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研成果量化

科研成果量化

發布時間:2021-12-14 00:45:30

Ⅰ 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

(一)實證方法
實證方法作為自然科學中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規范就是「用經驗材料證明或證偽理論假說」。這些經驗材料既可來自研究者的現實觀察或實驗活動(直接經驗),也可來自記錄了前人觀察或實驗結果的歷史文獻(間接經驗);這些經驗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須是可檢驗的。
實證方法包括教育測量法、定量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教育實驗法、內容分析法。
教育測量法是指根據某種規則或尺度,以數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現象或教育對象的某種屬性。其中,包含著測量的三個要素:事物及其屬性;數字或符號;法則。教育測量法的基本特點是根據一定法則,以測驗為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測試,從而獲得數量化的結果,並通過進一步分析獲得相關結論。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反映個體發展水平、教育發展狀況的方便工具,並提供可靠的數據。
定量觀察法是按照事先設計的一套明晰而嚴密的「計量系統」實施的觀察,它也被稱為系統化的、結構性的、標准化的觀察。這套系統包括:明確的觀察對象、有嚴密邏輯性的觀察項目系統、確定的觀察程序和記錄單位,還有物化的觀察記錄工具。它的長處是能系統地、高效地獲得大量真實的、確定的觀察資料,容易進行觀察記錄,而且觀察結果便於系統地定量處理和對比分析。它的短處是對觀察設計人員和觀察者的理論和技術要求較高,同時觀察過程比較呆板,缺乏靈活性。
問卷調查法是研究者用嚴格設計的統一問卷,通過書面語言與被調查者進行交流,來收集研究對象關於教育問題的信息和資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點:1.調查工具標准化;2.調查過程標准化;3.調查結果標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實驗法是根據一定的理論假設,有計劃地控制教育活動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著有利於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轉變,然後檢驗假設,並由此揭示教育活動規律的綜合性研究活動。它的基本特點是:1.教育實驗要揭示教育現象或教育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2.教育實驗對因果關系的預先設想以假說形式表現出來,實驗過程圍繞假說展開操縱、控制等一系列干預活動,經觀察、分析,最後檢驗假說。內容分析法是對教育文獻的內容作客觀而系統的量化分析,並加以描述,從而對相關的教育現象作出事實判斷的研究方法。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的文獻資料可以是:1.以文字記錄的資料,報紙、期刊、教材等內容往往是專業研究者的研究對象。2.以聲音記錄的資料,包括:上課錄音、學生談話錄音、競選會現場的錄音,與某個年段的教材配套的錄音磁帶。3.以影像記錄的資料,包括:教學錄像、電影、電視、幻燈片、圖片。
內容分析法具有明顯、客觀、系統、量化等四個基本特點。1.明顯的內容;2.客觀的事實;3.系統的記錄;4.量化的結果。
(二)質性方法
作為與實證研究相對的定性研究,有著獨特的研究傳統和研究假設,為定性研究所採用的質性方法,有著它的定義。陳向明先生給質的研究方法下了一個定義:「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質性研究包括訪談調查法、定性觀察法、敘事研究法。
訪談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被調查者面對面進行交談,以口頭問答的形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態度和教育現象的一種調查方法。它有以下特點:1.調查過程靈活深入。2.獲取信息完整真實。3.適用范圍更為廣泛。訪談調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樣本小、費用多、時間長、效率較低。2.標准化程度較低,難以統計。3.調查過程容易產生偏差。4.訪談調查不能體現匿名的特點,不能完全消除受訪者的心理顧慮,這往往會影響受訪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觀性。
定性觀察法是研究者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被觀察的人或事所作的開放性觀察。它有以下幾種特點:1.可以了解到更為真實的信息。2.可以獲得更為完整的資料。3.可以進行多次觀察。定性觀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觀察者的主觀影響。2.觀察結果的代表性不夠高。
敘事研究法就是以敘述故事的方式來描述人們的經驗、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所敘述的故事來探究經驗、行為的意義,及其蘊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領域,敘事研究就是通過描述和分析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來發掘或揭示內隱於日常工作、事件和行為背後的意義、思想、理念,從中發現教育問題,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動特點。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點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教育敘事研究具有:1.以質性研究方法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為對象。3.教育實踐者成為研究主體。4.形成認識時採用歸納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來研究者徵得研究對象的配合相當耗時。2.不易了解到局內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敘事者故事的影響而偏離研究目的。4.敘事研究受到研究者個人傾向的影響。5.敘事研究對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統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論的運用體現在研究主體身上,主要表現為系統思維。它的關鍵特點體現在運用系統科學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對象的性質,並據此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性方法——既包括實證方法,也包括質性方法,以達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及相關因素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研究,著重探討研究對象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系統方法論及系統思維的特點:1.與中國傳統的整體思維相比,系統思維具有清晰性和開放性。2.與自然科學的還原主義分析思維相比,系統思維強調系統的整體性。3.與以往任何一種研究範式相比,系統方法論提供了新的思維原則、模式、路線及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範例。
(四)復雜思維方法
復雜思維直面世界或事物本來具有的多樣性、復雜性以及變化的生動豐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運動變化的思維方式,是以非線性思維、關系思維、過程思維、情境思維為特徵的。教育系統的復雜性體現在:1.教育活動組成因素的多樣性和可變性。2.教育活動結構與功能、系統與部分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動過程的動態生成性和教育結果的不確定性。
(五)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專家、學者的幫助,在教育實踐中展開科學研究,並以研究的成果指導自身實踐的一種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點:1.以中、小學教師為研究主體,教師即研究者,課程即實驗,課堂即實驗室。2.強調參與、合做與交流。3.強調實踐反思。
(六)文獻法
文獻檢索是科學研究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它貫穿於研究的全過程,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獻檢索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獻檢索是由文獻貯存和文獻檢索兩個部分構成的一個檢索系統。狹義的文獻檢索則指根據檢索課題,利用一定的檢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獻及其線索查出的過程。文獻法有利於全面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情況、現狀,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科研成果,幫助研究人員選定研究課題和確定研究方向;有利於為教育科研提供科學的論證依據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復勞動,提高研究效益;有利於拓展研究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課題研究的創新性。

