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學院網址:[http://www.scut.e.cn/architecture/]
咨詢電話:020-87112365,020-87111335
建築學院始創於1932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學院具備: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建築設計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6門國家級精品系列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5門省級精品課、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個省級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在2016年的國家學科評估中,建築學國內並列第三、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國內並列第六。學院現由建築系、城市規劃系、風景園林系、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南方建築》雜志組成。
擁有水平高、學緣廣、梯隊合理、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4人,其中教授37人,副高級職稱46人;博士學歷94人,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60人;工程院院士1人,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4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3人、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人。學院教師主持設計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北京奧運會場館、廣州亞運會場館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精品工程。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廣東省教學成果獎7項。
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等三個一級學科均具備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依託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水平設計院等教學科研實踐平台,以及與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設計機構共建的校外實踐基地和協同育人平台,構建了「學研產」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常態化、多層次的國際化教學交流,通過國際雙學位聯合培養、國際聯合教學工作坊、國際交換生計劃,為學生自我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依託涵蓋建築設計、歷史、技術等領域的全系列國家級精品課程等優質教學資源,建立了兼顧大學科基礎與專業深化發展的教學體系。在校內公共設施基礎上,為學生配備獨立專用的學習空間、資源豐富的專業圖書館與圖檔資料室、設備先進的創新實驗空間及充分共享的設計展示空間。在校內學習之外,為學生提供貫穿全培養過程的美術寫生、建築測繪、專題調研、國際考察等多樣化國內外實踐學習條件,提供參與高水平科技研究、設計實踐、設計競賽的競爭性機會。
2. 我是今年的高三畢業生,想去長沙理工大學,望知情人士,幫忙介紹一下此所大學
雲塘一辦公樓長沙理工大學由原國家交通部所屬的長沙交通學院與原國家電力部所屬的長沙電力學院合並組建,經教育部2003年4月批准。學校坐落在歷史名城長沙市,臨滔滔湘江水,望蔥蔥桔子洲;校園芳草流青,秀木蒼翠,理風文樂,激濁揚清;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和園林式單位。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湖南省重點建設高校、交通部、國家電網公司和湖南省聯辦共建高校,教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確定的國防人才選拔培養高校,教育部與國家民委組織實施的少數民族人才培養計劃合作高校。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是「湖南省文明高校」、「黨建工作先進高校」和首批「湖南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社會聲譽不斷提升,步入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新階段。 學校現有金盆嶺、雲塘兩個校區,校園佔地182.57萬平方米(合2738.55畝),校舍總建築面積98.34萬平方米,國有資產14.8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7億元。全校藏書總量314.23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70.43萬冊,中外期刊3192種,擁有集借閱、查詢、檢索功能於一體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建有主幹千兆、部分萬兆的網路核心系統,多媒體教室與語音實驗室座位10633個。體育運動場地18.54萬平方米,其中室內體育場館3.45萬平方米。 雲塘二辦公樓學校擁有一支學歷、職稱、年齡、學緣等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882人,其中正高職稱241人,副高職稱629人,博士326人,碩士866人。學校外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師資隊伍中現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6人,交通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交通部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領軍人才1人。 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為主的多層次培養高級人才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學校設有17個教學院(部),54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和MBA授予權以及授予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資格。 學校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條件日臻完善。擁有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特色專業,6個湖南省特色專業,1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省級基礎課示範實驗室,15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學校設有81個研究所,56個實驗中心(室),其中有亞洲最大的路面直道實驗中心,中南地區最大的港航實驗中心,華南地區最大的結構實驗中心,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振動與雜訊實驗室和電力系統綜合實驗室,具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公路工程實驗室,交通部重點實驗室—道路工程實驗室,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橋梁工程實驗室和高效熱交換技術及設備實驗室。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豐富,功能完備。校園網路系統方便快捷,多媒體教學設施齊全。學校科研與科技產業向著高層次、大總量的方向發展,形成了以應用研究為主,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研究為輔的科研工作格局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近五年來,已完成國家級課題19項,獲國家級科研和教學成果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200多項,在研科技項目經費總額逾8000萬元。