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注會課程轉賣 誰需要
我要轉賣 誰需要
Ⅱ 注會經濟法股票協議轉讓問題。如果第一次協議轉讓7%,第二次通過證交所轉讓5%
非公眾公司公開轉讓股票是否需要證監會核準是有條件的:1、公開轉讓前股東人數未超過200(≤200)人的,不需要核准,備案即可;2、公開轉讓前股東人數超過200(>200)人的,需要核准。
Ⅲ 東奧會計CPA無憂班6門課已開兩門可以轉讓嗎,怎麼轉讓呢
注會無憂通關班其實就跟通關班團購差不多一次把所有科目買齊而已你可以去官網查看下通關班套餐配套的老師然後免費試聽一下各個老師的課程了解下老師的授課方式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就可以了
Ⅳ 2010年考過CPA的朋友們,如果有閑置的10年注會教材的話轉讓給我吧,灰常會場感謝!!!
這個東西,還不如去你們學校附近二手書店去選一本比較好。
Ⅳ 我有東奧注會的網課 低價轉讓 我自己不學了
你可以到貼吧上或者一些考注會論壇上問問,應該有人會需要。
Ⅵ 〔注會〕為什麼股票轉讓不征個人所得稅,債券轉讓要交
1.兩者都要征。
2.股票轉讓由稅務總局提出,國務院同意,暫時免徵,暫免到何時未確定。
3.文件較早,你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搜索下。
Ⅶ 有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嗎合夥的現成轉讓
我國《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合夥制和有限責任制為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組織形式。合夥制與有限責任制的比較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注冊會計師組成的合夥組織。合夥人按出資比例或協定,以個人財產承擔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並且,合夥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是由一定數量的股東出資組成,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責任,事務所以其全部財產對事務所的債務承擔責任。合夥制與有限責任制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出資者所負的責任不同。在合夥制形式下,當合夥制事務所發生索賠案件時,合夥人首先以事務所的合夥財產按其承擔債務的比例來清償。如果不足,則要以個人財產或家庭共有財產來清償。並且,各合夥人之間承擔連帶責任。相比之下,有限責任制對投資人的約束力就要小得多,事務所的財產與出資者的個人財產分離,出資者僅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因此,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比合夥制小得多。(二)人員結構相對穩定程度不同。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人員結構穩定。由於合夥人共同經營管理事務所,對公司債務負連帶責任,因此,合夥人的變動對於其他合夥人及債權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對於合夥人的變動,合夥協議要有嚴格的規定,如合夥人轉讓股份要受很多約束。這使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人員趨於穩定。相對於合夥制而言、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轉讓股份,可以不經其他股東同意,股東變動自由,這降低了對事務所成員的約束力,也在—定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責任感。(三)規模的可塑性不同。股東人數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大小,股東人數多。資金就多,設立公司的規模就相對大。反之亦然。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由於合夥人共同經營管理事務所,對公司債務負連帶責任。因此,合夥人之間必然是相互監督、相互信任的,新合夥人的加入要經過全體合夥人的同意。這就限制了合夥人加入。相對於合夥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只依據自己的出資額承擔債務,因此對新股東的加入沒有過多的限制。股東人數的規定彈性比較大。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的可塑性強。綜上所述,合夥制在提高注冊會計師風險意識,提高職業質量方面比有限責任制優越得多,在人員構成方面,也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合夥制規模的可塑性比有限責任制事務所小,不利於事務所規模的擴展。
Ⅷ 注冊會計師轉所
文件中無該項規定,但實際操作情況,請咨詢所屬注協。
【法規標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發布《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的通知
【類別】會計/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
【發文字型大小】會協[2008]105號
【批准日期】
【發布部門】中央其他機構/協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發布日期】
【實施日期】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行業規定
【唯一標志】111896
【全文】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發布《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的通知
(會協[2008]105號)
為進一步規范注冊會計師轉所工作,保證注冊會計師正常、合理流動,維護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我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總結各地方注協在注冊會計師轉所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制定了《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1:《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
2:關於《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的說明
附件1
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注冊會計師轉所工作,保證注冊會計師正常、合理流動,維護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及《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24號)、《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財政部令第25號)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及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地方注協)負責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事宜。
