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金龍的獲獎情況
民進全國先進個人,2015年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稱號,2013年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科學中國人(2012)年度人物,2013年民進全國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民進北京市委2013年度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民進北京市委2013年優秀成果信息一等獎,201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2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2012年民進北京市委2011年度人物,2011年第七屆山西省青年科學家獎,並獲得「山西省青年科學家」 稱號, 2010年「10000個科學難題」優秀撰稿人,2010年民進北京市委優秀會員,2010年民進北京市先進個人,2009年首都統戰系統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邯鄲市十大創新典範,2007年第五批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2007年「陶瓷膠態成型新工藝」榮獲邯鄲市十大科技成果,2006年邯鄲市第四批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5年「陶瓷膠態成型新工藝」,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4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與新產品博覽會金獎,2004年河北省科技十大傑出青年,2004年民進北京市委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04年陶瓷膠態成型新工藝,教育部科技發明一等獎,2004年中國硅酸鹽學會年會優秀論文,2003年中國材料研究年會優秀論文,2000年清華之友——優秀教師獎勵金二等獎,1998年中國硅酸鹽學會第三屆優秀論文,199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年清華之友——優秀青年教師獎勵金一等獎,1997年清華之友——優秀教師獎勵金青年教師優秀群體獎,1996年清華大學十大優秀博士畢業生及金質獎章,1996年
2. 成剛的獲獎情況
1. 論文「我國高校內部效率研究」獲北京市第六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 北京市2013年度優秀人才項目資助(北京市委組織部)
3. 與杜育紅等合作《中國義務教育財政研究 》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4. 論文「國際視野中的我國主要城市基礎教育公共投入研究」獲中國教育會計學會2010年教育財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5. 2008-2009年度「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獎計劃」教育學、心理學一等獎
6.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四屆高等教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7. 參與撰寫的北京市義務教育均衡報告調查獲得2006年市教委、教工委調研成果一等獎,獲2006-2007年度市委、市政府調研報告一等獎
8. 獲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度「京師英才」一等獎、北京師范大學2011-2012學年度優秀研究生教學獎、北京師范大學2011―2012學年度優秀輔導員、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優秀畢業研究生、2006年度北京師范大學華藏獎學金、2003年度北京師范大學華為研究生獎學金等校內獎項
3. 耿傳明的獲獎情況
1995年《顛覆常識的藝術——余華小說中的反諷敘事與距離控制》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世紀之交中國文學研討會論文一等獎。2002年《兩種偉大與兩種激情——現代性歷史文化語境中的魯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獲《外國文學研究》雜志優秀論文獎。2006年著作:《輕逸與沉重之間——「現代性」問題視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學》,獲天津市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著作:《周作人的最後22年》獲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優秀學術著作獎。2009年論文:《清末民初烏托邦文學綜論》獲首屆「范伯子學術基金教師獎」。2010年獲天津市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0年獲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優秀學術論文獎。2013年著作《決絕與眷戀——清末民初社會心態與文學轉型》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另獲:2003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07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08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09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11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12年度南開大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4. 陳四清的獲獎情況
中國對蝦維生素營養的研究,1998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菱鮃養成及親魚培育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2003年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的研究與應用,2005年中國水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星突江鰈(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推廣,2009年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半滑舌鰨擴繁及養成示範推廣,201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條斑星鰈繁育及養殖技術開發,201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半滑舌鰨苗種規模化繁育及健康養殖技術開發與應用,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鮃鰈類工廠化養殖技術應用與示範,2011年度中國水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國近海重要頭足類規模化繁育和資源養護技術研究與示範,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