Ⅱ 如何看科研人員一個領域的影響力

上網搜一下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喲!
***************************************************************

Ⅲ 陸哲明的科研成果和榮譽獎勵

(獲獎、專利、已完成重大項目等)
⒈論文「Image Retrieval Based on a Multipurpose Watermarking Scheme(基於多功能水印演算法的圖像檢索)」獲得2005年第九屆KES國際會議(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 Engineering Systems Melbourne,Australia,September 2005)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⒉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編號NCET-04-0329;
⒊《矢量量化圖象編碼演算法及應用研究》項目獲2004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第一,獲獎日期2004年7月23日,證書號碼2004-013-01,發證機關: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⒋《矢量量化圖象編碼演算法及應用研究》項目獲2004年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排第一,獲獎日期2004年3月5日,證書號碼2004-012-01,發證機關: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⒌2003年被授予學院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獲獎日期2003年7月1日,發證機關:中共哈工大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委員會。
⒍博士學位論文《矢量量化編碼演算法及應用研究》獲200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獎日期2003年8月,證書號碼2003027,發證機關: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⒎《數字圖像非線性濾波、矢量量化壓縮及融合技術研究》項目2002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獲獎日期2003年1月20日,證書號碼:2002-045,發證機關:教育部;
⒏2002年獲哈爾濱市青年科技獎,獲獎日期2002年10月10日,發證機關:哈爾濱市委組織部、人事局、市科協;
⒐博士學位論文《矢量量化編碼演算法及應用研究》獲200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獎日期2002年8月,證書號碼020004,發證機關:哈爾濱工業大學學位委員會;
⒑《VⅪ匯流排C系列模塊研究》項目獲2001年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排第五,獲獎日期2001年12月,證書號碼2001GFJ2201-5,發證機關: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⒒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獎學金,獲獎日期1999年12月20日,發證機關:哈爾濱工業大學。
發明專利 「在數字圖像中嵌入可見水印和不可見雙重水印的方法」,專利申請號:03132640.4,申請日:2003年9月27日,公開號:CN1529299,公開日期:2004年9月15日。
⒔發明專利 「隱密電話」,專利申請號:200410013706.8,申請日:2004年4月23日,公開號:CN1571444,公開日期:2005年1月26日。

