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人才科研成果

人才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12-18 08:28:42

❶ 潘晨光的科研成果

1、《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與挑戰》,《中國人口科學》,2007年2期;
2、《構建「雙線制」的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繼續教育》,2007年5期;
3、《中國「雙線制」人才培養體系的構想》,《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8年7月;
4、《加快人才建設應對科技革命》,《瞭望》,第25期,2012年6月28日;
5、《 》,《中國組織人事報》,2012年6月4日;
6、《突破傳統理念中的人才桎梏》,《光明日報》,2012年7月18日;
7、主編《中國人才前沿》1—5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009年;
8、主編《中國人才發展6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9、主編《中國人才發展報告》1—9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2012年;
10、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外功勛榮譽制度研究」,2008—2009年;
11、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國情調研課題「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中國農村人才與人力資源能力建設」「能力主義」下的中國職稱制度建設與發展」、「身份管理體制對人才發展的制約研究」、「國家財政對人才投入的現狀、問題和建議」,2006—2011年。

❷ 科技人才流動如何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經濟建設 和...#三個有利於$作為判斷是非的根本標准!把營造投資興業的良 好...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的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二要...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和優秀年輕創業人才!完善人才流動政策的知識資源,但是科技成果轉化和利用率不高.知識資源流動不暢,影響了知識資源的有效...(2)雁塔區工業企業及非工業企事業單位科技活動,高層次科技人才比較欠缺,加之...紐帶,將未得到轉化和應用的成果配置到需要這些成果的地方促進科技成果...

❸ 如何在新形勢下促進青年科研人才的發展

(一)突出引領作用,支持傳幫帶的工作方式
傳幫帶既是方式和方法,也是氛圍和風氣,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技藝教授方式,其形式和效果也一直被人們所認同。傳幫帶方式放之於現代行業培訓中依然被認為是有效的人才培養途徑。在工作中,我們要鼓勵和支持在學科領域有一定建樹的老專家,站在本所人才建設的戰略高度,發揮出真正的幫帶效應,在培養青年人才上傾注更多的熱情和心血,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科技人才,充分發揮他們在青年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我們倡導「傳」出智慧、「幫」出成長、「帶」出文化。同時,還要充分信任青年人才,放手讓他們承擔重要科研任務。
(二)搭建各類平台,充分發揮青年科研人員的主體作用
設立專項的基金,針對拿不到課題經費的青年同志提供課題的研究機會,在基金條款的設立中,一定要向青年人尤其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給予傾斜。根據近兩年來我所設立的青年基金的運作情況來看,調動了青年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培養了青年科研人員獨立承擔課題的能力,幫助青年科研人員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及開闊了眼界等等,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單位要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不斷提升能力與水平的機會和平台。
同時,人才國際化需要交流平台,基礎研究尤其需要交流和共享。在工作中要加強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宣傳,提高科研院所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意識,鼓勵從事基礎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員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進科技發達國家先進理念、科學理論和前沿技術。鼓勵青年科技人員積極參加各類重要國際科技會議,並進行交流發言。
(三)建立有效的新型科研機制,充分體現青年人才價值
要為青年人才成長營造健康有序的競爭與合作的氛圍,提供足夠的個性化發展空間,逐步形成與人才成長規律相適宜的靈活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建立能充分體現青年人才價值的績效考核機制和人才多階梯晉升系統。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和人才晉升機制,充分調動起青年科研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對中青年的引進與合理配置,統籌兼顧,在引進和選拔中,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安排合適的崗位,形成人才梯隊,使每一位青年人員都能在自身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人盡其責,尤其是在學術帶頭人的選拔中,要重視個性的發揮,以培養造就戰略科技專家和選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為重點,帶動整個科技隊伍建設,努力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專業領先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四)注重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打造青年科研人員為主的學習型團隊,提高青年科技人員的綜合素質
完善各項有利於青年人才發展的培養制度,包括培訓制度、導師制等等一系列的各類人才制度,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這也是保證未來高層次人才梯隊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凝聚和穩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不斷保持人才隊伍創新活力的必要手段。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與服務,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的成效。
在知識經濟時代,那種素質單一,只懂技術不懂文化的人才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要求。因此,對科研人員的培養要從重學歷向重能力轉化;在扎實的基礎上知識面要廣博,知識結構要文理並蓄,智力結構要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素質構成要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兼容。鼓勵青年科研人員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和培訓。對重點學科、人員缺乏學科,制定相應培訓計劃。弘揚學習精神,建立學習型團隊,全面提升青年科研人力資源整體綜合素質,以利於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五)建立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激勵青年科研人員多出成果
人力資源的評價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職工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等方面都要建立在科學合理、公正的人力資源評價的基礎上,而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是搞好人力資源評價的關鍵。同時,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學術評價是激勵人才創新的很重要的推手,各種學術評價讓科研創新得到激勵。評價機制的公正與否,決定激勵有效與否。
以此,要建立多方制度,形成公正的評價體系,完善各類激勵機制,落實多元化的激勵措施,加強對青年人才創新業績的褒獎,鼓勵他們為科技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和才智。
(六)發揚團隊精神,營造成長環境
團隊精神是研發工作順利進行的內在動力,是全局意識、合作精神、服務精神、奉獻精神的集中體現。高效的科研創新團隊對成員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於新形勢下的青年科研人員。同時,要注意引導青年科研人員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科研與生活環境,打造一個高效科學的管理模式。科技增強國力,青年開創未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好青年科研人才隊伍是帶動整個組織自下而上的有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最終達到組織目標的一個有效途徑。如何加強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❹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古代:四大發明

