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② 中國學生這么厲害,為什麼科研成果出的不多
看看下面這篇博文吧:(科學網 - 為什麼學生不愛科研)
N多學生進校時雄心壯志或者單純朦朧,對於科研一片美好期許,到畢業時,愁容滿面,對於科研唉聲嘆氣。
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制度方面原因。
A:跟著導師申請項目,發現原來申請基金就是靠關系。某學生辛辛苦苦6個月寫的一個本子被刷了,上去的是一個跟指南上要求的方向八竿子打不著的一個方向上去了,很郁悶,倒是導師很看得開,寬慰他:都這樣,人家關系硬,我們來年再說吧;
B:寫項目原來就是扯淡。老師讓寫項目書,總是過完年了讓通知寫,總是趕急趕忙的寫,在老師的壓力下,三天就可以寫好一個本子,那所謂的創新都是那三天硬憋出來的,其實在自己看來就是扯淡,後來終於明白,申請項目更多的在於關系,寫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C:申請項目,有的項目沒有任何的前期工作,也沒有任何的前期調研,全憑網路和維基上東西湊出來的任務書,提指標的時候老師讓學生提,學生說咋提啊,我都沒見過那玩意,全是拍腦袋決策,做的時候也是東搞搞西搞搞,各種不理想,想盡方法,都失敗,老師卻怪學生的不努力,不聰明,學生徹底絕望。
D:項目書下來了,學生接過任務書一看:這項目的80%不都已經完成了么?技術很成熟了,數據實驗室也早有了,還有什麼搞的。內心感嘆:搞科研就是騙國家錢啊。
E:項目書下來了,學生接過任務書一看:這問題不是早八百年前就解決了,中國學界連這個問題都沒解決,那幫科學家都幹啥吃的?可是這個項目怎麼能下來呢?傳統的名詞換個新的提法,貌似很高端,其實啥都沒變,這就是所謂的科研?這就是神聖的科研?
F:項目書下來了,學生接過任務書一看:這裡面的有一些東西,稍微內行的人或者有點專業常識的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實現的東西,原理上就行不通,咋做,這項目咋通過的?有高人指點說:既然你們老師有本事拿來,就有本事結題,而且還能很順利,這個不是你擔心的。學生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G:學生:我們老闆說了,國家的錢最好掙,有個項目,一個試驗沒做,結題了。
H:所謂的科研就是炒菜,人家用個貓做實驗,你用個狗,這就是創新?這就是科研?
二是老師原因:
A:老師讓他搭建設備,從零件購買,到設備選材,設備調試,價格高了,老闆還不同意,就這樣,折騰了三年,到第四年開題都沒法開。
B:老師想發高水平論文,就一直壓著他,讓他攢數據,攢一篇好的,結果攢成心病。
C:大老闆想沖院士,明文規定:博士第一年上課,不算,碩博連讀的前兩年不算。
D:實際導師啥也不管,名義導師想沖教授,所有稍好一點的論文一作都是他,這樣的話自己基本上就沒有論文,畢業都發愁。
E:天天去工廠下車間,幫導師出差,畢業的東西基本沒做。導師源源不斷的接項目,做項目,自己的時間都不在自己的課題上,雖然說的挺好,要抓緊時間做論文,可是老師太貪心了,學生是有限的,項目卻像無窮多,你說與你課題無關?不做可以么?在人屋檐下啊。
F:老師特別摳,一點小錢也要發票湊,湊不著就不給報,一年下來學生搭進去一兩千。沒有實驗材料了,也是拖著不買,總是托關系東家要,西家借,學生看著直寒心,有時候真想算了,這試驗費自己掏算了。項目三四個,經費四百萬,寫項目的時候材料費,檢測費十幾萬幾十萬的寫,SEM動不動就寫100小時,200小時,結果呢,一年的材料費滿打滿算不到1萬塊錢,卻天天喊窮,做了一年SEM(160-200塊錢一個小時)花了一萬塊錢嫌多。有的老師跟學生算賬算得特明白,5塊錢也還給學生(要還的話,50不行么?),雖然不算小氣,但是不大氣。
G:老師人品不好,不人性。學生大年初三來給老師幹活,食堂和宿舍都沒開(沒開是有客觀原因的),跟老師說沒飯吃,老師說你買個鍋,我給你報;跟老師說:沒地方住,老師說:你就在實驗室打地鋪吧(學校在東北,冬天)。學生的媳婦在醫院待產了,學生要回家,老師打電話火車站廣播找人。上周跟學生說:你把那個XX的一批樣品給處理了,今天看見學生在給別人處理樣品,忽然來一句:你這一個星期沒做實驗了,你自己的活不幹了啊,學生直接淚奔。就是抓學生幹活,一看見某人在電腦桌前就說,誰誰,咋沒去做實驗呢?
