼開工建設。2000—2008年,西部地區新增鐵路營業里程8000多公里。到2008年底,西部地區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2.94萬公里,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23.2%和38.8%,佔全國總營業里程的比重達到37.7%。西部地區鐵路路網規模不斷擴大,運力緊張得到緩解,在南方冰雪災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保障電煤供應等應急運輸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機場方面。重慶、成都、西安、昆明、貴陽、拉薩、西寧、銀川、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南寧、桂林等12個干線機場和敦煌、包頭等30個支線機場實施了大規模改擴建,新建林芝、九寨溝等21個支線機場。到2008年底,西部地區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79個,佔全國機場總數的49.4%。航空事業的快速發展,縮短了遙遠的西部與全國各地的距離。

水利方面。廣西百色、四川紫坪鋪、寧夏沙坡頭、內蒙古尼爾基等大型水利樞紐相繼建成發揮效益。四川都江堰、武都引水二期、寧蒙河套灌區等133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相繼建成,新增、恢復灌溉面積890多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400多萬畝,新增節水能力60多億立方米。安排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299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7794萬人的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

⑤ 百色市有哪幾個普通高中

有百色高中、百色祈福高中、百色市一中、百色中學、百色市第四中學等。

1、百色高中

廣西百色高中創辦於1962年8月,是自治區原十六所重點高中之一,2002年被確定為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百高人志存高遠,團結進取,優異的教育教學業績享譽八桂。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全國基礎教育百強校」、「全國師德先進單位」、「全國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先進學校」等80多項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的榮譽稱號。學校於2015年10月30日正式搬遷至位於百色市龍景區的新校區。

2、百色祈福高中

百色祈福高中是廣西示範性普通高中,是市委、市人民政府於2000年2月創建的百色市公辦重點高中。

百色祈福高中是百色地區三所重點高中之一。學校佔地138畝,現有66個教學班,245名教職工,4463名學生。

3、百色市一中

百色市一中創辦於 1978 年,原校名為 「 百色縣中學 」 ,學校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佔地35964平方米(54畝),建設總面21110平方米。

4、百色中學

百色中學創建於1905年春,擁有著悠久歷史積淀及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桂西地區創辦最早的學校,時為桂西最高學府,中學堂建成時,因經費籌集於泗城(今凌雲)、百色兩地,故定名為泗色中學堂。

1919年奉省政府命令改為廣西省立第五中學;1929年百色起義勝利、紅七軍誕生,百色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成立,將學校名改為廣西勞動第一中學;1941年改名為廣西百色中學。

後學校多次更名為百色縣初級中學、百色鎮第二中學、百色縣第二中學、百色市第二中學。1984年經市人民政批准,恢復使用「百色中學」校名,學校擁有一流的辦學條件,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取得了輝煌的教育成果。

5、百色市第四中學

百色市第四中學位於百色城西郊東筍工業區,創建於1957年,校名歷更為「紅旗農業中學」,「百色鎮第四中學」,「百色縣職業中學」,1983年更名為「百色市第四中學」。

學校面積為84畝。校舍面積4743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349平方米。學校配有專用的物理、化學儀器室、實驗室;運動場地面積近9000平方米,其中有250m跑道田徑場、足球場1個,水泥籃球場2個;排球場2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色高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色祈福高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色市一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色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色市第四中學

