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果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果

發布時間:2021-12-17 16:29:30

『壹』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怎麼樣

來這里參觀交流一下的,地方不大,門禁很嚴,需要登記。而且還要被訪人簽字之後才生效。不過保安大哥人挺好的,笑呵呵的。裡面的話也是樓挨著樓的,具體沒有怎麼看。直接去了DSP大廈,樓里有點像公司的感覺,不過沒找到電梯。走錯了樓梯,結果直接被一個鎖住的鐵門擋住了,才知道原來另一側也有樓梯( ̄_ ̄|||)

『貳』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北海研究站怎麼樣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北海研究站,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北海研究站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中國科學院大學聲學研究所東海站2021年學碩和專碩各錄取了多少名

『肆』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科研條件

截至2014年底,聲學所共有在職職工80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32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12人、副研究員及副高級工程技術人員257人。共有2人入選「萬人計劃」,15人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數十人在國際組織和國家級專家委員會任職。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仁和、侯朝煥、李啟虎、汪承灝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姓名最高學位專業技術職務名稱入選時間王秀明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2 顏永紅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2 喬東海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3 楊 軍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3 劉碧龍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7 慈 松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8 隋富生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09 鄢社鋒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0 郭 棟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0 李軍鋒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0 周若華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0 王 文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1 周士弘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1 高 艷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2 高永康 博士 研究員(自然科學) 2013 資料來源: 截至2014年底,聲學所在北京的9個研究單元中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在青島建有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東海研究站,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嘉興市與地方政府共建了聲學技術轉移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網路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聲環境特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雜訊與振動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語言聲學與內容理解重點實驗室等 設備設施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湖試測試分析實驗平台包括新安江實驗場的雙體實驗船、拖船等5台(套)大型共享設備,負責承接院內、外各單位的湖上水聲測試任務,提供平台和場地支撐服務。室內測試分析實驗平台包括中科院聲學計量站、科學裝置運行服務中心等所屬的共享儀器設備與設施,負責提供聲學計量與水池測試等服務。「所級中心」有共享儀器設備與設施共26台(套),總價值約5887萬元。這些共享儀器設備在「所級中心」的統一管理下,由各平台開展設備共享運行服務工作。 聲學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共享儀器設備設備名稱主要功能所屬單元室內測試分析實驗平台1 12通道雜訊和振動測量系統用於聲學和振動分析研究的小型攜帶型多通道測試系統中科院聲學計量站2 4通道雜訊與振動測量系統用於多種振動和聲學信號測試分析3 AUTOSEA軟體基於統計能量法的結構振動、聲學設計軟體4 ANYSIS軟體融結構、流體、電場、磁場、聲場分析於一體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軟體5 SYSNOISE軟體用於聲振耦合分析的分析軟體6 音頻聲學混響室提供聲波盡可能擴散且混響時間足夠長的聲場環境7 音頻聲學隔聲室用於測定樓板、牆壁、門、窗、板材等對固體聲和空氣聲的隔聲性能8 音頻聲學全消聲室提供聲學自由場和低雜訊測試環境9 音頻聲學半消聲室提供半自由場空間的低雜訊測試環境10 音頻聲學測聽室用於鑒定、評價、測試音頻信號的音質效果11 聲學換能器校準系統可實現換能器阻抗、發射響應、接收靈敏度、指向性等參數測量12 水聲換能器比較法測試系統可實現換能器阻抗、發射響應、接收靈敏度、指向性等參數測量13 高壓岩石三軸動態測試系統進行簡單快速的岩石試樣三軸實驗系統14 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原子力顯微鏡(AFM)測試表面三維形貌顯微像,壓電力及電疇顯微像、磁力靜電力顯微像、摩擦顯微像等15 消聲水池在有限水域空間實現「無限」聲場的水聲測試環境科學裝置(設備)
