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大革命過程和結果
過程: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3個等級的三級會議已經有175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
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
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釋放七名犯人,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結果: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國的政治體制。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1)大革命成果擴展閱讀:
起因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者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
2. 法國大革命時期有什麼成果拜託各位了 3Q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階級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它是一次歐洲范圍的革命,推動了歐洲的反封建斗爭,並為歐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法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 哪段時間稱之為「大革命」「大革命」時期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什麼
有很多大革命,比如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請問你問哪種??
4. 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指什麼它是通過什麼法律手段來鞏固大革命成果的
材料二:
「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渡過的。」——列寧
====================
(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是指什麼?它開始的標志是什麼?它是通過什麼法律手段來鞏固「大革命」成果的?(3分)
答案
2)法國大革命
攻佔巴士底獄
頒布《人權宣言》
5. 國民大革命最主要成果是什麼簡單點!
終結了北洋軍閥16年的統治,建立了起碼形式上全國統一的國民政府。
6. 國民革命運動(大革命)的事例
1924年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參加和幫助下,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之後創辦黃埔軍校,建立國民革命軍,組織國民政府。進行東征和南征,平定了反革命叛亂,推動革命迅速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爆發,掀起了全國的群眾革命高潮。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兵北伐,攻佔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部分地
區。1926年冬至1927年春, 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大革命高潮。在革命形勢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帝國主義加緊干涉中國革命,國民黨右派加緊勾結帝國主義,篡奪革命領導權。中國共產黨內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占據領導地位,一味妥協退讓。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亦發動反革命政變,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大革命遂告失敗。
大革命的成果,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制,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宣傳共產黨的綱領,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黨開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
失敗原因:中外反動勢力過於強大,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共合作遭到破壞;共產黨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
教訓: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7. 法國大革命取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法國大革命發生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之後,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重要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具有規模大、革命最徹底的特點,它不僅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而且還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環。法國大革命高潮過後,拿破崙逐步上台,並建立帝國,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時期的革命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大革命的繼續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對外戰爭的形式把法國革命的成果推廣到歐洲其他地區,使資本主義文明得以在歐洲傳播。
8. 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是什麼
法國大革命的另一個成果就是使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在歐洲大陸勃然興起。
中世紀時,所有西方基督教徒都屬於天主教會,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羅馬帝國的普濟主義存在於天主教會,存在於拉丁語,存在於神聖羅馬帝國中,雖然神聖羅馬帝國是個搖搖欲墜的國家。因而,在那些世紀里,民眾應忠於國家這一點是無人知曉的。相反,大多數人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艮第或康沃爾的居民,只是最後——如果實在要說的話——才是法蘭西人或英格蘭人。
民族主義在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時期中得到了最大的促進。法國革命要求所有法國公民都說法語即「中央的或國家的語言」,來代替許多地區方言。它建立了公立小學網,來教授法語和灌輸對國家的熱愛。法國革命也促進了報紙、小冊子和期刊的出版,這些讀物寫得粗淺、通俗,因而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法國革命還創立了如國旗、國歌和國家節日那樣的民族主義儀式和象徵。
19世紀,民族主義成為歐洲歷史中的一個主要因素,以後又成為20世紀世界歷史中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是,在19世紀後半世紀,它變得愈來愈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其原因在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在於俾斯麥用馬基雅維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稱的「鐵血」戰爭成功地統一了德國。
自由主義是歐洲第二個影響世界的偉大的主義。由於法國大革命的推動,到19世紀末葉,成年男子選舉權已在西歐大部分國家被使用。甚至受崇敬的自由放任主義原則也逐步得到修改。一種新的、民主的自由主義發展起來,它承認國家對全體公民的福利所負的責任。因此,西歐各國由德國帶頭,紛紛採納了種種社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老年養老金,最低工資法,疾病、事故和失業保險,以及有關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的法規。民主的自由主義的這些改革已成為我們當今時代的福利國家的前奏。
9. 國民革命取得怎樣的成果
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