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發育生物學的研究成果

發育生物學的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12-20 17:15:25

1. 最新的生物研究成果

生物通綜合:近期,我國生物領域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中科院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雲南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中心發現三個疾病相關基因、華中農大轉基因棉通過鑒定。此外,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河北省也有了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雲大發現高血壓等三個疾病相關基因

中國少數民族DNA庫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中心主任肖春傑今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們最新從中國首個少數民族DNA庫中研究發現神經纖維瘤 、高血壓、多指(趾)等三個疾病相關基因。此發現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罹患這三種疾病者可以根據其基因而「對症下葯」。

據了解,不久前在此間的雲南大學建成的中國首個少數民族DNA庫擁有除高山族外的中國五十四個少數民族的DNA樣品,覆蓋了全中國十六個省和雲南十四個地州的八千多份DNA樣品,是目前國內外樣品量最大、收集民族最齊全的基因庫。

肖春傑教授稱,其在研究中就揭示了雲南二十五個少數民族Y-DNA(父系遺傳)、mtDNA(母系遺傳)和常染色體上共四十七個已知位點的基因頻率或單倍群頻率。此外還發現七種新單倍群;發現摩梭人的父系遺傳結構與雲南藏族最接近,而母系遺傳結構最接近麗江納西族,提出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摩梭人母系社會中的走婚制度,並確定了高血壓、多指等疾病相關基因。
他說,雲南為人類遺傳學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研究材料,基因庫建成後,國內外知名學者紛紛而至,力圖在少數民族基因中尋找不同的遺傳結構特點和多態性,且希望在雲南少數民族基因庫基礎上,擴建一個包括疑難病症家系在內的隔離人群基因庫。
目前,人類已肯定的單基因遺傳疾病和性狀已達六千六百多種,另外還有眾多的多基因遺傳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至少三千多種不同方式的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染色體病尚待研究。

肖春傑表示,今後還要加大收集量,要建成全中國資源共享的資料庫,把全國所有的疾病基因家系全部集中起來,對患者做到真正的「對症下葯」。

我國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

我國重離子束治癌技術即將進入臨床治療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於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的淺層腫瘤治療裝置最近建成,已進行了動物試驗、技術鑒定並制定了治療計劃,目前正在辦理進入臨床治療的報批手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詹文龍透露,這套裝置投入使用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重離子治癌能力的國家。

重離子就是比元素周期表上2號元素重並被電離的粒子。詹文龍說,利用重離子束治療腫瘤,對健康組織損傷最小,對腫瘤療效最佳,可以准確進行適形照射,精確控制和嚴格監測照射劑量,是迄今最理想的放射療法。「重離子束在物質中的劑量損失集中於射程末端,這種物理學特性使之成為治療腫瘤的理想方法。」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醫學物理課題組負責人、研究員張紅透露,世界上許多有重離子加速器的國家都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重離子束治癌裝置的建造和治癌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使得重離子束治癌成為放射治療領域的前沿性研究熱點。

詹文龍表示,重離子治癌仍屬研發階段,還有一些基礎問題、技術與方法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華中農業大學新型轉基因強生根棉項目通過鑒定

華中農業大學新型轉基因強生根棉項目通過鑒定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教授楊業華等主持的"Rol轉基因強生根棉的培育及棉花轉基因技術創新"項目,2004年12月通過湖北省武漢市科技局主持的專家鑒定。鑒定專家認為,該研究所創建的技術平台具有較強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直接轉化幼芽成苗的方法為國際先進。

為改善棉種性狀、降低栽種"門檻",專家設想將源於發根農桿菌的"人工重組生根基因"(rol基因)轉移到栽培的陸地棉品種中,以增強棉花的生根能力和改善其根系發育狀況,解決棉花移栽難以成活、緩苗期長、後期易早衰的問題。對南方棉區而言,甚至能直接省去營養缽育苗的移栽工序,從而大幅度提高棉花產量,大量節約勞力和生產成本。

"Rol轉基因強生根棉的培育及棉花轉基因技術創新"被列為武漢市科技攻關項目"植物轉基因技術研究與利用"下屬子課題立項後,楊業華教授等通過研究攻關,創建了以根癌農桿菌介導的棉花轉基因技術平台,通過直接轉化幼芽成苗的方法,繞過了傳統方法的技術難點,縮短了獲得轉基因棉花植株的時間。

基於這一方法,研究者將rol生根基因轉化陸地棉品種,獲得了生根抗病豐產品系、生根抗蟲豐產品系、優質纖維品系和rolB轉基因雄性不育系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潛力的棉花轉基因材料。培養出三個高產優質、纖維品質好、皮棉產量高、具有應用價值的轉基因棉花新品系。同時還獲得了rolB轉基因雄性不育性新材料。

