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曲的人要什麼證書
「作曲的人」(或寫些歌、或編些曲、或寫聲樂和器樂作品),其實不需要什麼證書。
有證書的(例:某某音樂學院作曲專業畢業證書),未必能寫出好的音樂作品;
沒有證書的(有靈感、有慎密樂思、且掌握和聲、對位之精髓者),可以寫出優秀的音樂作品。
知名歌者、演奏家、乃至著名樂團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世俗偏見:即「有證書的」總比「沒有證書的」好、專業的(其實是靠寫歌吃飯的)堪比業余的強。
視「證書」選人才、選作品的現象——
從微觀講,抹殺了一些天才和天才作品,事者「近視」也;
從宏觀講,事者(假設其掌有一定的權力),仰或阻礙人類文明進程呼?
未知莫扎特有何「證書」,只知他的(甚至是童年寫的)音樂作品比有「證書」的學院派作曲家強很多。
『貳』 作曲人和編曲人有什麼區別呢
作曲者是給了骨架,而編曲者則是給了血肉。
先說「作曲人」——作曲人的工作簡單地說是指把自己想到的曲子用簡譜或五線譜等方法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旋律表達出來。但很多人在思想上會產生一個誤區,把編曲也歸納進作曲的范圍之內,其實兩者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簡單地說,作曲是把旋律想出來,而編曲則是依照旋律,添加上各種音色,配上和弦,把作的曲表達出來。
作曲的准確定義是compose,即「組織」的意思。什麼是組織?就是對素材進行整合、組裝、創造性地安排、使用。因此,嚴格地說,按照西方音樂的標准,旋律創作不屬於真正的作曲,對素材進行嚴密的安排組織並成為最後可以演奏的音樂才是作曲。
再說「編曲人」——在古典音樂里原本是沒有編曲這個概念的,因為所有的作曲家都是自己寫好了樂譜,規定了所有樂器的配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曲譜在演出中和日常的練習中被人們發現了更多的表現方法,這時候就出現了編曲,就是在不影響原曲主要旋律和內容的情況對樂曲的表現形式做了更多的拓展。
在現代音樂中,特別是流行音樂中,作曲和編曲往往是兩個人,因為很多作曲者只有對旋律的把握和靈感,而編曲者對於怎樣體現這個旋律有著更多的技巧。
編曲的領域及歌曲的特色價值:
編曲的領域簡單來說,是如何決定一首歌的精神風格,它的味道及樂器搭配的種類。換句話說,我們決定一首歌它是快歌、慢歌、搖滾歌曲,還是慢板的舒情歌曲,或是兒歌,這些構思想法有可能是最初我們在寫詞作曲時,就已經安排好的,這些原素也是早就被決定好的,也可經由編曲者加以發揮而更俱特色。另一種情形是當詞曲創作人本身對編曲的觀念不是那麼重時,就需要一個編曲者來設想安排,設計出適合他們曲子的風范。
假設一個不會編曲的人,是一個不會說故事的人,他嘗試著告訴我們他發生的事情,但他不懂講話技話沒有組織能力,就會讓聽者覺得厭煩。如果是一個好的編曲者,我們就形容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他就像是一個說演藝術家引導你進入他故事的主題,讓你體會故事中的喜、怒、哀、樂,換成音樂的角度,他就是一個成功的編曲者,因為他有他的敏感度,及成功所俱備的要件。大家應該知道一首曲子如果沒有經過編曲的修飾,是很容易被埋沒的,一首毫無特色的歌曲,也很有可能在一個編曲者手裡浴火重生,在老歌新唱里,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
一首歌的特色價值又該如何來認定呢?音樂和藝術是一樣的,繪畫上來講不管是素描、山水畫、油畫只要能適度的表現出力與美,在感情的收與放都拿捏的很好,讓聽者產生共鳴,就稱得上是上等的作品。不論長度段落只要是完整的呈現我們都說是上成的作品。
由流行歌曲看編曲:
現在就讓我們真正進入編曲的境界。先鎖定流行歌曲的范圍,為什麼針對流行歌曲?大概是國內演唱卡拉ok的風氣非常盛行,大家演唱起來似乎都很有共鳴,我附帶提到一點,為什麼我們要學編曲?第一步我們拿到歌曲後,必先反復聆聽,試著從歌曲中找尋所俱備的元素,從旋律當中找,從歌詞當中抓,也就是說你能否把重點找出來,找到重點後,就能知道它的類型,構想在這些當中我們可適用的樂器又有哪些,如果是古典風格,當然是以弦樂為主角,如果是搖滾樂那當然是以電吉他為主,如果是民謠,那木吉他就是主角了。如果可以掌握這些重點,那一首歌的特色也就被我們掌握住了。
編曲者的工作:
現在我只是在編曲的外圍與大家介紹,真正接觸一個歌曲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平常要做的功課了,例如流行歌曲里我們除了聽它的主旋律它的歌詞之外,我們有沒有注意去聽它的前奏它的尾奏,一首歌的前奏與歌詞、曲、旋律之間所形成的關系是什麼,是對比、是落差,還是相互呼應的感覺,樂器之間相互協調,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處理,至於一首歌的高潮點,通常在2/3的地方,處理的方式恰當嗎?反復的副歌是否重復太多次,這些大大小小的事項,決定歌曲的style,安排樂器的種類,樂器間的協調,主歌副歌間奏它們的功能性質又是如何,這些都是編曲者的工作
編曲者需具備的能力:
當然一個編曲者本身俱備的能力有很多,對樂理方面的知識,和弦的組成及熟悉每一項樂器的特色功能,再來是對每一種類型的歌曲編曲,都要能拿捏到那種氣味。現在科技日漸愈益,在音樂上面我們也不落人後,利用電子合成的聲音來取代樂器,當然最合宜的是兩者並用,用不同的個性來處理不同的音樂形式,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想對大家大聲急呼的是,時下流行的音樂最能反應出人們生活上的情愛,不管是有心嘗試作詞作曲或是編曲,希望大家都能夠去發覺創意它的美,在於它的一個原創性,如果能讓聆聽者覺得他的曲子、他的編法真的是讓我欣賞的不得了,怎麼從來都不知道一首曲子可以被編得這么好聽,而這些東西都是在於原創性,原創性的曲,原創性的風格。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的模仿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如果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模仿他人,這就不可能被認同了,做一首代表自己的歌曲,拒絕抄襲與模仿。
『叄』 作曲人屬於哪個部門
多了,比如:
官方:文聯的音樂家協會下轄的會員
┌教授
├ 音樂學院:┼副教授
└學生
┌教授
專業團體:├ 各大學的音樂系:┼副教授
└學生
┌省歌舞團作曲
├ 各文藝團體的作曲:┼市歌舞團作曲
└演藝作曲
個人:工作室、製作團體、個人愛好者等等。
希望能幫助到你,祝福你,朋友!
『肆』 我是一個非專業獨立音樂人(17歲),我想辦作曲業務,為人作曲編曲,是否需要什麼證件
作曲一般是從1000起價 編曲是從1000起做這是一般專業級水平製作團隊,如果水平不高就收低點吧,但別太低,要對得起製作人的身份,幾百塊錢如果就可以換來點擊滑鼠幾萬次還有自己靈感,劃不來
『伍』 我是原創歌手,作詞作曲都由我來弄,請問要不要歌手資格證,作詞和作曲資格證我編曲作詞唱歌違法嗎
沒有任何需要資格的證件,反過來,如果確系是你創作的歌曲和歌詞,你還可以申請版權和著作權保護呢。
『陸』 當作曲人的必備條件
學習作曲應該具備的條件
(一)要熱愛生活,體驗生活,善於觀察生活
平時,在生活中要多看、多聽、多分析、擴大視野,增加生活積累。不但要對各種人、各種事善於體察、分析,還應對美好的大自然——山川、田野、大海、江河、風、花、雪、月等等有更深的了解。只有這樣,當你想寫有關題材的歌曲時,才不至於腦子空空,毫無聯想。試想,如果一個作曲者連山都沒有見過,怎能寫好一首登山的歌曲呢?最多隻能藉助於影視或書本的間接介紹,但他決不能體會到登山時步履的節奏韻律,及攀登山頂後胸懷歡暢的
心情。
(二)要有一定的樂理知識
歌曲是通過音樂來表現的,而音樂則需用樂譜記錄下來的。因此,歌曲作者必須具備相當的樂理知識,青少年朋友應在這方面先打下良好的基礎。試想,一首好的歌詞打動了你,你很想把它譜成曲,然而,頭腦中浮現的歌聲,卻不知如何用音樂符號來表達;或者雖然用音樂符號記述下來了,但不確切、不完整,甚至與自已的本意相距很遠,這樣是寫不好歌曲的。
(三)要善於學習各種音樂語言