Ⅳ 秦學志的科研成果

主持的基金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基於有限理性和博弈機制的資本資產定價方法研究,2003-2005
2. 中國博士後科研基金: 不確定條件下歐式或有要求權的定價方法研究,2001-2002
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 信貸風險管理量化模型的研究,1998.1-2000.12,第四參與人;
2. 銀行貸款組合風險決策,2000.1-2000.12,第二參與人;
3. 信貸風險決策方法的研究,2000.1-2000.12,第二參與人;
4. 約束優化和非線性整數規劃有效演算法及軟體的研究,1996.1-1998.12,第四參與人.
博士後期間參與的博士後流動站的基金項目
1. 金融工程與金融復雜性,2001-2004;
2. 金融波動危機及其傳播反饋與互動模型的系統研究,2000-2002;
3. 金融系統的價格行為研究,2000-2002;
4.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特點、趨勢及對中國的挑戰,2000-2001.
橫向課題
1. 綠色環境稅收工程的理論、方法與管理研究,2003-2005,主持人,正在進行;
2. 北大青鳥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2004-2005,主持人,正在進行;
3. 行為金融微觀建模理論與方法研究,2004-2005,主持人,校學科建設項目正在進行;
4. 基於認知收益和認知風險的資本資產定價方法研究,2004-2005,主持人,校學科建設項目,正在進行;
5. 中—加產業與大學合作研究資助項目:信貸風險量化模型的研究,1998.7-1999.12,第二參加人;
6. 中—加產業與大學合作研究資助項目:信貸風險量化模型的研究,2000.1-2001.1,第二參加人;
7. 大連開發區投入產出綜合經濟分析,1996.10-1997.12,子課題負責人:投入產出表的研製及應用分析,已通過國家教委主持的鑒定,達到當時國內領先水平;
8. 最優化CAI課件開發、研製,1993.2-1993.12,研製了最優化CAI的演示系統,已完成;
9. 煙台芝罘區電話發展規劃、預測,1992.3-1992.9,搜集、處理數據,預測電話發展規模,已驗收;
10. 大港油田試井分析,1990.9-1992.3,編制了壓力恢復試井軟體,已驗收;
11. 大連重型機器廠鑄鋼分廠投入產出分析,1990.8-1991.9,模型及軟體研製,已鑒定,達到當時國內先進水平.