H:老師招學生來,都不知道安排學生來幹啥,只知道,我現在有項目,要找學生,招學生來就是為了給幹活。結果呢,來了之後哪個學生負責哪一塊也都瞎搞,你負責ABC,他負責DEF,ABC這一塊前後的關聯是什麼,核心是什麼,目標是什麼,全都不知道,就是因為我想做這個加上我需要做這個,於是我就讓學生做這個。其實全扯淡,想一出是一出,最後看看學生的畢業論文,這一章講小米的澱粉營養問題,下一章就講胡蘿卜的胡蘿卜素對胡蘿卜的生長促進,再下一章就是玉米桿的纖維素燃燒。如果再往前看幾屆,發現基本上他的每一屆學生都有這個問題。
I:老師啥也不懂,對於學生交上去的報告提不出新東西,改文章都是改錯別字,像什麼文章結構層次編排,重要觀點的突出強化,理論深度的挖掘,都沒有。指導學生也不得力,看看學生交上去的報告,都是寫:這周上課了,上了這三門課,這周看文獻,列表如下,總共一頁紙。有做實驗的學生就寫,這周做試驗了,實驗照片貼上去,寫個結論,老師也提不出什麼新東西,都是講你這個XRD該怎麼標,你這個圖要擺放整齊,你講PPT要看著大家等等。至於說你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我們的目標是什麼,下一步幹啥,通過什麼實驗來實現等等都不會提,例會每周開,但是從來都不討論這些東西。
J:導師啥也不懂,然後還啥都管,還特別愛面子,還想學生出好東西,實驗室啥都沒有。要設備沒設備,要前期工作沒前期工作,問老師,也只知道從網路上找來的東西,每次講的都是教材上的東西。一切靠自己,從設備選擇構建,到材料購買,到工藝確定,到最後出東西,都自己一手搞定。然後此間的失敗與艱辛換來的是老師的怒斥,一直也出不來東西。想跟老師討論一些東西吧,卻發現他純粹是個外行,要學生通過紅外確定材料的耐熱性;遇到任何問題只有默默的去小木蟲。
K:喜歡忽悠學生或者威脅學生或者給學生極高的期望與許諾,嚇到了學生。跟著我好好乾,咋地咋地,發nature啊,直接獎勵多少錢;我跟啥啥有合作,跟著我干,到哪哪上班;不幹好,這個月扣掉所有補助(還沒干呢,就這么說);不幹好,別畢業了;你啊,有潛力,有資質,我們這個項目啊,你要好好乾,爭取達到啥啥;好好乾,爭取發NS;
L:無法真正的指導學生。跟研一的說:你去寫個關於非晶合金的綜述,這個太大了,能不能詳細點,分開點:這個星期跟學生說:你去看兩本非晶合金的書,寫個總結上來,重點是啥,然後第二周根據前一周的情況,繼續發布這樣目的明確的任務,讓前後的任務相關聯,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並且引道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想一出是一出,跟研二學生說:你去做XX問題吧(該問題是工程問題,需要長時間,有一定體積效應的時候才會出現的,普通小試片根本無法模擬),但是過一陣又忘了,這就搞得學生無所適從了。或者第二學期開學一個月了,學生知道自己這個學期要開題,師兄問師弟:你這個學期什麼安排,你要開題的。師弟茫然不知,因為老師只跟他指定了方向,具體是啥,啥也沒說,學生就這樣,熬到快開題了,老師卻在催開題報告,於是在重壓下,復制加粘貼三天搞定;或者老師明明將師弟交給師兄帶,可是老師卻經常繞過師兄下達一些任務,搞得師兄的計劃就時常不能執行,最後放棄領導。
這是我見到的一些同學跟我講他們導師的惡劣行徑。
有人說:那是你選導師沒選好,大多數導師見到潛在的學生都是和藹可親的,問師兄師姐,很難告訴你真話的,因為說導師好吧,你進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怎麼辦?師兄弟怎麼處?說導師不好吧,自己還想活么?導師真正的適不適合自己,自己自己接觸之後才真的知道。
有人說換導師?那麼容易換?我一個同學換導師,怎麼換的,先是找到一個年輕的熟識的老師,他需要學生,尤其特別想要一個博士(幫別人帶),於是問他該怎麼辦,於是那老師各種幫他分析,一個站在學生的角度,一個站在老師的角度互相找理由,互相駁斥,最後我同學找到的理由是:壓力大,身體有病,經常產生幻覺,偶爾神經錯亂,經常頭疼得厲害,於是那同學最後換導師成功,而且是換到幫他出主意的那個老師那裡。(他原來的導師,就是屬於K種老師,第一個學期還沒過呢,就跟學生說要學生造出一個什麼什麼設備,要史無前例的的突破,將產業更新)換導師不好換啊,許多學生看到是都很好,可是導師跟導師之間的關系,其實挺復雜,尤其是在一棟樓,一個教研室,一個課題組的,不好搞,不好換啊。
有人說:學生應該有主動性,主動去做。可是很多博士卻有一個共同的心得:如果你完全聽從老師的,你將一事無成,如果完全不聽導師的,你將死得很慘,怎麼辦?聽導師的話,做自己的事;有想法趕快做,不要坐等靠;如果自己有想法,指望導師批准後再執行,那是大多扯淡,除非遇到那種什麼也不管的導師,他的學生倒是經常看見順利畢業的多。
----------------
PS1:說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動性重要麼?重要!真的重要麼?不重要。多少老師以自己的蠻橫否掉學生的想法。而不是講道理,擺證據。是學生不基於實際,瞎提想法,老師給否掉的么??大多是做的不是老師想要的罷了,有主動性咋樣?你必須是老師想要的主動性,不許亂主動的。
PS2:我最喜歡兩種導師,一種是什麼也不管(包括花錢也不管你咋花),就是每學期開學的時候見學生:又開學了,都怎麼樣啊,學生們講了講,完事,從此以後再也看不到導師,即使找他,也是說:OK,OK,你自己做主吧。要麼是那種按照嚴格的科研套路來:真正的直面問題,實打實的調研,該花的時間一天不能少,該花的錢直接說,實驗前,方案詳細明了完備,經得起推敲,對於潛在的風險及成本有充分的考慮與估算,所有的指標都是有根據的,不是拍腦袋的,所有的工藝也都是有前期基礎和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其可行性的。然後由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匯報,總結與討論,真正的針對問題,解決問題;有困難,老師也積極的參與,與學生一起努力。對於學生交上來的東西,要真正的提出新的問題和導向。當老師也有不會的時候,也要能向學生學習,比如讓學生就某一問題做一總結,這就OK。