2009年,我校科技成果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共有5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其中由學校主持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4項。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20659人(不含三本10090人),其中本科生1912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166人。自建校以來,向社會輸送了14萬余名畢業生,歷屆畢業生受到社會歡迎,大多數畢業生成為單位的骨幹,不少人相繼走上重要技術崗位和領導崗位。「傳承『鋪路石精神』,主動服務國家基礎產業,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面向基層培養應用型人才」已成為該校主要的辦學特色。 雲塘學術交流中心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始終注重人才培養質量,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普通高校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暨「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建築設計優秀作業觀摩與評選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獲得60多項次國家級獎勵。特別是在2004年、2005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共獲團體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個人特等獎2項、一等獎11項,2005年總分躍居湖南省高校第一。在2005年「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該校選手榮獲第二名,刷新了湖南省屬高校的歷史最好成績。在2005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該校榮獲兩個國家一等獎;2009年11月1日我校學子的4件課外科技參賽作品參加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三等獎3項。2009年12月5日,我校在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在全國第十屆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中,我校獲得了4金1銀2銅以及多項4-8名的好成績,並獲得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男女合計團體第三名以及「精神文明代表團」稱號。在2005年全省大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中,我校榮獲女子團體總分第一、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學校團體總分第一;男子足球隊在全省大學生足球錦標賽上成功晉級前三名。畢業生以基礎好、素質高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學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依託培養幹部基地,現有在校空軍國防生410人。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及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簽訂了23份友好合作協議。學校具有招收和培養來華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資格,目前在校本科學歷留學生43人,近年來共派出100餘名在籍學生分別去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學習。 雲塘圖書館學校大力開展科學研究。2001年來,已完成國家級課題19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教學成果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200多項,目前在研科技項目經費總額達8000多萬元,科技服務產值6000多萬元。發表的學術論文總量7000餘篇,其中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60餘篇,出版著作200多部。 面向未來,長沙理工大學秉承「博學、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訓精神,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把學校建成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實現從教學型到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變,達到國內地方性大學的先進水平。 沁園春·長沙理工大學50周年校慶·朱文傑教授2006年10月2日 南楚承輝,劈立黌區,壽慶五十。看莘莘學子,志圖清遠,肩扛使命,四校同弛。電力交通,輕工水利,創論十大關系時。工業化,注紀元責任,格物致知。 理工術業高師,會文化名城展雄姿。喜垣邊拓址,博學務正;明德至善,礪淬求實。擊水中流,以觀滄海,何懼湍飛浪險之?開靈運,伴和諧盛世,飛躍如期。
[編輯本段]【院部設置】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雲塘九雲方鼎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土木與建築學院 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文法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水利、河海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 體育教學部 [1] 城南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網址:http://www.csust.e.cn/
3. 現任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是誰叫什麼名字謝謝!
現任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長是莫少群。
「十五」以來,南京師范大學在努力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同時,狠抓培養質量,取得了較好成效。獲得國家級研究生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1項,江蘇省研究生教學成果獎8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7篇,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教育碩士優秀學位論文21篇。
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14門,江蘇省研究生雙語教學改革試點課程4門。江蘇省研究生教改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34項。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研究生數學建模等大賽中共獲得全國一等獎11人次、二等獎40人次、三等獎及賽區獎73人次,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獲省級以上獎勵16項。研究生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對我校的畢業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評價。
4. 跪求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系資料
這個問題問得廣泛了~~
