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活動

成果活動

發布時間:2021-12-15 14:50:37

㈠ 張航的成果及活動

1. 2001年榮獲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佳作獎。
2. 2001年榮獲首屆中國住宅室內設計大賽提名獎。
3. 2004年榮獲全國「金護照」居住空間設計大獎賽一等獎和色彩獎。
4. 2004年代表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到馬來西亞進行學術訪問與交流。
5. 2005年取得深圳市第二屆室內裝飾設計師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名,榮獲 「深圳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6. 2006年榮獲第六屆中國室內設計雙年展銅獎。
7. 榮獲2006年中國(上海)國際建築與室內設計節「金外灘杯」設計大賽提名獎。
8. 2006年榮獲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第五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9. 2009年榮獲「1989-2009中國室內設計二十年優秀設計師」榮譽稱號。
10.2010年擔任「新人杯」全國青年室內設計大賽評委。

㈡ 實踐成果形式包括哪些

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於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校門,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為人民服務的良好思想品德。

實踐觀: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人所特有的對象性活動。對實踐本質的這一理解和規定,包含了兩層相互聯系的含義。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社會實踐活動

㈢ 活動成果總結怎麼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㈣ 活動成果總結怎麼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內,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容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㈤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有什麼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核心課程,這門課程既不是課外活動,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通過教育交往為中心的活動,其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

(5)成果活動擴展閱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與傳統實踐活動強烈的目標性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多種主題,多種任務模式,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這種復合不是來自教師的人為復雜化,而是來自於學生個體對實踐活動主題的更深入認識和挖掘過程。

在國外,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被童子軍組織、民間公益組織、社區管理組織所分解,學校只是起到了輔助和輸送的作用。在中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課程改革被推動,附加在課程體繫上的課標教材、封閉實踐基地、素質報告承擔了更多的實際責任。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

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

㈥ 活動成果是什麼意思

活動成果是什麼意思

成果:收獲到的果實。

活動成果:指學習、工作、勞動等活動上的成效和成績。

㈦ 成果展示形式有哪些

展示成果的方式: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科技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三大類型:

(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有很多,常見的有:論文、報告、著作、專利、產品。大家在前期申報課題的時候,預期成果撰寫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盡可能填寫比較有把握的課題成果,要不就不要寫。另外數量上若是對課題研究有信息可以寫明成果數量反之,可以不用寫。

因為前期你所寫出的預期研究成果,在後期結題時若是沒有完成,可以會判斷為結題失敗。

除了上述小編提及到的課題成果呈現的形式之外,不常用的還有:

經驗總結報告政策咨詢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典型教學課例視頻、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文獻綜述、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工具書、正式出版的教材或編著、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等。

㈧ 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及成果簡介。

阿斯頓發生的發生的發生大幅

㈨ 什麼是實踐成果形式

預期成果: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了解到武陵山邵陽市城步縣的當地民眾對於環保的意識和個人的行為,同時與邵陽市區的居民們的環保意識進行對比。 通過與相關政府人員的溝通,我們能了解到政府採取的相關措施,及政府對這些措施對民眾環保觀念產生的影響的期盼。 通過與城步當地苗族同胞溝通,我們能了解到當地民眾對於林業部門等加強對貧困地區造林綠化、退耕還林、森林資源保護、林權制度改革等的指導和扶持及少數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行為,也可以將少數名族與漢族進行對比。 希望能通過這次調查能了解到武陵山去某地民眾的環保意識,同時向他們宣傳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並將調查結果反應給當地政府,據此提出一些改進的措施。
成果展示:
在活動前期中,我們將與老師,當地相關的負責人進行溝通探討,引起當地民眾的廣泛關注;
而在活動中期我們將通過網路媒介(人人,微博,雲麓園等)來跟蹤調查活動;
活動後期,匯集調查問卷,照片,視頻等成果資料,按照一定的劃分標准進行整理,形成一系列通俗易懂、整齊精煉、內容充實和形式多元的成果資料。並報送學院及校團委審核。如若審核通過,可將我們調研成果與大家分享,提出改進意見。

㈩ 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申報形式有哪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和價值決定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活動方式和類型不同於學科課程中的活動方式和類型。我認為從總體來說可分為八種活動方式和活動類型
第一種活動方式:搜集資料活動
收集資料是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研究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收集資料一方面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養成敏感的信息意識、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
第二種活動方式:做活動記錄
學生確定了主題,按計劃開始實施活動之後, 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活動的具體任務,指導學生做好活動記錄。活動記錄形式則可因人而異,但要求觀點鮮明、得失兼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活動記錄的方法指導時,可以開展專題講座,也可以直接提供表格範例,讓學生填寫。教師還要盡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呈現方式記錄活動過程,如:采訪記錄、觀察記錄等。
第三種活動方式:開展社會調查研究活動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方法。無論是在主題探究或課題研究活動,還是在社會實踐性學習活動、項目設計活動都離不開調查研究方法這種活動方式。開展社會調查,有助於學生接觸沸騰的實際生活。通過讓學生親眼看,親口問,親耳聽,親自了解,親自感受,及時了解社會發展的現狀,接受教育,提高認識,增強信念。根據實際調查對象的范圍,可將調查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調查過程的順序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調查前的准備工作、搜集資料、整理材料 、分析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
第四種活動方式:社會考察與宣傳活動
社會考察具有社會調查的功能,是一種體驗性學習活動,通過考察,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而增加學生對社會的生活積累,並獲得對社會物資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認知、理解、體驗和感悟的學習活動。如就社區或地方歷史演進、環境保護問題、校園暴力問題的現狀及政策進行調查研究性的考察,了解政府對社會或社區發展的戰略等。社會考察活動有專題考察,也有綜合考察。
第五種活動方式:設計與製作活動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強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獲取感性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解脫了機械識記的桎梏,又通過活動引發出的學生創造性的設計與製作,給學生廣闊的理性發展空間。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設計和製作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果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指導得當,又是最能激起學生興趣的亮點。
第六種活動方式:綜合實踐活動中四個指定要素整合實施的活動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本身具有綜合性。以融合的方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指定要素,將綜合實踐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融合為一個整體,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基本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四個領域整合的基本方式:核心主題拖帶式、組織線索切入式、學科滲透式、活動方式切入式
第七種活動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整合的方式
綜合實踐課程最突出的特色是能與其他學科有機整合,以各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為工具,通過實踐活動,而將各學科的知識技能進行重組和拓展延伸。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各學科的知識加強了橫向聯系,學生在活動中的發展也更加深入。
第八種活動方式:成果展示交流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類型有主題探究、項目與應用設計、參觀與考察,社會參與社區服務等。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特點,在展示交流時也應該有不同的方式。主題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實驗展示,寫調查報告,小論壇等形式;項目與應用設計應以展示介紹作品(模型、小製作、小發明、設計圖)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辯論為主;參觀與考察的展示可以辦攝影展、放錄相、開討論會、演講、調查報告的展示為主;社會參與社區服務主題的展示,可以讓學生展示資料集,寫體驗日記、文藝演出、寫建議書、開交流會、辦報、現場製作(如炒菜、綉花等)為主。

閱讀全文

與成果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