PS3:我有點理想主義情節的,比如PS2中對第二種老師的要求,時常我自己也感覺過分,但是我覺得搞科研就應該實打實的來,帶學生就應該真教,每一階段給他一個目標,引導他到達自己的目標,同時也讓他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給學生安排適當的項目任務,以此為依託,進行擴展以形成其畢業論文,不會將整個項目依託給一個學生,除非是那種前期基礎極其扎實的,在不長的時間內(1年)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完成項目的70%,餘下30%有難度,通過努力也可以在餘下的2年內完成的項目,學生完成任務後讓其自己有發揮,做自己想做的,這個時候他也應該能自己獨立做方案,自己獨立實驗了,不要給學生無盡的任務,學生的獨立性和想法得不到發揮。對於需要搭建新設備,不會讓學生從零部件購買,設備材料選擇,結構設計等等最原始的地方零基礎起步,是要看到原型機,在原型機上仿製,或者在已經設備上進行改造,添加附件等等方式來改造設備,如果我想從零基礎搭建設備,我會讓一代代的學生做輔助,一代學生做一點,逐步搭建起來,不然學生真的很苦。
PS4:有的老師很累,有的老師很輕松。累的老師又很多種,但輕松的老師大多是,在某一領域活躍了很多年,積累得很多,實驗室對於實驗體系已經程式化了,學生們已經不需要老師費心了,只需要有一個好的助手(或者大師兄)來輔助維護這一體系就行。前期工作充實,圈子熟了,拿課題也不困難;對於行業狀態了解很深,知道方向,目的也很強。有時候當老師真的很悠哉。每次看到那種早上8點鍾就來實驗室,晚上9點鍾走,沒有周末節假日的老師,我就在想:那是生活么?那是人么?那是神經病(年輕老師不在此例)。
PS5:非常,很,極其想知道各位老師怎麼看待研究生上課的重要性問題。在目前的模式下,研究生上課,在我看來就是扯淡。如果說本科生考60分要滴60滴汗,那麼碩士考60分,只要30滴就夠了,博士大概不到10滴,有人說或許0滴也可以。看看那些研究生第一年,都美其名曰:我們有課,實際呢,跟本科生一樣,甚至還不如本科生,上課了夾個本去上課,下課了本子都不知道扔哪去了,期末了,群里非常熱鬧了。學生們最喜歡那種交論文結課的科目,通過谷歌,復制粘貼,一個下午完成好幾科,一出成績都是七八十分,都很開心。請問各位老師,你們學校研究生課掛科的比例多少,高於1%么?有沒有不畢業的碩士么?當然說到這里也要說一下,有的學校老師對於研究生的課也是不重視的,甚至上一次課之後,留下一個小論文的作業,然後就再也不上課了。因此,我建議把研究生第一年所有的課都集中在第一個學期上。
PS6:有的老師認為自己學生是個科研的料,成果豐富,勤奮進取,思維活躍,是自己的得意門生,可是在現實中他可能非常厭惡科研,我見過的有認為科研就是炒菜,太沒意思了;有認為科研就是一幫圈子裡的人的游戲,自己只能呵呵;有認為科研就是騙人,每次寫論文的背景和意義的時候都是閉著眼默念好幾分鍾:我這個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然後才下筆,才寫了兩句又面紅耳赤了;當然也有人認為搞科研的人前五年太窮了,太苦了,不願意乾的。:
PS7:我時常想:喧囂中的孤獨和孤獨中的喧囂你選擇哪一個?我有資格選么?一直以來我都期待一種內心平靜而充實的生活,每天有計劃的做著自己的工作,不緊不慢,下班後還有空去健身房,陪家人聊聊天,看看書。早上7點起來,喝杯水,翻兩頁書,吃個早飯再出門。
③ 我准備評教授級高工,可是我沒有科研成果,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需符合兩個基本條件:申報條件和評審條件。
(1)申報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任現職以來年度及任期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3、外語水平符合國家和省外語考試有關政策規定。
4、理工類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並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滿五年以上。
5、身體健康,能夠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2)評審條件:
1、專業理論知識條件
2、工作能力與經歷條件
3、業績成果條件
4、論(譯)著、論文條件
如果不符合以上條件的需符合破格條件。
(3)高端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破格條件要求任高級工程師期間,取得下列業績成果之一:
1、主持或為主承擔的科技項目或工程項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二等以上獎一次或省(部)級一等獎一次,或省(部)級二等獎二次。
2、在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設計推廣應用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鑒定認可。
3、在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在生產科研實踐中,有較大的技術突破,解決過重大關鍵技術難題或填補國內同行業某一技術領域的空白,為國內同行業專家與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可。
4、在生產科研中,對生產的發展規劃、技術創新措施、產品質量等重大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明顯地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為國內同行專家與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可。
以上這四項是正常高級職稱評審中必須達到的,如果您走高級職稱破格評審,在具備上述條件之一時,其學歷、論著均可可適當放寬要求,但是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必須到五年及以上,而且在近兩年的考核中至少獲得一次優秀才可以。
如果是自己進行高級職稱評審破格申報,需要先向單位提出申請,填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還需要提交你的各項能夠反映自己水平、能力、業績貢獻的材料,包括學歷、資歷、外語、計算機合格證及獲獎證等證明材料等等。
同時要在評審表封面上註明破格申報字樣;如果您是單位推薦的,分三種情況,一種是國企單位,單位會把申報人員的相關申報材料、證件等向本單位全體職工公示,公示期間會徵求單位內各群眾和領導的意見,看看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異議,最後確定上報人員即可。
