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上海自貿區成果

上海自貿區成果

發布時間:2021-12-14 21:43:13

① 自貿區是什麼意思中國自貿區有哪些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

截止2018年、中國共設立了十二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1、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范圍120.72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8.78平方公里)以及陸家嘴金融片區(34.26平方公里)、金橋開發片區(20.48平方公里)、張江高科技片區(37.2平方公里)。

2、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6.2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稅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含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3.71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

3、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天津港片區30平方公里(含東疆保稅港區10平方公里),天津機場片區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稅區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1.96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稅區海港部分和保稅物流園區4平方公里)。

(1)上海自貿區成果擴展閱讀:

保稅區和自貿區的區別:

1、監管理念,從商品管理到企業管理

2、貿易開放,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多元化貿易模式

3、政策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投資管理和外匯政策上

4、保稅區在海關的特殊監管范圍內,貨物入區前須在海關登記,保稅區貨物進出境內、境外或區內流動有不同的稅收限制;而自由貿易區是在海關轄區以外的、無貿易限制的關稅豁免地區。

5、保稅區的貨物存儲有時間限定,一般為2~5年;而在自由貿易區內,貨物存儲期限不受限制。

6、由於保稅區內的貨物是「暫不征稅」,對貨物採用賬冊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貿易區,主要考慮貨暢其流為基本條件,多數自由貿易區採取門崗管理方式,運作手續更為簡化,交易成本更低。

7、目前許多保稅區的功能相對單一,主要是起中轉存放的作用,對周邊經濟帶動作用有限;而自由貿易區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進大出,加工貿易比較發達,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② 上海自貿區變得如何了

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設立開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為國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已經在多方面取得了明顯突破。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上海、廣東、天津三地自貿區,對政府職能轉變、金融改革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進展和成效進行了深入觀察,以期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樣本和經驗借鑒。

企業的投資信心,同樣來自於上海自貿區的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

與華領醫葯研製的小分子化學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戶都是生物醫葯研發機構,生物醫葯生產線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發企業大多為以人才為主的輕資產企業,要一下子拿出這么多資金建廠簡直不可思議。因此,在這個領域,「賣青苗」現象非常普遍,即研發成果出來後,無法自己生產,只能微利賣掉,眼睜睜看著新葯上市後的巨大利潤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生物制葯生產基地,這樣的現象就可以避免了。「研發機構只需支付委託生產費,就可以使用我們的高質量廠房。」羅家立說。

除了讓研發生產對接更為緊密,「葯品質量也有了完整的責任人。」沈建華表示,「我們也可以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龍頭,並通過其在葯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全程參與和監管,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葯品監管新模式。」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由上海自貿區推動的制度創新,如今已在全國顯現出改革紅利。截至今年5月底,國家食葯監總局已受理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注冊申請381例。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將重點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爭取將全部市場准入事項和全部441個區級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改革,使備案、告知承諾成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項審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已復制推廣到其他自貿試驗區,第二批改革也已啟動。

在「管」的方面,重點推進落實「雙告知、雙反饋、雙跟蹤」許可辦理機制和「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協同機制,爭取推廣到新區涉及審批監管的所有領域。目前「六個雙」已在浦東新區經濟領域涉21家監管部門實現全覆蓋,年底前實現在108個監管行業、領域全覆蓋。

在「服」的方面,重點推進「三全工程」,即企業市場准入「全網通辦」、個人社區事務「全區通辦」、政府政務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項企業准入區權事項全部實現「全網通辦、一次辦成」,74項實現「網上全程辦理」;基本實現171項個人社區事務全區通辦;政務信息將於2020年實現「全域共享」。

「通過政府職能轉變,實現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華說,為雙創多設路標,不設路障,成為自貿區監管部門的共識。

會越來越好。

③ 二十一世紀中國外交成就

二十一世紀中國外交成就:

1、同主要大國協調合作得到加強,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持續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深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系更加密切。

2、同主要大國關系取得新進展,同周邊國家務實合作深入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拓展,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的關系全面加強,經濟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3、大國外交穩中有進,周邊外交呈現新局面,同發展中國家合作取得新進展,經濟外交成果顯著。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中國與各國的交往合作越來越緊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彰顯。