現代:「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術。我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術。我國防治SAS病技術世界第一水平。 還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❺ 完善對科研人員科研成果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有什麼好處

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想要振興科技,改善科技人員的科研環境很有必要,下面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下。

1、現在很多科研單位也行政化了,負責科研的一把手不一定是內行,但一線科研人員有了科研成果,就要加上領導的名字,甚至還要放在首位,嚴重影響了一線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科研環境直接影響人才的走向,過去幾十年間從中國走出去的學子有多少回來?有多少留在國外?

科研環境不單是對教育初期的扶持,同樣要在科研的前端領域吸引人才留下來。

雖然我們國家一直對科研前端的投入巨大但還是不能與歐美的科研人員待遇相比,愛國不等於就不需要經濟發展科研人員也有自己的家庭。

這是國家在科研經濟投入方面,還要讓民間資本對科研投入產生持續的興趣。

科研立項國家可以民間資本也可以,畢竟科研成果是要市場化,以利獲利留住更多的人才,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在科研領域和歐美競爭。

科研領域不能以名校效應選才,要以公平的方式進行。很多民間資本會在這方面出現最基本的錯誤,認為留過學,國內頂尖大學就是人才。很多大科學家並不是出身名校,還是以公平參與的方式為好。

❻ 游達明的主要科研成果

入選「新世紀人才」計劃、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三次、省自然科學獎、省教委科技進步獎、新世紀「百人工程」人才、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多項省部級獎勵。
1.「中國有色金屬礦產業科技發展戰略與技術創新平台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2.「我國高科技企業成長研究」,獲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3.「有色金屬工業高科技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4.「企業技術進步與生產發展關系的計量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四等獎
5.「湖南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作用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❼ 如何培養研究生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從字面上看,「新」就是新東西、新事物,「創」就是造,即把這個新東西、新事物創造出來.然而,「新」這個字很有講究,意義大不相同:一個學生在學校運動會上創造了一項新紀錄,這是一個「新」;另一個人在奧運會
上創造了一項新紀錄,這也是一個「新」,但這兩個「新」完全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新」有大小、高低之分,本文討論的創新,是指大的、高水平的創新.
科研選題的三個原則
第一,意義要重大.
一般來說,有重大發明創造的人多半胸懷大志,立志成就大事業,這就決定了選題的一個最重要原則――力求研究重大問題.這個問題是科技領域的大事,如果成功,將對科技發展做出大貢獻.有些人沒有這種想法,只希望有點經費,能做點研究,發表一些文章,有個職稱,也就滿足了.所以,創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心裡想著要做大事.但是,光有這點還不夠,還得能分清什麼是大事,是重大問題.
第二,研究的人比較少,競爭較為緩和.
