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吉一體化的戰略提出
2010年8月20日,吉林省委九屆十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統籌推進吉林特色城鎮化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總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創新為動力、以民生為根本,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推動,長吉一體化率先帶動,東中西部區域聯動,城鎮鄉村共進互動,有步驟、分層次、有重點、高質量地推進全省城鎮化,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統籌城鄉、惠及百姓、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為吉林新一輪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讓吉林城鄉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這個意見是統領全省今後一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描繪出吉林山川大地建設發展的一幅壯麗畫卷。
② 長吉一體化的合作共贏
2010年7月2日,長吉兩市簽署了《推進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這個協議,確定了長吉一體化要遵循體制創新、優勢互補、務實合作、積極推動、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基本原則。提出了統籌規劃交通、能源、水利設施、信息化的具體事項,明確了重大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市場機制等一體化合作內容,並建立了兩市工作層面的協調推動機制。
目前,長吉一體化重大合作項目,已經不僅僅是處於設計和規劃階段,其中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長春空港經濟區、長春低碳產業合作區、吉林北部工業新區、中國吉林、新加坡新型農業食品區、吉林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區等合作平台都已啟動實施。在推進長吉一體化的進程中,隨著設計時速250公里長吉鐵路通車,隨著長吉兩市間特色城鎮的迅速發展,在長吉一體化經濟帶上將崛起四大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和基地。一是以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和吉林市汽車工業園區為載體,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整車製造基地,到2015年形成400萬輛汽車生產能力,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50%以上。二是依託吉化、吉林油田,建設千億元產值的國家級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吉林千萬噸煉油項目,推進汽車化工園區建設,形成國內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三是加快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依託大成、皓月、華潤生化等大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集群,加快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中新食品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四是建設具有世界級水平的長春中國鐵路客車和城市軌道車輛的研發、製造和出口基地。
長吉一體化的大舞台已經搭就,推進一體化的帷幕已經拉開,長吉兩市承載著歷史的重任,乘風起舞,記者相信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必然成為美好的現實。
③ 長吉南線倆側有何規劃
長吉經濟走廊南側重要支點
為加快長吉區域城鎮體系建設,吉林市將高標准編制完善沿線城鎮總體規劃,其中,以長吉南線公路為軸帶,以越北鎮為起點,向西連接大綏河、搜登站、一拉溪、岔路河、萬昌鎮,主要發展現代農業、溫泉休閑、觀光旅遊,積極推進中國新加坡吉林食品區合作項目,重點規劃建設岔路河生態新城,遠期達到3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規模,使其成為長吉經濟走廊南側的重要支撐和聯結點。另外,將向岔路河等重點城鎮下放經濟管理許可權。同時,積極爭取將沿線城鎮納入全省「百鎮建設工程」支持范圍,全面加強各類基礎設施建設。
記者從吉林市發改委為長吉一體化和城鎮化謀定的布局中看到,吉林市圍繞「北拓、南優、東控、西調」這八字布局框架,設計了「一環、兩帶、五組團」,「兩帶」,即沿長吉交通走廊南北兩條軸帶進行城鎮布局。其中,南線以越北鎮為起點,向西連接沿線城鎮,與長春市雙陽區對接。
長春南線公路擴建工程為經濟融合「提速」
另據記者從吉林市交通局了解到,長吉南線的拓寬改造,10月將完成工程設計。改建後,長吉南線公路的吉林至飲馬河段將由雙向單車道變為四車道。而飲馬河至長春段將變為雙向六車道。
南線牽動豐滿區旅遊收入及口前鎮房價
把發展城郊旅遊業作為重點的吉林市豐滿區,今年計劃實現旅遊固定資產總投資5億元以上,憑借其山水相連的地利,傾力打造南部旅遊圈。據該區測算,年內可帶來的旅遊收入將會超過10億元。而吉林市「西調」新動作的不斷推出,使吉林市城區與永吉縣口前鎮中間原來主要發展工業的連接帶,現已轉向發展商貿業,以服務新城區人居。這也使口前鎮商品房價格一路走高。
船營區加快農村經濟和觀光旅遊園區建設
吉林市船營經開區是吉林市通往長春市的門戶。今年這個區將加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功能,以提高承接大項目的能力,在長吉一體化進程中,船營經開區將依託本身機械加工、木業加工、電子電力等優勢產業,面向長春著力引進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都市型工業大項目,借勢發力加快發展。
船營區今年還將加快發展長吉南線農村經濟和農業觀光旅遊園區建設。船營區的越北鎮、大綏河鎮、搜登站鎮都處於長吉南線公路兩側,交通便利,特色資源優勢明顯,而農村經濟和農業觀光旅遊業的加快發展,無疑會對「越北物流」、大綏河特色果品、搜登站地熱資源等船營優勢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帶和生態旅遊帶
在長吉南線,長春市的凈月、雙陽,吉林市的北大湖,生態資源好,風景獨特,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根據這些優勢,兩市目前都在積極行動,沿長吉南線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帶和生態旅遊帶,長春凈月生態新區、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的全面推進,凈月節點、雙陽節點的傾力構建,都將為南線特色產業帶的生成助力,而這兩大產業帶也將成為大都市經濟圈形成的「新紐帶」。
④ 長吉城際鐵路的意義
長吉城際鐵路位於省的中心地區,長、吉兩市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的65%左右,項目建成後,將從空間上拉近長、吉兩市的距離,進而讓長春和吉林兩個城市實現「同城化」、「一體化」。也為社會、經濟交流與產業協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於增強長春、吉林兩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擴散,引導、加速省中部城市群的發育,提升省在全國的經濟競爭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長春至吉林的車程原來近2小時,現在縮短至37分鍾左右。根據長吉城際鐵路客流量的情況,動車組的時速可能會超過200公里。長吉城際鐵路是雙線客運專線,不存在錯車、等車的時間差。原來的長吉鐵路設計彎路較多,而長吉城際鐵路幾乎直線運行,轉彎半徑一般路段需要5500米,困難地段可適當降低,這是節約時間的主要原因。