Ⅳ 張創新的科研成果

1.《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下冊)(二人合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2.《世界謀略大典·卷一》,海天出版社,1993年4月。
3.《治國謀略學》,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12月。
4.《中國古代政府論綱》(第一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5.《中國行政史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6.《中國古代政府論綱》(修訂本),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7.《行政管理學前沿問題專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8.《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9.《中國現代政府行政制度比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10.《中國行政問責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1.《「闖市場」指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
2.《世界經濟管理通鑒》(副主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
3.《中國帝王文化名著》,延邊大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4.《現代管理學概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5.《美國中學生必讀書導讀本》(副主編),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4月。
6.《最新公文寫作教程》,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月。
7.《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8.《現代管理學概論》(修訂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2006年7月再次印刷)。
9.《中國當代政府管理模式與方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中國現代思想寶庫·階級篇》,吉林人民出版社, l991年12月。
2.《中國文化大網路全書》,主編:朱自強(本人系歷史文化名詞、學說、學派篇和制度法律篇負責人),長春出版杜,1994年1月。
3.《中國黨派百年風雲錄》,主編:朱建華(本人撰寫10篇文章,共計6.5萬字),華文出版社,1996年8月。
4.《行政機構透析——中國地方行政機構改革研究》,主編:趙寶煦(本人撰寫0.4萬字),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5.《辦公室工作管理》,主編:房志文(本人撰寫6萬字),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6.《辦公室管理大綱》,主編:房志文(本人撰寫1萬字),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7.《辦公室工作管理輔導材料》,主編:房志文(本人撰寫4萬字),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8.《公務員必讀》,主編:吳文昌(本人撰寫2萬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9月。 1.《智囊團來歷小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1期。
2.《金朝致仕制度淺議》,《史學集刊》,1986年第3期。
3.《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簡介》,《中國行政管理》,1986年第4期。
4.《中國古代官吏六十致仕始於何時》,《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4期。
5.《古代「致仕」制度淺述》,《政治學研究》,1986年第6期。
6.《中國古代官吏致仕制度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1期。
7.《中國古代國家元首稱謂小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2期。
8.《簡論阿骨打在女真民族形成中的作用》,《北方文物》,1988年第2期。
9.《秦朝選才標准淺議》,《知識與人才》,1988年第5期。
10.《試論戰國時期對話的歷史作用》,《吉林社會科學》,1988年第5-6期。
11.《社會協商的一種制度——從戰國時魏文侯與李克對話談起》,《知識與人才》,1989年第2期。
12.《簡論歷史上中國國家元首》,《社會科學探索》,1989年第3期。
13.《企業勞動管理述要》,《勞動世界》,1989年第3期。
14.《五四與民主》,《長春日報·理論版》,1989年5月5日。
15.《發揚「五四」精神,超越「五四」精神》,《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增刊。
16.《關於中國古代智囊團的幾個問題》,《政治學研究》,1989年第6期。
17.《毛澤東社會調查方法述要》,《吉林日報·理論版》,1990年1月11日。
18.《秦朝人事制度初探》,《社會科學探索》,1990年第2 期。
19.《談馬克思的調查研究方法》,《勞動世界》,1990年第6期。
20.《試論金朝開國者——完顏阿骨打的歷史作用》,《社會科學探索》,1990年第3期。
21.《中國古代地方行政體制比較研究》,《吉林省行政學會論文集》1990年3月。
22.《內外相制,輕重相權——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演變及其影響》,《中國機構與編制》,1990年第9期。
23.《先秦稅收淺論》,《吉林稅務》1990年第10期。
24.《簡論毛澤東的調查方法》,《社會科學探索》,1990年第5期。
25.《中國古代廉潔腐敗論》,《立國之本》(論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26.《簡論阿骨打在反遼斗爭中的作用》,《北方民族》,1991年第1期。
27.《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比較研究》,《行政學刊》,1991年第1期。
28.《朱元璋重儒治天下》,《吉林日報》,1991年2月22日。
29.《兩漢稅收制度淺議》,《吉林稅務》,1991年第2期。
30.《官在得人不在員多——唐朝政府官吏管理》,《中國機構與編制》,1991年第5期。
31.《試論秦漢時期的皇帝制度》,《社會科學探索》,1991年第3期。
32.《中國古代中央行政制約機制淺論》,《社會科學信息報》,1991年8月25日。
33.《宋朝科舉取士方法改革淺析》,《行政學刊》,1991年第3期。