第二種情況就是省屬企事業單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市屬企事業單位經市人事職改部門審核匯總後,統一報省職改辦。第三種是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也是職稱評審中介機構最常做的那種,按屬地原則經所在設區市人事職改部門審核匯總,然後統一申報省職改辦。
最後一種情況是中央駐地方有關單位,由單位直接報省職改辦即可。
④ 十年來我國的重大科研成果和作出貢獻的科學家
·鄭州輕工業學院新型灌封環氧固化劑研製成功
·中科院水生所鱖魚養殖技術使產量提高5倍
·清華發明新型建材凝石 生產過程環保節能
·南開大學將建銅銦硒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線
·台灣大學發表新一代血液檢測儀
·鄭州輕工業學院灌封環氧固化劑研製成功
·杉樹萃取天然分子可降低肝病毒活性
·「兆瓦級變速恆頻風電機組」成功並網發電
·上海交通大學研製出太陽能復合能量系統
·中國科學院科學家成功克隆豬腎臟基因
·台灣南台科技大學研發新型太陽能車
·香港城市大學制出無輻射無線電池充電平台
·北大神經元鈣火花的功能研究取得突破
·東華大學研製出了「珍珠纖維」
·華東理工研製廢棄生物質轉化液體燃料取得成果
·中科大納米技術研製成功新型單分子整流器
·軍醫大:大蒜素可拮抗心房肌細胞內鈣超載
·農大超臨界萃取聯合分子相關技術通過鑒定
·港大研究顯示多語夾雜致幼兒易生語言障礙
·廣州南方醫科大成功構建中國虛擬人男1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採用新手術方式治療肺癌
·電磁散射高效數值分析軟體A-UEST通過鑒定
·中國科技大學校友發現奇特新粒子
·浙大研製成功低壓鑄鋁用鈦酸鋁陶瓷升液管
·高端多用途無人機遙感系統首飛成功
·路塹邊坡與坡間路基加固綜合技術通過鑒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製成新型單分子整流器
·河北醫科大學揭示益氣活血治心血管病機制
·華東理工大學煤氣化技術產業化獲突破
·人用SARS疫苗正式臨床試驗 有效期延至3年
·山東大學研製出新型人工骨植入材料
·石河子大學成功研製出棉花打頂機
·調控動物胚胎中胚層形成的一種新機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製成新型單分子整流器
·黑龍江大學研製出高密度光碟新材料
·高分辨探地雷達系統RadarEye研製成功
·我國首次開展東北虎心理行為學研究
·浙江大學研製成功電腦絲襪機控制系統
·山東大學研製出新型人工骨植入材料
·硼酸鎂晶須合成工藝通過鑒定
·石河子大學成功研製出棉花打頂機
·調控動物胚胎中胚層形成的一種新機理
·湖南大學與德國研製出空瓶檢測機器人
·香港大學發現治療慢性乙肝新葯
·東華大學研製成功空調管道清洗機器人
·哈工大研發成功污水熱能採集技術
·我國研製出新型手寫筆
·
·「稀土夜光纖維」 科研項目通過了新產品鑒定
·龍江兩大科研中心掛牌成立
··我國製造成功領先的無模多點成形設備
⑤ 胡偉武的科研成果
1、「四核龍芯通用CPU研製」,國家863重點項目,負責人,2008.1-2010.12
2、「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負責人,2004.1-2007.12
3、「高性能多核CPU結構設計及原型系統研究」,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負責人,2007.1-2007.12
4、「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晶元設計」,國家863項目,負責人,2005.5-2005.12
5、「高性能通用CPU晶元全定製實現及系統集成」,國家863項目,負責人,2002.10-2004.6 虛擬共享存儲系統
胡偉武實現了一個虛擬共享存儲系統,並以自己女兒命名JIAJIA(佳佳),該系統實現鎖的高速緩存一致性協議,並在國際上的同類系統中首次實現了把多台機器的內存空間組織成更大大的共享空間。佳佳已被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科研單位使用。2001年,胡偉武出任龍芯CPU首席科學家,在中科院計算所李國傑所長和唐志敏研究員的領導下,率領幾十名年輕骨幹(其中科大校友佔一半)日夜奮戰,2002年9月28日,中國第一枚通用CPU龍芯一號成功發布,終結了中國計算機產業「無芯」的尷尬歷史。
研製
2002年8月10日清晨6時零8分,是一個在我國計算機領域里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從那一刻起,中國人結束了只能用外國人的CPU造計算機的歷史,中國計算機事業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翻開這一頁的就是胡偉武,是他帶領科研人員以高度的愛國情懷和創造精神,歷經拼搏,研製成功我國首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晶元。
研究過程
從2001年3、4月份胡偉武主動請纓組建CPU設計隊伍,到2002年8月第一個完全自主設計的通用CPU在200多MHz的主頻下跑起來,這一驚人的速度,得益於正確的技術路線和一幫全力拚搏的年輕人。
研製開始時,胡偉武與同事們就確立了三條技術路線。一是堅持高起點,從高性能通用處理器入手,走跨越式發展的技術路線。這是根據國外的成功經驗,通過高端通用CPU的發展來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二是堅持兼容性設計,他認為不兼容設計是導致我國處理器設計技術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把兼容性設計當作通用處理器的生命。三是堅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方針,設計中的每一步都經過反復驗證。這也是胡偉武的作風使然。他一直要求自己、要求部下要踏實工作,「把工作做扎實了」。他把所訓里的「求實、創新」發揮為「求實,求實,求實,創新」,就是針對目前國內科技界的一些浮躁現象提出來的。有了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研究工作就有了主心骨。通過現代EDA工具,研製組成員迅速補充和掌握了微電子知識和技術,為龍芯的成功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胡偉武正在從事的主要科研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並行處理系統結構,主要是共享存儲系統結構;二是高性能處理器系統結構及處理器設計。