第三條 注冊會計師申請設立會計師事務所,或離開原會計師事務所加入其他會計師事務所, 應當辦理轉所手續。
注冊會計師在同一會計師事務所與分所(含分所與分所)之間調動時,其注冊會計師關系的變更,按本規定的相關要求辦理。
會計師事務所分所負責人,應當將其注冊會計師關系轉入分所。有特殊情況不能將注冊會計師關系轉入分所的,應當報分所所在地注協備案。
第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會計師,不得申請轉所:
(一)會計師事務所清算期間,負責清算工作的該所股東(合夥人)代表。
(二)因執業行為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和行業協會等部門檢查、調查,檢查或調查結論未下達之前。
(三)原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合夥人),擬成為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合夥人)時,尚未辦理完成股權轉讓(退夥)手續的。
(四)受暫停執業處罰期間的。
(五)地方注協規定不得轉所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申請轉所,應當按照與轉出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轉出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協議、約定,辦理財務、業務等方面的交接事宜,認真填寫「注冊會計師轉所申請表」(附表1,以下簡稱《轉所申請表》)。
注冊會計師為轉出所股東(合夥人)的,還應當辦理股權轉讓(退夥)手續。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先將《轉所申請表》送轉出所,轉出所同意的,應當由主任會計師或其授權的該所其他負責人(以下簡稱主任會計師)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轉出所公章。轉出所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主任會計師授權該所其他負責人簽署轉所意見的,應將授權文件報所在地注協備案。
會計師事務所無正當理由拒絕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手續及股權轉讓(退夥)手續的,注冊會計師可以向所在地注協提出書面投訴。地方注協接到注冊會計師投訴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進行調解。
自地方注協調解之日起滿1個月,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仍未達成一致的,除第四條規定的情形外,地方注協可以直接為注冊會計師辦理轉出手續。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糾紛,由相關當事人通過勞動仲裁和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
第七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將經轉出所同意的《轉所申請表》送轉入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轉入所);具有第十二條規定情形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轉所申請表》暫存在轉出地注協,待新所設立或確定轉入所後,再將《轉所申請表》送轉入所。
轉入所同意的,應當由主任會計師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轉入所公章。
在分所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其轉出或者轉入,經會計師事務所授權,可由分所負責人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分所公章。會計師事務所應將授權文件報分所所在地注協備案。
第八條 在轉入所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注冊會計師應當持經轉出所和轉入所簽章同意的《轉所申請表》、注冊會計師證書,在所在地注協辦理轉所手續。
注冊會計師跨省級行政區域轉所時,應當在轉入所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在轉出地注協辦理轉出手續;並在轉出地注協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在轉入地注協辦理轉入手續。
新設會計師事務所(含合並、分立後新設)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自會計師事務所辦理完成工商登記手續之日起60日內,辦理完成轉入該所的手續。被吸收合並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應自合並協議正式生效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注冊會計師的轉所手續。
超過上述規定期限的,轉入所簽署的意見失效,注冊會計師應當經轉入所重新確認。
第九條 地方注協應對轉所申請人提交的《轉所申請表》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對未按規定填寫《轉所申請表》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必要時,地方注協可要求注冊會計師提供《轉所申請表》中相關內容的證明材料。
對於《轉所申請表》的相關內容齊全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補正相關內容的,地方注協應當當場或在5個工作日內(本規定另有規定者除外),在《轉所申請表》、注冊會計師證書上蓋章並簽署意見。
第十條 因會計師事務所合並、分立需批量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的,可以簡化相關手續。具體程序如下:
(一)會計師事務所向地方注協申請,跨省級行政區域轉所的,應當先向轉出地注協申請,再向轉入地注協申請;
(二)會計師事務所提交「注冊會計師批量轉所、遷移匯總表」(附表2,以下簡稱《注冊會計師匯總表》)、會計師事務所合並(分立)相關協議或決議復印件、注冊會計師證書;
(三)地方注協同意的,應當在《注冊會計師匯總表》及注冊會計師證書上簽署相關意見。
第十一條 會計師事務所跨省遷移的,應當自遷入地財政部門下達批准文件之日起30日內,由會計師事務所統一辦理注冊會計師的遷出、遷入手續。具體程序如下:
(一)會計師事務所向遷出地注協申請,同時提交《注冊會計師匯總表》、遷入地財政部門批准遷入文件復印件、注冊會計師證書;
(二)遷出地注協同意後,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將上述材料提交遷入地注協;
(三)地方注協應當在《注冊會計師匯總表》及注冊會計師證書上簽署相關意見。
第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將《轉所申請表》暫存轉出地注協,注冊會計師關系轉為該協會代管:
(一)擬成為新設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合夥人)的。
(二)已辦理完轉出手續,尚無其他事務所同意轉入的。
(三)地方注協認為可以代管的其他情形。