34.《小議上計制》,《地方政治與行政》(武漢),1991年第4期。
35.《簡論列寧社會調查中的量化方法》,《社會信息報》,1991年11月25日。
36.《小議冊命制》,《人事導報》,1992年第1期。
37.《中國古代廉政史鑒》,《新長征》,1992年第3期。
38.《試論中國奴隸社會國家元首繼承製度》,《社會科學探索》,1992年第3期。
39.《頗具特色的唐朝縣級政府行政建制》,《中國機構與編制》,1992年第9期。
40.《說辯六術》,《新長征》,1993年第1期。
41.《歷史上謀略原則和藝術述論》,《社會科學探索》,1993年第2期。
42.《歷史謀略走向世界現代化的軌跡》,《長白論叢》,1993年第2期。
43.《也論「稷下學宮」——兼論中國古代智囊團的產生》,《長白學刊》,1993年第3期。
44.《中國歷代行政權力與君主權力制約》,《人大月刊》,1993年第7期。
45.《中國古代行政協調方法初探》,《行政學刊》,1993年第2期。
46.《經濟謀略論要》,《經濟縱橫》,1993年第7期。
47.《秦國官吏選任法簡論》,《當代法學》,1993年第4期。
48.《中國古代宰相源頭考》,《開創與探索》(論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49.《盛唐州級政府行政編制述介》,《中國機構與編制》,1993年第12期。
50.《中國古代政治謀略論要》,《社會科學探索》,1994年第1期。
51.《再論歷史上中國國家元首》,《行政與法》,1994年第1期。
52.《秦朝人事行政論》,《長白學刊》,1994年第2期。
53.《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編制論要》,《史學集刊》,1994年第2期。
54.《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研究綜述》,《當代學術信息》,1994年第3期。
55.《中國封建社會地方行政體制比較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2期。
56.《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研究再述》,《社會科學探索》,1996年第1期。
57.《秦漢時期獨相制論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2期。
58.《「一國兩制」是對馬克思國家學說的新發展》,《社會科學探索》,1997年第5期。
59.《國外公務員制度概說》,《社會科學探索》,1998年第5期。
60.《唐朝群相發展五段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2期。
61.《辦公室管理職能初探》,《辦公室業務》,2001年第2期。
62.《領導本質論》,《政治學論叢》(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63.《行政責任制度設計理論原則初探》,《中國政府管理創新》(論文集),《中國行政管理》(增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
64.《依法問責多元困境》,《社會科學報》,2004年9月2日。
65.《行政責任概念的比較分析》,《行政與法》,2004年第9 期。
66.《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論分析》,《「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吉林省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2004年)。
67.《我國官員問責制的初始構建與效能提升》,《探索》2004年第5期。
68.《從行政道德到依法問責——對我國高官問責建制的若干思考》,《福建論壇》,2004年第10期。
69.《從「新制」到「良制」:我國行政問責的制度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70.《關於發展社會保障型民間公益組織的若干思考》,《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71.《行政決策權力體制的效率分析》,《行政與法》,2005年第7期。
72.《亞里士多德的和諧社會思想初探》,《政治學研究》,2005年第3期。
73.《行政問責的制度理性——一種基於制度變遷的成本效應分析》,《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第3期。
74.《科學發展觀與公正行政》,《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75.《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中州學刊》,2006年第6期。
76. 《社會資本理論與社會公正問題》,《理論探索》,2006年第6期。
77. 「三合一」型政府管理模式:現實與理論的解讀, 《服務型責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設文集》, 2006年11月 張創新 葉勇 1.《值得一讀的認識社會的專著》,《社會科學探索》,1991年第3期。
2.《社會調查原理和方法重點問題解答》,《自學通訊》,1991年第3期。
3.《教師節談尊師》,《吉林日報》,1991年9月10日。
4.《一部頗具特色的法史專著——評〈秦國法制建設〉》,社科信息報,1992年4月25日。
5.《公文寫作課程教材建設和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研究與實踐》,《創新改革與實踐》,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6.《中國政治制度史課程體系創新及其教學內容改革》,《高教研究與實踐》,2006年第4期。 1.《社會公平與政府責任研究》(04JZD00017),教育部,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2004.10—2008.10,子項目負責人。
2.《吉林省農村行政管理法制化改革研究》(2005010),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05年度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5.05—2006.05,課題負責人。
3.《中小型城市政府管理模式與方法研究》(357041351408),訥河市人民政府,2004.12—2006.12,課題負責人。
4.《吉林省大型綜合性醫院管理模式優化研究》(20040163-5),吉林省科技廳,2004.10—2005.12,項目組成員。
5.《中國地方政府學研究》(357062051408),齊齊哈爾市龍河區人民政府,2006.09—2008.09,課題負責人。
6.《中國古代政府研究》(9922018),吉林大學社科處,1999.06—2001.02,課題負責人。
7.《機關公文寫作教學課件》,吉林大學教務處,2001.01—2006,第一作者。
8.《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吉林大學教務處,2001.09—2002.12,主編。
9.《中國古代政府論綱》,吉林大學研究生院,2002.05—2003.12,唯一作者。