在並行處理系統結構方面,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先後作為技術骨幹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攀登計劃項目及中科院「九五」攻關重大項目的研究,畢業後承擔了中科院院長創新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中國科學院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專項資助項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共享存儲體系結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共享存儲系統訪存事件理論模型及存儲一致性框架模型;提出了基於鎖的高速緩存一致性協議;並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研製出JIAJIA共享虛擬存儲系統。
在處理器體系結構和處理器設計方面,2000年起開始主要從事處理器系統結構的研究和高性能處理器的設計,承擔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龍芯處理器設計與驗證系統」的研究工作,是「龍芯」處理器的主要設計人員。已經基本完成「龍芯-1」的物理設計。「龍芯」處理器的設計與驗證系統已於2001年10月通過中科院組織的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龍芯」處理器的體系結構和設計方法先進。龍芯項目已經被科學院列入知識創新重大方向性項目,且成為國家「863」重大招標項目。
2002年9月份,龍芯投片成功,其功能相當於奔騰II,這在我國計算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是我國研製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的典範之作。將為國家安全和國防事業發揮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申請專利五項。
⑥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的科研成果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新聞中心發布《CEFC中國能源焦點2014:清潔煤炭利用》英文報告。該報告收集、整理、翻譯了中國多位學界、業界專家對中國發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和看法,就清潔煤炭技術未來在中國的推廣,及其將面臨的挑戰進行詳細分析,並通過大量一手材料,系統地為海外讀者帶來清潔煤炭利用在中國的最新發展及趨勢。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聯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能源研究室共同出版《2015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英文版報告,並在美國紐約舉行新聞發布會。報告指出,2030 年將迎來一場極具影響力的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過程。基於中國的新能源政策調整趨勢,將直接推動全球(特別是亞洲地區)能源結構的優化。
頁岩氣革命令美國成為能源出口國,中國的頁岩氣儲量豐富,一旦成功開發,中國將徹底改變當前的缺乏能源的局面,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在成功舉辦多場高端學術論壇之後,首次在美國用英文發表《中國能源焦點:天然氣2013》報告,匯聚了中國內地、香港以至海外的華人能源專家和業界翹楚,以最新的數據和最全面的角度,詳細勾勒出中國天然氣產業的結構和現狀。
2012年12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是「十二五」時期引導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據。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就該規劃及中國天然氣發展問題采訪了中國能源領域多位專家,並將專家觀點整理匯編,形成了《中國天然氣「十二五」規劃調查訪談報告》。
國際學術期刊 《中國眼》以討論地緣政治、能源安全、經濟與文化等問題為主,並以英語編成。書中刊載的視點,從不同角度促進世界對中國的深入瞭解。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與中國能源報社合作出版的中國首本英文能源雜志——《CEFC中華能源》成功登陸美國,並在美國紐約舉行首刊新聞發布會。《CEFC中華能源》是中國首本以能源產業內容為主的英文雜志,是首次以英文的形式,用最宏觀的視野,透視中國能源行業的前景,向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能源企業、能源研究專業以及新聞界全面展示中國能源市場發展的現狀和前景,提供中國能源產業的第一手信息,以響應國際社會對此類信息日益高漲的需求。
《國學新視野》旨在以更新更開闊的視野面對中國國學,結集國內外一流的國學家、漢學家,一流的文章,詮釋傳統、發布成果、拓展視域,以新的觀念與理解使傳統重新進入當代生活,力圖做到曲高和「眾」。
《世界能源形勢與國際關系研究2014年度報告》
《尼爾森報告》精選(2014)
《在平衡之旅——2014奧巴馬亞太之行》
《中美合作新篇章——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文集》
《新能源經濟與低碳發展論壇論文集》
《美中能源合作的潛力論文集》
《投資美國油氣市場》
《能源信息專報》
