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內容
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完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劃定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過1.3萬億斤,產能再上一個新台階,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耕地方面,會議提出,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建設高標准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
(1)農村工作成果展前言擴展閱讀:
會議還提出,要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提升收儲調控能力,堅持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范圍。各地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行黨政同責。
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要繼續抓好生豬生產恢復,促進產業穩定發展。要支持企業走出去。要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
2.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內容和精神是什麼
一是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二是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三是要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
四是要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五是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
六是要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農村工作成果展前言擴展閱讀: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
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
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要扛起政治責任,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以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
3.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哪些成果
今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全國各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以實專干促振興,農業農村經屬濟活力明顯增強。盛夏時節,海南省嶺腳村這家蓮霧合作社正忙著做標准化培訓,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建設共享農庄,發展休閑旅遊。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一二三產業融合促使訂單生產農戶的比例達到45%,經營收入增加了67%。其中,農村電商帶動2800多萬人就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帶動就業超過1100萬人。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4. 鄉村振興 農村工作思路方法是什麼
繼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立足當前、面向長遠,就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具體部署。
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並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明確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4)農村工作成果展前言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角度看,它是在新的起點上深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既總結過去又謀劃未來,提出了鄉村發展的新要求新藍圖。從理論角度看,它是深化改革開放、系統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的重要抓手。從實踐角度看,它是順應老百姓新期待、扎實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著力點。
從工作角度看,它是一個面向未來30多年的長遠發展大計和統籌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單位的差異性「三農」工作的全局安排部署,各地區、部門、單位在具體工作上不能照抄照搬,必須結合實際學習、貫徹和實施,真正實現政策設計目標。
5. 三農政策的前言
2012年11月8號隨著十八大的召開,中國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在十八大會議報告中特別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樹立「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對於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康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有深遠的意義」。
中央對農業農村政策的表述從之前的「支農」到「支農惠農」到「強農惠農」再到如今的「強農惠農富農」,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提升到了發展戰略的第一位置。在強化農業基礎、惠及農村發展、富裕農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更加科學、具體的指導方針。
但目前中國農業在社會、經濟和生態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制約著農業的健康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科技農業、創新農業、農業產業化……這些都關乎著我國農業安全。在高速增速之後我們現在是應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重新梳理思路,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自然生態和諧、區域協調發展、創新激勵驅動、全球產業戰略定位等角度對中國的農業進行再優化再調整,真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
為了便於為農業工作者第一時間提供相對全面、透徹的國家政策、法規、指導文件咨詢服務,讓國家的政策導向為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保駕護航,我們特組織了產業研究部的骨幹人員在有關領導、專家的支持和關懷下,整理匯編《國家部委支農惠農項目實施文件匯編(2012版)》(以下簡稱《匯編》)一書。
《匯編》根據部委的發文性質梳理為《政策法規篇》、《資金申請篇》、《項目申報篇》、《產業研究篇》和具有實操指導性質的《典型案例篇》五大板塊。在涉農工作過程中,此書的成型,可以快速、便捷查閱到有關國家部委支農文件,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為農業工作者的得力工具書之一。
鑒於成書時間倉促且受限於現有的信息採集通道,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懇求各位同仁批評指正,同時提出寶貴意見,以期讓本《匯編》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的「三農」建設事業添磚加瓦,盡綿薄之力!
以下為圖書實景圖:
定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