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測量活動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簡述測量活動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① 測量可以使人們客觀和精確的把握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存在的狀況。
② 測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官更敏感,因此通過一定工具而進行的測量往往比僅靠人自身感覺的測量要精確得多。
③ 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測量,有時候還可以發現一些未知的物體和現象。
④ 靠一定標准化工具測量的結果不會隨特定觀察者而變化。
⑤ 測量還能幫助人們觀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② 簡述""測量知識""在生活中的例子
一把直尺📏放地下腳踩著📏可以測出腳的大小
③ 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
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還是比較多的:測量房子的面積、測量傢具的大小、農村測量土地的多少、工廠測量機器零件的尺寸等等.
④ 列舉生活中測量工作或成果有哪些
工程測量工作內容業主交點—校測坐標、標高起始依據—場地控制網測量專—建築物的定位放線—基礎屬放線—建築物的主體放線—建築物的定期沉降觀測方面。
1. 工程定位放線
項目部進場後首先對業主提供的施工定點陣圖進行圖上校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准確。
其次與業主一道對現場的坐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業主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現場建立控制坐標網和水準點。現場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法見後。水準點由永久水準點引入,水準點應採取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不被破壞。
工程定位後要經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施工。
2.平面測量控制網設立
根據本工程的建築物平面設計形狀,採用矩形測量控制網進行控制。
⑤ 研究型學習:登高望遠——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求詳細內容怎麼寫。。。
研究課題名稱: 登高望遠——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者姓名 所在學校 民勤一中
所在年級 高一數學 研究學科 數學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
珠穆朗瑪峰高度的復測引起大家對測繪的關注;生活中,有很多高度或者寬度都不容易直接測量的物體,比如樓房、樹、水塔等的高度;河面、樓房等的寬度,直接測量相對比較麻煩,如果我們運用數學和物理知識,間接測量的話,所花的人力、物力等都相對小的多。
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測量的意義和重要性,了解測繪的基本知識。通過親身參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收集信息、分析處理信息、利用信息、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學習、利用現代科技多角度學習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通過親身實踐,較為全面地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測量方法,通過與自然的密切接觸,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懷,增強環保意識。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課題介紹
本選題主要是讓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抽象的數學可以運用的具體的生活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和方法的闡述)
三、參與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
1、學生是高二年級理科生;
2、學生已經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
3、學生的具有必要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知識;
4、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環節有了一定的了解;
5、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於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很好奇也很感興趣;
6、學生思維活躍,善於和同學交流,樂於表達自己,渴望達到同學和教師的贊許;
7、學生對有過合作學習的初步經驗,具備初步的協作能力。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課題研究主要解決的問題:
生活中物體高度的各種測量方法。
通過以下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復習正弦定理、餘弦定理;
2、了解解三角形方法;
3、了解生活中物體高度和寬度測量的一般方法;
4、嘗試利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提出多種方法去測量生活中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5、了解珠穆朗瑪峰高度的復測的技術及其意義;