現在雖然在西北,但了解還不多,不過工業工程系好像是比較強的,擁有ford的研究中心,有單獨的研究大樓
至於其他的,你可以參考網頁http://www.iems.northwestern.e/
5. 西南政法大學最有特色的是什麼最好是大家都知道的
西南政法大學
[英]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西南政法大學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始建於1953年,是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重慶財經學院、貴州大學、雲南大學的法律院系而成。學校選址歌樂山下、烈士墓旁,旨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養愛國情懷。建校之初,學校得到了時任西南局負責人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又並入我校。
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既秉承了深厚的法學傳統,又吸納了公安教學的特色;師資隊伍中既匯集了當時西南地區的法學名流,又吸收了司法實務部門的業務精英,被譽為「新中國政法類的西南聯合大學」。
學校的發展歷史上,先後經歷了由西南大區、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慶市管理等多次隸屬關系變更。「文革」期間曾一度被迫停辦,1977年,學校經中央批准恢復招生。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點大學。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0年,由司法部直屬劃轉重慶市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模式。
西南政法大學已經形成了從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法學教育方面,成為全國公認的規模最大、學科體系最齊全,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社會貢獻突出,在全國法律界有良好影響的最大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建校54年來,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
學校圖書館藏書280萬冊(含電子圖書126萬冊),各種學術期刊1400餘種;學校擁有兩種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現代法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其中,法學專業刊物《現代法學》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並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世界著名期刊。
學校佔地面積近2000畝,由沙坪壩校區和渝北校區兩部分構成,各級各類在校學生20000餘人,設有民商法學院、經濟貿易法學院、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刑事偵查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外語學院、應用法學院等11個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有法學、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新聞學等17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經濟法、訴訟法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法學一級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政治學理論、新聞學、國民經濟學、外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為省部級立項重點建設學科,擁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4年,在教育部全國法學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法學學科整體全國排名第六;在中國管理科學院科學研究所主持的大學研究生院二級學科評價中,我校經濟法國家級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
近三年來,全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7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4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3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項目1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96項(其中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項),橫向課題52項,大型國際合作項目4項。2005年,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這是重慶市高校首次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2004年至2006學年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766篇,其中核心期刊821篇;2004年以來,被CSSCI檢索收錄617篇,出版著作88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一等獎7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27項、優秀獎7項。2001年、2003年,兩篇博士學位論文先後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學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利用,多名教師應邀為中央、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授課,受託參與20多部法律、地方法規的立法咨詢工作。
學校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了教學質量測評體系,完善實施了學分制、主輔修制、選修制、導師制、督導制等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有效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學校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達到12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重慶市級精品課程9門。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18項,其中有兩項教學研究成果分獲第四、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2年,有4部教材獲得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6年,有4部教材在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評獎活動中分獲一、三等獎和優秀獎,有6部教材獲准進入「十一五」規劃教材項目序列。