金烏賊(Sepia esculenta)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推廣,2011年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
刺參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冬季培育技術,2013年度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獎 。
刺參營養需求與高效配合飼料研製技術, 2014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
5. 李森的科研獲獎
1.《現代教學論綱要》(獨著),2009年9月獲第五次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三等獎。 2.《普通高中技術課程項目主導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成果),2014年10月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教學動力論》(獨著),2001年5月獲重慶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4.《國家新課程在西南地區的適應性研究》(咨詢報告),於2005年4月獲重慶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5.《現代教學論綱要》(獨著),2006年12月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6.《課堂生態論》(合著、第一),2014年3月獲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7.《不斷深化研究生課程與教學改革 培養高素質的教育科學創新人才》(教學成果),2001年12月榮獲重慶市優教成果二等獎。 8.《教學改革論》(專著、第二),2001年5月榮獲重慶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9.《現代教學論生長點試探》(論文),2003年4月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0.《有效教學決策》(譯著、第一),2011年8月獲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1.《課堂教學創新策略研究》(專著、第一),2011年8月獲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2.《基礎教育概論》(專著、第一),2008年4月獲重慶市第四屆基礎教育優秀教育著述成果獎一等獎。 13.《現代教學論》(教材、第一),2013年10月獲第三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獲優秀教材獎一等獎。 14.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追尋完整的人——教學活動的哲學人類學研究》,獲201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6. 宋乃慶的科研成果
項目
項目來源 項目類型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開始年月 結束年月 項目
總經費 本人排名 立項批文
其它 重大項目 渝社聯函【2011】21號 城鄉統籌背景下重慶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戰略研究 宋乃慶 2011/06 2013/11 20萬 1/1
部委級科研項目 重大項目 11JBGP018 中國義務教育發展報告 宋乃慶 2011/10 2013/12 10萬 1/1
部委級科研項目 重大項目 11JHQ001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 宋乃慶 2011/11 2013/12 20萬 1/1
國家社科基金 重大項目 AHA120008 中小學理科教材難易度國際比較研究(小學數學) 宋乃慶 2012/12 2013/12 20
二、論文
作者姓名 通訊作者 題目 期刊名稱 年卷期 起止頁碼 收錄類型 影響因子 掃描上傳
宋乃慶、李光樹、康世剛、張輝蓉、於波 宋乃慶 小學數學教育教材新體系 重慶日報 7 7-8 CSSCI
廖曉衡,唐恆鈞,宋乃慶 宋乃慶 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素質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39(01) 63-69 CSSCI
黃燕蘋,陳碧芬,宋乃慶 宋乃慶 西藏初中數學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 民族教育研究 2012,23(4) 57-60 CSSCI
李玲,宋乃慶,龔春燕,韓玉梅,何懷金,陽澤 宋乃慶 城鄉教育一體化:理論、指標與測算 教育研究 2012(02) 41-48 CSSCI朱黎生,宋乃慶 宋乃慶 格式塔美學對數學教學的啟示 數學教育學報 2012,21(06) 10-12+87 CSSCI
李國強,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聯系生活現實鍾擺現象與省思 中國教育學刊 2012(5) 30-33 CSSCI
唐小為,李佳,宋乃慶 宋乃慶 課堂科學辯論實施探究——以中美中小學科學課堂案例比較分析為例 課程·教材·教法 2012,32(05) 105-110 CSSCI
朱黎生,沈南山,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課程標准「雙基」內涵延拓的教育思考 課程·教材·教法 2012,32(5) 41-45 CSSCI
廖曉衡,李嶺,宋乃慶 宋乃慶 城鄉統籌下的職業教育戰略發展地位與對策研究——以重慶為例 教育與經濟 2012(02) 22-26 CSSCI
王標,宋乃慶 宋乃慶 西南地區農村義務教育三級課程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38(04) 53-62+174 CSSCI
鄺孔秀,宋乃慶 宋乃慶 我國雙基教學的傳統文化基礎芻議 中國教育學刊 2012(4) 46-51 CSSCI
宋乃慶,凌琳,鄺孔秀 宋乃慶 關於造就教育家的思考 今日教育 2012(09) 32-34 CSSCI
黃燕蘋,李富洪,宋乃慶 宋乃慶 古典算術問題解題策略探析 數學通報 2012,51(3) 35-41 CSSCI
陳燕,宋乃慶 宋乃慶 美國中小學共同核心標準的建立及探析 比較教育研究 2012(3) 37—41 CSSCI
李靜,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書的編寫 數學教育學報 2012,21(03) 17-19 CSSCI
楊欣,張輝蓉,宋乃慶 宋乃慶 基礎教育對創新人才培育的障礙與對策 中國教育學刊 2012(11) 1-4 CSSCI
李靜,劉志揚,宋乃慶 宋乃慶 基於多元表徵發展代數思維的教學模式研究①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36(03) 268-271 CSSCI
楊慧娟,黃燕蘋,宋乃慶 宋乃慶 中國基礎教育在改革、繼承與自信中前進——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心聲及啟示 中國教育學刊 2011(11) 9-11+36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盡快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數學教育的研究和發展 名族教育研究 2011(06) 18 CSSCI
於波,宋乃慶 宋乃慶 中小學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辦學角色定位 教育研究 2011(06) 23-27 CSSCI
楊新榮,宋乃慶 宋乃慶 國際民俗數學研究: 特點、趨勢及啟示 名族教育研究 2011,22(06) 32-35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基於問題的網路課堂協作知識建構模式 電化教育研究 2010(01) 36-38+47 CSSCI