學生可能的選題內容是:
1:測量水塔的高度;
2:測量樓房的高度和寬度;
3:測量河的寬度。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
每個階段舉行一個小型報告會,報告每個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活動體會;最後舉行一個總結報告會;每個學生都會得到一份來自自己、同組組員、他組以及老師評價形成的綜合評價。
六、資源准備
根據探究主題,教師提供的資源:
1、測繪儀。
2、皮尺、標桿。
3、學校圖書館、電腦室、多媒體教室。
4、評價量表(附後)。
學生准備的資源:
1、記錄筆、紙
2、帶程序計算功能的計算器
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起止時間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 接觸、討論問題。
2 、了解本次活動的學習目的。
3 、學習了解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步驟、方法、要求。 1、介紹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介紹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3、介紹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
第二階段 課題准備階段 提出和選擇課題 了解對於像旗桿、樓房、水塔等這些比較高的物體,除了可以直接測量它們的高度和寬度外,能否用其它的方法測來進行測量呢?結合到我們所學習過解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請同學們積極思考,看是否可以把那些書本知識應用到這里來。
經過師生共同討論,以學生最急於了解或最感興趣的方面,確定研究主題,最後選定「樓房的告訴和寬度」作為此次研究的課題。 1.介紹研究性學習的選題原則和方法。
2.組織學生討論,與學生一起篩選課題。
成立課題組 1、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喜好,根據合作小組組成原則形成小組。
2、各小組成立後,選定組長,學習討論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量規。
3、根據選題,進行小組分工,小組內分工可以為收集資料小隊、實地考察小隊、科學實驗對等。 1、介紹合作小組的分組原則,在學生自願成組的前提下,合理調配各組成員。
2、介紹合作學習的要求,呈示合作學習評價量規。
3、組織、指導學生的進行小組討論、小組成員分工。
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各小組根據分工制定研究計劃,分配研究時間,細分研究內容,預定成果等。 1、指導學生制訂研究方案。
2、設計成果展示模版,為學生展示研究結果提供指引。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1.為測量樓房寬度,分下面幾個步驟進行測量:
(1)在地面上任意選擇一點,利用測繪儀測量在同一地點觀察到的樓房兩側邊的觀測角。
(2)在同一水平面上換另一個地點重復步驟(1)的操作。
(3)用皮尺測量兩次測量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2.為測量樓房高度,分下面幾個步驟進行測量:
(1)在地面上任意選擇一點,利用測繪儀測量在同一地點觀察到的樓房房頂的觀測角。
(2)在同一水平面上換另一個地點重復步驟(1)的操作。
(3)用皮尺測量兩次測量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3.各小組成員之間協同合作,記錄好所需數據。處理測量的數據,算出樓房的高度和寬度。
4.完成實驗報告。.
5.收集珠穆朗瑪峰高度的復測資料,談自己的感受。
6.通過Email、QQ等交換看法。 1、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實踐。
2、加深學生對解三角形方法的理解,通過本活動的訓練,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大膽創新。
4、指導學生小組成員協同工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
5、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測繪工具。
6、鼓勵學生克服行動中的困難,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7、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
8、指導學生書寫規范研究報告,培養表達能力。
八、總結與反思(實踐後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1.各小組分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成果製作成PPT等進行匯報展示。
2.各成員自評(表一),由小組長收集,整理匯報。
3.組內互評(表二)。
4.組間互評(表三)。
5.老師評價(表四)。
6.各成員集成自評、組評、他評和教師評價,完成總評(表五)。
7.總結、反思。
8.改進意見。
⑥ 急求數學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開題報告,調查問卷課題研究成果
做這個比較費時間 還是找一個專業的人幫你寫 推薦一下,希望可以給你點參考, 加他為好友就行: 一一三六八七七 九二三
⑦ 數學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角形 →→→→→→→測量塔高樓高
數列 →→→→→→溶液的稀釋
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數/線性規劃 →→→→→→ 市場上盈利的問題
呵呵 很多啊
⑧ 加速度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比如在汽車的設計過程中通過測量加速度來分析汽車加速效果,確定牽引力,設計出更好的引擎.同樣通過測量減速度(也就是負的加速度)來設計剎車裝置各防撞擊裝置.