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

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揭牌

一些常見病、疑難病的治療又有了新途徑。今天上午,由青醫附院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聯合出資建立的青島大學中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在青醫附院正式揭牌,重點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幹細胞治療技術。

據了解,該中心內設立了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幹細胞研究室、幹細胞低溫保存庫、導管室等機構,重點研究幹細胞體外建系和定向誘導技術,及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幹細胞治療技術。

河北省建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河北省建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

昨天上午,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石家莊市農科院、省農林科學院共建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石家莊植物分子育種中心」(以下簡稱石家莊育種中心)在石家莊市農科院揭牌。中科院院士李振聲出席揭牌儀式。

這是我省首家植物分子育種中心,它的成立對我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據了解,石家莊育種中心成立後,將以小麥、棉花、大豆等為研發的主要目標作物開展研究:圍繞生態農業和優質高效農業對作物品種的要求和作物育種的實際情況,由單方或雙方合作克隆相關目標基因或建立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利用克隆的功能基因和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以及優良的種質材料,通過轉基因或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途徑,有針對性地、高效地應用於育種研究,選育符合生產要求的高水平的小麥(或其它作物)新品種。成果選育出來後,石家莊市農科院、省農林科學院將利用現有的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和種子產業體系,對其進行推廣和產業化開發,使其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並產生經濟社會效益。

2. 研究植物的發育生物學有什麼價值越全面越好

首先植物的發育生物學是想指植物生理研究。
植物生理研究屬於植物研究的基礎科學研究,生長發育開花繁殖都屬於植物生理中的一部分。
其意義主要在於
1:植物認知方面的價值。就是知道某類某種植物會在什麼時候開花,授粉,結果,繁殖以及發育中的其他情況,作為識別改種類的特點。
2:栽培養護方面的價值。了解植物的發育特點,可以幫助實現人工栽培養護上的技術突破,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可以使該植物生長發育的最好等
3:遺傳方面的價值。尤其體現在開花,授粉進行雜交,或者基因工程研究等。

完全自己所學和從事相關研究後的理解總結,如果有幫助,請採納。

3. 發育生物學的研究意義

發育生物學的研究使人們了解到,脊椎動物中,不論是低等的卵生的或高等的胎生的,發育的原則是一致的,即使存在著一些乍看起來頗為懸殊的差別。
凡是與發育有關的生產實踐中的技術問題都是隨著發育生物學工作的深入而得到解決的。最淺顯的例子是關於經濟動物的繁育,用低溫可以長期保存精子,利於長途運輸;早期胚胎也可貯存,進行異體移植,而且被移植的胚胎不受寄母的遺傳條件的影響。這些在家畜已見實效的措施在人類也逐漸成為可行的(例如試管嬰兒)。
此外,由於發育的基本原則也適用於人類,研究人類自身的發育機制謀求人類的康泰,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①控制人口和優生,只有對於生殖細胞的形成、排卵、受精等一系列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採取更安全更有效的避孕措施。人類的畸形可能來自遺傳的、葯物的影響等種種原因,但都是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都要從發育的角度了解才能預防。②癌症實際上是異常的細胞分化,對癌的控制需要對正常的生長和分化過程有深入的了解。③衰老實際上是發育的一個方面或一個階段,對衰老過程的理解,依賴於對全部生命過程中細胞、組織以至機體生長的認識,在這基礎上才能控制衰老。

