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第七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

第七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12-19 08:29:32

㈠ 十八大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創新取得哪些成果

1、我國TD-LTE產業鏈日趨成熟,2015年末4G用戶數超過3.8億;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運營總里程達1.9萬公里,佔世界的60%以上,並進軍海外市場;

2、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銷售和交付運營;油氣開發專項再造一個西部大慶;半導體照明技術加快應用推廣,2015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42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

3、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的新紀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以及阿帕替尼、西達本胺等抗腫瘤新葯成功上市。

(1)第七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北京、上海積極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初見成效,區域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啟動。

2015年江蘇、廣東、山東和北京等地區研發經費超過1000億元,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陝西等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3-2014年,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創新活動企業佔比分別為44%、39.8%、37.9%和26.3%,天津、江蘇、浙江、廣東、陝西等地區位居前列。你追我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㈡ 北京市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項如何評分越詳細越好

只有主管部門才知道,評委需要到參加評獎時才能知道,知道後再說就算違紀了。

㈢ 甘肅省有幾位第十二屆優秀青年志願者獲得表彰

甘肅省有幾位第二十二屆優秀青年志願者獲得表彰這卡真的沒發現

㈣ 甘肅省精準脫貧七個一批的具體內容

甘肅省在精準識別、完善建檔立卡數據、摸准脫貧需求的基礎上,精準實施 「七個一批」脫貧攻堅:

1.發展生產脫貧一批

2.轉移就業脫貧一批

3.易地搬遷脫貧一批

4.生態補償脫貧一批

5.教育脫貧一批

6.醫療救助脫貧一批

7.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

(4)第七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省委十二屆十七次全體會議和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精神,持續推動落實「1+17」精準扶貧方案,深化行業扶貧的成效,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要求,現就加強和完善「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到戶措施,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清單式管理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精準聚焦貧困人口。省扶貧辦要加強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數據統計分析,及時向省直相關行業部門提供通過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易地搬遷、生態保護、加強教育、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等「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措施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初步數據。

省直相關行業部門要按照行業政策和標准,組織指導本系統進行逐戶核查,根據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找准「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對應貧困人口、區域分布和具體類型,形成通過本行業精準扶貧措施實現精準脫貧的管理清單,並及時對接到全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

作為行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措施落實、進度統計、巡查督查和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據,由行業部門實行動態管理,確保「1+17」到戶政策的落實,確保貧困人口得到實實在在的扶持。

二、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省直相關行業部門要加強「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行業扶貧政策的梳理和對接爭取,對「1+17」方案裡面涉及到但扶持力度沒有中央大的,按照中央部署加大扶持力度;方案裡面沒有但中央已經部署的,進一步充實完善,加快推進落實;

中央沒有涉及而我省已經推進的,繼續兌現承諾,加大力度實施。要組織指導本系統逐戶逐人掌握致貧原因,找准行業扶貧政策項目與貧困戶脫貧需求的結合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督促落實到戶到人幫扶措施,確保每個貧困人口有行業部門政策幫扶,按需求落實幫扶措施。

對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要留出緩沖期,在攻堅期內保持相關行業扶持政策不變,支持力度不減,確保實現穩定脫貧。

三、建立到戶工作台賬。省直相關行業部門要對核准後的通過「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措施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摸清特殊困難和需求,逐級分類建立到戶工作台賬,明確幫扶責任、幫扶內容、完成時限,實行一戶一策、掛圖作戰。

改進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行業措施落實進度的統計方式,由行業部門按行業政策標准負責統計內容設計,統計數據採集、審核等工作,每季度負責在全省大數據管理平台錄入,做到信息真實、資料齊全、數據准確、賬實相符,從源頭上解決行業統計數據和大數據平台統計數據「兩張皮」的問題。

四、加強行業動態管理。各級行業部門要按照「1+17」精準扶貧政策,實時監測行業精準扶貧措施落實情況,做到底數清楚、扶持精準,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特別是對返貧、新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時納入給予扶持;

對當年預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根據退出驗收辦法,制定完善行業具體驗收標准,並據此提出認定意見,為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退出和貧困縣摘帽提供依據。

五、強化工作指導培訓。省直相關行業部門要根據《甘肅省貧困退出驗收辦法》和《全省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實施方案》規定的考核驗收標准,制定本行業系統清單式政策措施到戶到人實施方案。

圍繞「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行業指標,加強對基層幹部的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使基層幹部熟悉和掌握行業到戶到人政策措施,著力提升做好行業精準扶貧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開展調研督查,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推廣典型,不斷推動行業精準扶貧到戶到人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六、嚴格各級工作責任。各市州、縣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層層落實責任,充分調動和發揮各行業部門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構建起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做到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履職盡責。

要健全完善行業部門定期述職制度和行業扶貧考核監督機制,把行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實情況作為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嚴肅查處到戶到人脫貧措施弄虛作假、編造數據等問題。

網路-甘肅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㈤ 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的所獲成就