⑨ 水準測量在生活中有何應用
水準測量是確定工程地面點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測量中精度較高且常用的方法。
水準測量為施工放樣、設備安裝、變形監測及分析與預報領域中提供基礎資料,工程地形圖測繪、地質勘測、工程施工、竣工驗收以及建築變形監測過程中,水準測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探討水準測量技術在建築工程中的運用探討,對提高建築工程勘測施工質量,提升建築整體質量水平,保證工程建設工期和投資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水準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變形監測的應用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通過工程變形的幾何分析和變形的物理解釋,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工科學更嚴謹的監測資料。科學,准確,及時的分析和預報工程及工程建構築物的變形狀況,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和運營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1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
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幾何關系,利用儀器提供的水平視線觀測立在兩點間上的水準尺以測定兩點間的高差。如圖1-1所示,地面上有A,B兩點,設A為已知點,其高程為HA,B點為待定點。在AB兩點間安置水準儀,兩點放置水準尺,當水準儀提供水平視線時,讀取A點上水準尺的讀數a和B點上水準尺讀數b,則A,B兩點高差為
圖1-1 水準測量幾何原理
HAB= a - b (1-1)
於是B點的高程HB可按下式計算:
HB= HA + HAB = HA + (a - b) (1-2)
在工程測量中還有種比較廣泛的計演算法,即由視線高程計算B點的高程。由圖1-1可知,A點的高程加上後視讀數a 等於水準儀的視線高差,簡稱視線高,一般用Hi表示視線高
Hi= HA + a (1-3)
則B點高差等於儀器視線高Hi減去B尺的讀數b,即為
HB = Hi – b = ( HA+ a ) - b (1-4)
當安置一次水準儀根據一個已知高程的後視點,需要求若干個未知點的高程時,用上式計算較為方便,此法成為視線高法,它在建築工程中經常應用。
1.2 水準測量方法與水準路線
當地面上兩點間的距離較長或高差較大時,僅安置一次儀器不能直接測得兩點間的高差,則進行連續的分段測量,將所得各段高差相加、即可求得兩點間的高差。如某一點的高程通過轉1、轉2、轉3、轉n等點傳遞到另一點,這些用來傳遞高程的點,稱為轉點。任意轉點位置的變動,都會直接影響到某一點的高程,因此,轉點位置應選在堅實的地面上,在其上放置尺墊並踩實。
水準路線是水準測量進行的路線。根據測區的具體情況,可選用不同的水準路線,水準路線分為附合水準路線、閉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等三種。
(1)附合水準路線:當測區附近有高級水準點時,可由一高級水準點開始,沿著待測各高程的水準點1、2、作水準測量,最後附合到另一高級水準點叫附合水準路線。
(2)閉合水準路線:當測區附近有一高級水準點時,可從該點出發,沿著待測的水準點進行水準測量,最後仍回到起始點,形成一個閉合的路線。
(3)支水準路線:從某一水準點出發,進行水準測量到另一個點,即不符合到另一點,也不形成閉合的水準路線。
2 水準測量在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為工程勘測設計與施工所進行的水準測量。一般分為:
(1)建立高程式控制制網,供工程勘測設計和施工用;
(2)線路水準測量,測定沿某一線路的地面高低起伏,供縱斷面設計和施工用;
(3)面水準測量,測定某一定面積內的地面高低起伏,供土方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用。其測量的精度按工程的要求來決定,一般相當於或低於四等水準測量。
工程高程制約網的建立前需要根據工程需要和測區實際,明確水準網等級,按照等級進行水準網設計,精度估算和優化設計職稱論文範文。同時水準制約網的布設應遵循以高級到低級,以整體到局部逐步制約、逐步加密的原則,按照統一的技術標准,同時,為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高程制約點必須有足夠的精度和合適的密度。
