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話是什麼意思
1.平常的話
2.現代漢語的標准語,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作為語法規范。
3.普通話 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4.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 。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普通話可看作官話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現代人讀唐詩宋詞元曲基本都能押韻),從《唐韻》到宋代《廣韻》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韻》是繼承。
5.沿革:1909年清政府將北京官話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中國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語音,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後,確定國語標准;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准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② 專科起點本科學習畢業的文憑是專科還是本科
什麼文憑都沒有,因為國家不承認
③ 廣東陽春市農村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一、在本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就診者,可直接在家庭帳戶限額內支付門診費用(家庭帳戶不能跨鄉鎮使用);在其他醫療機構或葯店(經主管部門批准證照齊全)看門診或開葯者,可憑有效票據到本鄉鎮合管辦報銷,報銷最大限額以家庭帳戶金額為准。
二、參保患者到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憑本人身份證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直接到接診機構辦理入院手續,注意必須保證合作醫療證、病歷、費用清單及住院發票上患者資料的一致性。出院時,醫療機構對患者費用如數結算後,提供給患者疾病證明書、費用一日清單及總費用發票等,患者持合作醫療證及醫院提供的資料到該醫院合作醫療補償窗口,經該窗口工作人員審核後予以現場補償。具體補償比例:在鄉鎮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70%,無起付線;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為55%,起付線為100元。
三、參保患者到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在各鄉鎮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或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理轉診手續,但患者需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該醫院需向患者提供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等資料,患者出院後,30天內憑該醫院提供的資料、戶口本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到鄉本鄉鎮合管辦辦理補償手續。住院患者醫療費用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四、需到省外及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參保患者,必須到縣合管辦辦理相關轉診手續,同時必須提供相關診斷證明。出院時也必須向院方索要疾病證明書、費用清單、總費用發票,出院後30天內,持戶口本、合作醫療證及上述資料回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補償比例為40%,起付線為300元。
五、外出打工在打工當地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及未按要求辦理轉診的參保患者,歸為一類情況處理,補償比例為30%,設起付線為300元,所需資料同前三項,出院後60天內到患者所在鄉鎮辦理補償手續。
六、住院封頂線為每人每年30000元。
由於新型農村醫療隨時有調整的可能,屆時以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的解釋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