幾年來,我院依靠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市場信譽在地質勘查、礦業開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工程物探、樁基動測、地質災害勘察設計、環境質量評價、岩礦測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和優秀勘察獎。比較突出的有:西藏林芝、米林幅區化國家招標項目;黨河南山銅金礦普查國家重點片項目;敦煌機場改擴建工程勘察項目;甘肅省城市供水資源評價及其保護對策的水文地質勘察項目;蘭州世紀廣場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的岩土工程項目;隴西酒精廠技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甘肅省武都縣甘家溝滑坡泥石流綜合勘察及其防治工程設計項目。實驗測試方面曾為金川銅鎳礦、小西弓中型金礦、昌馬金礦、鎖龍金礦、鹿兒壩金礦等礦床的勘查、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測試數據。特別是金、鉑、鈀定量測試和化探樣品中銀、銅等40多種元素的定量光譜分析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質量穩定可靠。院建築工程隊自94年建隊以來,承攬了十多項工程,其中「永登縣教育大廈」被評為優質工程,於1999年被蘭州市授予「重合同,守信譽」企業稱號。

㈥ 丁斌的獲獎成果

1、負責的「汕尾電力調度中心大廈」 室內設計項目獲第一屆「金海螺」國際設計競賽活動優秀獎。
2、參與的「天倫萬怡酒店」 室內設計項目獲2004年亞太地區室內設計金獎。
3、2006年撰寫的論文「淺談現代室內光環境設計」被中國藝術報評為創新論文一等獎。
4、2007年因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大賽成績出色,獲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學生聯合會等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證書
5、2007年被評為學校學年度優秀教師。
6、2008年被評為學校年度優秀教師。
7、2008年撰寫的論文「項目化課程在室內設計專業中的具體應用」獲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三等獎及廣東省高教廳頒發的一等獎。
8、2008年主持的「室內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教研課題獲院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並被學院推薦參加廣東省教學成果的評選。
9、2009年撰寫的論文「未來居住區的新設想」獲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第八屆學術年會優秀獎,是評選出來的年度十篇優秀論文之一。
10、2010年在廣東省傢具協會主辦的「最具行業影響力獎項」評選活動中榮獲 「教育工作特別貢獻獎」。
11、2011年負責組織我院師生開展第十四屆科技創新節活動,榮獲學校第十四屆科技創新節團體組織獎一等獎。
12、2012年負責組織我院師生開展第十四屆科技創新節活動,榮獲學校第十五屆科技創新節團體組織獎一等獎。
13、2012年撰寫的論文「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培養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參加由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徵文活動中獲入選。
14、指導學生獲獎:
2007.06,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太陽新城」 獲學院第一屆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以及第九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大賽一等獎,主辦機構: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2008.06,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水靈居——海濱城市建築節水設計的探討」 獲學院第一屆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特等獎,以及第六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銅獎,主辦機構: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2008.06,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汕尾地鐵規劃與策劃」第六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銅獎,主辦機構: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2008.06,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隔牆之美——居住空間設計的探討」獲第二屆廣東省大學生室內設計大賽二等獎,主辦機構: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2009.09,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綠色公廁設計」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及優秀組織獎,主辦機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11,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麋鹿·印象」獲搜狐·奧特朗杯第六屆中國室內設計明星博客大賽廣州賽區金獎、全國組總冠軍。2009.11,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獲全國高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競賽三等獎。2010.05,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圊之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創業企劃書」獲第七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銀獎,主辦機構: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教育廳等。2010.12,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古色木香」獲2010年澳門國際荷花杯酒店傢具設計的大賽優秀獎及LOGO設計大賽獲優秀獎;主辦機構:澳門設計師協會、廣東省傢具協會。2012.05,指導學生的四個參賽作品都獲廣東省第八屆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銅獎。2012.08,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生態幼兒園」榮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科技競賽二等獎 。