由地方注協代管的注冊會計師,其注冊會計師關系保留1年。超過1年仍未轉入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地方注協應撤銷其注冊,收回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離開會計師事務所,不再執行注冊會計師業務時,會計師事務所在為注冊會計師辦理相關人事調動手續或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時,應在20個工作日內向地方注協書面報告並上交該注冊會計師證書。地方注協應當按相關規定注銷注冊,收回其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轉所申請表》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地方注協認為必要時,可對《轉所申請表》所填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實地檢查,對於弄虛作假的,地方注協應予通報批評;符合撤銷、注銷注冊的,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提出轉所申請至轉出地注協辦理期間,尚未離開轉出所的,經轉出所同意可以執行業務並簽署報告。
注冊會計師轉所手續未辦理完畢時,不得在轉入所執行業務並簽署報告。
第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地方注協在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時,應當同時在會計行業管理網(www.acc.gov.cn)中完成轉所操作。地方注協在批准注冊會計師轉所後的5個工作日內,在行業管理信息系統(cmis.cicpa.org.cn)中錄入注冊會計師轉所情況。
第十七條 地方注協應將注冊會計師轉所信息在網站上進行公告。具有第六條第三款情形的,地方注協應將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相關事由,在網站上予以公布。
第十八條 《轉所申請表》及其他附件應當至少保存二年。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發的《注冊會計師辦理轉所手續的暫行規定》(會協字〔1995〕101號)、《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注冊會計師轉所有關問題的答復》(會協字〔1998〕369號)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具有股東(合夥人)身份的注冊會計師辦理轉所 轉為非執業會員等有關事宜的批復》(會協[2006]68號)同時廢止。
Ⅸ 注冊會計師轉所的流程是怎樣的
注冊會計師轉所的流程:
1、注冊會計師轉所,應由個人先提出申請,會計師事務所審查同意後,應對該注冊會計師在該所任職期間,在執業質量、職業道德方面的表現作出書面鑒定,並由主任會計師簽字,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
2、然後應由調入所開出商調函,徵得調出所同意後,先到調入所所在地省級協會申請辦理調入手續。
3、調入所所在地省級協會審查同意後,應開出同意調入的函,再到調出所所在地省級協會辦理注冊會計師轉出手續。
4、調出所所在地省級協會對注冊會計師的個人轉所申請、調出所對申請人的書面鑒定、調入所的申請報告等材料審查同意後,應在訂本式注冊會計師證書「變更登記」欄註明「同意調出」的字樣,加蓋省級協會印章。
5、然後再到調入所所在地省級協會辦理調入手續,由調入所所在地省級協會在訂本式注冊會計師證書「變更登記」欄,註明「同意轉入XX會計師事務所」的字樣,加蓋省級協會印章。
(9)注會轉讓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發布《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
第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會計師,不得申請轉所:
(一)會計師事務所清算期間,負責清算工作的該所股東(合夥人)代表。
(二)因執業行為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和行業協會等部門檢查、調查,檢查或調查結論未下達之前。
(三)原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合夥人),擬成為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合夥人)時,尚未辦理完成股權轉讓(退夥)手續的。
(四)受暫停執業處罰期間的。
(五)地方注協規定不得轉所的其他情形。
Ⅹ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計師轉所有何規定
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注冊會計師轉所工作,保證注冊會計師正常、合理流動,維護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及《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24號)、《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財政部令第25號)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及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地方注協)負責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事宜。
第三條注冊會計師申請設立會計師事務所,或離開原會計師事務所加入其他會計師事務所, 應當辦理轉所手續。
注冊會計師在同一會計師事務所與分所(含分所與分所)之間調動時,其注冊會計師關系的變更,按本規定的相關要求辦理。
會計師事務所分所負責人,應當將其注冊會計師關系轉入分所。有特殊情況不能將注冊會計師關系轉入分所的,應當報分所所在地注協備案。
第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會計師,不得申請轉所:
(一)會計師事務所清算期間,負責清算工作的該所股東(合夥人)代表。
(二)因執業行為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和行業協會等部門檢查、調查,檢查或調查結論未下達之前。
(三)原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合夥人),擬成為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合夥人)時,尚未辦理完成股權轉讓(退夥)手續的。
(四)受暫停執業處罰期間的。
(五)地方注協規定不得轉所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申請轉所,應當按照與轉出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轉出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協議、約定,辦理財務、業務等方面的交接事宜,認真填寫「注冊會計師轉所申請表」(附表1,以下簡稱《轉所申請表》)。
注冊會計師為轉出所股東(合夥人)的,還應當辦理股權轉讓(退夥)手續。
第六條注冊會計師應當先將《轉所申請表》送轉出所,轉出所同意的,應當由主任會計師或其授權的該所其他負責人(以下簡稱主任會計師)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轉出所公章。轉出所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主任會計師授權該所其他負責人簽署轉所意見的,應將授權文件報所在地注協備案。