陳碧芬,宋乃慶 宋乃慶 藏族初中數學教師 PCK 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名族教育研究 2010(03) 62-68 CSSCI
李靜,宋乃慶 宋乃慶 關於新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書編寫的思考 數學教育學報 2010,19(03) 78-81 CSSCI
沈南山,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應試觀爭鳴現象的文化審思 中國教育學刊 2010(11) 58-60 CS宋乃慶,唐恆鈞 宋乃慶 我國義務教育中的「減負」問題探析 今日教育 2010(9) 18-20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結構研究 課程·教材·教法 2010,30(04) 54-57+78 CSSCI
徐兆洋,宋乃慶 宋乃慶 檢視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論爭 數學教育學報 2010,19(05) 17-20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教師教學決策的主要問題及其思考 教育研究 2010(09) 85-89 CSSCI
張奠宙,寧乃慶 宋乃慶 六十年數學教育的重大論爭 小學教學(數學版) 2010(02) 53-54 CSSCI
徐兆洋,廖曉衡,宋乃慶 宋乃慶 提高西南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10(1) 1-4 CSSCI
於波,宋乃慶 宋乃慶 20 世紀我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發展的歷史階段及其特點 第三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9/05 9-15 CSSCI
張奠宙,宋乃慶 宋乃慶 60 年數學教育的重大論爭 人民教育 2009(18) 52-55 CSSCI
宋乃慶,唐智松 宋乃慶 試論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 西南大學學報 2009,35(2) 123—127 CSSCI
魯慶雲,宋乃慶 宋乃慶 我國數學試題難度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數學通報 2009,48(4) 47-49 CSSCI
溫濤,彭智勇,許洪斌,宋乃慶 宋乃慶 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測度:重慶的證據 改革 2009(05) 81-87 CSSCI
朱福勝,宋乃慶 宋乃慶 基礎教育對公民素質提高的顯示度研究——基於重慶市四區縣的調查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6) 16-19 CSSCI
黃梅,宋乃慶 宋乃慶 基於三維目標的教學目標設計 電化教育研究 2009(05) 99-103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網路課堂協作知識建構的群體動力探究 電化教育研究 2009(2) 55-58 CSSC
仲秀英,宋乃慶 宋乃慶 經驗學習理論對數學活動經驗教學的啟示 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35(06) 129-132 CSSCI
沈南山,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學業成就評價測查試題編制研究 教育研究 2009(9) 57-63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對策 課程·教材·教法 2009,29(04) 39-43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素質教育觀下的教與學 中國教育學刊 2009(8) 1-1 CSSCI
李明振,喻平,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建模的一般認知過程研究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6) 45-48 CSSCI
朱哲,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史融入數學課程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4) 11-14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基於網路的協作知識建構及其共同體的分析研究 電化教育研究 2008(04) 38-42+46 CSSCI
宋乃慶,程廣文 宋乃慶 用科學發展觀審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青年教師 2008(12) 20-21 CSSCI
龐坤,李明振,宋乃慶 宋乃慶 GX 實驗是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成功範例 西 南 大 學 學 報 ( 自然科學版) 2008,30(02) 161-164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研究中值得關注的問題—熱點與反思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1) 75-78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因洗盡鉛華而美,因回歸自然而真 今日教育 2008(11) 55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教學案例引發的思考 中國教育學刊 2007(06) 43-45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 宋乃慶 網路環境下課堂合作學習的 電化教育研究 2007(10) 44-47 CSSCI
楊豫暉,魏佳,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史的內容及呈現方式探析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04) 80-83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高等教育本質與高等學校管理科學性 大學(研究與評價) 2007(07、08) 12-17 CSSCI
李明振,龐坤,宋乃慶 宋乃慶 認知彈性理論指導下的高師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1) 96—99 CSSCI
童莉,宋乃慶 宋乃慶 彰顯數學教育的基礎性——美國數學課程焦點與我國「數學雙基」的比較及思考 課程·教材·教法 2007,27(10) 88-9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平實·朴實·真實 人民教育 2007(19) 44—44 CSSCI
宋乃慶,李士錡,鞏子坤,何文忠,張奠宙 宋乃慶 2006—2007 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紀要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3) 99-102 CSSCI
李鐵安 宋乃慶 宋乃慶 高中解析幾何教學策略——數學史的視角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2) 90-94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課堂活動教學兩面性 教育學報 2007,3(4) 35—38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育本體與生活世界 西南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33(01) 123-127 CSSCI