有一些重大問題是人們很容易看到的,例如科技界普遍關注的一些大問題和難題.是否該選這樣的問題來做呢?應當說,如果條件允許,要敢於選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在科學院、在重點大學、在重點實驗室,就要有這樣的勇氣.但就多數人而言,這樣的問題可能可望而不可及,硬往裡鑽是不明智的;特別是在起步階段,條件有限,這就應避開那些競爭過於激烈的問題,選那些研究的人比較少、競爭較為緩和的領域.科學研究是一門高超的藝術,太熱的地方擠不進去,太冷的地方不受重視.如何將一個冷門通過自己的努力轉化為一個熱門,這顯然需要技巧.
第三,技術手段於自己可行.
許多重大熱門課題常常要求大量人力、物力和很高的技術條件,多數人只能望而卻步.所以,選題時必須充分考慮自身條件,一定是自己的技術手段可以達到的.有一點要提出來討論:離開了現代化的高新技術條件,是否就一定做不成大事?筆者認為並非如此.不要總想著自己條件差,成不了什麼氣候,應相信,智慧和勤奮能彌補條件的不足.只要用心,找准一個好位置,就一定可以打開成功之門.
科研創新的三個途徑
筆者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注意到,科研創新不外乎三個途徑:材料新、方法新、思路新.
第一,材料新.
使用新材料必有新發現.在遺傳學發展史上,Mendel用豌豆作材料研究遺傳開創了遺傳學,而Morgan則改用果蠅.從豌豆到果蠅,跨度非同尋常,這個新材料用的巧,讓M
organ 開創了細胞遺傳學,將遺傳學推向一個高峰.而後, Beadle
改用紅色麵包霉研究遺傳,開創了生化遺傳學.後來的人進一步改用細菌和病毒研究遺傳,一次又一次將遺傳學刷新.所以,使用新材料是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創新方法.但因為是新材料,別人未曾研究過,自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對研究者的智慧提出了考驗.
第二,方法新.
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設計和創造.使用新材料時,原有的方法可能不適用,研究者就需要先有一次方法的創新,上面遺傳學研究中的新材料都伴隨著新的研究方法.第二種是移植和借用.在遺傳學的早期,人們採用雜交的方法;後來,將細胞學引入,帶來遺傳學的第一次革命;進一步引入化學方法,將遺傳學向分子水平提升……在各個學科的發展中,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與新方法相伴.然而,新方法並非無中生有和從天而降,都是在原有基礎上革新改制而成,因此,研究者要學習和了解多種多樣的方法,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加以改造.
第三,思路新.
創新能力的教育培養
創新能力的教育培養主要是大學的任務,因為大學培養的是人才,即創新能力較強的人.筆者認為,從培養創新能力出發,大學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最為重要.
在教學內容方面,中國的大學重視基本概念和內容深度,這不錯,但還應該充分突出「新」,即盡可能介紹新進展和新成果,以激發學生的求新意識和創新慾望.不新就會讓學生守舊,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依賴教材,而是不斷到文獻中去尋找新材料.在突出新的同時,還要兼顧「廣」,即從學科出發,力求結構的完整性,各個層面都不能缺.現在有一種偏向:重現代,輕傳統,以高深為榮,將基礎扔掉,這是很有害的.
在教學方法方面,應改陳述為分析.筆者曾提出「分析式教學法」這一設想,以取代傳統的「啟發式」.啟發是一種淺層的分析,適用於中小學;分析則是一種深層的啟發,應為大學所用.採用分析式教學,重在交待來龍去脈,以形成一條思想路線,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到科學的思維方式.
突出創新能力的高等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學生考核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革新,以達到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培養的目的.目前,各個大學競爭激烈,特別注重教師的研究創新,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未給予特別關注,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總之,創新是科學研究方法論的核心,還需要更為廣泛和深入的探討.

