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合現實談談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麼重大意義
青壯年文盲基本掃平了 社會主義人民精神文化水平顯著提高了 高中生越來越多了 大學生一打一打的 眼睛更好賣了 書包出新款了 拉動消費了
其實讀書真的能獲得很多知識 盡管有很多用不上 但是思想檔次 思維方式都要理性些 而且不僅是學習 比如競爭 探索 合作 戰勝困難 獲得成就感 克服驕傲 多做幾道數學題 腦袋也靈光了
關鍵是 不花錢啊 政府好 黨也好。。。。
盡管中國教育制度有很多弊端 但是總的還是好的 關鍵是你怎麼應對 適者生存
希望能被採納 謝謝
⑵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是怎樣宣傳的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和對策 一、調研目的、意義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工作涉及每一個家庭,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教育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教育公平,特別是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已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問題之一。 《甘肅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全面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危房,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縣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實現均衡,基本消除薄弱學校和大班額現象;全省累計有30個縣市區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永昌縣就是這30個縣市區之一。 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保障國家、省、市、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省、市《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提出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好迎接2015年省政府對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基礎工作,全面分析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研究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對策與措施,特開展此項課題研究。 二、調研內容、要點 調查了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狀況,並對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進行具體調研,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調研。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台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為主,分析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調查了解近年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舉措的實際成效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對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的意見、建議。 三、調研方案、策略 (一)調研方法 通過數據採集、現場考察、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全面調研。 1. 考察調研學校,分別召開教師、學生和家長座談會,要求參加座談會的教師、學生、家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2. 召開部分義務教育學校負責人座談會,現場考察以外的學校負責人參加,並有廣泛代表性。 3. 召開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領導、村主任等。 4. 採集義務教育學校8項指標數據,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系數,評估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 (二)調研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3年9月底完成調研,並上報調研報告。 每個調研點選取調研學校:優質、一般、薄弱小學和初中學校各1所。 (三)組織與實施 1. 課題組成員分工。 2. 調研工作開始前,召開調研點有關人員和調研人員會議,統一調研要求,部署調研工作。 3. 調研工作結束後,課題組成員撰寫專題調研報告,總結調研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績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推進發展的措施和建議,最後形成總調研報告。轉載
⑶ 什麼是義務教育,特別是什麼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其實這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年限制為九年制,即又稱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
民國時期的文盲率,一般認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但中央領導一步到位把義務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體現了國家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堅定信念。[1]
2016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7.8萬所、初中5.2萬所,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初中在校生4329.4萬人。[2]
2018年12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進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已覆蓋所有國家級貧困縣,讓3700萬名農村學生受益,營養健康狀況得到顯著改善[3]。
2019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以切實保障國家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糾正嚴重影響適齡兒童、少年成長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4]
2020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08萬所。招生3440.19萬人,在校生1.56億人。專任教師1029.4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2%。
⑷ 義務教育的成果可以緩解我國基本國情中的哪一個特徵
1、中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2、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3、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准、教學標准、經費標准、建設標准、學生公用經費的標准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4、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⑸ 中國教育近年來改革的成果都有哪些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師教育,大力發內展師范教育,努容力為我國普及義務教育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相對穩定的中小學隊伍。
教師教育辦學層次逐步提高。我國教師培養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從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過渡,並有加快向一級師范過渡的發展趨勢。
⑹ 為進一步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某縣計劃用三年時間對農村初中、鄉(鎮)中心小學
(1)設建一座初中為X萬元 小學為Y萬元 兩個方程 X+2Y=230 ①
2X+Y=205 ②
①+②可得 3X+3Y=435 X+Y=145 ③
①-③ 則Y=85 ②-③ 則X=60
答。。。。。。。
(2)由條件可知初中不超過10所 設有A所初中 B所小學 所以A≤10 且60A+85B≤1575
當A=10時 B的數量最少 即B≥(1575-10*60)/85 但由於要考慮到整除的問題 所以A=10是不成立
當A=9時 B不為整數
當A=8時 。。
以此類推 可得當A=5 B=11時 成立 所以小學至少有11所
⑺ 我國義務教育實施28年來取得的成就
一、義務教育進入全面普及鞏固的新階段,基礎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從1986年全國人大頒布《義務教育法》起,經過十多年奮斗,到2000年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2007年進一步擴大到99%。普通高中、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也很迅速。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從94%提高到99.5%;初中入學率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從不到10%提高到66%;學前教育從很低水平起步,達到44.6%。 二、黨的十六大以來,教育體制改革重在促進教育公平,提出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黨的十七大對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作出新的部署,闡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戰略思路。一是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公平。國家採取轉移支付、專項和政策傾斜等方式加大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義務教育法修訂,國家加快義務教育免費進程。2007年,對農村義務教育1.5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其中780萬貧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成為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2008年,免除全國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並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實施營養工程。二是教育投入體制逐漸完善,政府責任更加明確。把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並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系。總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新世紀新階段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與活力。展望未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改革面臨許多重要機遇。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要求到2020年,「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對我國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話說調查文章是什麼東西?是作文?還是調查報告?還是什麼?
⑻ 如何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提高教育發展質量
下轄17個鎮、1個辦事處和1個高管會,人口60多萬人。我區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古代有進士105名、翰林19名,現代有共和國元帥葉劍英、229名將軍、11名「兩院」院士和62名大學校長;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有100多萬人,是著名的「文化之鄉」、 「足球之鄉」、「華僑之鄉」。近年來, 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成績,先後獲得「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全國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10年提前一年實現創建「廣東省教育強縣(市、區)」目標。
我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186 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職業高中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民辦),初級中學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完全小學34所,小學教學點27個,特殊教學校1所,幼兒園91所;全區中小學專任教師5729人,在校學生(幼兒)80056人。
⑼ 鞏固義務教育發展成果,督導室應怎麼做
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重點。通過鞏固
兩基
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工作的全面落實。
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改已經進行了幾年,到現在有什麼成果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什麼改變
我想是沒有什麼效果吧!至於原因,我想應該問問咱們的政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