李明振,龐坤,宋乃慶 李明振 認知彈性理論指導下的高師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教育學報 2006 234-238 其它
王寬明,宋乃慶 宋乃慶 解題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 數學教學 2006(03) 3-16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標小學數學教科書總復習設計的原則與策略 課程·教材·教法 2006,26(08) 33-37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幾個數學教學案例的反思與啟示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6(05) 59-61 CSSCI
李明振 龐坤 宋乃慶 宋乃慶 高師院校「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31(01) 175-179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 反思與建議 人民教育 2006(21) 24-27 CSSCI
楊新榮 李忠如 王洪 宋乃慶 宋乃慶 初 中生數學學 習觀性別差異的調 查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32(02) 178-182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學智慧 教育研究 2006(09) 30-36 CSSCI
品潔,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學幽默的本質與特點 課程·教材·教法 2005,25(05) 26-30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教育學的范疇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30(4) 755—759 CSSCI
李紅婷,宋乃慶 宋乃慶 變革課程理念 創生課程文化——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回顧與思考 中國教育學刊 2005(10) 32-35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獨立學院的發展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 2005,2(03) 1-4 CSSCI
楊新榮,宋乃慶 宋乃慶 中美高中學段數學課程標准幾何內容的比較研究 數學通報 2005,44(08) 14-16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演算法教學策略初探 中國教育學刊 2005(5) 41-44 CSSCI
但琦,宋乃慶 宋乃慶 大學生數學建模障礙分析與對策 大學數學 2005(05) 25-29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中學數學「雙基」教學中的誤區及其成因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7(02) 89-91+101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編寫設計探究 當代教育科學 2004(01) 59-60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回歸生活世界 凸顯自主選擇——從兩個教學實例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程的自主選擇 中國教育學刊 2004(07) 30-32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淡化「雙基」是對「雙基」的誤解——多元視角下的「雙基」解讀 人民教育 2004(11) 12-13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優秀生培養中需明確的幾個觀點 當代教育科學 2004(21) 61-6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師范院校發揮人文優勢的思考 重慶行政 2004(6) 80—82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新課標實驗教材在西南地區的適應性調查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04(3) 33-36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高等院校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13(02) 1-2 CSSCI
宋寶和 宋乃慶 宋乃慶 多元視角下的「雙基」解讀 山西教育(教學版) 2004(16) 1 CSSCI
張奠宙,張國祥,宋乃慶 宋乃慶 東西方數學課程概覽——2002重慶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側記(英文)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28(01) 1-10 CSSC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建構主義的全息性概念 中國教育學刊 2003(05) 40-42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袁頂國 宋乃慶 數學新課程在西南地區適應性調查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3,28(6) 998-1003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復習的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通訊 2003(12) 1-3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袁頂國 宋乃慶 「六連」結構:民族地區農村中學教育的有效模式 中國民族教育 2003(03) 33-36 CSSCI
劉福林,宋乃慶 宋乃慶 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編排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3(10) 11—13 CSSCI
肖紅,宋乃慶 宋乃慶 實施課程標准對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3,28(2) 337—340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圖形計算器支持下的數學學習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2,27(4) 622-625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探究學習就是創新學習 人民教育 2002(12) 29-30 CSSCI
宋乃慶 羅萬春 宋乃慶 創新學習誤區析 人民教育 2002(01) 32-33 CSSCI
羅萬春,宋乃慶 宋乃慶 關於高中數學課程學習的比較研究——對大學生群體的調查與分析 學科教育 2001(08) 23-28 CSSCI
宋乃慶,閔蘭,張廣祥 宋乃慶 中學數學區別化課程研究 滬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1(03) 12-41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20 世紀探究教學理論的發展及啟示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27(4) 92-97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西南地區高中數學學習及其相關因素的調查報告 數學教育學報 2001,10(1) 62-64 CSSCI