學校是全國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之一,近年來素質教育成果顯著。1998年以來,學校集體和個人先後獲得全國先進集體(2個)、三好學生標兵(2人次)、優秀學生幹部(1人次)、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1人次)等榮譽稱號;1999年至今,學校連續八年被重慶市和團中央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2002年,學校代表隊獲得第二屆全國「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冠軍;我校代表隊在第四屆、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銀獎,是政法類院校中唯一連續兩次進入決賽的大學;在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兩人榮獲二等獎;2004年,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兩人獲得特等獎,6人獲得二等獎;2005年,學校代表隊獲得西部和西安模擬聯合國比賽最佳代表隊獎、最佳立場文件獎和最具領導才能獎;2004年、2005年、2006年,我校青年法學會、演講辯論協會和大學生社會調查中心相繼被團中央授予「全國百優社團」的光榮稱號。2006年,我校合唱團在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銀獎,應邀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我校體育運動隊在重慶市和全國舉行的各項比賽中多次奪冠。2006年,我校男子排球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沙灘排球賽獲得冠軍,同時取得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沙灘排球賽資格;在首屆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中獲得亞軍,並作為亞洲唯一受邀請的排球隊參加將於2007年9月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大學生校際運動會。
學校一大批畢業生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的骨幹,有的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在2005年8月《當代中國法學名家》首批收錄的176名法學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入選32名,占入選總人數的近六分之一;在已進行的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中,我校共有15位學子入選,占所有50名入選者的30%。我校還有38位校友擔任了省部級領導職務,21人被任命為大法官和大檢察官。近年來,還涌現出了「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蘆振龍烈士、「全國模範檢察官」劉邦鬧等一批優秀校友。2006年初,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我國首個反映1952年以來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報告,並依此推出了「中國高校傑出校友榜」,我校以法學人才培養方面的傑出表現,奪得「青年法學家校友榜」第一名,也是進入該榜前十名中唯一的重慶高校。
學校積極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堅持走開放辦學的道路,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韓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堅持聘請長期外籍專家,接受外國留學生,並多次選派本校學生出國學習。學校還承辦了由司法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創建的「中國國家高級法律人才培訓中心」,項目面向海外進行學位培訓和短期培訓,為學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服務。
當前,學校正處於「第三次創業」的發展時期,面臨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全校師生員工將繼續秉承「博學 篤行 厚德 重法」的校訓,堅持「教學立校、科研強校、人才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為把西南政法大學早日建設成為立足重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以法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國家重點學科
經濟法學
訴訟法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
法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新聞傳播學
碩士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國哲學
倫理學
國民經濟學
政治學理論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企業管理
行政管理
專業學位點
法律碩士
西南政法大學網站:www.swupl.e.cn
西南政法大學論壇:www.xizhengren.com
西南政法大學招生:http://zsc.swupl.e.cn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二。
6. 浙江馬嶴中心小學徐璐瑤同學的獲獎作文
走進,參與新一輪作文大賽! 全國首個國家級中小學生寫作節慶 倡導「人人參與、快樂寫作」精神 秉承「公正、平等、激勵」競賽原則 不收任何參賽費,真正的公益作文賽事 關於舉辦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的通知 全國各中小學校,各級教育行政、教研部門,各地團委、少工委、少年宮: 為促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標作文教學新要求,檢驗和展示新時期全國中小學創新作文教學成果,進一步激發中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和發現一批少年作家,全面提高新一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中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會、全國中小學寫作學會、中華少年作家協會、新風教育雜志社(中國出版集團主管)決定自2005年11月—2006年5月聯合舉辦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 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面向全國在校中小學生,以寫作競賽為主體活動,以提高全國中小學生整體寫作水平為目的,是全國首次設立的國家級寫作節慶,也是主辦單位繼成功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萬校中小學生新作文大賽、華夏之星全國小學生創新作文國家級獎評選大賽後開展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語文賽事活動。現將活動具體內容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中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會 全國中小學寫作學會 中華少年作家協會 新風教育雜志社(中國出版集團主管) 二、徵稿對象: 全國在校中小學生,設小學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和初中組、高中(含中專、中技、職高)組五大組別。 三、徵稿范圍及要求: 徵文題材不限、體裁不限、課內課外習作不限。命題作文、自由擬題、想像作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寓言、故事、童話、散文、詩歌、日記等均可參賽,鼓勵短文,每人限投一篇。 徵文要求貼近實際,富於想像。倡導自在寫作,自主寫作,突出自我與個性,展現才情與風采。凡創新作文、創意作文、放膽作文、性情作文都受歡迎。語言力求清新自然,妥帖生動。 四、獎項設置: 為激發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熱情,本著鼓勵、激勵原則,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設獎面寬,獲獎比例約為30%—40%。每個參賽組別均設立國家級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特別優秀的,授予「中國少年作家之星」榮譽稱號(每組十名)。 所有獲獎作者均頒發蓋有主辦單位印章的精美防偽證書,彰顯榮譽。部分獲獎作文還將入編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的《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少年作家文選》,「中國少年作家之星」將無償入選書籍封面,向全國推廣。 