Ⅵ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致力於科研創新工作,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中國互聯網技術創新觀察報告與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抽樣測評報告。 過去十幾年中,互聯網逐漸成為顛覆性的力量,創造出許多新的概念、產品和生活方式,改變了傳統行業的發展。聚焦於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創新,本報告對互聯網的主要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進行檢索、統計,並結合專利權人的市場地位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探求技術創新對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基於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結合典型案例,本報告對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概況總結如下:
1. 互聯網專利技術更新的速度 互聯網行業技術發展速度迅猛,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縱觀近10年的趨勢,專利技術的更新周期約為3年。 2010年~ 2013年是互聯網各技術領域專利數量增長較快的時期。其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第二,國家專利申請資助和獎勵政策的實施。 2. 國內外企業在中國的專利布局概況 從專權利人的角度考察,外國企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專利布局較早,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物理層即傳輸技術領域,涉及互聯網多項傳輸標准;國內企業的專利數量在近三年呈較快增長,主要集中在軟體及產品設計的創新方面。 在即時通訊、社交網路、移動支付、網路游戲、網路安全、搜索引擎等技術領域所積累的中國專利數量在市場中已經可以比肩甚至趕超同領域的國外企業。未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將在在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格局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但在一些新興的技術領域,例如雲計算領域,跨國公司表現出了較強的前沿技術的研發實力。 3. 國內企業的創新狀況 從專利申請趨勢圖的年度不連續性可看出,中國企業創新實力的持續性還有待考察。 規模較大的互聯網公司並不是唯一地依靠持續創新來維持和擴大市場份額,通常會通過培養大規模的社交網路或者通訊平台用戶群體和用戶粘性,利用平台流量優勢來獲取用戶其他應用軟體的使用和信任,從而獲取較大市場份額。 4. 中國互聯網產業創新面臨的挑戰 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專利積累時斷時續,說明企業創新的計劃性、前瞻性尚顯欠缺。企業競爭力的持續增強,還需要通過有計劃的持續創新研發和合作研發獲得。 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模式以單獨研發為主,缺乏協同創新模式。協同創新將來是否會在互聯網技術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尚需考察。協同創新的不足(類似於「軍備競賽」的競爭模式)通常會帶來整個產業研發成本過高、抑制競爭或者惡性競爭。 在前沿技術領域,跨國公司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並很早就有意識地在前沿技術領域進行了專利布局。盡管是否進行前沿技術研發需要每個企業根據各自的企業發展戰略而定,但有實力的企業應當考慮對前沿技術的投入,以技術創新優勢積累市場競爭資本,有助於中國互聯網市場良好競爭秩序的構建。 學院於2014年推出了《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測評標准》1.0版本,期望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提供行業自律指導,為今後的法律規范做准備性研究。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實踐,通過逐步完善1.0版本,於2015年9月完成《測評標准》 2.0版本,同時,依據2.0版本對若干互聯網企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進行了抽樣分析,以此促進企業面臨大數據應用時代的新挑戰,提升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和水平。 本測評報告的目的、對象和范圍 本報告通過對互聯網不同服務領域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抽樣分析,依據《測評標准》對這些政策的透明度、完備度、用戶參與度等方面進行測評。本報告採用量化手段,通過評分體系與橫向對比得出結論。
本報告的評價對象為互聯網企業公開宣稱的、明確承認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如,互聯網企業在與用戶簽訂的服務/許可/使用協議中的個人信息保護條款,或互聯網企業的網站上所公開的隱私政策,並根據《測評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對其進行逐項評價。 本測評報告的評價標准 指標體系分為基本評價和附加評價。
基本評價有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包括4個類別,分別為:個人信息保護政策、處理周期、用戶參與、安全與維護。
基本評價的第二個層級包括13個子類別。具體而言,個人信息保護政策進一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表現形式、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適用、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變更、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解釋。處理周期進一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收集、使用、轉移、刪除。用戶參與進一步包括以下二個方面:用戶控制、用戶申訴。安全與維護進一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技術手段、信息維護、跨境數據傳輸。
基本評價的第三個層級包括30項指標
針對第三層級的每項指標,測評小組給予從零級到三星級的評分,相應地最低得分為0分,最高得分為3分。各個星級的基本含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評價 含義 相應分數 零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不存在相關規定或規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最低標准。 0 一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基礎水平的規定。 1 二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進階水平的規定,但並不全面。 2 三星:★★★ 企業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對該事項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規定,符合或優於法律規定義務水平。 3 在基本評價之外,還額外進行附加評價,對於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整體效果、特色性規定及其他特別事項進行綜合評價,滿分為10分。
指標體系以100分為滿分,其中基本評價所涉及的30項評價指標的滿分為90分,附加評價滿分為10分。各個評價類別所佔分數如表2所示。
表2 第一層次分類 第三層次指標個數 相應分數(100滿分) 個人信息保護政策 8 24 處理周期 12 36 用戶參與 5 15 安全與維護 5 15 附加評價 1 10 測評覆蓋的領域、企業以及相關服務和產品 表3 編號 類別名稱 測評產品/服務 1 平台類 騰訊 谷歌 網路 蘋果 微軟 2 社交類 人人網 新浪微博 Facebook Instagram QQ空間 3 即時通訊類 來往 Skype 微信 QQ 4 訂票類 攜程 去哪兒 12306 藝龍 5 打車類 滴滴 一號專車 神州專車 易到用車 Uber 6 招聘類 大街 智聯 前程無憂 LinkedIn 7 婚戀類 世紀佳緣 百合網 珍愛網 8 雲存儲類 Amazon 樂視雲盤 DropBox 網路雲 騰訊微雲 9 理財類 支付寶 京東金融 微眾銀行 金聯儲 Paypal 10 郵箱類 163郵箱(網易) Yahoo Sohu Gmail outlook iClould Aliyun 11 輸入法類 搜狗輸入法 訊飛輸入法 網路輸入法 微軟輸入法 谷歌輸入法 12 瀏覽器類 IE Firefox UC瀏覽器 獵豹 Chrome Safari 13 其他類 迅雷 安客誠 三星 YouTube 測評結果 根據測評結果,被測評的50份隱私政策中,得分排名前五的互聯網企業如下表4所示。從結果中可以看出,綜合類的第三方平台(例如微軟、谷歌、蘋果、騰訊、網路)比細分領域的互聯網服務/產品的排名更高;早出現的互聯網產品/服務領域(例如電子郵箱、瀏覽器、社交等)比晚出現的互聯網產品/服務(打車、旅行、雲盤等)的排名更高。
表4 排名 名單 總分 前5名(不分類別) 完備性 處理周期 用戶參與 安全與維護 附加評價 1 微軟 82 19 31 15 9 8 2 LinkedIn 77 20 30 13 14 0 3 三星 71 21 33 9 5 3 4 Paypal 67 15 22 15 15 0 5 谷歌 65 15 26 9 15 0