《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爭端——兼論「和諧南中國海」建設》
《國際能源信息與研究》
《全球新動態》
《江蘇華信科技戰略研究院研究報告》
《江蘇決策咨詢國際智庫高層專家研討會論文集》
《華信科技戰略研究院研究報告匯編》
《跨越太平洋的合作——面向未來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2013亞太論壇文集》
《東海戰略萬言書》
《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展望》
《變化中的俄羅斯能源戰略》
《解讀安倍戰略學》
《2013全球戰略形勢解析》
《面臨失衡的美國再平衡戰略》
《能源與烏克蘭危機》
《中國與網路安全》
《中國新走向——美國智庫中國兩會分析報告解讀》
《關於當前中日關系的報告》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中美日韓四邊合作會議」分析報告》
《兩岸關系與美國角色——2013年中美台三邊會議分析報告》
《上海市能源可持續利用及分布式發電相關建議的報告》
⑦ 法國有哪些高科技成果
法國的高科技產業
法國科學技術發展總體較為均衡,構成其比較優勢的高新和傳統產業競爭力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核電、高速鐵路、高端製造業、汽車、醫葯以及環保領域等,而競爭力的核心在於其關鍵環節技術。
(一)航空
法國航空工業領域技術非常系統和全面,主要構成包括大型民用客機、運輸機、軍用戰機、軍用直升機等整機系統以及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關鍵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領域的空中客車公司雖系法、德、英、西班牙聯合體,但是在原法國飛機公司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法國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整機設計、製造和集成組裝外,關鍵環節技術方面的復雜電子系統和關鍵部件的飛機發動機均由法國製造或集成製造。
成立於1992年的歐洲直升機公司,是世界上負載較重的直升機製造商,目前以占據世界市場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位。
達索(DASSAULT)飛機製造公司曾以生產幻影戰斗機聞名遐邇,目前他還是歐洲唯一的小型噴氣式商務客機製造商,在該領域內分得世界市場的半壁江山。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航空發動機,這是飛機最核心的部件,也將是制約我國大飛機發展的瓶頸。法國賽峰集團旗下的斯奈克瑪(SNECMA)公司為發動機專業製造商,產品包括民用發動機、軍用發動機以及航天發動機。在民用飛機發動機領域,賽峰集團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約占空客70%和美國波音50%的發動機市場。
(二)航天
法國航天工業發展一方面融合於歐洲空間局,另一方面則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前者側重於運載火箭研製、生產和發射以及空間探測等,後者側重於衛星研製、生產以及空間通信研究。
由歐盟14個成員國參與並以法國空間研究中心總承包的阿麗亞娜火箭技術發展非常成熟。系列中最具優勢的為阿麗亞娜5型大推力火箭,2002年首次發射失敗後,投入5.5億歐元進行了的技術研究與改進並完全獲得成功,兩個固體燃料推進器連接的密封性提高,推進器的自身重量大大降低,使運載能力達到10噸,但推進器製造成本卻降低了10%。2005年11月和12月,阿麗亞娜5型大推力火箭先後兩次通過一箭雙星方式,進行成功發射,從而表明,阿麗亞娜火箭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已趨於成熟。
在衛星研製領域,需要提及的是其微小衛星,其關鍵環節技術是精確度高,是我國在該領域能夠合作的主要夥伴。
(三)民用核能
法國在民用核電領域優勢位居世界領先地位,既擁有從鈾礦開采、提煉,核電站整體設計、建造,到核廢料處理等全過程系統技術,又具有強大的產業化能力。
民用核電站關鍵環節技術在於核島大型設備的設計和生產以及整個系統的集成。正在芬蘭建設的世界首座第三代壓水核反應堆(EPR)電站已完全突破了技術障礙;法國在本土的首台EPR電站建設也在加緊。兩個計劃的成功實施,將使法國在核電領域本已強勢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EPR技術是壓水堆式核電技術的發展,它是在符合法國和德國安全委員會制定的標准上設計的。EPR是先進的第三代壓水式反應堆,比其它反應堆的安全性高10倍,費用低10%,核廢料減少15%-30%。特別是如果在出現嚴重事故的情況下,EPR技術可使排放在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為0。
EPR的電功率約為1600兆瓦。具有大規模電網的地區適於建設這種大容量機組。另外,人口密度大、場址少的地區也適於採用大容量機組。EPR的技術壽命為60年,目前在運行的反應堆的技術壽期為40年。由於設備方面的改進,EPR運行40年無需更換重型設備。
EPR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堆芯設計有利於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減少鈾的使用量,降低鈈和長壽命廢物的產量;有利於控制和降低鈈的儲量;由於EPR的技術壽命將達到60年,在生產同等電力的情況下,EPR退役後的最終廢物數量將減少。
此外,法國在與民用核電站發展相配套的服務也具有極強的技術優勢,主要包括原料供給、核廢料處理。
(四)高速火車
法國輪軌高速鐵路完全可以稱為世界的領頭羊,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發的法國高鐵,經過約20年的努力,第一列高速火車於1981年便投入商業化運行。
目前,法國阿爾斯通運輸公司自主開發的第四代高速列車AGV(Automotrice à Grande Vitesse),與TGV相比,AGV的動力更加強勁。兩邊動力車頭比普通的TGV動力增強68%,中間車廂比普通TGV動力增強40%。AGV繼承了TGV使用的也是當今世界高速列車唯一採用的鉸接式車體連接方式,相連車廂間以半剛性橫向機械連接,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列車惡性運行情況下,如列車脫軌,列車的解體。