五、參賽方式: 本次徵文一律為團體參賽,由各單位集體組織(可以學校、年級組、班級為單位,也可以各級教育行政、教研部門等為單位),統一寄發。 參賽作文一律用稿紙謄寫或電腦列印,要求工整、清晰(卷面潦草者謝絕參評),並在題目下依次註明作者姓名、學校、班級、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指導教師姓名(未註明指導教師的,不再補發證書)。 徵文郵寄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北九路郵局1759號信箱《新風教育》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徵文辦公室馬迎春老師收,郵政編碼:110002。 徵文截止日期:2006年5月31日(以當地郵戳為准)。 根據各校工作安排具體情況及教師職稱評定特殊要求,本次徵稿採取隨到隨評、先到先評的原則,獎項評完後即下發證書,望各參賽單位及時組稿、寄稿。 六、組織表彰: 為表彰先進單位,表獎優秀輔導(組織)老師,本次徵文特設如下獎項: 1、集體獎:對組織100篇以上作文參賽的單位頒發「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優秀組織獎」,成績優異的授予「全國中小學寫作教育傑出單位獎」,負責人授予「全國中小學寫作教育核心領導人」特別稱號。 2、園丁獎:根據學生獲獎等級設「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特別輔導」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若干名,特別突出的授予「全國中小學寫作教育骨幹教師」榮譽稱號。組織老師獎參照輔導獎最高獎設定。 3、成果獎:凡組織參賽作文超過100篇的單位可按3%的比例報送教師論文,由主辦單位免費頒發優秀論文等級證書,做為職稱評定重要成果。 此外,中國出版集團主管的國家級期刊《新風教育》還將在2005年11月刊—2006年11月刊上,擇優對參賽學校進行無償宣傳,樹立寫作名校典型(刊出後贈送樣刊)。 七、注意事項: 1、徵文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 2、各單位可將參賽作文進行等級初評,作為組委會評獎時參考依據。 3、寄稿時務請寫清校長、教學副校長等參與領導的姓名,以免遺漏獎項。 4、出於安全因素,本次徵文不接受電子投稿。 5、來稿一律不退,主辦單位對參賽徵文有處置、宣傳、出版權。 6、本徵稿方案可參見2005年11月23日、30日出版的《中國教育報》。 八、鄭重聲明: 本次徵文為純公益性質,鄭重承諾不收取任何參賽費、評審費、證書工本費。獎項評定後,獲獎證書及時免費下發,不發入圍通知,不變相收費,請各單位放心組織參賽。 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寫作節徵文辦公室 通訊地址:110002遼寧省沈陽市北九路郵局1759號信箱 工作電話:024—86272623、86272923、86274623 聯系人:馬老師、張老師、趙老師 辦公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岐山中路59號《新風教育》雜志中國少年記者中心 官方網站:http ://www .e88.com(教育互聯·論壇/新風教育/新風少年專欄) 中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會 全國中小學寫作學會 中華少年作家協會 新風教育雜志社 二OO五年十一月一日
7. x西華大學和西南石油大學那個好些
若是比教學質量的話。
西華大學的前身是四川工業學院,和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後改名為西華大學。教學質量只能說是一般。其中理科方面稍微好一點,文科方面則有點。。。。。你可以參考以下網址了解:http://ke..com/view/4661.html?wtp=tt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在二本院校中名列前茅。而且由於能源危機,西南石油大學的就業率十分高。你可以參考以下網址了解http://ke..com/view/5888.htm
所以,教學質量西南石油大學獲勝。
若是比收分的話。
西華大學的調檔線大概在二本以上30分左右,車輛和機械的分數會高個10到20分,因為像樓上說的是西華大學的王牌專業。
而西南石油大學二本的調檔線卻是在二本線下10分以內。而個別專業特別是石油,因為是重本專業所以是在重本線上20分以上收分。
所以,收分也是西南石油大學獲勝。
但是,若是比地理位置的話。
西華大學在成都市郊,西南石油大學第一年大多數專業在南充(但第二年會轉到新都校區)。
所以,地理位置西華大學略勝一點。
建議樓主根據自己的分數來報考,若是理科生的話一本超過20分以上就報西南石油大學的重本專業,而若是在重本周圍(分差在10分)就報西南石油大學的二本專業,而若在二本線上3,40分就報西華大學,它的機械和車輛,材料,土木等也是不錯。而如果是文科生就不要報西華大學了。
說了這么多,樓主該給分了吧。(*^__^*) 嘻嘻……
8. 北京交通大學專科
北京交通大學專科是很好的。學校在被稱為「學府勝地」的北京市海淀區建有東西兩個校區,總面積近1000畝,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在山東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各校區均具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校園環境優美。
在河北省黃驊市建有北京交通大學海濱軌道交通綜合研發實驗基地,佔地面積233畝;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著力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國際教育培訓的示範區。
北京交通大學其他情況簡介。
北京交通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成績斐然,為國家與行業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
學校有在校本科生16153人,博士研究生2908人,碩士研究生10014人,成人學生5270人,外國留學生全年累計1363人。近三屆本科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近三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評選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以上內容參考北京交通大學——學校簡介
9. 合肥工業大學的法學專業怎麼樣
合肥工業大學的法學專業還是挺不錯的,在學校內法學雖然不是王牌專業,但是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不用擔心專業好不好。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
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來校視察指導工作,鄧小平同志1979年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9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效果顯著。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其中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9項。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
擁有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2個,學生在「互聯網+」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與「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賽事中取得包括金獎在內的一系列優異成績,連續多年居《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各項榜單前列。
學生橋牌隊多次代表中國青年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大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
以上參考:合肥工業大學官網——工大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