會計師事務所無正當理由拒絕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手續及股權轉讓(退夥)手續的,注冊會計師可以向所在地注協提出書面投訴。地方注協接到注冊會計師投訴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進行調解。
自地方注協調解之日起滿1個月,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仍未達成一致的,除第四條規定的情形外,地方注協可以直接為注冊會計師辦理轉出手續。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糾紛,由相關當事人通過勞動仲裁和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
第七條注冊會計師應當將經轉出所同意的《轉所申請表》送轉入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轉入所);具有第十二條規定情形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轉所申請表》暫存在轉出地注協,待新所設立或確定轉入所後,再將《轉所申請表》送轉入所。
轉入所同意的,應當由主任會計師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轉入所公章。
在分所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其轉出或者轉入,經會計師事務所授權,可由分所負責人在《轉所申請表》上簽字並加蓋分所公章。會計師事務所應將授權文件報分所所在地注協備案。
第八條 在轉入所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注冊會計師應當持經轉出所和轉入所簽章同意的《轉所申請表》、注冊會計師證書,在所在地注協辦理轉所手續。
注冊會計師跨省級行政區域轉所時,應當在轉入所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在轉出地注協辦理轉出手續;並在轉出地注協同意後的15個工作日內,在轉入地注協辦理轉入手續。
新設會計師事務所(含合並、分立後新設)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自會計師事務所辦理完成工商登記手續之日起60日內,辦理完成轉入該所的手續。被吸收合並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應自合並協議正式生效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注冊會計師的轉所手續。
超過上述規定期限的,轉入所簽署的意見失效,注冊會計師應當經轉入所重新確認。
第九條地方注協應對轉所申請人提交的《轉所申請表》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對未按規定填寫《轉所申請表》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必要時,地方注協可要求注冊會計師提供《轉所申請表》中相關內容的證明材料。
對於《轉所申請表》的相關內容齊全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補正相關內容的,地方注協應當當場或在5個工作日內(本規定另有規定者除外),在《轉所申請表》、注冊會計師證書上蓋章並簽署意見。
第十條因會計師事務所合並、分立需批量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的,可以簡化相關手續。具體程序如下:
(一)會計師事務所向地方注協申請,跨省級行政區域轉所的,應當先向轉出地注協申請,再向轉入地注協申請;
(二)會計師事務所提交「注冊會計師批量轉所、遷移匯總表」(附表2,以下簡稱《注冊會計師匯總表》)、會計師事務所合並(分立)相關協議或決議復印件、注冊會計師證書;
(三)地方注協同意的,應當在《注冊會計師匯總表》及注冊會計師證書上簽署相關意見。
第十一條會計師事務所跨省遷移的,應當自遷入地財政部門下達批准文件之日起30日內,由會計師事務所統一辦理注冊會計師的遷出、遷入手續。具體程序如下:
(一)會計師事務所向遷出地注協申請,同時提交《注冊會計師匯總表》、遷入地財政部門批准遷入文件復印件、注冊會計師證書;
(二)遷出地注協同意後,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將上述材料提交遷入地注協;
(三)地方注協應當在《注冊會計師匯總表》及注冊會計師證書上簽署相關意見。
第十二條注冊會計師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將《轉所申請表》暫存轉出地注協,注冊會計師關系轉為該協會代管:
(一)擬成為新設會計師事務所股東(合夥人)的。
(二)已辦理完轉出手續,尚無其他事務所同意轉入的。
(三)地方注協認為可以代管的其他情形。
由地方注協代管的注冊會計師,其注冊會計師關系保留1年。超過1年仍未轉入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地方注協應撤銷其注冊,收回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三條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離開會計師事務所,不再執行注冊會計師業務時,會計師事務所在為注冊會計師辦理相關人事調動手續或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時,應在20個工作日內向地方注協書面報告並上交該注冊會計師證書。地方注協應當按相關規定注銷注冊,收回其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四條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轉所申請表》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地方注協認為必要時,可對《轉所申請表》所填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實地檢查,對於弄虛作假的,地方注協應予通報批評;符合撤銷、注銷注冊的,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注冊會計師提出轉所申請至轉出地注協辦理期間,尚未離開轉出所的,經轉出所同意可以執行業務並簽署報告。
注冊會計師轉所手續未辦理完畢時,不得在轉入所執行業務並簽署報告。
第十六條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地方注協在辦理注冊會計師轉所時,應當同時在會計行業管理網(www.acc.gov.cn)中完成轉所操作。地方注協在批准注冊會計師轉所後的5個工作日內,在行業管理信息系統(cmis.cicpa.org.cn)中錄入注冊會計師轉所情況。
第十七條地方注協應將注冊會計師轉所信息在網站上進行公告。具有第六條第三款情形的,地方注協應將涉及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相關事由,在網站上予以公布。
第十八條 《轉所申請表》及其他附件應當至少保存二年。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發的《注冊會計師辦理轉所手續的暫行規定》(會協字[1995]101號)、《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注冊會計師轉所有關問題的答復》(會協字[1998]369號)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於具有股東(合夥人)身份的注冊會計師辦理轉所轉為非執業會員等有關事宜的批復》(會協[2006]68號)同時廢止。