4、周邊外交工作進入新階段。經濟外交取得新進展。同發展中國家交流合作邁上新台階,同主要大國關系在互動中穩定發展,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及熱點問題上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5、順利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合作機制發展,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與合作,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④ 上海自貿區企業稅收有何政策網址

目前上海自貿區稅收相關問題的政策依據主要來自於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將探索與試驗區相配套的稅收政策。

首先,實施促進投資的稅收政策。注冊在試驗區內的企業或個人股東,因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等資產重組行為而產生的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過5年期限內,分期繳納所得稅。對試驗區內企業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企業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獎勵,實行已在中關村等地區試點的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納稅政策。(根據 《加快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行動計劃(2011–2015年)》(京發〔2011〕8號)提出的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政策:「對於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獎勵,技術人員一次性繳納稅款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其次,實施促進貿易的稅收政策。將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對試驗區內注冊的國內租賃公司或租賃公司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從境外購買空載重量在25噸以上並租賃給國內航空公司使用的飛機,享受相關進口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對設在試驗區內的企業生產、加工並經"二線"銷往內地的貨物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徵收關稅的政策。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對試驗區內生產企業和生產 業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予以免稅,但生活服務業等企業進口的貨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定明確不予免稅的貨物除外。完善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適時研究擴大啟運地、承運企業和運輸工具等試點范圍。

此外,在符合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以及不導致利潤轉移和稅基侵蝕的前提下,積極研究完善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在很多國家,這些稅收政策都是發展全球離岸業務,促進金融創新的重要舉措。但是,這樣的稅收立法在我國基本屬於空白,如何借鑒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離岸稅收管理的實踐,探索出我國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稅源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

此次上海自貿區的成立,貿易企業目前雖無直接的稅收優惠,但貿易相關領域仍將是直接受益者。隨著貿易自由化的推進,以及相關稅收、匯率政策優惠在自貿區的逐步制定和落實,相關港口、航運、機場、物流、倉儲、商貿等行業的配套發展將直接使企業受益。同時離岸金融創新或將推動大量企業進入試驗區開展相關業務,離岸金融結算以及經常項目貿易融資、結算帶來金融服務業的提升也將有利於企業業務的開展。

⑤ 有幾個自貿區

2013年9月27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決定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3個自貿區。

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7個自貿區。

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9月21日,中國新設3個自貿區,包括北京、湖南、安徽。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錶王受文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數量已經達到了21個。自貿試驗區累計到今天已經形成了260項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復制推廣,工作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

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性特區。原則上是指在沒有海關「干預」的情況下允許貨物進口、製造、再出口。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力度和意義堪與80年代建立深圳特區和90年代開發浦東兩大事件相媲美。其核心是營造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對內外資的投資都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商業環境。

自由貿易區有兩個本質上存在差異很大的概念:一個是FTA,另一個是FTZ。由於中文名稱一樣,會造成理解和概念上的混亂。FTA(Free Trade Area):源於WTO有關「自由貿易區」的規定,最早出現在1947年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裡面。該協定第24條第8款(b) 對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的概念作了專門的解釋:「自由貿易區應理解為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關稅主體之間,就貿易自由化取消關稅和其他限制性貿易法規」。其 特點是由兩個或多個經濟體組成集團,集團成員相互之間實質上取消關稅和其它貿易限制,但又各自獨立保留自己的對外貿易政策。

目前,世界上已有歐盟、北美自 由貿易區等FTA。還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也是典型的FTA。FTZ(Free Trade Zone):源於WCO有關「自由區」的規定,世界海關組織制定的《京都公約》中指出:「FTZ是 締約方境內的一部分,進入這部分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而言,通常視為關境之外。」其特點是一個關境內的一小塊區域,是單個主權國家(地區)的行為,一般 需要進行圍網隔離,且對境外入區貨物的關稅實施免稅或保稅,而不是降低關稅。目前在許多國家境內單獨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貿易區都屬於這種類型。如德國漢堡 自由港,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等。

⑥ 2020年中國有多少個自貿區

為了能夠方便國際貿易的往來,增強國際社會之間的經濟交往,中國自21010年以來就積極的推進各種自貿區的建立。自貿區主要指的就是在主權國家或者地區的關境以外,開放出一片特定的區域,建立一個貿易自由區。在自貿區裡面是准許外國商品免除關稅自由的進出的。中國在積極的推進各地的自貿區的建設,自2013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自貿區以來,全國各地又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自貿區。那麼關於2020年中國有多少個自貿區?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各國的經濟能夠有更深的交流