歌曲是通過音樂語言來表情達意的,所以要想寫好歌曲,首先要學會積累豐富的音樂語言。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口才好,人們誇獎他「出口成章」,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語言的不斷積累和反復鍛煉的結果。同樣,你若想寫好歌曲,也應不斷積累起豐富的音樂語言,供自已在創作實踐中運用。或許有些朋友會問,從哪裡去找音樂語言?怎樣積累?途徑是很多的,如我國各民族、戲曲、曲藝和傳統樂曲,聶耳、冼星海、蕭友梅、黃自等老一輩作曲家的優秀作品,目前流傳很廣的一些優秀的藝術歌曲、群眾歌曲、通俗歌曲、新歌劇及影視音樂,以及外國古典及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我們都應該熟悉和認真借鑒。就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越多,儲備充足,到需要參考借鑒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地為你所用。學習前人的創作經驗是文藝創作的必由之路,歌曲創作也不例外。如果掌握的曲調很少那麼你的音樂語言就不會很豐富,有時顯得蒼白、單調。當代著名作曲家如賀綠汀、李煥之、劉熾、瞿希賢、王洛濱、施光南等的作品,都與民間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並從古今中外的優秀音樂作品中,吸取了豐富的音樂養料,所以他們的作口才能受群眾的喜愛。對於前人的作品還應善於學習,要分析他們的得失成敗,而不是盲目照搬,因為生活本般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著的。還要學會分析自已的歌曲,經常給自已當老師,不斷總結經驗都訓,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迅速提高。此外,有條件的朋友,還應多掌握些音樂知識及作曲技巧,比如與歌曲創作直接有關的和聲、復調及作品分析等知識。它們能幫助我們學會透徹地分析歌曲,提高創作技巧,更快地掌握作曲本領。
(四)要有相當的文學基礎
歌曲是音樂與歌詞的結合。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學水平將直接關繫到歌曲的創作質量。要熱愛文學,關心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並不斷提高自已文學水準。對於小說、報告文學、散文,尢其是詩詞應給予很大的關注。歌曲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比如對各種詩詞的了解,包括流派、創作及聲韻特點等。這樣就能從色彩紛呈、數量眾多的歌詞中擇優譜曲,甚至可以自已動手寫詞。在創作實踐中,因為歌詞選擇不當,致使整個歌曲創作失敗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作曲者在音樂上很下功夫,但由於忽視了歌詞的作用而最終未獲成功。希望朋友們不斷提高自已的文學修養,以適應歌曲創作
向我們提出的日新月異的要求。有了生活體驗,又常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就應「勤寫多練「了。學到的知識如果只停留大書本概念上,不去實踐,不經常磨練,是寫不出好的曲調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說的勤寫,是要動腦筋有意圖地寫,而不是無目的地瞎寫。比如,可以根據合適的歌詞寫
一首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根據自已的能力,按特定的情緒要求寫一段曲調,甚至只求寫好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樂句,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循序漸進的規律,對於學習作曲同樣是適用的。
『柒』 作曲人和編曲人有什麼區別
作曲人是把主歌和副歌的旋律整體框架確定下來。編曲人是創作一段前奏音樂,或者中間一段音樂 或者尾音。 有實力的音樂就把作曲和編曲全包下來了。周傳雄 汪峰。好多呢。
『捌』 請問「作曲人」和「編曲人」有什麼區別
作曲人是在編曲人編曲的基礎上,製作出一首歌的主旋律一一歌譜。而編曲是在主旋律的基礎上,在適當的地方配以鼓點,和聲,各種電子效果……
『玖』 音樂創作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有什麼
沒有的,你可以去酷狗,QQ音樂注冊入駐一個,不要求你出示證書的
『拾』 請問作曲人的收入從哪來
那就沒有錢。除非有唱片公司或者網站發慈悲。不過出了名之後就會有生意上門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