羅萬春,宋乃慶 宋乃慶 極限概念的表徵及教學策略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4(03) 102-104+43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羅萬春 宋乃慶 數學課程改革與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角色的轉換 中國教育學刊 2001(6) 37-39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探究教學的模擬問題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01(4) 46-48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課堂交往特殊性 數學教育學報 2000,9(1) 28—32 CSSCI
袁愛玲,宋乃慶,張希希 宋乃慶 農村初中「文化農技並進」課程改革實驗 課程·教材·教法 2000(6) 14—17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 宋乃慶 論數學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數學教育學報 2000,9(2) 26—30 CSSCI
張希希,宋乃慶 宋乃慶 「文化農技並進」芻議 中國教育報 2000(1447) 4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教育現代化與素質教育觀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0,26(1) 76—81 CSSCI
李玲 宋乃慶 龔春燕 韓玉梅 何懷金 陽澤 宋乃慶 城鄉教育一體化:理論、指標與測算 教育研究 2 41-48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 宋乃慶 試論數學非同步教學原則的特殊性 數學教育學報 1998,7(2) 58-61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論素質教育觀下的數學教育 教育研究 1998(5) 23—27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談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解決與元認知開發 學科教育 1997(6) 32-34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中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場情景的表徵及其創設策略 課程·教材·教法 1997(04) 17-19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曾宗燊 宋乃慶 21世紀的初中平面幾何 數學教育學報 1997,6(04) 6-8+12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提高課程效益(GX)實驗研究簡介 數學通報 1996(8) 21-23 CSSCI
宋乃慶,陳重穆 宋乃慶 再談「淡化形式,注重實質」 數學教育學報 1996,5(02) 15-18 CSSCI
宋乃慶,曾崇燊,段澤勇 宋乃慶 義務教育中的數學——大眾數學——兼論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21(增刊1) 88-92 CSSCI
陳重穆,曾崇燊,宋乃慶 宋乃慶 從素質教育看21世紀的高中數學課程 課程·教材·教法 1995(09) 40-42+34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義務教育中的數學——大眾數學——兼論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 川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5,5(04) 1-4+26 CSSCI
陳重穆,曾崇燊,宋乃慶 宋乃慶 「GX」為什麼能減輕負擔,提高質量,又能節約時間? 數學教學通訊 1995(03) 2+41-4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變教訓為財富,把整頓當機遇——走出誤區的回顧 高校編輯出版文集 1995(12) 257-263 其它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淺談提高課堂效益(GX) 數學教學通訊 1994(01) 1-2 CSSCI
陳重穆,曾宗教,宋乃慶 宋乃慶 減輕負擔、提高質量——GX(提高課堂效益)實驗簡介 數學教育學報 1994,3(02) 1-4+61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淡化形式,注重實質——兼論《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 數學教育學報 1993,2(02) 4-9 CSSCI
陳重穆,羅介玲,宋乃慶 宋乃慶 《初中數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簡介(初稿)——《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數學試驗課本》介紹之一 數學教學通訊 1990(04) 2+1-2 CSSCI
羅四維,宋乃慶 宋乃慶 教材要多樣化 數學教學通訊 1989(05) 2 CSSCI
王秀泉,宋乃慶 宋乃慶 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綜合運用教材,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1987(02) 97-107 CSSCI
王秀泉,宋乃慶 宋乃慶 配合中學、開展數學教學改革實驗 數學教學通訊 1984(04) 2-5 CSSCI
三、獲獎
獎勵名稱 獲獎項目 證書編號 本人排名 獲獎年度 獲獎等級 參與單位數 本校參與學科數 獲獎類型 證書掃描
「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教育部) 《教育實驗研究》 0 2/3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重慶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西南貧困地區「雙證式」教育扶貧模式探索咨詢報告 0 2/3 2006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西南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適應性研究 0 1/1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國家新課程在西南地區的適應性研究(系列研究咨詢報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等部門採納2001-2004年使用 0 1/5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 0 1/1 2009 國家級 1 1 教學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教育對重慶經濟發展貢獻的研究 0 1/1 2009 國家級 1 1 科研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 0 1/1 2009 省部級 1 1 科研