運行服務中心 16 消聲水池移動測試平台配合消聲水池實驗17 消聲水池精密測試行車18 消聲水池升降回轉裝置19 低頻測試系統用於水聽器靈敏度測量20 可加壓移動式水聲測量系統可實現加壓條件下的換能器性能水池(或湖上)實時測試21 水聲綜合測試儀可用於16路單個換能器或16路波束形成器聲學性能同時測量22 換能器特性參數測試儀可用於16路單個換能器或8路波束形成器聲學性能同時測量湖試測試分析實驗平台 23 實驗壹號無動力雙體試驗船用於各種聲納設備的靜態測試新安江實驗場24 實驗貳號科學調查船用於拖駁實驗壹號和拋錨,可進行各種聲納設備的靜態、動態測試及拖曳試驗25 實拖壹號拖輪用於拖駁實驗壹號和拋錨,可進行各種聲納設備的靜態、動態測試26 實驗2號無動力單體拖曳試驗船用於各種聲納設備的靜態、動態測試27 092號工作艇用於交通和各種聲納設備的動態測試資料來源: 館藏資源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圖書館成立於1964年,是服務於聲學所及其相關科研教學單位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小型專業型圖書館,館藏主要為聲學及其分支學科和相鄰學科的理論研究及信號處理方面的文獻;另有一些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方面的文獻。截至2009年底,館藏中文圖書9千餘冊,西文圖書8千餘冊,中文期刊合訂本3千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8千餘冊;本所學位論文8百餘冊。年平均新增圖書400餘冊;期刊閱覽室目前有中文刊80餘種,外文刊20餘種。購有萬方、IEL、ScienceDirect多個資料庫資源。 校企合作 2014年,聲學所嘉興工程中心和嘉善電聲研發中心立足當地電聲產業,在揚聲器數值模擬分析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開發了揚聲器異常音在線檢測儀,該設備期望以機器換人方式,取代目前的人工聽音,解決這一長期困擾電聲企業的共性技術難題。 國際合作 2014年,在國家主席訪問斯里蘭卡期間,簽訂兩國政府間各個領域多項協議,聲學所與斯里蘭卡文化部鄭和沉船水下考古合作項目納入其中,並得到院重點國際合作項目批復。
2014年,聲學所出訪136人次,來訪65人次,成功舉辦了「國際聲與振動會議」、「國際壓電晶體超聲大會」等國際會議,參加了UDT、第九屆ACM國際水下通信網路會議、第43屆國際雜訊控制工程會議、2014年度國際通信學術會議、168屆美國聲學學會會議、Oceans 2014等國際會議,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瑞典、日本、韓國、瑞士、阿曼、俄羅斯、烏克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伍』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於1964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的水聲學研究室、空氣聲學研究室、超聲學研究室和位於海南、上海、青島的3個研究站。2014年,以聲學所為主體,聯合沈陽自動化所、三亞深海所、南海海洋所等相關單位,啟動籌建「中國科學院海洋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 聲學所是從事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聲物理與水聲探測技術、環境聲學與雜訊控制技術、超聲學與聲學微機電技術、通信聲學和語言語音信息處理技術、聲學與數字系統集成技術、高性能網路與網路新媒體技術。 截至2014年底,聲學所共有在職職工80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32人;共有在學研究生430人(其中碩士生223人、博士生207人)、在站博士後31人; 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陸』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電子所在微波成像雷達及其應用技術、微波器件與技術、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微感測技術與系統等領域,承擔並圓滿完成了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據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電子所獲得多項重大科技成果,24項分別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中科院、省部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 《電子與信息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共同主辦的電子與信息領域綜合性學術期刊。於1979年創刊,原名《電子科學學刊》,2001年更名。主要刊登電子與信息領域的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科技成果論文和階段性研究成果。《電子與信息學報》被《中國引文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文摘》、EI Compendex和Scopus等資料庫收錄。
《雷達學報》(季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的,由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和中國雷達行業協會於2012年共同主辦的雷達領域的學術類科技期刊。