阿爾斯通公司預測在今後5-6年內其高速列車商業運行速度將達到350-360公里/時。這個速度將可與磁懸浮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400公里/時)匹敵。
(五)高端製造業
法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約為20%,高於美、日、德、加等相近水平競爭性國家,整個製造業生產能力相對平衡,規模基本穩定。在製造業的優勢領域都完全擁有全套的核心技術,且基本是自主創新的成果。
除了航空航天、汽車、高鐵、機械等外,電子元器件是高端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大的製造商ST Microelectronics公司是世界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領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3000個大類產品供應約1500多個國際大型用戶,其中包括:IBM、Thomson、Motorola、Sony-Ericsson、Philips、Siemens、Nokia、Northern Telecom、Gemplus、Alcatel等。
高端製造業方面,法國阿爾斯通的發電設備具有最經濟、最環保、最先進的技術。其產品包括高達 900 MW水輪機組及各式輪機發電機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核電汽輪機發電機世界第一,製造,調試和銷售600兆瓦級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和機組(空冷、濕冷)。世界最大、效率最高的核電汽輪機「阿拉貝拉」(Arabelle)涵蓋100萬千瓦至180萬千瓦級,可與各類核反應堆配套,是第三代核電項目的理想選擇。
阿爾斯通的潔凈煤燃燒技術及環保系統也是領先技術之一,超臨界鍋爐,循環硫化床(CFB)鍋爐技術全球領先。環境保護系統(ECS)提供系列全面的大氣污染控制方案:為電力市場提供的脫硫、脫硝和除塵設備與系統,為各個工業領域提供環保解決方案,如鋁業、水泥、玻璃製造、鋼鐵、有色金屬製造、石油化工、紙槳及造紙和垃圾焚燒發電。
(六)汽車製造業
法國汽車生產商標致雪鐵龍、雷諾是世界知名汽車製造商。兩大公司主要在汽車產品類型、發動機、汽車安全性能以及節能環保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標致雪鐵龍公司的直噴型發動機(HDI)在業界知名,與之配套的微粒過濾系統(FAP)是其有益的補充。與此同時,集團還在研究柴油電力混合動力汽車,希望在2010年開始投放市場。雷諾公司則加強在汽車設計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投入,每年投資1000萬歐元提高汽車的主動和被動安全性能。同時在能源領域,公司研製的燃料電池,可以使得汽車在電子發動機的帶動下行駛。雷諾公司將對此在法國進行進一步的測試,盡早將產品推向市場。
以瓦雷奧(Valeo)、佛吉亞(Faurecia)為代表的法國汽車零配件製造商是法國乃至歐洲汽車行業的重要支柱,在整個汽車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他們積極加大研發力度,不斷適應市場需求,並且不斷擴展第三國業務,取得了不錯的銷售結果。瓦雷奧公司在汽車恆溫系統、助駕系統、推進系統效率、電子電器傳輸系統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佛吉亞也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配件集團,在汽車安全系統、舒適系統、汽車設計以及環保等多項創新業得到了市場的認同。
(七)醫葯產業
法國醫葯產業在世界佔有重要位置,其代表性的企業是2004年合並而成的賽諾菲-安萬特集團,該公司是世界第三大制葯公司,在歐洲排名第一,其業務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現擁有約11000名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分布在三大洲的20多個研發中心以及擁有10萬名員工。賽諾菲-安萬特集團依靠其世界級的研發組織,開發創新的治療方案,在七大治療領域居領先地位: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腫瘤學、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內科學和疫苗。賽諾菲-安萬特上市的產品在各自的治療范圍都屬世界領先的葯物,如在治療血栓、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癲癇、糖尿病和癌症等領域。
(八)環保產業
以威利雅(Veolia)和蘇伊士(Suez)公司為代表的法國環境集團在全球以及中國市場上非常活躍,簽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合同。其中法國威利雅公司為全球環境領域的領先企業,共有雇員27萬人。在水處理、垃圾處理、能源管理以及交通管理方面成績斐然,在水系統管理、節省原材料、污水回收利用、處理生物固體廢料、工業和市政污水、發展可替代能源、優化城市交通等方面進行研發。集團每年研發預算為1億1000萬歐元,在法國安茹(Anjou)以及北歐、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都設有研究中心。
蘇伊士集團在能源以及工業服務方面為歐洲第一,在環境服務上位居歐洲第二,共向世界上9100萬人提供水務和環衛服務,向6400萬人提供廢物處理服務。集團高度重視研發,在能源方面主要有兩個研發中心,分別設在布魯塞爾和法國里昂。在環境方面有3個研究中心,其中2個在巴黎大區、1個在美國的瑞奇蒙(Richmond)。
⑧ 學術科研項目具體包括哪些課題
省部級科研課題項目,由國家各省級行政部門或國家部委等單位,根據國家科研計劃下達的科研項目。想要申報此類項目必須有組織部門先下達課題申報通知。那麼,省部級科研課題項目都包括哪些?