㈦ 曾國屏的學術成果

(1)著作類(含譯著、教材)
沈小峰,吳彤,曾國屏.自組織的哲學,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魏宏森,曾國屏.系統論——系統科學哲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曾國屏.自組織的自然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胡顯章,曾國屏主編.科學技術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李正風,曾國屏.中國創新系統研究——技術、制度與知識.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曾國屏,李正風主編.世界各國創新系統——知識的生產、擴散與利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胡顯章,杜祖貽,曾國屏主編.國家創新系統與學術評價——學術國際化與自主性.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李正風,曾國屏主編.走向跨國創新系統——創新系統理論與歐盟的實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曾國屏,李正風,段偉文等.賽博空間的哲學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曾國屏副主編,自然辯證法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黃順基主編,陳其榮、曾國屏副主編)
譯著:
M.艾根,P.舒斯特爾.超循環論.曾國屏,沈小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
埃里克·詹奇.自組織的宇宙觀.曾國屏,宋懷時,吳彤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克勞斯·邁因策爾.復雜性中的思維——物質、精神和人類的復雜動力學.曾國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柯林頓,戈爾.國家利益中的科學.曾國屏,王蒲生譯.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1999
J. 齊曼.技術創新進化論.孫喜傑,曾國屏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J. 齊曼.真科學——它是什麼,它指什麼.曾國屏,匡輝,張成崗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叢書類(含科普)
曾國屏副主編.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自然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曾國屏主編.新視野叢書(兩輯共15本).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1996
曾國屏主持.三思文庫·賽博文化系列(4本).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曾國屏主編.科教興國譯叢(6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曾國屏副主編.創新研究叢書(6本).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2001
(3)論文類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學研究》、《中國軟科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約50篇,其他種種論文、文章多篇。
在High Ecation and Instry、《中國評論》等國外期刊、港台期刊以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多篇。 (一)科學技術哲學問題類項目
1. 承擔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0世紀科學思想的演進與唯物辯證法的若干問題」(1993-1996)
2. 承擔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賽博空間的若干哲學和文化問題」(1998-2001)
3. 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完成教育部十五規劃基金項目(01JA720028).當代科技發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2002—2007)
4. 承擔完成教育部社科重大攻關項目:「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張再興總負責)的「網路環境下主客體關系與網路思想教育」(子項目)(2003-2007)
5. 承擔完成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重點資助項目《馬克思主義體系的堅持、發展和創新研究》(黃楠森總負責)的「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子課題),2009年完成
6. 馬工程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導讀》課題組主要成員(2009-2011)
7. 馬工程項目《科學技術哲學》課題組主要成員(2009-2011)
(二)科學技術與社會、科技戰略與科技創新類項目
8. 承擔完成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課題「學術國際化與自主性關系研究」(1998-2001)
9. 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完成國家軟科學課題「我國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戰略研究」(1999-2001)
10.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軟課題「科學基金促進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的機制、途徑和對策研究」(2000-2002)
11. 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03AZX004),知識資本全球化及我國科技創新的若干理論問題(2003-)
12. 承擔完成中國科協科普專項基金,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05-2008)
13. 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70641009):現階段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協調機制研究,(2006 -2007)
14. 承擔完成:北京市昌平區發改委,昌平文化產業對策研究,2006
15. 承擔完成清華大學(Center of S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與東京大學合作項目(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Tokyo):Research Project on IT innovation in China,(2006-2007)
16. 承擔完成中國科協科普項目,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監測評估體系研究工作方案,(2006-2007.2)
17. 承擔完成中國科協科普資助項目(07060108),科普與文化產業結合問題研究,(200708-200901)
18. 承擔完成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自主創新支撐體系的軟科學研究(子課題),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課題承擔單位),項目編號:2006DGS1K013-2,(2008-2010)
19. 承擔完成歐盟第七框架計劃項目(子項目),ICT標准形成過程比較研究,(2008-2010)(EUROPEAN COMMUNITY FRAMEWORK 7 PROGRAMME,「China EU Standards: China E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Research Partnership(2007-2009))
20. 承擔完成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委託「軟科學研究項目」:科學普及與西部製造業自主創新戰略研究,(2008-2009)
21. 承擔完成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中關村科技園內生增長機制研究,(2008-2009)
22. 承擔完成科研誠信建設專項,國家科研項目承擔單位科研誠信建設狀況典型調研,(2007-2008)
23. 承擔完成清華大學・野村綜研中國研究中心,《中-日的科學政策與知識產權戰略比較研究》,200811-200903
24. 承擔完成清華大學(Center of S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與東京大學合作項目(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Tokyo),Research Project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China(2009)
25. 承擔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國際科技合作中知識產權管理狀況調查,(200901-200912)
26. 承擔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研究項目),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國際比較研究,(200906-201005)
27. 承擔深圳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項目,深圳市專利應急及預警可視化分析平台建設,(2009-2010)
28. 承擔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市南山區知識產權分項資金,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專利信息分析平台建設,(2009-2010)
29. 承擔完成國家發改委,建設創新型國家研究,(2009-2010)
30. 承擔深圳市發改委,「後危機時代」下深圳市把握戰略機遇搶占經濟發展制高點策略研究,(2010)
31. 承擔中國科協調研課題,新時期中國科技發展道路與模式研究,(2010-2011)
承擔以及參與其他課題多項 合編著《開創復雜性研究的新學科》1994年獲北京市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合著《系統論——系統科學哲學》1996年獲北京市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獨著《自組織的自然觀》1998年獲北京市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合著《中國創新系統研究》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合主編《科學技術概論》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㈧ 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首屆)

衛部頒發家級獎勵要參加晉級等要看組織相應機關解釋與認程度能比省部級要高或平級祝順利

㈨ 第七屆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覽會金獎,是省部級獎項嗎

中華全國總工會雖然級別是正部級,但其性質屬於群眾團體,也不是技術創新、發明創造回的直接主答管部門。因此一般不會被認定為是省部級獎項或國家級獎項。

以下認定標准供參考:
(一)國家級獎項認定標准:對由國家級主管部門直接組織的全國性競賽所設獎項,或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及其直接主管(聯合)的全國性學術團體組織的全國各類大學共同參加的競賽所設獎項。
(二)省級獎項認定標准:對省科技成果和由省(部)級主管部門直接組織的省級競賽所設獎項,或由省政府廳(局)聯合省級學術團體組織的全省各類大學共同參加的競賽所設獎項。

閱讀全文

與第七屆甘肅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