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各國的經濟也聯系的越來越密切。如果,全世界要一直不斷的向前發展的話,各國加大貿易和經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各國都能在經濟上有更深的交流。

關於2020年中國有多少個自貿區?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⑦ 上海自貿區 哪些政策制度機制 可復制推廣

上海自貿試驗區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是什麼?在上海市2014年「兩會」上,事中事後監管基本制度的六項內容被強調。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2014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清單的「事中事後監管的基本制度」有六項重要任務:「安全審查機制」、「反壟斷審查機制」、「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體系」、「綜合執法體系」和「部門監管信息共享機制」。

「自貿區是什麼樣的改革呢?說到底,是對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這種改革是什麼呢?是革政府的命。」韓正在參加1月19日浦東代表團審議時說,「革政府的命,意思就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包括對政府過多地干預微觀經濟環節進行改革。」
韓正強調,政府對市場過多的微觀干預,最集中的一點是前置性審批制度。對政府前置性審批制度的改革,是對政府的一種權力的制約、權力的規范,部分的權力應當還給市場、還給社會。
「但是,這賦予了政府更多的責任。前置審批沒有以後,就需要有一種過程的監管,側重事中、事後的監管。」韓正說。
重在制度創新、難以量化改革成果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之日,中央就要求上海在三年內總結出「上海模式」,可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因此,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中,鮮有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負面清單制度」「工商一口辦理」「過程監管」等創新更多的是側重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
管理創新涉及眾多制度沉痾和部門利益。以貨物出入境管理為例,此前的監管模式涉及多個部門,企業貨物進出至少需要向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分別申報,同一批貨物要接受兩個以上部門的查驗。「兩個窗口」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自貿區一流的貿易服務環境應該體現在對外貿易的手續最簡便、對外貿易效率最高、對外貿易成本最低。」

⑧ 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①建國第一復年就同蘇聯等制17國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

④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都促成了會議成功。

⑤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

⑥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關系實現正常化。

⑦在新的國際形式下,中國加強了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8)上海自貿區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一些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⑨ 上海自貿區 哪些 可復制可推廣

與負面清單環環相扣的是政府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艾寶俊表示,長期以來政府習慣了以審批制為核心的管理方式。未來清單以外的事項不審批了,能否管得住、管得好,對政府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它要求政府對市場主體所處的狀態,有充分的了解,這就需要對各個監管部門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整合,實現共享。
「有些數據放在單個部門用處不大,如果共享就能產生價值,帶來政府辦事效率的提高。比如一艘船入區後,它的艙單信息如果推送給外管、檢驗檢疫等部門,很多流程就不需要貨主本人去跑。這種改革幾乎是沒有成本的,但效益是非常大的,這就是改革的紅利所在。」艾寶俊說。
從事前審批到事中事後監管,上海自貿區在政府職能轉變上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比如,改革前上海海關一天大約要蓋500個章,改革後實施自動審放,即除少數特定對象外,大多數企業通關時可以自主輸入信息,不需要蓋章。這樣節省下來的大量人力,可以到一線去核對企業情況。既方便了企業,也壓縮了個人的自由裁量權,使監管更加透明化。
上海自貿區形成的改革措施和經驗,如果是依託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的,將向國內其餘100多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復制推廣;如果是涉及政府職能轉變的,將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例如,今年年中上海自貿區在國內率先試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單貨物入境後,只需要一個窗口集中受理。目前該窗口已集合海關、海事和檢驗檢疫等口岸單位,明年將繼續納入商務、工商等相關部門。根據計劃,「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將陸續向長三角地區、長江經濟帶和全國其他地區推廣。
除了深化已進行的改革外,上海自貿區還在探索新的改革事項,比如離岸稅制的問題。艾寶俊介紹,上海自貿區內有不少跨國公司的亞太區總部。這些總部可能在德國買了一批設備或物資,發送給越南的企業使用,但所有的交易都是在上海自貿區內執行的,這就形成了離岸貿易

閱讀全文

與上海自貿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