國家教育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國家體育總局科研項目、國家司法部科研項目、國家文化部科研項目、國家商務部科研項目、國家農業部科研項目、國家衛生部科研項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研項目、國家環境保護部科研項目。
當申報由上述部門組織的省部級科研課題時,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才更好的通過立項。
1、立題依據充分,國內外動態和信息了解清楚。
2、課題科學意義重大,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3、起點高,學術構思新,有創見。
4、與國內外同類工作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避免重復。
5、課題研究范圍不宜過大,內容過多,主攻方向明確、集中。
6、技術路線清楚,設計方案合理可行,研究方法力求先進。
7、充分說明已有研究的基礎和技術條件,研究小組的優勢和實力。
8、預期結果明確,充分展示預試驗的結果,突出把握性和可行性。
9、申報手續完備,各欄目填寫完整、齊全、清楚、實是求是。
10、認真選擇申報學科專業,以便同行評議和終審順利通過。
11、研究小組人員結構合理,實力較強,時間保證,符合規定。
12、申請經費合理,恰當。
省部級科研課題項目都包括哪些?以上就是本文關於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於省部級課題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⑨ 徐占成的主要成就:
徐占成同志作為一位著名釀酒專家,全面掌握了有關釀酒、發酵、嘗評、勾兌的專業技術知識,對整個濃香型曲酒的工藝技術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和大膽的改革創新,發現並解決了困繞釀酒行業的諸多技術難題,在釀酒技術和理論上實現了五個方面的突破和六個方面的創新。
五個方面突破是:
1、酒體設計實踐上升到理論的突破,開創性地建立了酒體風味設計學的科學體系;
2、秒持值衡定評酒法,突破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評酒師個人水平式的傳統評酒方式,達到國際水平;
3、提出了濃香型工藝「一長二高三適當」關鍵技術,突破了濃香型白酒優質品率長期低下的局面;
4、酒體鑒定方式的突破:酒體形態特徵鑒定理論——中國白酒微觀非均相性分布理論的提出和發布。
5、「揮發系數鑒別年份白酒的方法」,突破了行業陳釀年份型白酒鑒定的世界性技術難題,為中國白酒行業年份酒建立了技術標准,在中國白酒行業健康發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行業界引起廣泛關注,
六個方面的創新是:
1、中國白酒酒體風味特徵與乙縮醛的關系;
2、濃香型白酒「窖香」和「醬香」的來源的獨特見解;
3、中國白酒「陳香味」的來源;
4、解決了中國名優白酒降度後,低度酒水解的技術難題;
5、開創性地提出釀酒微生物的鑒定、研究方式的微機管理模式。
6、他最早發現並提出酒體形態特徵的鑒定理論,名優白酒的「基因圖譜」納米形態,開創了中國白酒微觀非均相分布現象研究先河。
徐占成同志從事釀酒技術工作近四十年裡,完成了三十多項科研成果,並應用於實際生產。作為項目負責人,其研究的項目具有一定的高端性和前瞻性,科研成果也一直都處於國內釀酒行業領先水平。
作為中國名酒劍南春的締造者和創始人,幾十年來他一直捍衛著劍南春的榮譽,由他親自設計勾兌調味的劍南春酒連續三屆榮獲國家質量金獎並蟬聯國家名酒稱號。企業也連續六年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劍南春產品暢銷全國和世界,作為第一主研人,徐占成同志積極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使劍南春及其系列酒全部實現了高度酒向中低度酒的轉化,使企業形成了以劍南春名酒系列、東方紅高檔品牌系列、濃香型大麴系列等百餘個品種合理的產品結構,大大增強了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對不同檔次、不同品種的名優白酒的需求。
作為集團公司的總工程師,徐占成同志十分注重科技隊伍的建設,始終堅持「科技興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提出了「高產出必須高技術投入」的論斷,帶領全公司科技人才積極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不斷推進企業技術進步。
他提出的「酒體設計理論」及「感觀評酒新方法──秒持值衡定評酒法」,打破了「只可意會,不便言傳」的神秘感官嘗評方法,在中國釀酒業均屬首創,被行業界一致認可。獨創的「一長二高三適當」的精釀工藝,是提高濃香型曲酒的關鍵技術,在生產工藝中被廣泛應用,在其它全國名酒企業得到了推廣驗證,對促進中國白酒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他主持進行的「酒體形態與蒸餾酒質量風味特徵關系的研究」開創了原子力顯微鏡應用於液態物質研究的先河,揭示中國名酒劍南春等中國傳統固態發酵蒸餾白酒和世界其它蒸餾酒的本質差異。為蒸餾酒風味特徵鑒定提供了一套獨特直觀的鑒別方式,也為科學的劃分酒質獨創了一套嶄新的科學技術,並充分證實適量飲用中國傳統固態方式發酵生產的中國名酒劍南春有益於人體健康,倍受業界關注。
⑩ 都說楊振寧是目前的頂尖科學家,他到底有什麼矚目的成就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有多大在理論物理學上,楊振寧創造了許多輝煌。 他的最高成就是1954年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楊-密耳斯規范場理論,開辟了非阿貝耳規范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范場打下了基礎。它被世界物理學家們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結構之一,是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之後的最為重要的物理理論。
2010年,中國將成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國家!美國的哈佛大學,創辦於1636年,比美國的歷史還早140多年。這個時候,公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到1644年,崇禎還有8年皇帝好當)李自成稱闖王。這一年,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想想看,哈佛大學是這個年代建立的,如果它在今天爛得只剩下一個空殼,那將是非常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崇禎早已弔死了,李自成也早已不知死哪裡去了,皇太極的子孫後代所糟踐的那個大清國,也已經被孫中山革了命;孫中山建的中華民國,現在又在哪裡呢?
太老了,氣數盡矣。劍橋,牛津,比哈佛早,所以今天被哈佛搶了風頭,也是氣數將盡的表現。劍橋大學創建於1209年,牛津大學創建於1214年。朱熹老夫子這時候才死了不幾年。那麼老的年代出生的,捱到今天,已經是奇跡。是時候了,該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