❽ 任欣偉的科研成果

1、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課程統整的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研究」,於2009年立項,正在研究。
2、省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學校文化的重建」於2010年12月結題。
3、 中央電教館專項課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於2006年結題,並被評為優秀項目。
4、省規劃課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於2007年結題。
5、省級課題「高中綜合科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於2009年結題,成果獲一等獎。
6、國家級課題子課題「語文學科活動方式與教學策略研究」「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研究」「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應用研究」等3個課題於2007-2009年結題。
7、論文《我心目中的大學》2012年5月發表於中小學校長高峰論壇。
8、論文《常州一中所追求的教育》2011年入選《全國優秀高中與高校銜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論壇會刊》(清華大學委託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出版)。
9、論文《教育家應該有什麼樣的文化品位》(《成才導報》2008年第21期)
10、論文《校園文化建設要念好「三字經」》(《成才導報》2008年第21期)
11、論文《從民主管理走向共同管理》(《成才導報》2007年12月19日)
12、論文《把民主當作制度來建設》(《成才導報》2006年10月11日)
13、論文《把校慶當課程來建設》 (《成才導報》2006年第41期)
14、論文《站在新起點譜寫新篇章 》(《常州晚報》2006年2月)
15、論文《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思考》(《精品教育導刊》2005年第9期)。
16、論文《要重視學校文化的重建》(《精品教育導刊》2005年第11期)。
17、論文《關於建立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的思考》(《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3月)。
18、論文《關於基礎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幾點理論探討》(《東南大學學報》2002年3月)。
19、專著《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實踐之間》(江蘇人民出版社(主編)2008年)。
20、專著《誘思探究的光輝實踐》(遠方出版社(主編)2004年)

❾ 盧福財的科研成果

[1] 盧福財 胡平波 黃曉紅:交易成本、交易收益與網路組織效率. 財貿經濟,2005(9), 19-23
[2] 盧福財:促進中部崛起的六大戰略重點. 光明日報(理論版),2005年4月20日
[3] 盧福財:破解「技工荒」難題. 江西日報(理論版),2006年9月15日
[4] 盧福財 胡平波:網路租金及其形成機理分析. 中國工業經濟,2006(6),84-90
[5] 盧福財 張榮鑫:國有企業,留住你的核心員工. 中外企業文化,2006(5),18-20
[6] 盧福財 張榮鑫:和諧勞動關系,企業發展的「潤滑劑」. 中國石油和化工,2006(1),53-55
[7] 盧福財:構建基於和諧勞動關系的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新體系. 經濟管理,2006(20),28-32
[8] 盧福財 周鵬:企業間網路是合作創新的有效組織形式. 當代財經,2006(9),53-57
[9] 盧福財 寧亮:促進就業視角的高校創業教育.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6),109-112
[10] 盧福財:突破「低端鎖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6),5-6
[11] 盧福財 寧亮:人力資本在高科技企業創業中的作用. 人才資源開發,2007(8),17-19
[12] 盧福財 胡平波:基於競爭與合作關系的網路組織成員間知識溢出效應分析. 中國工業經濟,2007(9),79-86
[13] 盧福財 秦川:中國工業改革發展30年:1978-2008. 當代財經,2008(8),5-12
[14] 盧福財 胡平波:全球價值網路下中國企業低端鎖定的博弈分析. 中國工業經濟,2008(10),23-32
[15] 盧福財 黃彬雲 促進就業增長的國際經驗和教訓. 改革與戰略 2007(5),42-46
[16] 盧福財 周鵬:外部網路化與企業組織創新. 中國工業經濟,2004(2),101-106
[17] 盧福財 何煒:論中國傳統關系網路對外部網路的影響. 當代財經,2005(2),71-74
[18] 盧福財:基於交易收益的網路組織效率分析. 管理世界,2005(10),157-158

❿ 本人明年畢業的雙一流博士研究生,現在科研成果主要有一篇一作重要中文核心

這個平台還是蠻可靠的,我們學校也是和他們有合作,會發布我們學校的招聘信息,近期發布的一些招聘信息都很快會有反應,能夠收到很多不錯的簡歷,你也可以嘗試往上面投投簡歷,沒准我們以後就是同事了。如果您滿意,就採納

閱讀全文

與人才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