「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 《小學數學教育概論》 0 1/5 2011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三屆重慶市發展研究獎」三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 中國西部農村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0 2/5 2011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教育部) 西南農村地區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研究——「三方聯動實習支教」工程對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的行動研究 0 6/6 2013 國家級 1 1 科研
四、著作
類型 名稱 作者姓名 第一主編 出版年月 出版單位 參與單位數 本人排名 封面
教材 教學設計 徐學福,宋乃慶 徐學福,宋乃慶 2008/02 重慶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新編初等數學選讀 宋乃慶 宋乃慶 2007/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數學課程導論》 宋乃慶,徐斌艷 宋乃慶 2010/03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小學數學教育概論 宋乃慶,張奠宙 宋乃慶,張奠宙 20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 朱德全 宋乃慶 朱德全 2007/08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課程教學模式論:中學教育與農村建設 朱德全 宋乃慶 朱德全//宋乃慶 2011/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數學教育概論(第二版)》 張奠宙、宋乃慶 張奠宙 2009/09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7. 馮其波的科研項目
近5年來獲得省部級科技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主持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2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43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1項,獲得9項。1.在兩個863項目的支持下,提出了新的路基沉降全方位長期監測方法,研製的監測系統得到應用,其研究成果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3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排名2)。
2.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和面上項目的支持下,首次提出並實現了基於單根光纖外差式干涉和激光準直的六自由度誤差高精度同時測量,研製出測量樣機,2014年通過了國家自然基金委組織的儀器專項結題驗收,被專家一致評定為A,正在申請美國專利(排名第1)。
3.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的資助下,發明了一種激光掃描讀取IP膠片潛影的方法,研製出CR讀取系統樣機,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的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0年獲該總局科技二等獎1項(排名3),參編出版英文專著1部。
近年來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五軸數控機床的激光高精度多參數快速綜合測量儀研製與應用,2016.1-2020.12,845萬,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輪對幾何參數在線測量方法與動態誤差補償的研究,2013-01-01--2016-12,80.0萬元,主持。 鐵道部科技司: 鐵路基礎設施檢測監測及評價技術研究—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監測技術及相關標准研究 ,2012-06--2013-12-31,50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激光六自由度誤差同時測量儀的研製,2011-01-01--2013-12-31,180萬元. 科技部「863」:重載鐵路橋梁和路基檢測與強化技術----重載鐵路路基靜動力性能檢測、連續檢測、實時監測與狀態評估技術研究,2009-06-01--2010-12-31,100.0萬元。 科技部「863」:客運專線路基沉降全方位實時監測技術的研究,2007-12-15--2009-12-31,100.0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於共路光線漂移補償的激光多自由度誤差同時測量方法研究,2007-01-01--2009-12-31,28.0萬元。 機車輪對幾何參數動態在線測量系統 ,2013-10-31--2014-06-30,100萬元。
8. 姚建宗的榮譽和獎勵情況
2015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年《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任首席專家;
2009年4月第一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態環境》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最佳宣講獎;
200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確定的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並獲得資助;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省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年,《生活的場景與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2001年7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年4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1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獲吉林省第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理論傾向》,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與良知》,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視界》,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0年12月7日,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項目獎勵;
2000年7月19日,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
2000年3月,《國外政治發展研究述評》,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六次優秀著作獎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1月30日,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99年8月14日,《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1998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法學論文二等獎;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特等獎;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構造論》,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而獲獎;