水準測量在工程中的另一個運用就是土石方的計算,為計算建築工程土方開挖的工程量,需要對待開挖區域的高程進行測量。首先需要利用經緯儀或全站儀對測區進行放線,將測區劃分為等面積的方格網,然後採用水準儀高程測量策略,測量出方格網的四個角點的高程,採用相應的體積擬合和計算策略,就能夠估算出開挖到某一高程基準需要開挖或回填的土方量,方格網越密集,測量的高程點越多,計算出的土方量就越大。通過實際工作發現,採用水準儀進行土方量測量計算相比全站儀和經緯儀土方測量用時更多,同時計算的精度也相對較低。
3 水準測量在變形監測中的運用探討
3.1水準測量變形監測案例的設計
建築工程變形觀測包括基礎沉陷觀測和建築物本身變形觀測。變形監測案例的設計包括沉降點的布置以及監測周期的設計兩個方面。在沉陷觀測點的布置一般設計部門提出監測要求 ,由施工方編制沉降低布置案例並在施工期間進行埋設。沉降點的數量應足夠多,以保證測量的結果能夠放映整個基礎的沉陷、傾斜與彎曲的變化情況黨校畢業論文。同時,沉降點位置的選擇還應考慮建築物的規模、型式和結構等特點,並結合建築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條件。監測建築物自身變形的觀測點應與建築物緊密結合,在便於觀測的同時可保證在整個變形觀測期間不受損壞。在監測周期的確定上,建築工程分竣工前後,竣工前由於載荷增加加快,造成的沉降量較大,因此,相關規定要求,建築每增加一層必須進行一次變形監測,以便盡早發現不均勻沉降,在沉降異常時及時調整施工案例;竣工後的變形監測的周期一般根據前一次監測的日平均沉降值確定,大於0.3/d的要求每半月觀測一次,0.1-0.3/d要求每一月觀測一次,0.05-0.1/d要求每三月觀測一次,0.02-0.05/d要求每六月觀測一次;<0.01/d是表明建築物基本穩定,固定周期的變形監測可停止。
3.2變形監測水準測量策略
與國家一、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策略相比 ,建築工程沉降觀測的策略有其自身的特點,每一次觀測都是重新觀測,不有著因測量次數的增加而導致的誤差積累,同時,建築工程沉降觀測不能採用閉合水準測量路線,因為閉合水準路線有著閉合差分配,會導致閉合差強制分配到每一測段的高差中 ,反而有可能扭曲沉降點的高程值 ,使得在沉降點並未下沉的情況下出現沉降點上升的不合理現象。如果因此若發現沉降點的高程值異常 ,不要進行誤差修正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無條件返工重測核實 ,以而分辨出是測量誤差太大 ,還是確有較大的沉降。
4 二等水準測量的實施
4.1 工程概況
本次我們承擔了對建院學生寢室9棟,10棟,11棟區域的二等水準測量(閉合)的任務。
每一條閉合水準路線由3個待求水準點和1個已知水準點組成, BM1、BM2、BM3、BM4處,每處共有4組點。以BM1處4個點中的任意點為已知水準點,測出BM2、BM3、BM4處4個點中的任意點的高程,指定:每個組起始點已知高程都為500.00000m。
電子水準儀二等水準測量
儀器設備:電子水準儀(含木腳架1副、條碼標尺1對及尺墊2個)
精密水準儀二等水準測量
儀器設備:DSZ05精密水準儀(含木腳架1副、標尺1對及尺墊2個)
4.2 觀測要求
(1)採用單程觀測,每測站兩次高差,奇數站照準水準尺的順序為:後-前-前-後;偶數站照準水準尺的順序為:前-後-後-前。
(2)水準測量各測段測站數必須為偶數。
4.3技術要求
(1)觀測按相應的測量標准。
(2)記簿應記錄完整,符合規定。
(3)測量限差要求按表「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執行。
表4-1 二等水準規范要求表
視線長
度/m
前後視
距差/m
前後視距
累積差/m
視線高度
/m
兩次讀數
所得高差
之差/mm
數字水準
儀重復測
量次數
測段、環線閉合差
≥3且≤50
≤1.5
≤3.0
≤2.80且≥0.55
≤0.6
≥2次
≤
註:L為閉合路線的總長度,以公里為單位。
4.4操作流程
(1)、在兩尺之間大概正中的位置架好儀器、整平,再讀取前後尺的上下絲,計算出前後視距差,(若視距差小於1.5米則繼續下一步操作,若視距差大於1.5米則向距離長的一邊移動,至視距差范圍內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2)、按照後前前後的順序讀取中絲讀數(兩次),計算基輔分劃讀數差是否在0.4mm之內、基輔分劃所得高差之差是否在限差以內。