Ⅶ 西南政法大學法碩復試量化評分表裡的科研成果、社會實踐包括哪些論文獲挑戰杯省二等獎但沒發表算不算

建議你發表,因為這個是需要證明的,也就是說你在哪個雜志期刊發表要拿出原件或者復印件的。獲獎那個證書當然也能起到加分效果。

Ⅷ 鮑長春的科研成果

鮑長春教授長期從事語音與音頻信號處理的研究工作,曾在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和美國摩托羅拉公司以訪問學者、博士後和研究員的身份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工作,並多次赴國外參加該領域頂尖的學術會議,他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和教委、摩托羅拉公司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資助的科研課題10餘項,在低比特率語音編碼、變比特率語音編碼、寬頻語音編碼、音頻編碼、語音增強、話音與音樂檢測、矢量量化技術、基音檢測技術、線譜頻率量化技術、語音頻帶擴展、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小波變換與機器學習在語音處理中的應用、基於IP的語音傳輸技術、DSP實現技術等方面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授權1項,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0人,其中1人已獲博士學位,13人已獲碩士學位,4人獲北京工業大學優秀碩士論文獎。

Ⅸ 什麼是量化評價

定性風險評價是藉助於對事物的經驗、知識、觀察及對發展變化規律的了解,科學地進行分析、判斷的一類方法。運用這類方法可以找出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一步根據這些因素從技術上、管理上、教育上提出對策措施,加以控制,達到系統安全的目的。

(9)科研成果量化擴展閱讀

1.多目標決策方法

當項目有多個目標和屬性時,常用這種方法。其核心是多目標的簡化,其簡化的原則是刪除不重要的目標、合並同類目標。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線性加權和方法。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T.L.Saaty提出的一種系統綜合分析方法,用於求解層次結構或網路結構的復雜評估的復雜評估系統的評估問題。

閱讀全文

與科研成果量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