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球已有超30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中國有幾種
來說說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並且,陳薇院士指出,
疫苗原創是我們的,知識產權是我們的,將有更低的價格。
疫苗技術先進,可快速免疫,接種後可以提供雙重保護。
陳薇院士團隊研究的疫苗,是一個技術先進的病毒載體疫苗。它的突出特點是可以有體液免疫,也可以獲得細胞免疫。因為人體的某種特性,所以細胞免疫對病毒的防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他們在實驗最開始就已經給部分人員接種,發現這個疫苗非常的有效和安全。
所以,他們在疫苗1期臨床試驗時就已經做好了大規模量產的准備。就等著3期試驗結果出來之後,產能同步跟上,做好隨時給大眾接種疫苗的技術准備,爭取做到無縫對接。
民眾到時候可以自願接種。特殊人群可以獲得率先接種的准備。
說起來,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的是驚喜。中國又一次展現了強國風范。
『貳』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出來後就會用於臨床嗎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出來後會進入後續臨床試驗。
5月22日,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刊登了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陳薇院士和江蘇省疾控中心朱鳳才教授團隊的新冠疫苗人體試驗臨床數據結果,1期臨床108名志願者全部有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這是世界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
該人體臨床數據最大的價值是,證明這一疫苗值得繼續研發下去,進入後續的2-3期臨床試驗,以全面檢驗其是否安全、是否有保護效果,以及最終是否能對人使用。
(2)疫苗臨床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
研究表明,這是第一種進入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的COVID-19疫苗安全、耐受性好,能夠在人體內產生抗SARS-CoV-2的免疫應答。
在108名健康成人中進行的開放標簽試驗顯示,疫苗在28天後顯示出了有希望的結果,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進行評估。接下來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確定它引起的免疫反應,是否能有效地預防SARS-CoV-2感染。
『叄』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如何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取得了積極成果。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表論文,介紹了中國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1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夠誘導人體快速產生免疫應答。
試驗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種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團隊在試驗中招募了108名健康的成年志願者,年齡在18歲至60歲間。這些志願者分成不同組別接種了不同劑量的疫苗。報告介紹,接種後的28天內,這種疫苗在不同劑量的組別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耐受性,也沒有引起嚴重不良反應。
陳薇在《柳葉刀》發布的新聞稿中說,1期臨床試驗表明接種這種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能夠在14天內誘導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這些結果代表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3)疫苗臨床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引發美英等國科學家好評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傳染病系主任羅伯特·斯庫利對新華社記者說,接種3種不同劑量候選疫苗的志願者都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同時顯示了很好的耐受性;接種後28天內,大多數人體內中和抗體增加了4倍以上,這一結果「令人鼓舞」。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爾·奧爾特曼表示,這是報告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結果的第一篇論文,疫苗誘導產生了與接種劑量相關的中和抗體應答,志願者也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所以「開端很好」,試驗結果「相當令人欣慰」。
『肆』 疫苗臨床試驗需要多久,分為幾個階段
時間主要取決於臨床試驗的進展,疫苗的臨床試驗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這次研製疫苗各個專家真的是非常辛苦,每個環節不僅是認認真真,而且還是加班加點,不敢耽誤一秒的時間。為科學家的精神點贊。他們是我們安全的守護者。感謝他們的奉獻精神。
『伍』 我國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首次發表,發表的結果是怎樣的
我國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首次發表,從發表的結果來看,我國新冠疫苗的成效還是相當不錯的。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生物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在接種後的14天內,能夠有效的產生高滴度抗體,而且接種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抗體陽轉率更是達到99%以上,此次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WIV04疫苗組,它的有效保護力可達百分之七十三左右,而另外一種則是HB02疫苗,它的有效保護率可達百分之七十八左右。
中國疫苗的相關研究結果已出,可以肯定的是,該疫苗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而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發表新冠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的疫苗,同樣也是中國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的首次發表。
『陸』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是什麼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是安全,能誘導免疫反應。
5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的新聞稿稱。開放標簽、108名健康成年志願者參與的I期臨床試驗顯示,「結果令人滿意」;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進行評估;此外還需進一步試驗,來評估該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研究結果顯示,它是安全的、人體耐受性良好,且能夠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應答)。