『柒』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怎麼樣

簡介: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又名:中國科學院上海聲學實驗室),始建於1960年。。
注冊資本:1027萬人民幣

『捌』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於1964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的水聲學研究室、空氣聲學研究室、超聲學研究室和位於海南、上海、青島的3個研究站。2014年,以聲學所為主體,聯合沈陽自動化所、三亞深海所、南海海洋所等相關單位,啟動籌建「中國科學院海洋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 聲學所是從事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聲物理與水聲探測技術、環境聲學與雜訊控制技術、超聲學與聲學微機電技術、通信聲學和語言語音信息處理技術、聲學與數字系統集成技術、高性能網路與網路新媒體技術。 截至2014年底,聲學所共有在職職工80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32人;共有在學研究生430人(其中碩士生223人、博士生207人)、在站博士後31人; 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玖』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的博士待遇啥樣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的博士待遇,
當然好。
可詢問中科院人事司。
以人事司的解釋為准。

『拾』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該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領域:水聲物理與水聲探測技術、環境聲學與雜訊控制技術、超聲學與聲學微機電技術、通信聲學和語言語音信息處理技術、聲學與數字系統集成技術、高性能網路與網路新媒體技術。
2014年,聲學所共有在研項目977項。其中,承擔或參加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8項,主持(或承擔)973項目或課題11項,主持(或承擔)863項目或課題29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面上項目44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1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13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5項、重大儀器研製項目13項。
聲學所是中科院大科學裝置「實驗1」號科學考察船的法人單位,該科考船在2014年度完成了6個科學考察航次任務,在航155天,安全航行18961海里。
2014年,聲學所承擔的修購專項「新安江湖上試驗平台」建設完成並順利通過項目驗收,該項目新建的「實驗叄號」無動力雙體實驗船總長48米、寬度22米、吃水1.45米,排水量約1100噸。該船是聲學所新安江實驗場新一代湖上試驗主力船舶,為水聲裝備研究與試驗提供基礎平台。
2014年,聲學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中科院傑出成就獎1項,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1項。
2014年,聲學所科研成果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全年共發表科技論文538篇,其中SCI收錄66篇,EI及CPCI收錄89篇;出版專著2部,譯著2部;共申請專利232項,其中發明專利212項,通過PCT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7項;專利授權143項,其中發明專利117項,日本發明專利1項,歐亞發明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登記78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20項;參與制訂國家標准9項,行業標准4項。 《聲學學報》(中、英文版)兩刊,是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主辦,中國聲學學會、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的學術性刊物,刊載具有創造性的聲學研究論文、實驗性論文和重要應用性論文(包括實驗工作、理論和應用研究、儀器研製)。
《應用聲學》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主辦,中國聲學學會、《應用聲學》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1982年創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刊載聲學領域中具有創新性、應用性和應用基礎性的研究論文、綜述評論、報道新研究成果和產業化新技術的進展。
《網路新媒體技術》期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主辦,依託國家網路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學術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志創刊於1985年,是中國國內唯一的臨床醫學影像學與影像醫學工程及理論研究相結合的國家級學術期刊。本刊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衛生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國家重點媒介,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2010、2012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第1、2、3屆)、英國《科學文摘》收錄源期刊、荷蘭《醫學文摘》收錄源期刊、俄羅斯《文摘雜志》收錄源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收錄源期刊、《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資料庫》(JSTChina)收錄期刊。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雜志創刊於2004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聲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期刊。該刊以報道介入影像與治療學、介入超聲學、介入材料學、葯物學與護理學等方面的臨床研究、基礎研究以及醫、工、理結合的成果與新進展為主,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第2屆)、荷蘭《醫學文摘》收錄源期刊、俄羅斯《文摘雜志》收錄源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收錄源期刊。
《聲學技術》是上海市聲學學會、中國科學院東海研究站、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和中船重工集團第726研究所合辦的技術性刊物,已收錄於ULRICH國際期刊指南(美國)和《中國物理文摘》。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