(3)、第二步操作完成後,水準儀搬至下一站,前尺不動搬動後尺作為下一站的前尺。
(4)、重復第一步的操作,然後按照前後後前的操作讀取中絲讀數(兩次),計算基輔分劃讀數差是否在0.4mm之內、基輔分劃所得高差之差是否在限差以內。
(5)、按照一到四的步驟逐站測量,至水準路線閉合測量完成,並將所測數據填入相應的表格。
(6)、計算出各測段的高差以及閉合差,檢驗閉合差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並將閉合差分配到個測段高差上,整理、提交資料,完成整個測量。
表4-2 二等水準測量手簿
測站編號
後距
前距
方向
及
尺號
標尺讀數
兩次讀數之差
備注
視距差
累積視距差
第一次讀數
第二次讀數
1
22.7
23.3
後 B1
143906
143906
o
前
139260
139261
-1
-0.6
-0.6
後-前
+4646
+4645
1
h
+0.04646
2
19.3
19.8
後
120077
120078
-1
前
117809
117808
+1
-0.5
-1.1
後-前
+2268
+2270
-2
+0.02270
3
23.1
24.0
後
135550
135549
+1
前
135323
135323
0
-0.9
-2.0
後-前
+227
+226
+1
h
+0.00226
4
20.7
19.5
後
130517
130517
0
前
130349
130349
0
1.2
-0.8
後-前
+168
+168
0
h
+0.00168
5
21.6
21.6
後
116452
116453
-1
前
118568
118569
-1
0
-0.8
後-前
-2116
-2116
0
h
-0.02116
6
22.8
22.1
後
136222
136222
0
前
136307
136306
+1
0.7
-0.1
後-前
-85
-84
-1
h
-0.00084
7
20.9
21.4
後
132168
132166
+2
前
133905
133905
0
-0.5
-0.6
後-前
-1737
-1739
+2
h
-0.01738
8
24.0
23.8
後
125369
125368
+1
前
128735
128736
-1
0.2
-0.4
後-前
-3366
-3368
+2
h
-3367
後
前
後-前
h
註:高差中數按4舍6進5看奇偶的原則取之0.00001
5變形監測
建築物的沉降觀測在施工過程中有著重大的意義。 經過觀測獲得的首要資料,方便監測建築物的呈現狀態和施工狀況,如果發生危險操作, 應該立即分析並解決,運用合適的手段, 避免嚴重施工事故的發生。變形觀測主要由以下內容: 觀測基礎邊坡的位置; 觀測建築物主體的沉降; 觀測高層建築物的水平位移等, 精確的觀測結果為保障施工期間的工程質量、 各方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奠定了基礎, 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區、 地質斷層構造帶的施工工程顯得尤為重要, 而由於我們頻發的建築物沉降、位移引起的邊坡及道路坍塌、 樓房及橋梁
倒塌等施工安全質量事故, 所以我們務必積極努力的對待建築物的變形觀測, 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
5.1觀測的內容、方法及要求
觀測儀器及工具:電子水準儀或精密水準儀1台,銦瓦鋼尺兩根,錘子1把,木樁6根等。
(1)、在已布設的水準點中確定一個為基準點,假定所有已知點高程值都為100.0000m。「變形區」內,選擇6個呈矩形分布的沉降變形觀測點,依次編號B1-B6,並分別打入木樁。
(2)、同時改變6個木樁的高度(通過錘子往下砸),模擬沉降變化,利用基準點,測得監測點B1-B6的高程。
(3)、再重復操作上述步驟9次,模擬10個觀測周期,每次觀測和計算成果分別記入「沉降觀測點水準測量記錄手簿(一)和(二)」。
(4)、將10次觀測得到的B1-B6的高程記入「附表 某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觀測成果表」,並計算出「本次下沉」量和「累計下沉」量。
5.2沉降觀測的成果整理
將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在每次觀測後,把數據進行檢查和計算看看是不是正確,精度要求是不是符合,然後調整高差閉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觀測點的高程,將10次觀測得到的B1-B6的高程記入「附表 某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觀測成果表」,並計算出「本次下沉」量和「累計下沉」量。
