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是第幾個中國醫師節
2021年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主題是「百年華誕同築夢,醫者擔當踐初心」。據了解,這是自國務院2018年8月19日起批准設立「中國醫師節」以來,第四個「中國醫師節」。
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了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會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以此為標志設立「中國醫師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讓人感動又敬佩的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1、鍾南山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020年在接受采訪時,眼含熱淚地說:「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個很英雄的城市。」2020年1月18日傍晚,鍾南山擠上了去往湖北省武漢市的高鐵,其實早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他就說過:「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來!」。鍾南山已成為國人抗擊疫情的靠山。
2、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2020年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抵達武漢,稍作休息後,她已經在湖北省人民醫院開展工作。在接受采訪時,她表示,這次我主要是來當一個醫生。
樹蘭(杭州)醫院副院長湯靈玲告訴記者,李院士工作太忘我了,她比別人大幾十歲,每天卻只睡3小時。李蘭娟院士敢於和病毒賽跑,馬不停蹄地救治危重症病患。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曾這樣評價:「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3、神經外科醫生鄭濤
2020年11月,有個叫鄭濤的神經外科醫生在網路上走紅,原因竟是因為他術後「豪飲」了一瓶葡萄糖注射液。
據了解,該醫生當天連做兩台手術累計8小時,凌晨4點下的手術台。由於手術中途不能喝水,加上又餓又累,手術結束後他直接喝了一瓶含量5%的葡萄糖水。這瓶水不僅僅是水,更是救命的東西,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公眾僅從人之常情的角度出發,也理當對醫護人員的這些需求有所理解。
B. 19天大,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法樂氏四聯症,何時手術合適【先天性心臟病法樂氏四聯症】
完全可以手術矯正,術後沒有後遺症。
法四主張盡早手術治療,建議3個月後復查超聲。
如缺氧發作頻繁,盡早手術。
(董念國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C.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袁隆平被稱
袁隆平,北京人,漢族,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培育出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是著名的雜技水稻之父.
故選:C
D. 我哥家孩子查出是先天性心臟病,請問那家醫院做手術比較好
武漢協和醫院找心外科的董念國教授,星期二門診,手術要看具體的情況,一般是4W--10W不等
E. 40歲室間隔缺損 手術的成功率是多少【室間隔缺損(膜部)】
請上傳近期的心臟超聲檢查結果。
建議近期行相關檢查,並手術治療,可以考慮微創手術。
一旦出現明顯不適,可能已喪失手術機會。
(董念國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武漢協和醫院董念國 http://dongnianguo.haodf.com/
F.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哪兩個人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頒獎。
G. 武漢一名9個月大嬰兒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我國這方面的醫術怎麼樣
武漢一名9個月大嬰兒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我國這方面的醫術還是很高超的,雖然說嬰兒只有九個月大,但是依然成功的完成了心臟移植手術,這場手術是在武漢的協和醫院做的,雖然說這樣手術的難度非常的大,但是經過長達幾個小時的工作,還是順利完成了,目前嬰兒的狀態還是比較好的。這也能說明,我國在心臟移植方面的技術已經是日臻成熟。
其實心臟移植不僅僅對於心臟的運輸是一個考驗,而且對於醫生的水平,醫院的設備,還有患者的體質,都是一個嚴重的考驗。再次之外,我國還沒有在這么小的嬰兒身上做過這種嘗試,這次手術的成功,也說明我國的心臟移植技術也是日臻成熟,醫學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當然,這些也離不開醫療工作者的努力。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