不久的將來,長吉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將更加緊密地聯系起兩個城市,這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實施,標志著省中部經濟群雙核心已經形成,吉林省也在建立自己的經濟中心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長吉城際鐵路的建設能夠將東北地區的主要大中城市連結起來,形成快速鐵路客運網,通過京津、秦沈、津秦客運專線,帶動我省的經濟發展。
因此,長吉城際鐵路的建設,構建了長春、吉林間分工明確、功能合理的綜合交通體系,可使長春、吉林兩市城際間交通趨於公交化,提升通道運輸服務水平,滿足城市間及城市與交通據點間不同層次的交通需求;有助於加快長吉一體化進程。
⑤ 長吉圖一體化 中 琿春的戰略定位是什麼
2009年8月,中國正式批復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使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而琿春市正是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域中的「窗口」。
琿春的戰略定位是:把琿春打造成為中國圖們江區域開放開發「窗口」,加快建設繁榮興旺、文明和諧的近海口岸城市。
⑥ 長吉城際鐵路的進程
長吉城際鐵路是吉林省十一五規劃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線路全長96公里,總投資86億元,建設工期為2007年至2010年。長吉城際鐵路按客運專線技術標准建設,設計時速每小時200公里。年度輸送旅客能力超過2300萬人次。全程共設長春站、龍嘉站、九台南站、吉林站4個車站長春市與吉林市相距110公里。長、吉兩市GDP之和約占吉林省的67%左右。這條鐵路建成後,將極大地縮短兩市之間的時空距離,使長春至吉林之間乘火車的時間由兩小時左右壓縮至30分鍾左右。
長春、吉林兩市的汽車、農產品加工以及旅遊資源都是具有互補性的,長吉城際鐵路建成後,可以發揮兩個城市的集團優勢,將其打造成吉林省的一個經濟增長極。
承擔吉林省十一五期間合資鐵路建設任務的吉林省交通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邱壯指出,長吉城際鐵路是東北地區三縱四橫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哈大客運專線共同組成通達全國的快速鐵路客運網,拉近了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與全國各大城市間的距離。它把長春、吉林兩個中心城市連為一體,使得兩市間商務、公務、旅遊人員的交往更加便捷。這對加速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發展,提升全省競爭力乃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30日上午9時08分,一列和諧號動車開出長春火車站,向吉林市駛去,這標志著東北地區第一條高速鐵路——長吉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東北第一條高速鐵路通車對於加快長吉一體化進程、增強長吉兩市輻射帶動功能,加速吉林中部城市群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將拉近東北地區各城市間的距離,進一步推進東北區域一體化進程。
⑦ 長吉一體化是什麼
充分利用長吉北線、長吉南線等交通優勢,在長吉之間打造長吉新型產業帶、生態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產業帶。先行先試重點內容包括:探索建立「長吉一體化」發展規劃機制,探索建立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產業錯位發展和建立區域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生態建設一體化的體制機制,並積極地與吉林市北部工業新區對接,吉林市的北部工業新區也在積極地向長春靠攏。
⑧ 長吉一體化的介紹
「 長吉一體化」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統籌推進全省特色城鎮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長吉北線、長吉南線等交通優勢,在長吉之間打造長吉新型產業帶、生態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產業帶。先行先試重點內容包括:探索建立「長吉一體化」發展規劃機制,探索建立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產業錯位發展和建立區域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生態建設一體化的體制機制,並積極地與吉林市北部工業新區對接,吉林市的北部工業新區也在積極地向長春靠攏。
⑨ 吉林市在推進長吉一體化進程中提出的口號是什麼
1最大機遇、第一戰略。
2先行先試
3、整合資源技術。
4、國際合作。
5、生態新城。
6、金融創新。
7、科技人才。
8、一體化。
http://..com/question/152309163.html?zid=10081
⑩ 長吉一體化的背景資料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偏東,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是國務院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甲級開放城市。吉林市資源豐富,是全國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吉林市已經成為以化工、電力等行業為主,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城市,199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3億元(鄉及鄉以上)。近年來,吉林市相繼建立了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三個省級開發區。
長春市位於東北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有朝陽、南關、二道、寬城、綠園、九台、雙陽七個區,榆樹、德惠二個縣級市和農安縣。總人口七百多萬,其中市區人口三百萬左右。長春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整個城市的歷史只有210年。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春經過不斷的發展建設,成為工農業基礎雄厚、商業繁榮興旺、科技教育事業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中心城市。2001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003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增長速度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2位。近幾年,中國長春電影節、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長春國際教育展覽會、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等一大批名牌展會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規模,成為擴大開放的有效載體和國內外溝通交往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