(1)計算各沉降觀測點的本期沉降量:
沉降觀測點的本期沉降量=本次觀測所得的實測標高-上次觀測所得的實測標高。
(2)計算總沉降量:
總沉降量=本期沉降量+上次本期沉降量 。
將計算出的沉降觀測點本期沉降量、總沉降量和觀測日期等記入「沉降觀測記錄」中。
表5-1 沉降觀測點的觀測成果表
N
班級: 組號: 小組成員:
假定觀測日期(年月日)
假定荷載(t/m2)
觀測點
B1
B2
B3
B4
B5
B6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2012.10.2
4.5
500.0131
0.00
0.00
500.0102
0.00
0.00
500.0098
0.00
0.00
500.0092
0.00
0.00
500.0227
0.00
0.00
500.0440
0.00
0.00
2012.11.2
5.5
500.0010
1.21
1.21
499.9915
1.87
1.87
499.9982
1.16
1.16
500.0003
0.89
0.89
500.0040
1.87
1.87
500.0284
1.56
1.56
2012.12.2
7.0
499.9724
2..86
4.07
499.9631
2.84
4.71
499.9721
2.61
3.77
499.9788
2.15
3.04
499.9795
2.45
4.32
499.9972
3.12
4.68
2013.01.2
9.5
499.9489
2.35
6.42
499.9398
2.33
7.04
499.9481
2.40
6.17
499.9529
2.59
5.63
499.9538
2.57
6.89
499.9759
2.13
6.81
2013.02.2
10.5
499.9348
1.41
7.83
499.9124
2.74
9.78
499.9296
1.85
8.02
499.9376
1.53
7.16
499.9404
1.34
8.23
499.9582
1.77
8.58
2013.03.2
10.5
199.9189
1.59
9.42
499.8948
1.76
11.54
499.9137
1.59
9.61
499.9283
0.93
8.09
499.9283
1.21
9.44
499.9408
1.74
10.32
B1
B2
B3
B4
B5
B6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計下沉mm
2013.04.2
10.5
499.8965
2.24
11.66
499.8764
1.84
13.38
499.9066
0.71
10.32
499.9134
1.49
9.58
499.9124
1.59
11.03
499.9201
1.47
11.79
2013.05.2
10.5
499.8787
1.78
13.44
499.8616
1.48
14.86
499.8887
1.79
12.11
499.9024
1.10
10.68
499.8902
2.22
13.25
499.9125
1.09
12.88
2013.06.2
10.5
499.8613
1.74
15.18
499.8501
1.15
16.01
499.8790
0.97
13.08
499.8938
0.86
11.54
499.8826
0.76
14.01
499.9086
0.66
13.54
2013.07.2
10.5
499.8489
1.24
16.42
499.8390
1.11
17.12
499.8731
0.59
13.67
499.8860
0.78
12.32
499.8740
0.86
14.87
499.9039
0.47
14.01
根據「沉降觀測點的觀測成果表」繪制「荷載、沉降曲線圖」
通過對6個監測點10個周期的變成觀測,B2監測點沉降最為嚴重,若其為建築物,可能已經發生建築變形,需要加固或者一定必要的措施。
6 總結
在建築工程前期勘測、中期施工以及後期工程變形監測過程中,水準測量的作用和作用重大,對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建設工程運轉維護的安全性,保障工程的工期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水準測量的原理及方法,重點介紹了水準測量在建築工程施工中和變形監測中的運用,其結果對指導工程施工和提高工程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