1996年1月,《「法治經濟」解析》,吉林大學第四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1993年11月,《略談法的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最根本價值》,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9. 劉海峰的主要獲獎情況
《中國科舉文化》(個人專著),2013年3月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 獎2007年10月被評為湖北省「十大精品圖書」。《科舉學導論》(個人專著),2009年9月獲第五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7年12 月 獲福建省第七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2007年12月獲廈門市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2007年10月被評為湖北省「十大精品圖書」。《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第一著者),2012年10月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11年12月獲 福建省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科舉史》(第一著者),2011年9月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考試發展史》(第一著者),2006年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3年獲福建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高考改革的理論思考》(個人專著),2009年10月獲福建省第八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科舉制與「科舉學》(個人專著),2005年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個人專著),1994年12月獲全國第一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個人專著),1999年10月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福建教育史》(第一著者),1997年9月獲福建省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科舉學」----21世紀的顯學》,2000年12月獲福建省第四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三論堅持統一高考》,2000年6月獲廈門市第四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科舉學」發凡》,1997年3月獲廈門市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科舉制對西方考試制度影響新探》(獨立作者),2003年獲廈門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學優則仕:教育與科舉》(第一著者),2005年獲廈門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比較研究》(主編),2003年獲廈門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國科舉史》(第一著者),2005年獲第二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觀》,2011年11月被評為《教育研究》創刊30周年優秀論文。《高考改革何去何從》,2011年11月被評為《教育研究》創刊30周年優秀論文。199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資助。2002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2002年獲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入選2012年度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資助計劃。入圍新浪網「2005年度文化人物」。2007年獲廈門大學「南強獎」 。1988年獲廈門大學嘉庚獎。
10. 劉同舫的獲獎記錄
1.2015年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頒獎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2013年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頒獎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2011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頒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4.2015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頒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5.2013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頒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6.2009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頒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7.2010年獲「教育部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頒獎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8.2007年獲「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二等獎。頒獎單位: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9.2010年獲「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獎」特等獎。頒獎單位: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
10.指導碩士研究生獲「2013年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頒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11.指導碩士研究生獲「2012年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頒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12.指導碩士研究生2013年獲第十二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頒獎單位:團省委、省教育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