⑥ 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取得的重大成就

近年以來,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在我國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中的作用突顯。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延邊、海南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調整優化。 內蒙古工業在建國後發展較快,以采礦、冶金和稀土工業為骨幹,毛紡、森工、機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發展。本區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牧區草場肥美,三河馬、三河牛和內蒙古細毛羊均為著名畜種。農區集中於河套平原與東南部丘陵谷地,出產小麥、蒞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胡麻、甜菜等經濟作物。 經濟發展狀況 內蒙古經濟增速蟬聯我國第一。GDP在全國各省區市的位次由第24位增長到第16位;人均生產總值居全國第8位,連續六年保持西部第1位。 新疆現有農用土地9.46億畝,人均佔有耕地2.95畝,為全國平均的2.1倍。後備耕地也在全國之首。二是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38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0%,探明儲量有96種,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6種,石油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陸上石油預測資源量的30%。天然氣的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陸上天然氣預測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資源量佔全國預測資源量的40%。三是自然與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新疆的自然景觀神奇獨特,冰峰與火州相望、沙漠與綠洲為鄰,民族風情濃郁,名勝古跡眾多。據統計,文物點有4000多處,已建的景區有500多處,國家級A級景區有168個。2008年,全區生產總值是4203億元,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是3500多元,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1432元。棉花年產量是301萬噸,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40%,連續15年居全國首位。新疆的瓜果面積也有將近1500萬畝,工業增加值2008年是1790億元,其中原油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氣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新疆煤炭開發步伐加快,煤電、煤化工產業已經成為新疆加快發展的重要亮點。除此以外,新疆還有17個一類口岸、12個二類口岸,還有從16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和科技等合作關系。2008年的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22億美元,這是1955年的4300多倍。另外,喀什經濟特區,來自新疆地區代表在2010年兩會正式提交的設立提案,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設立經濟特區。喀什是中 國的西大門,與五國接壤,有6個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區位優勢明顯。喀什經濟特區的設立,為實現喀什地區乃至新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央一直十分關心和大力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國家就對西藏的經濟發展給予了特殊支持,撥給大量財政補貼、專項補貼和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並調集大批物資進藏。進入20世紀80年代,這種特殊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大,中央政府每年撥給西藏自治區財政補貼10億元人民幣,並積極組織實行對口援藏。新農村建設讓整個農牧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看病、上學、出行、飲水、通訊等農牧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從2006年起,中央財政率先支持西藏建立農牧民社會救助制度,將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特困農牧民的收入補助至800元,目前受益人口已達81.9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是全區各族人民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甘於奉獻的50年,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廣西生根開花結果的50年,是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50年,是廣西文化建設碩果累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50年,是廣西各族人民共同當家做主、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扎實推進的50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之初,全區生產總值只有25億元,工業幾乎一片空白,基礎設施十分落後。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2008年廣西全區生產總值達7171.58億元,比1958年24.52億元、1978年75.85億元分別增長291倍和94倍,年均增長分別12.03%和9.52%;人均生產總值14966元,比1958年113元、1978年225元分別增長115倍和66倍,年均分別增長10.27%和15.02%。壯族地區、漢族地區和12個自治縣經濟都有較快的發展。2008年,壯族聚居區5市(南寧、來賓、河池、百色和崇左,以下簡稱「壯區」)國內生產總值2636億元,比1958年11.75億元、1978年36.73億元分別增長223倍、71倍,年均分別增長11.43%和15.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3962元,比1958年的122元和1978年243元分別增長113倍和56倍。 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的《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發開放先導區》。《綱要》以提升沿邊開放和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穩定為背景,以拓展國際合作、推進圖們江區域加快發展為目標,突出以長吉圖為主體的我國圖們江區域在參與東北亞國際合作中的先行先試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快圖們江區域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定位、重點區域、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綱要》提出了四大戰略定位,即我國沿邊開放開發的重要區域,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台,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綱要》提出了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即到2012年,琿春市經濟總量翻兩番,人口達30萬人;長吉圖區域經濟總量在現有基礎上力爭翻一番,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0%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大幅度提高,成為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新的亮點。到2020年,中國圖們江區域對外開放水平實現重大突破,特色產業體系形成明顯競爭優勢,科技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長吉圖區域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以上,基本建成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國際旅遊島,2008年,海南省政府在海口舉行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新聞發布會,省旅遊局局長張琦在會上宣讀了《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行動計劃》。2010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至此,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根據行動計劃,海南旅遊業將全面與國際接軌。參照國際慣例,爭取把國家確定的旅遊對外開放和制度創新方面的重大舉措,放在海南先行先試,推進海南新一輪更寬領域、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今天,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從取消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到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些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折射出我國改革開放的新進展。

⑦ 建黨以來百色取得的偉大成就

那就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啦,我們的國際地位提高了那麼多,好多會在我們國家開,歧視我們華人的也就只有可惡的毛子了,這都是大家的貢獻,只要安穩的發展就是最偉大的成就

⑧ 廣西百色一帶曾經有過什麼皇帝

歷史文化 早在80萬年前,百色就有人類居住。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後挖掘了百穀遺址、檀河遺址、楊屋遺址等古人類遺址群,共出土各類標本3萬多件,其中石製品7000多件,經考古學家反復研究表明,早在80.3萬年前右江河谷就有古人類活動。他們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百色手斧」的發現,打破了長期以來統治學術界把亞洲大陸視為「文化滯後的邊緣地區」的「莫維斯理論」,2000年評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其中百穀遺址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百色西林已成為古句町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經區內外專家學者考證,田陽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是壯族的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另外,百色還有清朝雲貴總督、受封「太子太保」抗法將領岑毓英和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岑春煊父子故居—西林宮保府遺址;「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遺址等。所有這些,構成了百色豐富而悠久的歷史文化。 革命傳統文化 百色是鄧小平同志領導百色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和右江蘇維埃政權的革命老區,擁有一大批珍貴的紅色文化。

⑨ 廣西百色高中歷任校長

現任校長:
黨總支書記、校長:宋翠蓮,女,1981年12月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政治系,法學學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1998年8月至今任百色市第一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2001年10月參加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第22期中學校長研究班學習,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作為廣西中學優秀校長被推薦到上海掛職學習。參加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兩項:<>和<>,結題時,前者被評為優秀研究科研成果二等獎,後者被評為實驗研究先進個人;論文《吃苦奉獻鑄不滅精神 革故鼎新創似錦前程》發表於《廣西教育》2002年第六期,《現代高中校長的使命》發表於《基礎教育》2004年第一期。

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
梁恆安,中共黨員,廣西師范大學外語系函授本科畢業,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教育學原理研究生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
後勤副校長:
李銘,中共黨員,廣西師范大學數學系函授本科畢業,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 系教育學原理研究生班結業,中學一級教師。論文《淺談如何把立體幾何問題轉 化為平面幾何問題》和《談立體幾何應用問題中數學建模的構建》獲國家級教二 等獎。

教學副校長:
吳澤年,廣西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畢業,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原理專業研究生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A類學員、百色市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百色市教科所生物學科研究中心組成員。從教22年來,先後在教育部《中學生物教學》等國家及自治區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並獲一、二等獎。2005年榮獲國家級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閱讀全文

與成果百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