4.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服務社會 據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在植物遺傳學方面,研究所率先在中國國內開展了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率先獲得了農作物花粉植株和轉基因抗阿特拉津除草劑的大豆植株及後代;率先生成原生質體再生植株;通過遠緣雜交、理化誘變、單倍體育種等育種新途徑,特別是利用種屬間遠緣雜交技術培育的小麥、棉花新品種由於其優良的農藝性狀給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曾多次獲得國家的表彰。
在人類遺傳學研究工作中,研究所成功完成人類染色體1%的測序工程;同時開展了人類群體遺傳研究,建立了「中國不同民族永生細胞庫」;摸索出「產前遺傳性疾病診斷技術」。
在動物遺傳學領域,確立了動物胚胎移植和四分胚胎技術;成功培育出了家雞純系與胚胎系;開創新地建立了魚類細胞核移植技術。
在基因組研究方面,研究所率先完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和第四號染色體的精細測序;在轉基因研究方面,先後獲得水稻、小麥、油菜、楊樹等具有抗性基因的轉基因植株。在植物基因功能發掘領域,顯花植物自交不親和性和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等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 科研獲獎 據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自2001年新的遺傳發育所成立以來,該所共發表論文1910篇,其中SCI論文1055篇,總IF=3170,IF〉5(本領域重要影響力以上)的192篇,在Nature和Science雜志上發表11篇(含8篇合作)。作為基礎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志,論文產出數量和質量已位居中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的前列。專利授權151項(含美國專利2項)。審定農作物新品種54個,其中11各位國家審定品種。獲國家及省部級獎76項。
2009-2013年,研究所新增主持各類項目/課題387項,獲各類獎勵24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項,省部級獎勵15項。「小麥A基因組草圖繪制」 入選「2013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 入選「2010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超級雜交水稻雜種優勢分子機理研究」入選「2009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楊維才研究員主持的「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機理研究」 獲得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李家洋院士及其團隊「水稻高產優質性狀的分子基礎及其應用研究」成果獲得2013年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原名《生態農業研究》,1993年創刊,2001年更名。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生態經濟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萬方資料庫統計源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源刊和中國期刊網統計源刊、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源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源刊,並被國際農業生物學文摘(CABI)、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等國際資料庫及檢索單位收錄。榮獲第三屆、第四屆全國農業優秀期刊一等獎和首屆北方優秀期刊獎,連續三屆獲得河北省優秀期刊獎。
《遺傳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遺傳學會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Elsevier出版社、科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高級學術刊物,是生物學、農學、農作物類核心期刊,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生物學文摘(BA)、醫學索引(IM)、俄羅斯文摘雜志(AJ)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生物學文摘》等27種中國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與資料庫收錄。
《遺傳》雜志是中國遺傳學會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已被醫學索引(MEDLINE)、生物學資料庫(BIOSIS)、生物學文摘(BA)、醫學索引(Medical Index)和美國化學文摘(CA)、以及俄羅斯文摘雜志(AJ)等20多種中國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與資料庫收錄,刊登內容主要涉及遺傳學、基因組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進化、遺傳工程及生物技術等領域有創新性的研究論文;新技術與新方法;學科熱點問題的專論與綜述;學術爭鳴與討論;遺傳學教學的經驗體會;中國國內外著名遺傳學家介紹;遺傳咨詢;中國國內外學術會議信息等。

5. 發育生物學的發展歷史

從發展的歷史來看,發育生物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它是在胚胎學的基礎上發 展起來的,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才正式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敘述胚胎學、比較胚胎學及實驗胚胎學發展為化學胚胎學及分子胚胎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的學科,也是上述這些學科的綜合和進一步的發展。
八十年代起,由於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應用,發育生物學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門學科的研究內容發展到配子的發生和形成;受精過程;細胞分化及形態形成,包括發育過程中不同細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及空間關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進而產生出各種細胞類型,最終器官表型特徵的出現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發育時期的表達、控制與調節,基因型和表型表達之間的因果關系;發育過程中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細胞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外界因素對胚胎發育的影響。其中細胞分化是發育生物學中的核心問題。
發育生物學從學術思想上可追溯到19世紀末期。W.魯創立的所謂發育機制學的學科,就提出要研究有機體建成的原因和因子以及這些因子的作用方式。而且這學科是要追究形態建成功能的產生、維持和衰退的原因。可見他已經注意到個體發育中相互關系的實質,而且他所理解的個體發育也不限於胚胎時期。由於當時的科學水平,W.魯所賦予這個學科的使命是無法實現的。W.魯之後的實驗胚胎學在條件許可之下,主要致力於胚胎各部分的發育潛能、器官原基的決定,在決定過程中鄰近組織的影響,或者說主要集中在胚胎的組織與細胞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它們如何組排,從這方面分析和了解胚胎發育,但卻忽略了對發育機理的追索。
直到40年代,由於組織化學、生物化學的滲透,發展起化學胚胎學,希望由發育中的化學變化了解發育。這在實質上是從另一個側面敘述胚胎發育。這一個發展階段為以後的發育生物學創造了條件,使得胚胎學家較容易地接受來自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影響。
盡管在實驗胚胎學的早期曾經探討過細胞核在發育中的作用,如T.H.博韋里曾經指出染色體在發育中的重要作用,並且不斷有涉及遺傳與發育的工作,但是由於證實了核的全能性以及關於鑲嵌型卵子的研究,細胞質在發育中的重要性更受到重視。占相當比重的關於器官發育的研究,始終未考慮細胞核的作用。直到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確定了遺傳物質的性質和構造,發現了遺傳密碼,揭露出蛋白質合成的機制,才使人們認真考慮基因在發育中的作用,以及細胞分化的機制──在產生出構成有機體的各種細胞類型的過程中,基因是怎樣地被控制的。在這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發育生物學。
由於認識到,外表相去甚遠的植物和動物在發育上有很多共同點,有些簡單的有機體(如藻類和粘菌)是研究細胞分化的非常有利的模式系統,發育的過程不僅僅出現在一個有機體的胚胎發生期間,而且出現在整個生命期間的各個階段,這就使發育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遠比實驗胚胎學擴大了。

6. 發育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有哪些

發育生物學是生物科學重要的基礎分支學科之一,其研究內容和許多其他學科內容相互滲透、錯綜聯系,特別是和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關系最為緊密。其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從分子水平、亞顯微水平和細胞水平來研究分析生物體從精子和卵的發生、受精、發育、生長直至衰老死亡的過程及其機理。

7. 請問:發育生物學是一個怎樣的學科前景怎樣國內那些大學或機構的發育生物學研究比較出色謝謝!