這一研究成果來自中國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團隊研發了前述Ad5新冠疫苗,並率先開展了I期和II期臨床試驗。接種後第14天,快速、特異的T細胞應答達到峰值;接種後第28天,產生中和抗體的體液免疫反應達到峰值。
(6)疫苗臨床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的疫苗研發:
目前,全球有超過100種候選COVID-19疫苗正在開發中。中國的Ad5-nCoV疫苗只是其中的一種,現在拔得頭籌,有了人體1期臨床試驗的良好結果,可以說距離新冠疫苗研發成功更近了一步。
在全球疫苗的研發中,其他國家也在研發和試驗一些有優勢的新穎疫苗,如核糖核酸(RNA)疫苗和脫氧核糖核酸(DNA)疫苗。
在研發RNA和DNA疫苗方面,美國有幾個公司走在前列,如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疫苗,以及美國伊諾維奧制葯公司的INO-4800DNA新冠病毒疫苗也都在進行1期臨床試驗。這類疫苗的最大優勢是速度快,但由於是一類新疫苗,安全性尚待檢驗。
『柒』 我國吸入用疫苗臨床試驗獲權威認可,意味著什麼
接種新冠疫苗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霧化吸入用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數據發布後,獲得全球權威機構的認可,將給新冠疫苗接種帶來更大的便利。
一、疫苗的種類
目前我國接種的疫苗都屬於滅活疫苗,通過注射的方式進入人體,產生抗體,而吸入式霧化疫苗則是通過將疫苗霧化進入人體產生抗體,標志著我國新冠疫苗研究進入新的階段。
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對新冠疫情防控的決心和信心依然很堅定,不僅是要幫助國內疫情,更要對全球疫情防控做出貢獻。
『捌』 陳薇院士開發的疫苗臨床試驗三期需要多久會有確定結果
美國雖然疫情控制很糟糕,但這個狀況卻給疫苗的臨床試驗提供了最優的條件,不用擔心感染病例不夠。
5. 面對菲律賓等友邦的需求,中國在提供幫助之前,首先應該讓受助國對疫苗有充分的了解,能夠仔細、周全地考慮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要對疫苗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中國也應該盡量通過符合國際規范的渠道來提供疫苗,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6. 不管是葯物還是疫苗,都涉及到人命關天的問題,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完成對療效和安全性的驗證,才能正式批准使用。如果優先將市場定位為海關、航空、旅行服務、醫療服務等行業高風險人群,只要有一款疫苗獲得成功,中國的疫苗供應就不會有問題。對於長時間沒有出現疫情的當地人, 以及50歲以下的年輕人,新冠感染後的症狀相對較輕,都可以謹慎一些,沒有接種疫苗的迫切需求。
7.俄羅斯在2期臨床之後直接批准疫苗,搶奪全球第一個批准疫苗的風頭,但其實中國軍方與石油公司海外員工、部分醫療系統員工近萬人已施打康希諾的疫苗。從已有的數據看,新冠疫苗接種後會帶來發燒、頭疼、疲勞等一定程度的不適。
8. 目前確實也無法判斷出到底哪個疫苗會成功,所以美國政府才採取大撒幣的方式,廣簽合同,也是特朗普為謀求大選連任打的一張牌。相比之下,中國就比較講人情,疫苗的臨床試驗還沒有完成,不但參加試驗國家的疫苗包下了,友邦國的請求也允許了。
『玖』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已經出來,那疫苗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積極結果,但對於疫苗到底能在什麼時候投入使用,各方專家意見並不統一。
張宏文在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新冠病毒的疫苗,在明年3月可能可以看到第一個成功的疫苗,但效果如何都是未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談及陳薇院士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發的疫苗論文時表示,一個好的疫苗需要一年半、兩年的長時間研發,是因為需要滿足「安全、有效、質量可控」三個條件。
面對新冠病毒這種新發傳染病的應急狀況,高福認為,目前疫苗安全性還是可以的,有望在年底前對一些特殊人群上使用疫苗。
參與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究的教授莎拉·吉爾伯特說:「如果得到監管機構的緊急批准,並最終驗證我們研發的疫苗是有效的,那麼在9月份第一批數百萬劑的疫苗就能生產出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也同樣表示,「中國的疫苗發展非常快,不會比美國差多少。美國據說9月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國也在賽跑,估計前後不會差多少」。
(9)疫苗臨床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陳薇在《柳葉刀》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要謹慎對待相關成果,開發新冠病毒疫苗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能夠引發免疫應答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很好前景,但我們離這種疫苗達到讓所有人使用的階段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前景,專家們同樣持謹慎態度,指出其一大挑戰是如何克服「預存免疫」,且仍需開展進一步臨床試驗來驗證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
『拾』 世界第一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發布是怎麼回事
5月22日21時許,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
據報道,《柳葉刀》在線刊登了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和江蘇省疾控中心朱鳳才教授團隊的新冠疫苗人體試驗臨床數據結果,這是世界第一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
此項研究是在108名健康成年人中進行的開放標簽試驗,對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進行評估:在接種疫苗後的第14天開始就發現了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反應,並在第28天對SARS-CoV-2的體液免疫反應達到高峰,且未發現嚴重不良事件。
(10)疫苗臨床試驗成果擴展閱讀:
陳薇在《柳葉刀》發布的新聞稿中說,1期臨床試驗表明接種這種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能夠在14天內誘導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這些結果代表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不過,陳薇同時指出,要謹慎對待相關成果,開發新冠病毒疫苗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能夠引發免疫應答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該項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很好前景,但我們離這種疫苗達到讓所有人使用的階段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報告說,這項臨床試驗的主要限制包括樣本規模較小、試驗期較短、缺乏隨機對照組等,因此接下來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