建議你轉其他分支學科...... 很明顯,現在大學里奮戰在 發育生物學 這門課的老師們都是博士級別... 並且年齡不小,時常在課上還給我們抱怨沒有經費等問題.

這個學科偏重理論研究,在國內前景不是很好

喜歡的話,出國深造吧

8. 發育生物學有哪些研究熱點

1體軸決定
2 中胚層分化與器官的設定
3 細胞分化(幹細胞、細胞凋亡分化決定、基因的重編程、體細胞克隆)
4 發育調節與信號通路
5 神經發育、行為的發育
6 發育與進化

9. 簡述發育生物學的概念及學習發育生物學的意義

發育生物學(developmentalbiology)是生物科學重要的基礎分支學科之一,研究內容是和許多其他學科內容相互滲透、錯綜聯系,特別是和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關系最為緊密。其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從分子水平、亞顯微水平和細胞水平來研究分析生物體從精子和卵的發生、受精、發育、生長直至衰老死亡的過程及其機理。

從發展的歷史來看,發育生物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它是在胚胎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才正式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敘述胚胎學、比較胚胎學及實驗胚胎學發展為化學胚胎學及分子胚胎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的學科,也是上述這些學科的綜合和進一步的發展。八十年代起,由於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應用,發育生物學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門學科的研究內容發展到配子的發生和形成;受精過程;細胞分化及形態形成,包括發育過程中不同細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及空間關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進而產生出各種細胞類型,最終器官表型特徵的出現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發育時期的表達、控制與調節,基因型和表型表達之間的因果關系;發育過程中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細胞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外界因素對胚胎發育的影響。其中細胞分化是發育生物學中的核心問題。

它是生物學領域中最具挑戰性的學科之一。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迄今,生物學領域的重大進展都與發育生物學有著密切的關系,或者就是發育生物學的進展。發育生物學成為了近年來世界上生命科學最活躍和最激動人心的研究領域。 發育生物學又是一門應用前景非常廣泛的學科,有關生殖細胞發生、受精等過程的研究是動、植物人工繁殖、遺傳育種、動物胚胎與生殖工程等生產應用技術發展的理論基礎。有關細胞分化機理、基因表達調控與形態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關系研究,是解決人類面臨的許多醫學難題(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與組織培養等新興的醫學產業工程發展的基礎,也是基因工程發展為成熟的實用技術的基礎。

10. 談談學習發育生物學的感想

生物學生物科學專業就業前景,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背景知識,包括很多其他的專業知識,從而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學習課程包括普通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胚胎學和遺傳學。貢獻的學習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課程提供必要的了解,適當的背景和生物學的方法理論。

專業學習計劃的目的是發展科學思維的創造性和批判性的理解和認識,也是參與的過程中,理解生命現象。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可能會很樂意處理人,數據和活動。他或她應該有一個計劃,組織,分析,批判和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交流時,要注意的細節和洞察的關系最基本的方面的人才。個人特性也可能包括好奇心,決心,積極主動,自我約束和創造力。工作

- 農業科學家

- 生物研究

- 生物化學

- 生物攝影師

- 生物統計學家

- 植物學家

- 學院教授/研究員

- 消費品研究員 / a>
- 生態

- 教育節目製片人

- 昆蟲學家

- 環境教育

BR />
- 環境影響專家 - 水產養殖生物學

- 基因顧問

- 園藝學

<BR / - 工業衛生 -

保險理賠的代表 - 海洋生物學家

- 制葯技術

- 醫學插畫

- 微生物學家

- 策展人

- 核醫學技術人員

- 公園博物學家

- 醫學研究人員

- 葯品學者

- 醫生
> - 植物病理學家

- 專業雜志的編輯器

- 衛生官員
- 科研技術人員

- 研究員

- 科學圖書館館長

- 科普作家

- 科技插畫

- 技術信息專家

- 技術中學教師

- 技術代表,銷售員 BR />
- 技術作家

- 毒理學家

- 獸醫

- 野生動物管理

- 動物園管理員,主要

潛在僱主的市場:

- 學院,大學和其他教育機構

- 咨詢公司
/> - 化肥和種子公司

- 食品工業

- 溫室

- 醫院

- 實驗室 BR />
- 地方政府

- 木材,紙張和砍伐森林,軍事部門

- 一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
</ - 制葯公司

- 民營工業
- 公共衛生服務

- 中學

BR /> - 科學出版公司 - 動物園

閱讀全文

與發育生物學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